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篇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汇编

上传人:yoush****ohua 文档编号:89531348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篇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6篇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6篇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6篇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6篇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篇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篇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汇编(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篇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汇编“回家的路有多长,一边连着儿女,一边连着爹娘”想家的时候,我想起了家乡的童谣。“父母在,则家在;父母在哪里,则家就安在哪里。”离开家乡在外工作已有三十多年了,现在可好,想家的时候,只要打开手机,找到购票网站轻轻一点,一张回家的机票或者高铁票轻而易举就搞定,一千公里的路程只要1.5个小时左右飞行,或4个小时左右的高铁就可抵达,实现了“早上在广州喝早茶,中午回到老家吃午饭”的夙愿。科技一日千里,交通日新月异。这么发达的交通,是祖辈们做梦都想不到的,是父辈们曾经不可想象的,也是我们这辈人以前始料不及的。方便快捷的交通,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最大的便利,这是建国70周年来,我国取得

2、巨大变化的一个缩影,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往事并非如烟。谈起交通方面的发展变化,曾经是我们祖孙几代人的期盼和梦想。我的家乡是浙赣线上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浙赣线又称浙赣铁路,是以杭州为起点,以株洲为终点,是我国铁路网“八纵八横”主骨架及“四纵四横”快速客运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爷爷曾经告诉我说,浙赣线始建于清朝1899年,1929年修路大军经过家乡时,为了生计,那时年轻的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筑路的队伍。1936年铁路修到南昌,第二年9月铁路筑到萍乡。浙赣线全线贯通后不到3个月,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在杭州沦陷前夕,国民政府为阻止日军南侵,命令部队将钱塘江大桥及至湄池间线路破坏,

3、浙赣线各段线路也随着战争失利逐段破坏。战争带来的灾难,使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筑路队伍解散后,爷爷又回到了贫困落后的小山村,由修铁路改成了“修地球”,直到我国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抗日战争胜利后,浙赣线开始逐段修复,1948年12月,新中国成立前夕家乡的铁路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线通车记得我还在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爷爷带着我去铁路边玩,只见两条摩擦得亮闪闪的铁轨,整齐笔直地排列着,好像一条时光的隧道,穿过山川,穿过河流,穿过村庄,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延伸过来,又一直延伸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爷爷指着东边说:“孩子,沿着这条铁路一直往东走,可以到杭州、南京和上海大城

4、市。”随后,他又指指南方说:“沿着这条铁路一直往西走,可以到长沙,再转向南方一直走,可以到广州、到香港、到南洋。”然后,爷爷炯炯有神地望着我,充满着希望与期待,说:“你长大想要有大的出息,就必须好好学习,好男儿志在四方,只有走出了家乡这些弯弯曲曲的小路,到大城市去闯荡、去打拼,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才能有更大的作为,人生才会更加精彩。”那时的我不理解爷爷话里的含义,只是久久地盯着他的双眼,不断地点头默许。长大后,我一直铭记爷爷的教诲,撸起袖子加油干,然后朝着广东的方向一路奔跑,去寻找自己年轻的梦。八十年代初,国家刚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劳动生产力得到空前的解放与发展,特别是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落

5、实,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那种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很快成为了历史。有一年的秋天,刚刚忙完秋收的父母应广州姑妈之邀,带了一些家乡的土特产,去了一趟广州,结果那火车超级的慢,像一头喘着粗气的老牛拉着一辆大货车,总是走走停停,一千公里的路程走了仅仅一天一夜,一路疲惫不堪,加上母亲晕车厉害,广州归来,母亲像生了一场大病。从此,父母很少出远门,因为他们害怕坐慢车。九十年代初期,正是百万民工南下广东的高峰期,绿皮火车仍是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可一票难求是当时最真实的写照。记得我第一到广东云浮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可用历尽千辛万苦来形容。那年的春节,人们还沉浸在一家团聚的节日氛围中,家乡的火车站、汽车站

6、已经是人满为患,到处都是挑着蛇皮袋,拖着行礼箱外出打工的乡亲。父亲左祈右求的找熟人,好不容易总算弄到一张站票,可当我们赶到火车站时,里里外外塞满了人,连月台上也是水泄不通。每当火车经过,总是人潮涌动,车门刚打开,里三层外三层的人挤人,挤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动作快的爬窗户进去,动作慢的只有等待下一趟机会。那时,我就是踩着父亲的背,然后父亲用力把我托起塞进了火车的车窗,可父亲背上的两只脚印却一直深刻在我的心里。每次想起此事,我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朱自清的笔下的背影。那时的火车大多是慢车,晚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火车一路慢慢腾腾,不慌不忙,从早上8点出发,当我们赶到达广州时,已经是华灯初上,霓虹闪烁了

7、。由于太晚,广州已经没有到云浮的长途客车了。初来乍到,怎么办?我有些陌生,也有些紧张。朋友说,要么在广州住一宿,要么坐车到其它城市转车,实现“曲线救国”。好在有个好友是“广东通”,他带着我从广州坐汽车到佛山,从佛山转车到肇庆,再从肇庆转车到云浮,风里来,雨里去,几经周折,当我们到达云浮时,天已蒙蒙亮,已经是第二天的早晨了。那时我们经过长途跋涉,早已疲惫不堪,好像一旦倒下去,就永远醒不来的样子,这就是我到云浮的最初经历。落后的交通总是令游子们最关心最纠结的事情。“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改革开放后,国家对浙赣线多次实施全面的改造提升,完成了电气化改造,并纳入沪昆线。再后来,浙赣线实行了

8、对京广铁路和京九铁路的对接互通。特别是随着国家对铁路的大提速,我们步入了“高铁时代”,实现了“从广州吃早餐,回老家吃午饭”的梦想。云浮作为我的第二故乡,她与全国各地一样,经过70年的发展,从一个小县城逐渐成长为一个“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山水相连”的宜居宜业宜游的地级市,云浮的交通实现了跨越赶超,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其中国道有324线和234线,高速公路有广州-昆明高速、江门-云浮高速、云浮-岑溪高速、云浮-阳江高速、湛江-汕头高速、新兴-高明高速、云浮-茂名高速、云浮-恩平高速等,铁路有南广高铁、三茂铁路,原来偏僻落后的小山城纳入了珠三角核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改革开

9、放的不断深入,交通运输方面捷报频传。国道不断升级改造,县县通高速公路,高铁也不断提速,我们回家的旅途时间越来越短,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多,我们与老家的时空距离也越来越近了。前几年,老家又传来重大利好,家乡的机场通航了,回家又多了一条快捷通道。更为自豪的是,家乡新建的机场就建在老家附近,标志着家乡迈入了“航空时代”。归心似箭,为能圆一回“自由飞翔”的梦,我从广州白云机场出发,一个半时候左右飞机就到了家门口。时光荏然,岁月如歌。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感谢祖国70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感谢祖国7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尤其是交通事业突飞猛进,使我们在外的游子回家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为我们与遥远的家乡架

10、起了一条心路,解决了我们想家的苦恼,拉近我们与亲人心与心的距离,使我们从快速增长的“中国速度”中,感受到了“中国力量”和祖国母亲如春的温暖。“回家的路有多长,一边连着儿女,一边连着爹娘”儿子回家的时候,他也哼起了家乡的童谣。听着听着,使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小时候爷爷讲述70年前的历史,想起了父母对我讲起的改革开放的精彩故事。曾经不敢想像,千山万水,千里迢迢,现在说走就走,来去自由,就像科幻电影一样,多好!这难道不就是我们今天想要的生活?我和我的祖国征文1992年的早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全国上下掀起了改革开放的春风。与此同时,一个小生命我,诞生了。18年过去了,中国由站在发展的

11、浪尖成为了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奇迹。当我们回顾中国的发展步伐时,作为一名见证者,我感慨万千。祖国,你用你的汗水感染着我,用你的成功振奋着我,用你的勇敢激励着我从1992年到现在,辉煌的18年,见证着的是你的改革硕果,是你发展的进程,是你永远不朽的精神。我会感恩,因为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是祖国教育我,学会铭记历史,要学会感恩。我记得那是2003年,当SARS伸着魔抓袭击我国,全国人民投身迎战SARS。中国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稳步扎实、科学防范,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这次没有硝烟的战争,打的急而努力,当我在电视上看到医生们在为病人熬夜作战时,当我看到护士因照顾病人而感染病毒仍抗战在一线最终逝世时,当我看

12、到全国人民以各种形式振奋人心的鼓励人民抗击流感时,我学会了“舍己为人”、学会了“同舟共济,众志成城”。也是从那时起,我明白了做人的基本准则,那就是做人,做一名对人民有益的人。同样,2008年,当我们以饱满的热情期待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我国首都开幕时,5月12日,一场大地震突袭祖国的巴蜀之地四川。山河痛哭,草木同悲,相比5年前的抗击SARS,中国这一次更努力,动员更广泛,力量更壮大。温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国家第一时间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也以第一时间投身于抗震救灾中。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大动员展开,中国也正在接受又一命运的挑战。那个难忘的5月,“多难兴邦”、“生命重

13、于一切”、“时间就是生命,灾情就是命令”、“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尽百倍努力”一声声的震撼,一幕幕的重生,一遍遍的呐喊。我哭了,为中国的坚强哭了,你以不屈的精神在震撼世界,在告诉世界:任何灾难都打不倒坚强的中国人民。全中国、全世界都行动了起来,捐款、捐物、实施人道主义援助;武文斌,蒋敏,金大中还有一些无名的勇士、志愿者,在抗震救灾的丰碑上刻下了不朽的名字。地震后的那一幕幕,不时的在敲打着我的心灵,因为它永远在教育我,“国之兴衰,匹夫有责”。多年后,你是否会想起2008年的那个不平常的夏天,在呐喊“中国加油,四川雄起”的口号,是否会记起那个向救助自己的解放军敬礼的孩子,是否会记得5月19日,国家

14、哀悼日的那天你的感受,是否会想起那个时间永远停留在14时28分的钟表天佑中华,中国没有被地震打倒。恩格斯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进步为补偿的”。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中国洗刷掉悲痛,以恢弘的开幕式展示在世界面前的又是一个全新的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辉煌历史的中国。2008年,是改变中国命运的一年,也是使中国人人民更加爱国的一年。2008年,我因祖国的顽强而震撼。60年一甲子,已逾花甲之年的祖国在蒸蒸日上。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文明国度,饮誉四海的华夏文明,足以让人叹为观止。涓涓的河流是你飘逸的长发,巍峨的山峦是你不朽的脊梁。你有漫山遍野的宝藏,你有“飞流直下三千尺

15、,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奇景,你有绵延恢弘的长城,纵有千古,横有八荒,你用你的伟大的双手创造了中华文明这个世界的奇迹。祖国,你用你悠久的历史教育我,用你的五千年历程感化我,使我懂得感恩,使我铭记历史。我不会忘记那是1842年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中国为之流泪,爱国英雄林则徐殒身不恤;我也不会忘记为变法而用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的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我更不会忘记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方志敏、刘胡兰、黄继光,他们也用生命换来了祖国的和平。使他们,让我知道祖国在每一位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为国,我们可以做的有一切。中华文化教育我们,“舍生取义”,“舍小家而顾大家”,这样,我们会使

16、自己更忠于自己的国家,有家才温暖,有国才幸福。走过60年的风风雨雨,走过60年的探索前进,如今,我们正在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正在向全面小康而昂首前行。但是,祖国的统一大业如今仍没有完成,国际反华势力依然存在,分裂中国分子仍旧势力狂野,其他国家仍对我国南方诸岛垂涎三尺。前进中固有艰难险阻,可我们不抛弃,不放弃,这将更加激励我们的豪情壮志,新的起点,新的60年,亿万人民正在向辉煌的目标前进。想起了泰戈尔的诗:“谢谢火焰给你光明,但是不要忘了那执灯的人,他是坚忍地站在黑暗当中呢。”感恩祖国,感恩历史,是祖国,在历史的潮流中教育我,学会感恩,学会奉献。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我对阿尔巴尼亚和该国人民之所以有着大海般深情厚谊,那是因为我在那度过两年黄金般美好韶华时光。一九xx年夏,我在长春地质学院地质找矿系毕业,同年九月与其他地质学院、钢铁学院等男女大学生一起,不离千万里赴巴尔干半岛“山鹰之国”阿尔巴尼亚国立地拉那大学进修地质专业。当时我们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