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优选4篇

上传人:花红****零 文档编号:89529698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农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优选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农业农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优选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农业农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优选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农业农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优选4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农业农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优选4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农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优选4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农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优选4篇(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农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优选4篇(篇一)4月中旬至4月底,我委组织11个由班子成员带队的调研组,分赴全市14个县区(管理区、经开区)开展农业农村工作综合调研。调研组通过深入部分乡镇村、项目工地、工厂企业、基地大棚等实地察看,采取召开座谈会、查阅文件资料、听取工作汇报等了解情况,比较全面地掌握了今年全市的农业农村工作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全市当前农业农村工作情况及成效今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优结构、惠民生、添活力、美乡村”工作导向,扎实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美丽乡村建设、农业标准化、农村

2、电子商务、精准扶贫”五大重点任务,农业农村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态势,为全市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向好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1、坚持高位推动,重农扶农抓农氛围浓厚。各县区(管理区、经开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始终坚持党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原则,切实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将农业农村工作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科学规划,强化责任,加大投入,严格考评。主要领导亲力部署、带头办点示范,分管领导紧抓督促调度、精进推动实施,农口部门责任上肩、落细落实,营造出了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宁远县去冬今春先后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年农村秋冬生产的意见、关于做好*年粮食生产工作的意见、关于加

3、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组织编写了宁远县“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为今年及“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政策支撑。祁阳县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意见,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200万元,专门奖补以土地入股的农户、土地股份合作社和规模经营主体。零陵区制定了零陵区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实施方案,区财政安排资金400万元用于项目建设及推进工作。2、坚持结构调整,培植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各县区、管理区坚持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主动适应市场变化,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引导主导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粮油、畜禽、果蔬、烤烟、茶叶等优势产业凸显现代农业新特色。

4、一是建基地、上规模,打牢产业基础。突出稳定粮食生产,全市共创建水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点26个、千亩高产创建示范点192个,示范总面积达57.1万亩,催生专业化集中育秧主体(大户)2073个。金洞管理区积极与省农科院合作,以“科研院所+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有机稻生产,今年在凤凰乡建立绿色有机稻种植基地1000余亩。加快畜禽养殖业转型升级,依托温氏集团在江永、江华、零陵、新田、宁远、蓝山、祁阳7家一体化生猪养殖项目的实施和530家合作养殖户的辐射带动,全市基本形成了标准化建圈、规模化养殖、规范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的新格局,今年一季度全市出栏生猪346万头,规模养殖占生猪出栏总量的61.3%。优化提升

5、经作产业,今年来全市共完成果园提质改造3.92万亩,落实茶叶扩园改造1.58万亩,完成蔬菜播种面积82.5万亩,实施城镇专业蔬菜基地提质改造0.63万亩,新建各类园艺作物标准园34个,*原地正禾农场有限公司在道县建成供港蔬菜基地4600亩、鲜桃基地2160亩,目前为全省面积最大、标准最高的露地蔬菜基地。二是提品质、创品牌,提升产业竞争力。东安县以巩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为抓手,通过政策推动、资金扶持和源头控制,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东安鸡、舜皇山土猪等优质特色品牌农业,以质量创品牌,以品牌拓市场。截至目前,全县已拥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省著名商标3个、无公害农产品62个、绿色食品

6、20个,“三品一标”农产品认定面积达59.2万亩。江永县以香柚、香芋、香姜“三香”为主,创建标准化示范基地20个,面积7.6万亩,每个基地都建立了标准化推广制度、清洁生产制度、农药规范使用制度、生产记录档案制度、质量安全承诺制度和质量可追溯等六项制度,推行全程标准化生产,做优做强本地特色农产品。目前,香柚、香芋和香姜均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地理标志农产品证书,全县有“千家峒”牌等著名商标4个、“义华”牌等知名商标6个。蓝山县采取制作操作卡、明白纸等形式,引导农民、经营主体按规范进行农产品“四统一”生产,全县农业标准化推广应用面积达10万亩,通过“三品一标”认证认定38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34个、绿

7、色食品2个、有机食品2个,三峰茶叶公司所生产的十余个优良品种均已通过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五洲恒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即将打入欧洲市场。三是扶龙头、壮加工,打造产业发展筋骨。祁阳县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围绕优质稻、油茶、水果、茶叶等主导特色产业,积极支持农业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加工设备,加快技改扩能、转型升级步伐,培育行业领军企业。目前,全县共发展农产品加工骨干龙头企业24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5家、市级17家,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10家,打造了金浩茶油、银光粮油等一批知名品牌。道县初步形成了大米加工、树脂加工、油茶加工、果品加工、药品提炼、禽畜加工、蔬菜加工等7大支柱产业

8、,培育省市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2家,创建*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4个。江华县今年新增农产品加工企业12家,其中新增规模企业3家,重点扶持2家省级龙头企业、14家市级龙头企业聚集资源资本、提升加工水平,同丰粮油食品公司投入8036万元进行技改扩能,将成为*首个集稻谷烘干、仓储、加工于一体的全智能化龙头企业。3、坚持融合发展,推进一产“接二连三”。各县区、管理区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以电商化的模式打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从第一产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构建“接二连三”的农业产业链。一是休闲农业发展势头强劲。围绕“农业与乡村旅游融

9、合”这一主题,积极引领采摘品尝、观光体验、休闲农庄、文化传承等休闲农业业态发展,吸引游客观光采摘休闲度假。目前,全市初步形成了“一园两线”(一园即永州农科园辐射区域,两线即永蓝公路沿线和207国道沿线)的空间布局,发展休闲农业企业413家,创建省级星级农庄18家,以江华香草源、宁远桃花岩、回龙圩回龙湖、零陵富家桥异蛇村等已成为全市旅游的新亮点。冷水滩区共培育发展休闲农业和农家乐42家,创建5星级休闲农庄3家、3星级休闲农庄2家,打造出蔡市镇的邓家埠、高溪市镇的普口、伊塘镇的茶花村等3个休闲观光示范村,休闲农业从业人员1874人,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营业收入2900多万元。二是农村电子商务

10、快速有序发展。以淘宝“特色中国-永州馆”、京东“中国特色-永州馆”、“握物流”智慧物流、1号店“特产中国-永州馆”为载体,大力推进特色初级农产品和深加工农产品网上交易。目前,有12家电商平台进驻我市,建立电商服务网点1800多个,11个县区均建设了农村淘宝县级营运中心,其中江华和双牌县各成立了2个县级运营中心,京东在江永建立了服务中心,宁远县建立了配套的创业孵化基地,全市第一批农村淘宝合伙人达到1000多人,全市触电的涉农企业或专业合作社近200家,农产品上线品种达100余种。双牌县今年来新增电子商务经营主体5家,各类网店17个,新建各类企业店铺和营销网站180余个,上缴阿里、慧聪等平台服务费

11、580万元。三是农业园建设强力推进。各县区扎实开展农业综合产业园、特色产业园建设,加大“一县一园”推进力度,推动园区进一步提高目标定位、彰显特色优势、强化示范功能、发挥引领作用。蓝山县新顺特色产业园建有3200亩高标准时鲜水果基地、400亩油茶基地、年繁育330万株苗圃的种苗基地,示范带动周边果农种植面积达1万亩,被列为*省现代特色产业园省级示范园。宁远九嶷山农业科技园总投资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近亿元,目前已入驻企业5家,其中台湾风情百果园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建成,将集科技培训、品种选育、品种展示、科谱教育、体验采摘、餐饮娱乐、休闲旅游于一体,全力打造产业融合的样板。4、坚持城乡统筹,打造宜居宜游

12、美丽乡村。各县区、管理区把“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来抓,坚持规划引导,整合资源,突出重点,点上突破,促进先行发展。一是统筹谋划布局。各地结合乡镇农地利用规划编制,对美丽乡村点、面、线进行了规划布局,制定了年度建设方案,明确了工作重点、工作责任和奖罚措施。江永县运用互联网+思维,采取“互联网+乡村旅游”、“互联网+五香农业”、“互联网+乡村旅游+五香农业”,“ 互联网+乡村旅游+五香农业+历史文化”等模式建设美丽乡村,勾蓝瑶寨黄家村去年乡村旅游收入达到40多万元,仅此一项人平增收600元。宁远县深入推进“511工程”(即启动5个省、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100个行政村“五化”

13、行动和100个村“乡村风貌”改造),形成“一村带百村、百村带全县”的良好局面。新田县按照“一核四线”(一核即龙泉镇、四线即S323、S231、S215、S228公路沿线)布局梯次推进,今年重点制定了S323公路沿线的精品线路建设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方案,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进行以奖代补。东安县重点打造“一带八景”。二是注重点面结合。点方面,省、市、县、乡镇四级示范点已全部落实到村,确定了办点领导,普遍建立了主要领导带头办点,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结对帮扶的工作机制。江永县共创办25个美丽乡村示范点,安排28名县级领导联系、25名乡镇主要负责人为责任人、90个县直单位作为后盾、100余名

14、驻村干部进村入驻。江华县已落实示范点20个。祁阳县八尺村、零陵区香零山村、江永县黄家村、江华县漕渡村、道县江口村等示范点规划起点高,进展较快。线方面,各县区均规划了美丽乡村建设精品线路,宁远的宁道、宁新、永连,道县的宁道、G207国道,回龙圩的永富公路沿线的风貌改造工程已全面启动。面方面,突出了空心房整治、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工作重点,特别是加大了对县域美丽乡村建设有重大影响的工程建设力度。新田县投资1.1亿元的城乡垃圾综合处理建设项目已立项、选址;祁阳县依托海螺水泥集团投资8650万元的海螺水泥窑协同处理城乡生活垃圾工程项目正式建成并投用;宁远县2座高标准垃圾中转站正安装调试,在20个村开展垃

15、圾分类减量试点工作。三是突出产村联动。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着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江永县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注重打好特色牌、产业牌,分类指导各村按照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文则文、宜工则工的原则,大力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全县25个县级美丽乡村均培育了各具特色的增收致富产业,其中粗石江镇仙姑塘村、白土村建成了以香柚为主的特色产业带,实现农产品销售3000余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过万元。宁远县湾井镇下灌村充分利用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的古迹和毗邻九嶷山风景区的优势,成立了一家旅游公司,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今年“五一”期间推出花海观光园,开园第二天就接待游客3.5万人次。蓝山县大洞村依托万

16、亩梨园,每年举办梨花节活动,吸引游客体验打麻糍、花浴等农家风情,带动当地农副产品直接销售。5、坚持改革创新,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各县区、管理区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深化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主体的农业农村改革,进一步增强了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一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形成。各地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为推手,通过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立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等措施,加快构建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体系。今年来,全市共新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31万亩,新发展新型经营主体434个。道县投入资金500万元,成立了三家土地流转信托公司,建立了1个县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24个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90.61万亩,占应流转面积的32.56%。祁阳县着力引导新型经营主体通过代耕、代育、代插、代植保、代收、代烘干和包产为主要内容的“六代一包”服务模式,带动全县粮食规模经营35万亩,被列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试点县,是我市唯一入选的试点县。二是农村金融市场逐步放活。新田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