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碰与信号》模训题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25740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避碰与信号》模训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避碰与信号》模训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避碰与信号》模训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避碰与信号》模训题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避碰与信号》模训题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避碰与信号》模训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内河船舶船员驾驶岗位适任培训 避碰与信号 模拟题 (本试卷总分100分,及格分为8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本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内河避碰规则全文共( B )。A.五章48条三个附录 B五章49条三个附录C.五章48条四个附录 D五章49条四个附录2制定内河避碰规则的宗旨是( D )。维护水上交通秩序;防止碰撞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A. B C D3内河避碰规则适用于( B )。A.船舶能够到达的一切水域B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江河、湖泊、水库、运河等通航水域及其港口C可供内河船舶航行的一切水域D除感潮河段以外的一切水域4内河避碰规则适用的船舶包括( D )。政府公务船;军舰;渡船

2、。A. B C D5.内河避碰规则各条不免除( D )的疏忽所产生的各种后果的责任。船舶所有人;船舶经营人;船员。A. B C D6.能见度不良时,锚泊船没有注意他船的动态,没有鸣放相应的声号,应属于( A )。对遵守内河避碰规则各条的疏忽;对船员通常做法所要求的任何戒备上的疏忽;对当时特殊情况要求的任何戒备上的疏忽。A B C D都不对7.对主机、舵机、操舵系统突然故障缺乏戒备,这属于( C ) 。对遵守内河避碰规则各条的疏忽;对船员通常做法所要求的任何戒备上的疏忽;对当时特殊情况要求的任何戒备上的疏忽。A B C D都不对8.不论何种原因,在下列哪些情况下,两船应采取最有助于避碰的行动?(

3、 C )。两船已逼近时;两船已处于紧迫局面时。A. B C或 D都不对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采取最有助于避碰的行动的时机,是两船已逼近或者已处于紧迫局面时;采取最有助于避碰的行动,包括必要时背离规则的行动;采取最有助于避碰的行动,应考虑根据当时情况最大程度减小碰撞损失。A B C D10不论由于何种原因,在长江干线航行的下列哪种船舶必须避让顺航道行驶的船舶?( B )。 A.渡船 B客渡船 C车渡船 D车客渡船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特别规定的制定不受内河避碰规则的限制;特别规定必须经过内河避碰规则的授权; 特别规定不能与内河避碰规则不能产生冲突。 A B C D都不对12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在同一水域同一事项中,特别规定比内河避碰规则优先适用 B执行特别规定,无需遵守内河避碰规则 C遵守内河避碰规则,无需执行特别规定 D同时遵守特别规定和内河避碰规则13.船舶的总长度是( D )至( )的水平间距。 A.船头船尾 B船首的外缘船尾的后缘 C船首船尾的最后端 D船首的最前缘船尾的最后端14.在规则第五条(定义)中,“机动船”一词是指( B )。任何装有推进器的船舶;用机器推进的船舶。A B C都对 D都不对15“能见度不良”包括( D )。在弯曲航段的两船被居间障碍物遮蔽而相互看不见的情况;任何原因致使两船无法用视觉相互看见的情况。A B C都对

5、D都不对16.下列情况的船舶,属于在航的是( A )。 A. 使用单锚在港池内掉头 B系靠另一锚泊船C船首部分接触江底,但船尾在本身主机推动下可移动 D锚泊17.“渡船”是指内河( A ) 内,单程航行时间不超过2h,或单程航行距离不超过20 km,其他内河通航水域单程航行时间不超过20 min的用于客渡、车渡、车客渡的船舶。 AI级航道B级航道 C级航道 D级航道18保证船舶安全航行的首要做法是( A )。 A保持正规的瞭望 C判明碰撞危险 B应用安全航速 D采取避碰行动19保持正规瞭望的目的是( C )。 A避免紧迫局面 B避免紧迫危险 C对局面和碰撞危险作出充分的估计 D避免碰撞20正规

6、瞭望通常认为,除视觉、听觉瞭望外,还包括( D )。对船舶现有设备和仪器的有效使用;从岸台得到的有关船舶动态的信息;经常检查本船的号灯和号型是否正常显示。A B C D21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C )。船舶在任何水域应保持安全航速行驶;船舶任何能见度情况下应保持安全航速行驶。A B C都对 D都不对22下列哪些种说法正确?( D )。A在决定安全航速时,经济因素将是决定性的因素。B在决定安全航速时,船长应以船公司的指令为依据。C在决定安全航速的诸因素中,首先应考虑航道情况。D决定安全航速时,不但应全面考虑当时的环境及情况,还应注意本船的操纵性能与可使用的雷达 性能。23.一机动船在夜航过程中,

7、看见航道一侧另一船舶除显示停泊规定号灯外,还显示绿、红光环照灯各一盏,则应立即采取下列哪些行动?(D )。 减速;鸣放一短一长声;尽可能保持较开距离行驶。 A. B C D24.机动船经过船舶装卸区等水域,应当及早控制航速,并尽可能保持较开距离驶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B )。 A.避免碰撞 B避免浪损 C避免搁浅 D避免来不及采取避让行动25.船舶在能见度不良情况下航行时,下列(B )项是正确的? A.可以不遵循航行原则规定 B仍应遵循航行原则沿规定航路行驶 C不必使用安全航速 D立即停船,并在航路上抛锚26.在感潮河段,机动船应遵循下列( A )种航行原则? A.尽可能沿本船右舷一侧航道行

8、驶 B上行船应沿缓流或航道一侧行驶 C下行船应沿主流或航道中间行驶 D视具体情况而定 27.在设有分道通航制、船舶定线制的水域,机动船航行时,应当( A )。A.按照有关规定航行和避让 B尽可能沿本船右舷一侧航道行驶C上行船应当沿缓流或者航道一侧行驶 D下行船应当沿主流或者航道中间行驶28.机动船采取任何防止碰撞的行动,应当( D )。明确、有效、及早地进行;运用良好驾驶技术;直至驶过让清为止。A B C D29.在避让过程中,让路船应当( C )避让被让路船。 A协助 B积极 C主动 D适当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两机动船相遇,双方避让意图经VHF商定一致即可 B两机动船相遇

9、,双方避让意图经红、绿闪光灯统一即可 C两机动船相遇,双方避让意图经声号统一后方可 D双方避让意图经声号统一后,也可改变避让行动31两艘顺航道行驶的机动船,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构成对遇或接近对遇局面?( C )。 在相反航向上的同一直线上对驶时;在接近相反航向上船首向交角小于5以内对驶时;互从左舷或者右舷相遇。 A. B C D32.在感潮河段界限以外水域,两机动船对驶相遇时,除另有规定外,不论是涨潮还是落潮,则( B ) 。 A.逆流船避让顺流船 B上行船避让下行船 C互以左舷会船 D互为让路船33.“两船对遇或者接近对遇时,除特殊情况外,应互以左舷会船”规定的适用水域包括( C )。 感潮河段

10、,湖泊、水库、平流水域;实施分道通航制、船舶定线制的水域。 A. B C都对 D都不对34.上行的机动船驶近弯曲航段、不能会船的狭窄航段,遇有下行船时,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B ) 。A.必须在该航段的下方等候下行船驶过。 B必要时在该航段的下方等候下行船驶过。C尽可能在该航段的下方等候下行船驶过。 D下行船避让上行船。35.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B )。A. 一机动船正从另一机动船正横后大于22.5的某一方向赶上、超过该船即为追越。B一机动船正从另一机动船正横后大于22.5的某一方向赶上、超过该船,可能构成碰撞危险时,应认定为追越。C一机动船正从另一机动船正横后大予22.5的某一方向赶上

11、、超过该船时,无论有无构成碰撞危险,应认为追越。D一机动船正从另一机动船正横后22.5的某一方向赶上、超过该船时,可能构成碰撞危险,应认为追越。36.追越船应当避让被追越船的理由是( D )。 追越船无论是转向或者减速,在避让上都占有优势和主动;在追越中追越船比被迫越船速度 快,更具有避让能力;追越是主动的行为,在心理上做好了避让的准备。 A. B C D37.在追越过程中,被追越船具有下列哪些避让责任和义务?( D )。 听到追越船要求追越的声号后,应当按规定鸣放回答声号,表示是否同意追越;在航道情况和周围环境允许时,应当同意追越船追越;一旦同意追越,尽可能采取让出一部分航道和减速等协助避让

12、的行动。 A. B C D38.机动船横越前,应当采取下列哪些行动?( A )。 注意航道情况和周围环境;确认无碍他船行驶;鸣放一长声;在夜间显示红光闪光灯或者绿光闪光灯;在夜间用探照灯向上空照射。 A. B C D39.在平流水域,不同流向的两横越船交叉相遇,存在碰撞危险时,除另有规定外,则( B ) 。单船应避让船队;上行船应避让下行船A B. C都对 D都不对40.机动船尾随行驶时,前船如突然发生意外情况,应当及时( D )。通知后船;鸣放规定声号;显示规定信号。A B. C D41.根据客渡船专用信号管理规定的规定,船舶长度为12米以上的客渡船表面专用色度为( B )。 A.白色 B橘黄色与白色相间 C蓝色 D橘黄色42.在长江干线感潮河段界限以上的水域,一艘下行横越的客渡船,与一艘上行横越的船队构成交叉相遇时,则( B ) 。 A客渡轮应当避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