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濉溪县2019届九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89531785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濉溪县2019届九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安徽省濉溪县2019届九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安徽省濉溪县2019届九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濉溪县2019届九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濉溪县2019届九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濉溪县2019届九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卷温馨提示: 1.你现在拿到的这份试卷满分为150分。你将有150分钟的答题时间。 2.这份试卷共有试题卷4页,答题卷6页,请你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3.答题时,请认真审题。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三军可夺帅也, 。 (论语) 何处望神州?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怒而飞, 。 (庄子) , 拔剑四顾心茫然。 (李白行路难)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己亥杂诗)(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借眼前景物抒发友人离去后怅惘之情的句子是: “ , 。” 陋室铭中,表现室中主人交往情况的句子是“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无论是洋洋几十万的鸿篇巨作,还是寥寥数语的经典语录;无论是立意高远、技艺精zhn的名著华章,还是质朴平实、深入浅出的俚句俗语,都可以引人入胜,憾人心魄,感人至深,催人奋进,都具有陶冶情操,洗涤灵魂,营养头脑,升华气质的作用。就是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汉字,几千年来,绽放出一朵朵绚烂夺目的文学之花,凝结出一枚枚丰硕诱人的思想之果,谱写出一曲曲悦耳动听的和谐乐章,演绎出一幕幕回肠荡气的生命绝

3、唱。(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寥寥数语( ) 精zhn ( ) 洗涤(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3)“鸿篇巨作”一词中的“鸿”意思是 。“引人入胜”的意思 是 。(2分)(4)语段主要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语言文字的赞美之情。(2分)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1)“天理昭昭不可诬,莫将奸恶作良图;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朽枯。”这首诗说的是( )。 A.鲁智深 B.林冲 C.武松 D.宋江(2)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分别用短语概括出

4、其中的 两次险情。4.一手漂亮的钢笔字能让人赏心悦目。写好钢笔字既是语文课的教学要求,也是同学们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写钢笔字的知识,提高写钢笔字的水平,班上准备开展“走进硬笔(钢笔)书法”的主题活动。(12分)(1)为了帮助同学们明确练习硬笔(钢笔)书法的意义,营造人人参与活动的氛围,请你拟写两 句内容相关、形式对称的话,作为宣传标语。(2分)(2)肖桐想参加学校的书法兴趣小组,但妈妈认为这样做会增加课业负担。肖桐要说服妈妈,他 该怎么说?(3分)(3)请你以班委会的名义拟一则邀请函,邀请书法家魏先生5月6日下午2:00在学校的报告厅 为本班开一个讲座。(5分)邀请函(4)下面

5、是肖桐所写感言中的一段,他对画线处不够满意,你帮他改为 。(2分)楷书,行书,草书是最常见的书法字体,它们给人别样的审美感受。打个比方,楷书如人端正站立,行书如人悠然行走,草书如人刚劲大气。三种字体各具情态,令人赏心悦目。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一】(20分)材料一:古代名人的经典读书方法苏轼:“八面受敌”读书法北宋文学家苏轼认为人们在读书时,往往会感到处处都是有用的知识,犹如“八面受敌”。这里的“八面”,是指书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将研究对象分为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方,然后各个击破。他在又答王庠书中就侄女婿王庠“问学”,介绍了自己首创并实践的这种读书

6、方法:“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说,好书就像知识的海洋,内容丰富。读一本好书可以每次只带着一个目标去读,或只就一个方面的问题去探求、研究,而不是同时涉及其他的目标或问题。所以,每一本好书都需要好好读几遍,日久天长,必有所获。陈善:“入书出书”读书法南宋人陈善著有一部扪虱新话,他在书中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所以入,终当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乃得尽读书之法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读书要知入

7、知出。入,就是要读进书中去,读懂吃透,掌握书中的内容实质;出,就是要从书中跳出来,能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始读书时要求入,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出。郑板桥:“求精求当”读书法清代书画家郑板桥的“求精求当”读书法中的“求精”,是读书要有选择,选好书,读精品;“求当”就是恰到好处,要适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他说:“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多”“当则粗者皆精,不当则精者皆粗”。实际上,郑板桥并不反对博览群书,只是强调多读必须以精读为基础,多读的内容也必须用精读中得到的知识去联系新知识,围绕一个课题深入下去。读书求精不求多,才能读到书里去,抓住要领。在精读中,郑板桥还比较注重“问”

8、。他认为“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他提倡读书好问,才会使“疑窦释然,精理迹露”。材料二:读书贵在谋心(鲁先圣)其实,在我看来,正书和闲书,就是一个人知识的纵横。学生时代的教科书和工作以后的专业书是自己知识的纵向部分,它们会使你深刻和专长;而那些闲书是你知识的横向部分,它们会使你丰富而多彩。就如一棵树,正书是你的主干,闲书是你的枝叶,没有枝叶的主干必然没有生命力,而没有主干的枝叶也无以繁盛。正书必须读好,这是没有什么异议的,因为它是你立足的基础。但是,正书的阅读对于很多人来说不是快乐而是负担,因为这种阅读是被动的,或者是强制的。尤其是青

9、少年学生,枯燥乏味的课堂阅读,没有多少人留恋。但是,闲书的阅读就截然不同了。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读闲书的人,都是兴之所至,趣味盎然的。课余时间的校园一角,火车上旅途中的快意,躺在被窝里的会心一笑,哪个不是启发灵感的阅读共鸣?更为重要的是,因为闲书的阅读,没有压力,没有强迫,没有功利,纯粹是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所以往往更能引领自己寻找到自己的真正擅长,真正打开属于自己天赋的灵田。很多人在人生路的中途又独辟蹊径,答案正在这里。一个农民成了作家,一个医生成了诗人,一个教师成了画家,不都是因为他们横向的寻找吗?处理好了正书与闲书的关系,也就知道自己读书是谋生还是谋心了。(选自2018.11.3今晚报

10、)材料三:陈惠同学读书完成情况年读书数量80本批注和记笔记方式遇到有启发的句子就划线或者摘抄阅读效果完全忘记了书本内容,更无法将书本知识内化成能力5.下列说法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是( )(4分) A.郑板桥强调读书要“求精不求多”,他反对广泛涉猎图书。 B.苏东坡认为人的精力有限,每次读书应该只带着一个目标或问题去阅读。 C.陈善认为读书最终目的是读懂书中的内容。 D.鲁先圣认为读闲书可以作为我们谋生的手段。6.阅读下面的句子,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1)北宋文学家苏轼认为人们在读书时,往往会感到处处都是有用的知识,犹如“八面受敌”。(2)因为闲书的阅读,没有压力,没有强迫,没有功利,纯

11、粹是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所以往 往更能引领自己寻找到自己的真正擅长。7.结合材料二内容说说读闲书有哪些益处。(4分)8.材料二的第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分)9.阅读材料三,结合材料一中的读书方法,分析陈惠同学阅读效果差的原因。(4分) 二父亲的姿势(20分)章中林在省城终于有了自己的家。乔迁新居那天,父亲来了。他比谁都高兴,上上下下地跑着。有搬家公司呢,我叫他休息休息。他却说买房没帮上忙,做做心里舒坦些。望着满脸是汗的他,我不知道说些什么。中午吃饭,订了几个包间。开席,来了许多人,坐不下了。父亲一看,说:“我也不喝酒,回家吃吧,家里还有剩饭剩菜。”“这是什么话?你来做客,还

12、没有你一个座位?就是我不坐,你也要上席。”父亲听我这么说,没有再说。大厅里加了个桌子,人安排下了,我就跑去忙别的事了。等我转回来,却看到父亲端着碗蹲在角落里吃饭。他正弯着腰,低着头,飞快地扒拉着饭,一头芦花扎得人眼睛生痛。大家吃得热火朝天,只有他一个人沉默着,就像一个孤独的行者。我拉他上桌,他却说桌子坐满了。一抬头,真的,小爹正坐在父亲原来坐的位子上。小爹对着父亲嚷:“你上来嘛,圆桌子多一个少一个有什么关系?”大家也应和着。父亲憨憨地笑笑:“不了,你们吃,多吃点。”“我搬家,你蹲在地上吃,别人会怎样说?你就听大家一句,上桌。”父亲却瞪了我一眼:“你不知道我习惯蹲着吃饭吗?”我知道父亲脾气倔,他

13、认定的事儿就是十头牛也拉不回头。我只好端把椅子让他坐着吃。这次,他没再拒绝。蹲着吃饭是父亲的一种习惯。在家里,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端起饭碗,他都喜欢蹲着,就是家里来人,他也不常上桌。蹲着吃饭,没个正形,看着就粗俗,还不利于消化吸收,而父亲却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说,蹲着吃饭自由放松。就是吃饭带响声,狼吞虎咽,也没人在意;家长里短,自在随意,不必坐在桌上装腔作势;如果你想晒晒太阳,吹吹风,你就可以蹲在树底下。最重要的是,蹲是一种鹰的姿势。你别看它姿态低,却是一飞冲天前的等待。我不知道父亲的话对不对,但是我却从他蹲的姿势里读出了不一样的味道。那年,我因为一分之差高考落榜。复读是必然的选项,但是因为母亲生

14、了场大病,家里已无钱供我读书。怎么办?我哭着闹着,甚至以绝食来逼着父亲去想办法。“能有什么办法?能借的都借了,借不来的也借来了。”母亲流着泪,低声劝我放弃,但是父亲没有说一句话。8月8日是高三开学的日子,父亲一大早把我喊起来,说要送我上学。“一分钱没有,上什么学?”我对父亲嚷着。他却说这不是我考虑的问题,我只要安心读书就是对他最大的安慰。后来,我才知道,他去找了校长。校长让他回家办一个贫困生减免学费申请表。他为了村支书给自己盖个章,硬是在村支书家蹲了一个上午。这还是那个硬气、不服输的父亲吗?那次,弟弟的公司破产,他失魂落魄地回到家。这突然从高空跌落到地面,谁也不知道怎么劝他,一家人坐在屋子里,气氛压抑而沉闷。父亲蹲在门槛边,眉头紧锁,默默地抽着烟。“天无绝人之路。你不是说重新开家公司只要五十万吗?那就把我这栋房子卖了。”“把房子卖了,你们住哪儿?”“不是还有老房子嘛,我和你妈回家。”父亲说着,站了起来,“你要是知道老子没地方住,就给我争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