贵州省黔东南州初中发展联盟2019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89531803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3.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黔东南州初中发展联盟2019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初中发展联盟2019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初中发展联盟2019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初中发展联盟2019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初中发展联盟2019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黔东南州初中发展联盟2019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黔东南州初中发展联盟2019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黔东南州初中发展联盟2019年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先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胶擦擦干净后再重新选涂其它答案标号。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项是( ) A.炽痛(ch) 圈(qun)养 味同嚼蜡(jio)B.摇曳(y) 恪守(k) 头晕目眩(yn) C.栈桥(zhn) 拾(sh)级 顶礼膜拜(m)D.褴褛(l) 剽悍(pio) 潜心贯注(

2、qin) 2.下列词语书写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 眼花潦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B. 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彰,表彰。C. 思贤如渴:比喻不想延致有才德的人。D. 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矫,把弯的弄直;揉,把直的弄弯。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项是( )A.不法分子无视消费者的利益,只将牟收暴利作为他们的不二法门。B.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C.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D.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

3、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4.下列有关语文知识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赞成”“恭敬”“终于”(分析:这三个词依次是动词、形容词、副词)。B.“留守儿童”“绿水青山”“关注民生”(分析:依次是动宾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C.二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欧亚非的陆上丝绸之路。(分析: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先辈”,宾语是“陆上丝绸之路”) D.我要热饭。(分析:这个句子有歧义。)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 B.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嫂

4、,人都叫伊“豆腐西施”。C.清代的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 D.刘姥姥笑道:“人人都说:大家子住大房,昨儿见了老太太正房,配上大箱、大柜、大桌子、大床,果然威武越看越舍不得离了这里了!”6.下列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倡导“孝道”,更有其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孔子曰:“孝,德之本也。”从远古时代的“孝感动天”的舜,到“亲尝汤药”的刘恒、“卖身葬父”的董永、“扇枕温衾”的黄香不胜枚举。我们国家是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孝行”贯穿整个社会

5、发展史。 A B. C. D7.下面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春节、惊蛰、清明、夏至”都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气。 B.古代把“梅、兰、竹、菊”誉称为花中四君子,把“琴、棋、书、画”称为“文人四友”。C.奥楚蔑洛夫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代表作变色龙中的人物,他是一个见风使舵的人。D.左丘明是春秋时期人,左传是他根据鲁史所编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二、古诗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选段,按要求完成811题。(17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

6、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8.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又何间焉(参与,动词) B必以信(相信,动词)C虽不能察(即使,连词) D公将鼓之(击鼓,名称活用为

7、动词)9.下面句子朗读停顿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B.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C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D.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10. 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表现了曹刿作为一介平民对国家高度的责任感。B本文第二段运用对比表现了曹刿和庄公指挥才能的高下之别。C本文在剪裁上别具匠心,详写论战,略写作战,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D在曹刿心目中,士兵的勇猛无畏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11将文言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来源:Z+xx+k.Com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二)古诗文积累赏析(15分,共2小题

8、) 12根据所给提示,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4小题,共8分)(1)生活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去的痛苦,只要我们拥有“ , ”的良好心态,就能正确面对人生。请用岳阳楼记中的句子回答。(2)李白行路难以“ 、 ”比喻人生道路所遭遇的艰难险阻,表现出无尽的惆怅和迷茫。(3)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李商隐无题)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1)(2)题。(7分)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9、,将军白发征夫泪。(1)下列最能体现塞下秋天季节特点的一项是( )(3分)A.衡阳雁去B.四面边声C.长烟落日D.孤城紧闭(2)句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思想感情?(4分)来源:学_科_网Z_X_X_K三、现代文阅读(25分,共8小题)(一)阅读下面散文,完成1417题。(12分)皱纹里绽出的花在孩子的心中,母亲的脸是最富内涵、最为生动的。那纵横交错的沟壑是岁月的印记,那曲曲折折的皱纹是爱的线谱,那失去光泽的肌肤是没有养分的土地。我真正认真地看母亲的脸,被母亲的脸触动心灵,源于一次赏花。那是多年前一次观赏令箭荷花时带给我的美丽与哀伤。粉红的花朵娇嫩清新,如出水芙蓉般

10、光洁鲜艳,可它的母体枯瘦苍白,没有“血色”,与它绽放出的鲜嫩、水灵、娇艳的花朵形成巨大的反差,让人难以相信它那干瘪甚至显得有些丑陋的母体,竟能生出这般亮丽的花朵。令箭荷花的母体奋不顾身怒放出了自己的花儿,全不在乎自己的美丑,好像它为了花儿的美丽而甘愿牺牲自己。哦,这就是母亲的情怀!我由此端详起了母亲的脸。母亲那时 50 出头,岁月的刀痕已刻在脸上,最突出的是眼角、嘴部的褶皱,像暴晒过的黄土地,渠沟交错。尤其是她嘴角那左右三道皱纹,稍远看,就像三根画上去的胡子,有点滑稽。我开玩笑地对母亲说:“妈很像只长胡子的老猫。”妈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笑了,这一笑,皱纹显得更深了。其实母亲的脸在年轻时就皱纹纵横

11、了。家里有一张母亲的半身照,那是在她不到 30 岁时照的。母亲不丑,而且 30 岁是一个女人芳华吐艳的年龄,可作为 6 个孩子的母亲,那时她的脸上已爬满了皱纹。她满脸的皱纹,是随着乳汁被孩子吸干的,是被岁月的风沙吹打雕刻的。我们姐弟 6 人都赶上了那个饥荒和贫困的时代。我刚出生时,家里已无粮下肚,只靠白菜根充饥度日。本就极度瘦弱的母亲,生我后又得不到营养补充,没有奶水喂我,人还浮肿了起来。为了不让我和哥哥姐姐饿死,她拖着病体从亲戚那儿弄来一点小米,藏在隐秘的地方,每餐撒调料似的捏几小撮放在菜根汤里,让我们的碗里有了米。尽管米比珍珠还要贵重,但母亲总是单独给我煮一碗粥,以粥代奶。这粥“奶”,她舍

12、不得吃一口。父亲说,那时候我人小胃口大,能吃,就属我身体好,小猪娃似的胖乎乎、圆润润;全家浮肿得最厉害的人就属母亲了。3 年自然灾害熬过去,母亲老了一大截,身体也更差了。从她生我 3 年后的照片看,母亲比之前衰老了十多岁。孩子多,累的是父亲,更累的是母亲。父母不认字,但他们深知养孩子的责任,要让孩子们成为有文化的人。在上世纪 70 年代以前的家乡,这个愿望是非常高大上的。为实现这个愿望,父母亲拖着病体日夜劳作抚养我们,让我们兄弟姐妹 6 个都上了学。后来,因家里极度贫穷,除了姐姐主动辍学充当了母亲的帮手外,我们兄妹 5 人都上了学,也读到了大学。村里常有人夸我母亲:“杨菊英你真行,宁可苦死自己

13、,也要让孩子念书!”母亲的皱纹成了我的伤痛,也许是我对母亲的艰辛理解得太深,我总怕端详她的脸,那日渐粗深的皱纹,让我看一眼就酸楚落泪。偶尔瞅那“沟壑”,我努力寻找答案:这纵横交错的道道皱纹,哪一道是因为我而被“刻”上去的?哪一道是因我吮吸她的乳汁而干枯的?我这样联想母亲的皱纹,除了痛楚,便是愧疚。皱纹是生命燃烧后的残留,母亲脸上这越来越深越来越多的“残留”,难道在摧灭她的生命之灯?每当这样想,总让我揪心伤痛。81 岁的母亲重病后,蚯蚓般的皱纹由深变硬,看一眼就让人心如刀绞,我怕这无情的皱纹把母亲带走。如今,母亲已离我远去,留在我心里的是那张笑起来满是皱纹的脸,那一道道纹路里盛着慈母的爱和牵挂,

14、让我每忆起来,心中如划开了道道伤口,那伤口处又绽出爱的花朵。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3 分)A本文第段有总领全文、奠定感情基调和渲染气氛的作用。B作者的母亲是中国千千万万含辛茹苦、大爱无疆的母亲群体形象的典型代表。C本文第段以令箭荷花反衬母亲,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甘愿牺牲自己,也要把孩子抚养成人。D母亲脸上的皱纹是因苦难的生活和为抚养 6 个孩子长大并成才而“刻”上去的。15“我”观赏令箭荷花时,令箭荷花带给“我”哪些美丽和哀伤?请简要概括。(3分)16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表达的效果(3 分)“母亲那时 50 出头,岁月的刀痕已刻在脸上,最突出的是眼角、嘴部的褶皱,像暴晒过的黄土地,渠沟交错。”17说说你对文章标题的理解。( 3分)(二)阅读议论文要学会关心自己,回答2226题。(13分)初看这个题目你也许会觉得奇怪:关心自己?谁不关心自己呢?其实你错了。也许正如你所说,每个人都关心自己,但不一定人人都会关心自己,其间难免有人走入误区,所以今天我强调:要学会关心自己。 关心自己的道理其实是浅显易懂,但如果仅仅是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角度来考虑的话,未免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