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骨折脱位分型及治疗(一)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24826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PPT 页数:114 大小:8.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颈椎骨折脱位分型及治疗(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颈椎骨折脱位分型及治疗(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颈椎骨折脱位分型及治疗(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颈椎骨折脱位分型及治疗(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颈椎骨折脱位分型及治疗(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颈椎骨折脱位分型及治疗(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椎骨折脱位分型及治疗(一)(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颈椎骨折脱位分型及治疗(一),脊柱二科 吴彦生,基础解剖,颈椎有3个特殊椎体分别是:C1 C2 C7 颈椎的生理前凸是21-22 颈椎手术时前路手术切除椎体时,深度不超过15-20mm,宽度不超过16-22mm。 颈椎的生理曲度最高点位于颈4-6,是应力和运动最大的部位。 颈椎干燥骨性矢状径平均为16MM,横径24mm。,Landell分型法: I 孤立的前弓或后弓骨折 前、后弓双骨折包括典型的Jefferson骨折 为侧块骨折,骨折线可以延及前弓或后弓但不是同时累及。 Levine分型法:I 寰椎后弓骨折也可以与颈2椎体或齿突骨折并发 ,寰椎骨折分型,Levine分型法:,I 寰椎后弓骨折也

2、可以与颈2椎体或齿突骨折并发 寰椎侧块块的骨折,有时可波及椎动脉孔 寰椎前后弓双骨折,也就是典型的Jefferson骨折 还有一种Scharn骨折分型法:孤立前弓骨折、后弓骨折、前后复合骨折、孤立侧块骨折和横突骨折五型,又称寰椎前后弓骨折。由于头部受垂直暴力致使枕骨髁撞击寰椎引起寰椎侧块与前后弓交界处发生骨折。,经典Jefferson骨折,经典Jefferson骨折,Jefferson骨折的受伤机制,寰椎骨折伴横韧带断裂,横韧带断裂分型如下 型为韧带本身断裂,分2个亚型A为横韧带中部断裂B为韧带附着部断裂 型为韧带附着部的骨性断裂A有侧块粉碎性骨折 B不伴有侧块的粉碎性骨折,寰椎骨折伴横韧带断

3、裂,如何通过X片判断横韧带断裂与否?,1寰椎侧块移位之和大于6.9mm 2寰齿间隙大于5mm,寰椎骨折的诊疗流程,1保守治疗-牵引或石膏、支局 2手术治疗 总之治疗孤立的寰椎骨折应遵循Spence的原则,寰椎骨折的治疗,Spence的原则,就是所说的知情同意原则 是医学法上的一个基本原则 。一般来讲 , 知情同意应具备五个要素 : (1) 信息披露 ( disclosure) , (2) 表意 能力 ( competency) , (3) 充分理解 ( understanding) , ( 4) 自愿 ( vol2 1 untariness) 和 (5) 同意决定 ( decision) 。,

4、颈椎运动学和临床不稳,一 颈椎运动学,(一)枕寰枢复合体 1活动幅度 枕寰的平均屈伸范围约为13.4,寰枢约为10。两者结合使枕一寰一枢复合体的总屈伸范围为23.4。寰枢问的轴性旋转范围相当于颈椎全部轴性旋转度的4050,其余的5060由下颈段提供。带来的问题:颈部扭转30对侧椎动脉首先受累,至45同侧椎动脉也开始扭曲,将诱发后颅凹血流减少的征象,可见子体操、颈部牵引和推拿时。,2共轭特征,共轭现象是指同时发生在同一轴上的平移和旋转活动,或指在一个轴上的旋转或平移必然同时伴有另一轴的旋转或平移运动的现象,例如脊柱的侧属必然伴有脊柱的旋转。,3瞬间旋转轴,远在1个世纪以前,Henke即确定枕寰关

5、节在矢状面上活动的瞬时旋转轴(JAR)位于齿突顶端以上23cm处。由于枕寰关节的轴性旋转很小或不存在,因此也就不存在该活动的IAR问题。 对于寰枢关节,矢状面屈伸运动的IAR位于齿突的中13处,而轴性旋转的IAR位于枢稚的中部。,(二)下颈椎,颈37在解剖学和运动学上与枕-寰-枢复合体有明显不同。 下颈椎屈伸活动主要是在中段,颈5-6活动度最大,特别是在矢状面上。侧屈与旋转活动则是愈往 下愈小。颈5-6和颈6-7在半屈-中立-半伸范围内的活动度明显大于颈3-4和颈4-5,而这一活动范围恰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下颈椎稳定性评定,下颈椎前后方向上的平移上限,直接测量为2.7mm,放射学测量为3

6、.5mm。因此,如在侧位线中测量到下颈椎前后方向的椎间平移大于3.5mm,即可认为该段颈椎失稳。White等采用牵伸试验来测量轴性位移,牵引力为13体重时如椎间隙增加1.7mm以上者为阳性。但在牵引中应严密观察神经症状,以免发生意外。,2共轭特征,在下颈椎,侧屈时棘突转向凸侧,例如作头向左的侧屈活动时,棘突必然同时转向右侧。这种共轭现象对了解颈椎小关节脱位有重要意义。 不同平面侧屈时所伴随的轴性旋转角度如下:颈3每侧屈3,伴有2旋转;颈7每侧屈7.5,伴1轴性旋转。从颈3到颈7,伴随侧屈的轴性旋转度越来越小,这与小关节面的倾斜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加有关。,3瞬时旋转轴,虽有不少研究报道,但由于所用

7、方法不同等原因,结果很不一致,二、上颈帷不稳定,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的稳定性取决于解剖结构的完整性。评价不稳定首先应仔细的回顾患者的主诉和病史。高质量的颈椎放射学检查包括侧位X线片、开口齿突位置摄像、侧位过伸过屈位和(或)CT扫描和重建对确定临床不稳定是十分必要的。 上颈椎不稳定的情况包括枕颈脱位、颅底凹陷以及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的旋转和前后位不稳定。,上颈椎不稳定诊断标准,寰枕脱位,包括轴向、向前或向后脱位 确定寰枕关节脱位通常测量齿突-颅穴(枕骨大孔前缘中心点)间距和Polvel比率 正常情况下齿突尖到颅穴的距离在成人小于5mm,儿童小于10mm。如果增加提示可能存在轴向脱位。,Powel比率

8、,Powel比率是:颅穴到寰椎后弓的距离除以颅后点到寰推前弓的距离 Powel比率是用来确定寰枕关节有无前后脱位,比值大于l.0提示前脱位,如果除外后脱位的情况,比值小于l.0是正常的,比值最小达到0.7包可以是正常的;同时在病理情况下,齿突或寰椎前弓骨折和枕骨大孔先天性狭窄比值也可小于l.0。其他诊断不稳定的标准包括在伸屈位片上齿突尖到顾穴的前后移劫超过1 0mm,CT图像上向一侧旋转超过8等,Powel比率,寰枢椎不稳定包括前后位和旋转不稳定,AADI成人超过3mm,儿童超过4mm提示限制前移位的结构损伤,后寰齿间距小于13mm也代表前方向的不稳定。后移位是少见的,但齿突骨折和先天性畸形可

9、引起,也可为寰椎前弓缺陷或者齿突被肿瘤或感染破坏引起。 寰枢椎旋转脱位可能是单侧向前、单侧向后或单侧联合向前或向后,寰椎旋转以及缺乏解剖学限制决定了旋转脱位的类型,单侧向前或向后的寰枢椎脱位,旋转轴总是在围绕以对侧关节突关节为中心轴的旋转。 前脱位比后脱位更常见,这通常是关节炎或感染削弱或破坏了横韧带和关节囊的结果,后脱位通常是齿突先天性或获得性缺陷的结果。单侧向前和后脱位出现时一侧侧块向前或向后移动,由于关节囊韧带双侧破坏,齿突成为旋转轴。如果齿突、覆膜和横韧带完好关节仍能保持稳定。,颈椎骨折脱位分型及治疗(二),寰椎脱位和半脱位,分类 (一)根据致伤原因分类 1外伤性脱位(1)合并齿状突骨

10、折(2)单纯的寰椎前脱位 2发育性畸形脱位 3自发性脱位 4病理性脱位 (二)治疗手段分类1可复性脱位 2不可复性脱位,颈椎骨折脱位分型及治疗(二),神经皮节的支配区分布,C5 三角肌 肱二头肌 肱二头肌肌腱反射(BTR) C6 伸腕肌 肱挠反射 C7 肱三头肌 肱三头肌肌腱反射(TTR),神经根病变相应的肌节和腱反射(上肢),提 问,颈神经根损害表现?,上肢神经系统检查,颈椎间盘相应节段神经根,椎体束征阳性 共济失调步态 病理征阳性 肌张力增加 生理反射活跃,上运动神经元病变的主要特点,颈椎的生理弯曲,颈椎功能单位由两个相邻椎骨的椎体、两个关节突关节、两个钩椎关节(又称Luschka关节或钩

11、突)和椎间盘构成。,上颈椎C1、C2;下颈椎C3-7,颈椎的生物力学,寰枕 50%屈伸 寰枢 50%旋转 其余 C4-C7屈伸活动 C2-C5 侧方屈曲活动,颈椎节段稳定性,平移性不稳:矢状位上移位大于3mm 角度活动不稳:节段性成角大于11,颈椎整体 活动度测量,椎体前后滑移 测量,相邻椎体 活动度测量,颈椎管和颈椎椎体矢状径测定,Pavlov比值,a,b,若比值0.75 则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颈椎管矢状径 b,颈椎体矢状径 a,=,颈椎管狭窄,1.发育性 2.退变性 3.继发性:OPLL,颈椎病定义,因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相邻脊髓、神经、血管和食管等组织,并引起症状或体征

12、称之为颈椎病。,1. 神经根型 发病率最高,颈椎病主要临床分型(一),与受累神经一致的神经干性痛或神经丛性痛; 感觉障碍、感觉减弱和感觉过敏等; 神经支配区的肌力减退,肌肉萎缩; 上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2. 脊髓型 占10%-15%,颈椎病主要临床分型 (二),中央型(上肢症状为主型) 周围型(下肢症状为主型) 前中央血管型(四肢症状型),3. 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临床分型 (三),机械压迫/节段性不稳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偏头痛/眩晕/耳鸣 植物神经症状:心悸/心律紊乱/胃肠功能减退,. 交感型,颈椎病主要临床分型 (四),中年妇女多见 长期低头、伏案工作 主诉多、体征少 交感兴奋症状:头

13、部眼心血管耳其它 交感抑制症状:少见 眼睑下垂流泪鼻塞心动过缓血压下降 诊断:排除其它颈椎不稳颈部制动和高位硬 膜外封闭有效,5. 颈型,颈椎病主要临床分型 (五),中年人多见 长期低头、伏案工作 体征主要以颈肩部的疼痛为主,有时疼痛表现在肩胛骨的周围 诊断:排除其它颈椎不稳颈部制动和局部软组织封闭有效,常见保守治疗效果佳。,6. 混合型,颈椎病主要临床分型 (六),有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症状,. X线平片 颈椎曲度生理前凸 椎间隙椎间孔 骨赘韧带骨化 颈椎管测量 稳定性测量 其它:骨质等 . MRI . CT,影像学检查,磁共振成像MRI,高质量的软组织对比度与高度的分辨率,能够使椎间盘、神经

14、根、韧带及椎间孔清楚显示 T2加权正常椎间盘呈高信号,出现等信号或低信号,意味严重退变 矢状位T2加权可产生脊髓造影的效果 颈椎疾病术前的必备检查,MRI提示C3、4椎间盘突出,脊髓受压,EMG + NCV SEP,电生理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1.脊髓型(上运动神经元疾病)可与神经根型颈椎病(下运动神经元疾病)共存,因而患者四肢症状可有不同表现。 2.物理检查的特点是病变平面的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和病变平面以下的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脊髓型颈椎病鉴别诊断,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肌萎缩以手内肌为主 由远向近端发展 EMG:胸锁乳突肌和舌肌出现自发电位 脊髓空洞症 感觉分离 MRI:脊髓内与脑脊液相同之异常

15、信号区,神经根型颈椎病鉴别诊断,周围神经嵌压综合征,椎动脉型颈椎病鉴别诊断,梅尼尔综合征 眼肌疾患 动力位平片椎动脉造影MRA/CTA,交感型颈椎病鉴别诊断,除外心脑血管疾病,椎动脉型颈椎病鉴别诊断,除外神经内科疾病及耳鼻喉科疾病,混合型颈椎病鉴别诊断,尽量不下神经官能症的诊断,但也要和精神科、内分泌科室的医师及时沟通,治疗(一),保守治疗(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 改善不良工作体位和睡眠姿势 理疗 颌枕带颈椎牵引 封闭疗法 脊髓型颈椎病一经确诊应及早手术治疗,治疗(二),外科手术治疗目的 1. 解除脊髓神经压迫 2. 稳定颈椎 3. 恢复颈椎生理曲度,治疗(三),颈椎病外科治疗中手术方式选择

16、 手术入路:前路后路 前路手术目的:彻底解除脊髓和神经根的压迫、稳定颈椎。 后路手术目的:扩大椎管、解除脊髓的压迫。,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四),前路手术术式以及适应症: 、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适应症:椎间盘突出、后骨赘等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导致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和脊髓型颈椎病;椎间盘退变造成节段性不稳定导致的交感型颈椎病和椎动脉型颈椎病;椎间盘退变造成的颈椎退变性后凸畸形,导致脊髓腹侧受压的脊髓型颈椎病,需要校正后凸畸形者。,治疗(四),2、椎间盘切除+椎体次全切除术+椎体间大块植骨融合术 适应症:严重的后骨赘造成节段性退变性椎管狭窄,压迫脊髓导致的脊髓型颈椎病;孤立型后纵韧带骨化导致脊髓局部受压;严重的节段性退变性椎管狭窄合并退变性后凸,需要减压同时校正后凸畸形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