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859977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9523963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葫芦岛市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859977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859977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859977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859977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859977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葫芦岛市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85997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葫芦岛市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859977(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葫芦岛八高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高 一 期中考试考试试题(科目:语文 命题人: 刘磊 审核人: )答题时间: 150 分钟 总分数: 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谈读书(节选)朱光潜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是获得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是全人类的事。每门学问到了现在的阶段,是全人类分工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被湮没,全靠书籍记载才流传下来。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我们就现阶段的文化学术求前进,必定以过去人类已得的成就为出发点

2、。如果抹煞过去人类已取得的成就,我们说不定要把出发点移回到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纵然能前进,也还是开倒车落伍。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短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有了这种准备,一个人才能在学问途程上作万里长征,去发现新的世界。历史愈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书籍固然可贵,却也是一种拖累,可能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它至少有两大流弊。第一,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

3、,一生受用不尽。现在书籍易得,一个青年学者就可夸口曾过目万卷,“过目”的虽多,“留心”的却少,譬如饮食,不消化的东西积得愈多,愈易酿成肠胃病,许多肤浅虚骄的习气都由耳食肤受所养成。其次,书多易使读者迷方向。任何一种学问的书籍现在都可装满一个图书馆,其中真正不可不读的基本著作往往不过数千部甚至于数部。许多初学者贪多而不务得,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耽搁了。比如学哲学的尽管看过无数种的哲学史和哲学概论,却没有看过柏拉图的对话集;学经济学的尽管读过无数种的教科书,却没有看过亚当斯密的原富。做学问如作战,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目标太多了,掩埋了坚锐所在,只东打一拳,西踢一脚,

4、就成了“消耗战”。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可以作为每个读书人的座右铭。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1下列关于“书籍”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5、(3分)A书籍是记载全人类分工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使其不被湮没的工具。B书籍使读者重温了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受用过去无数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C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D书籍是一种可以帮助人的学习工具,但也可能变成我们研究学问的障碍。2下列关于“学问”和“读书”的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要获得学问,不一定只靠读书,但读书是获得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B一个人通过读书,可以拓展自己的视野,从而获得必要的学问。C读书可以帮助人获得学问,但如果缺少正确方法,也可能阻碍人获得学问。D要想在文化学术方面求得发展,就必须研究过去人类已

6、得的学问。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因书籍难得,所以我国古代学者一生只能研究一部经书,但由于读得专而精,因此取得了巨大成就。B现在每种学问的书籍都非常多,但必须读的著作只有几部,初学者不能贪多求全而放弃了基本要籍。C书既可以多读,也可以少读,不能以读的数量的多少来衡量读书的质量。少读如果彻底,对人的作用也很大。D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因此我们必须选择经典作品仔细阅读并深入研究。(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租个儿子过年宗利华看到那则启事,他的眼睛亮了一下。启事的内容别具一格,“期望一名有爱心有亲情观念的男孩子和我们一

7、道过除夕之夜。” 署名是,一对年迈的老人。他笑了。毫无疑问,那个地方太适合他当前的处境了。于是,他给老人打电话,说明自己的意思。那端的女人显得异常兴奋!他听女人说,老头子,终于有人打电话来了!按照地址,他敲开了那家的门。是一个在这座边远小城常见的四合小院。迎接他的两位老人比他想象的还要老,头发都花白了,而且步履蹒跚。他正不知道称呼什么才好,却见女主人眼圈发红,张着双手,嘴角抽动着说,孩子,你终于回家了!他觉得什么部位被猛地敲击了一下,眼睛就潮润了。他不由自主就脱口而出,妈,儿子回来了!他一下想起自己的母亲了。于是,一切顺理成章了,他被父母拥着走进屋子。一进屋,那股家的感觉就扑面而来。母亲敲打着

8、他身上的尘土,父亲不动声色地递过一杯红糖水。他开始逐渐进入角色。母亲领着他说,你的房间早就为你收拾好了,一切都是老样子。这边是洗手间,这边是厨房。你先洗一洗。然后,咱一起包水饺。他洗了一把脸,一边擦着,一边踱进了他的房间。突然视线里就出现了一张放大的照片。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男孩。那是我们的儿子。他一回头,就发现老头站在身后了。但老人说过这句,就闭了嘴。这时,母亲在外面喊起来,洗好了没有,你们爷俩在那里磨蹭什么?老头马上换了脸色,笑着说,好了,我们就去。水饺馅是早调好了的。母亲已在擀皮儿了。擀面杖在她的手下发出欢快的声音。他挽挽袖子,坐下来,开始揉面。以往春节,在家里就是这份情景。父亲的任务是烧

9、水,这是一项轻快活,倒上水,打开炉子,就没事了。于是坐在一边,安静地瞧着娘俩快乐地忙活。母亲开始讲一些琐碎事情了。那些事情,他并不感兴趣,但他知道母亲喜欢,所以就听着,有时他会插问一句,母亲就把手里的活暂放一下,瞧着他,跟他解释。水饺出锅以前,是要放鞭炮的。母亲的情绪在这时达到了顶点。她站在屋檐下,看着夜空里烟花缤纷,脸上漾着光芒。指挥着说,咱们也可以点鞭炮了。于是,他点燃了,母亲竟拍着手到院子里来了,而且,在鞭炮声中,孩子般地跳起来!然后,一起吃水饺,一起看春节晚会,一起说着笑着。直到母亲累了。母亲说,我真高兴啊!可我是真累了。父亲走过来,说,你得休息一下了。他在那天晚上睡得非常踏实。连日的

10、疲惫一扫而光了。当新一天的阳光照射进窗口时,他突然醒来,一下子坐起。半天才清楚了发生的事情。那对老人看上去神情黯然了。母亲走过来,给他系系扣子,说,孩子,我知道,无论怎样,我不会取代你母亲在你心中的位置,记着,漂泊在外的时候,常给父母打个电话,抽空儿回家看看他们他觉得眼眶一热,看到母亲泪水下来了,于是伸手轻轻地替她擦拭,一边点着头,我知道了。老头送出来,悄悄地掏出一张钱,说,真的非常感谢你,这是你的报酬,我们拿不出更多的钱来了。他坚决不肯要。他说,你们已让我明白太多东西了。老头仍道着谢,是你了了我们一份心愿。你大妈,她实际上,活不了几天了,她得了癌症!她最大的心愿就是陪儿子在除夕夜再吃一顿她包

11、的饺子。可我们的儿子,他,再也吃不到了。他根本没听清老人后来在说什么,在那一瞬间,他忽然觉得自己变了模样。辞别了老人,他飞快地奔向电话亭,拨通了自家的电话。话筒里传来老母亲的声音时,他已是泪流满面了。母亲一下子叫出了他的名字!母亲没听到他说话,就知道是自己的儿子了!半天,他哭着说,妈,我想回家!电话亭里的小姐莫名其妙地瞧着他。她当然不可能知道,这个打电话的人是一个在逃犯。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A.小说中间插入“一张放大的照片,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男孩” 情节,巧妙交代了老人租儿子过年的原因,同时揭示了社会对失独家庭缺少应有的关爱。B.小说通

12、过心理描写,刻画了一个最终被温暖的家庭、温馨的亲情所感化的在逃犯形象,这说明有温度的亲情比冰冷的法律更有感召作用。C.“看到那则启事,他的眼睛亮了一下。”小说从侧面描写人物的神态,表明他对逃亡生活已经厌倦,渴望回归家庭的温暖。D.春节浓浓的氛围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既有失独老人对家庭亲情人的渴望,也突出小说主人公“ 他”对家庭温馨的向往。5.小说以“租个儿子过年”为标题,结合小说内容,试简要分析标题的作用?(5 分)6. 小说结尾点出“ 这个打电话的人是一个在逃犯”,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6 分)(三)论述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2月7日晚,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

13、赛在央视播出,来自上海复旦附中的16岁选手武亦姝击败四期擂主、诗刊编辑彭敏,获得冠军。据央视数据,这个节目全部10期累计收看观众达到1163亿人次。“最近全家都迷上了中国诗词大会,连门口卖菜的阿姨都看得津津有味”,春节期间,朋友圈里常可以看见有人在发这样的状态。在微博上,节目相关话题的阅读量更是超过了1亿。作为一档以古诗词竞技为主要内容的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收视成绩出人意料。数据显示,其在2月7日播出的第二季总决赛收视率占比超过123%,为同时段第一。而除了收视率高,节目更收获了良好的口碑。在豆瓣网上,两季节目评分均超过8分,网友盛赞其为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节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14、2017年2月9日,有删改)材料二:除了武亦姝这样的“才女型”选手成了新晋“网红”,许多参赛选手凭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腔热爱,与苦难不断斗争的毅力,也成为了媒体深度挖掘的对象。观察者网推出文章她出现在昨晚上,诠释了真正的诗意,介绍了两位出身平凡但挚爱诗歌的选手的故事:40岁的河北邢台农民白茹云以及65岁的内蒙古农民王海军。文中写道:“这些人,都是迫于生活的无奈而远离书桌的农民,他们经历了艰难困苦,却始终乐观,不曾放弃自己的梦想,这是真正的热爱。”像白茹云、王海军这样选手的参赛,一方面让社会大众知道了诗词与普通人的生活并不遥远,另一方面也传递了温暖与感动。网友“红松林海”表示,“一些选手的坎坷人

15、生,离不开诗词给予的慰藉和激励,这些故事深深打动了我们。”解放日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微信公众号上,也都发布了介绍节目中人气参赛选手的文章,获得了不错的阅读量。(选自“中国文明网”网友热议(中国诗词大会)材料三:讨论多,并不意味着真的 “火”了。讨论多,只是议程设置的结果,并不必然代表着这档节目具有全国热度。朗读者的收视群体以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为主,他们刚好也是社交媒体上掌握着主要话语权的群体,这就造成了朗读者在社交媒体上非常热闹的场景。比如我周边许多朋友都在转发朗读者的相关文章,但我家乡的七大姑八大姨没有一个转发,一问,她们都不看。如果我们将收视率因素考虑进来,中国诗词大会也许是这么多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唯一叫好叫座的。在这之前,许多地方卫视推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收视率虽然不能说惨淡,但也颇为普通,多数不及奔跑吧,兄弟中国好声音的一个零头。虽然目前明星类真人秀呈现出疲软姿态,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收视数字仍是文化类综艺节目可望不可即的。至于讨论度颇高的见字如面,其在黑龙江卫视播出时寂寂无闻,节目连冠名商都没有,目前全网点击率还不到一亿;朗读者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董卿主持,但首期节目的实时关注度,在当晚排在第16位,真的称不上亮眼。也就是说,虽然许多文化类综艺节目都努力地想接地气,想让普罗大众都能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