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感悟4篇

上传人:花红****零 文档编号:89529697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感悟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感悟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感悟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感悟4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感悟4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感悟4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感悟4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感悟4篇【篇一】自从学习以来,我坚持每天学,见缝插针的学习,深刻感到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眼睛不看世界。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对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我们当然要学习借鉴,而且要认真学习借鉴,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火的贡献。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元素。

2、要很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深入挖掘和间发其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大力宣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分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其义教的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化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作为一位幼儿教师,深感重任,为我国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篇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

3、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昂扬奋进的中华民族要闪烁着文化自信的光芒。坚定文化自信我们有底气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历史和现实反复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充满信心,才能有坚持坚守的定力、奋起奋发的勇气、创造创新的活力。一个抛弃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的文化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还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

4、大唐盛世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最为辉煌的篇章。盛唐时期的中国,国富民强,通过由国都长安直抵地中海沿岸的陆上丝绸之路,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传播四海,众多的国家的国君、使臣、客商、僧侣、学者、工匠、医生、胡姬纷至沓而来,在长安完成了经济,文化,手工,乐舞,民族大融合。这一切都得力于大唐政治开明,思想解放,人才济济,疆域辽阔,国防巩固,民族和睦,换言之这不就是文化自信的表现吗?因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所以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直到今天,海外华人仍被称为“唐人”。与文化自信的大唐盛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清朝末年的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是中国各方面的文化都得不到发展,甚至还用一些方法束缚国人

5、的思想,使中国逐渐落后于其他国家,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更是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系列的恶性循环使文化自信的缺失现象日益严重,让近代中国一度衰弱落后、被动挨打!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可以带领当时千疮百孔的中国一步步的取得革命的胜利,到新中国的建立,再到今天的繁荣昌盛!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源于中国共产党内心的那份自信与信念!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对新中国的信念!因为文化自信出现了鲁迅等一批以笔为武器的战士!因为文化自信出现了新青年等文化战场!更因为文化自信出现了聂耳、田汉诞生了义勇军进行曲。太平盛世需要文化自信,革命战争年代更需要文化自信!他们创作的不是一首歌、一篇文章,

6、而是一个民族的情怀、信仰与自信。正是这份自信支撑着共产党人带领着当时一盘散沙的旧中国一点点取得革命的胜利!红色文化自信的传承与发扬文化自信需要建立,红色文化自信更需要发扬!因为只有牢记历史,才能让国人居安思危,只有让国人更深刻地感受那份红色文化信念才能激起内心的信仰,那份爱国情怀!才能让新中国稳健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很开心、很骄傲成为国歌馆的一员,国歌馆是我们上海红色文化自信的表现与宣传阵地!国歌故事进课堂更是我们红色文化自信弘扬的天地!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时代责任感

7、,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的进步与繁荣发展!【篇三】习近平总书记紧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课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其中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要求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思想基础。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文化自信之光烛照文化强国之路,是我们必须担负的历史使命。不忘本来,在传承弘扬中夯实根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保障和灵魂指引。习近

8、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坚决抵制和批判马克思主义“过时”“终结”等错误论调,针对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和学说,加大辨析和驳斥的力度,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要坚持指导思想一元主导和文化多元发展的统一,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引领文化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9、化健康持续发展,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大力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处理好批判继承和创新发展的关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辩证扬弃、推陈出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0、,在创造创新中不断丰富和拓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最优秀的文化基因在当代社会得以发扬光大。吸收外来,在对外开放中增强影响力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坚持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是激发文化生命力、提升文化创造力的内在要求,体现了我们对自身文化的信心,以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诉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更加频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只有不断发掘和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和丰富知识,我们才能更好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开创人类社会的未来”。我们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全面客观地认识外来文化,

11、坚持洋为中用、博采众长,求同存异、辩证取舍,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同时,面对某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图以文化手段来达成政治目的,用西方文化和价值观来塑造和主导世界秩序,对我国推行的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也绝不会接受任何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这些论述,充溢着坚守自身文化的底气,并将开放与包容贯穿其中,彰显了中国这样一个文明古国、文化大国高度的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

12、握主动权。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尽管近年来我国国际话语权有了较大程度提升,但我国的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与我国的国际地位还不相称,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还不相称。推动文化“走出去”,增强国际影响力势在必行。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要树立良好的国家文化形象,精选优化传播内容,提升国际交流水平,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增强国际话语权。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指引我们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伟大旗帜。我们要分析和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之所以成功的深层底蕴,

13、提炼和阐释其之所以成功的文化新质,把这些当代中国文化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传播出去。要重点塑造和展示我国文明、开放、和谐、包容的形象,积极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不断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大力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的方方面面。面向未来,在固本开新中不断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

14、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可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深切呼唤,是应对全球化时代各种文化挑战和考验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提高国际话语权。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最根本、最核心的就是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汇聚我们民族和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通过宣传教育、实践

15、锤炼、体制构建等手段,进一步将其落细、落小、落实。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当代中国人对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充满自信。这一自信,来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引,来自xx00多年连绵不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来自创造文化新辉煌的强大物质基础、精神积累与制度保障,来自勇于创新创造的民族禀赋。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面向未来,我们要准确把握文化发展的大势,在实现中

16、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大胆探索,提出新思想、构建新理论、指导新实践;要着眼未来,固本开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里的自信,就包含了文化自信。只要我们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就能够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篇四】日前,求是杂志2019年第8期刊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讲话。讲话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近些年,在市场需求的引导下,大量文艺作品呈“井喷”式涌现,文艺创作形式多样,各类“小众”、“边缘”文化层出不穷,一时间呈现出“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繁荣”景象,然而在面向青年群体的作品上却鲜有观照现实、触及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