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64452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9522676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64452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广西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64452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广西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64452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广西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64452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广西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64452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6445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64452(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宁三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段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2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道法自然的智慧 赵建永“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哲学追求的理想境界。汤一介指出,道家以自然主义为价值取向,在“自然的和谐”基础上,推展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有“人与人的和谐”,以达成“自我身心的和谐”。道家的价值取向与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人类文化演进顺序相似,即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解决人与社关系的问题,进而使人的心灵需求得以妥善解决。儒家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则从“自我身心的和谐”出发,依次推导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

2、的和谐”。如此,儒道种不同的价值取向,相反相成,互补互促,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架构。“道法自然”出自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说,人的活动效法地,地的运动效法天,天的运转效法“道”,“道”的运行效法自身。它揭示了人之所以应效法“道”,是因为“道”具有“自然无为”的特性,体现着宇宙秩序的和谐。“道”本指道路,引申为本源、道理、法则等诸义。总体来说,“道”就是万事万物生长发展的原动力和规律,顺之则昌,逆之则亡。道家以“自然为宗”,崇尚“自然”是其根本特点。冯友兰指出,道家学说可用“复归自然”一言以蔽之。据汤用彤考察,“自然”一词本为形容词,“自”指本身,“然”指

3、如此。“自然”就是相对于人为而言的一种自发的天生而然的状态。“自然”后来才用作名词,具有了自然界、物理定律和本心自性等多层含义。“自然”的今义,从形而上的角度看,是指客观规律;从形而下角度看,则包括原生态的自然界、由人类与自然相互影响而生成的人化自然。“道法自然”引发的环境伦理,旨在倡导一种善待自然、师法自然、遵循自然之道的理性态度,要求从自然界学习人类生存发展之道,自觉维护生态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最基本的层面是人与物的和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必须首先解决人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因为人类对自然界的正确认识是处理天人关系的基础,若不及时发展科技提高生产力,就连常见自然灾害也无法抵御,生存条件没保障

4、就谈不上天人和谐,所以人与物的关系是“道法自然”的基本问题。对于儒道家在此问题上的差异,陈寅恪指出:“中国儒家虽称格物致知,然其所殚精致意者,实仅人与人之关系。而道家则研究人与物之关系。故吾国之医药学术之发达出于道教之贡献为多。”道教继承发展了道家“天道自然”“万物一体”等观念,并付诸实践。冯友兰对道教对待自然的科学精神有充分肯定,誉之为世界上唯一不反科学的神秘主义的体系。“道法自然”意味着人类要懂得敬畏自然,并向大自然学习,使人道合于天道。现代仿生学的发展,便是“道法自然”的一种实际应用。但从本质上说,“道法自然”即“法自然之道”,亦即要符合各种事物的“本然”之理并顺应之。如能把握规律,顺势

5、而为,因势利导,自水到渠成,事半功倍,走上科学发展的大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道法自然”意为“道”的运行效法自身,语出老子第二十五章,它是道家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哲学追求的理想境界。B道家的价值取向与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人类文化演进顺序基本相似,与儒家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相反相成,截然不同。C“道法自然”引发的环境伦理,旨在倡导一种善待自然、师法自然、遵循自然之道的理性态度,其基本问题是人与物的关系。D“道法自然”的理念现在已被应用到现代仿生学的发展中,这种理念意味着人类要懂得敬畏自然,并向大自然学习。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6、)A文本紧紧围绕文章标题“道法自然的智慧”展开论述,主要采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因果论证和类比论证等方法。B文本第一段主要论述“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通过对儒道家价值取向的分析比较,阐述道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C文本第二、三段主要对“道法自然”的具体含义进行科学而详细的诠释,从而使读者对于这一概念有准确的理解和认识。D文本第四段主要阐述“道法自然”在人类生存发展中的具体作用,最后一段则在此基础上对人类自身提出要求和希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据汤用彤先生的考察,“自然”一词的属性和意义是随着社的发展而不断衍变的,其内涵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宽泛。 B关于

7、道家的价值取向问题,汤一介先生与冯友兰先生有着完全相同的认识,他们认为道家的价值取向就在于“自然主义”。C儒道家虽然都追求和谐的理想境界,但它们的出发点是不同的,一是“自我身心的和谐”,一是“自然的和谐”。D“道法自然”其实就是提倡人类的活动要效法自然的原动力和规律,如能做到这一点,自水到渠成,事半功倍。(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与白马在一起的夏天威廉萨洛扬凌晨4点,整个村庄都在沉睡中。突然,一阵轻敲窗户的声音惊醒了我。“阿兰姆。”一个声音在窗外轻轻叫唤道。是我的堂兄穆拉德!我从床上一跃而起,迅速打开窗户。我简直无法相信我看到的一切。虽然还不是早上

8、,但因为是夏天,黎明前的亮光足以让我知道我不是在做梦。我13岁的堂兄穆拉德正骑在一匹漂亮的白马上。我把头伸出窗外,揉揉眼睛。“你没看错,”穆拉德用亚美尼亚语说道,“是一匹马,你没有在做梦。如果你想骑的话,就快点出来。”我知道穆拉德是所有同龄人中行为最疯狂的一个,但是我仍然无法相信眼前的事实。我最早的记忆就是关于马的记忆,我的第一个愿望就是骑马。但我们很穷,就是因为穷,我无法相信我所看到的。我们没有钱,我们整个部落都处于贫困之中。每个家庭的钱都只能勉强维持一日三餐。然而,我们很诚实,我们因为诚实而闻名。因为诚实,我们甚至相信我们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我们以诚实为荣,而且我们是非分明。我们不利用任何

9、人,更别说去偷别人的东西。我知道穆拉德家没有马,他本人更不可能有钱买马。这匹马一定是他偷来的。可是我拒绝相信他偷了这匹马。我们部落的人不可能是贼。我盯着我的堂兄和他胯下的马。“穆拉德,你从哪里偷来的马?”我问道。穆拉德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而是以平静的语气说道:“从窗户跳出来,如果你想骑马的话。”看来我的猜测是真的了。这匹马是他偷来的。然而我对马太痴迷了,在我看来,偷一匹马来骑跟偷别的东西(比如偷钱)似乎是不一样的,也许这根本不算偷。我迅速穿好衣服,然后从窗户跳到了院子里。穆拉德轻轻下马,把我扶到了马背上。在我们的房子后面是田野、果园、灌溉沟渠、乡间公路。几分钟后,我们来到了乡间公路。空气无比清新

10、,骑在马背上奔跑的感觉真是爽极了。穆拉德不由自主地唱起了歌。在这里,在这个时候是不可能有人发现我们的。“阿兰姆,坐稳了。”穆拉德提醒我。然后,他双腿用力一蹬马的肚子,喊道:“驾!”白马后腿站立,前脚扬起,长嘶一声,然后像一支离弦的箭一样蹿了出去。马穿过田野,跨过灌溉沟渠,向乡间公路跑去我们跑了一圈又一圈,马和人都大汗淋漓。太阳就要升起来了。“我们得回去了。要不大家都起床了,我们的秘密就藏不住了。”穆拉德说道。“我们把它藏在哪里?”我问道。“我知道一个地方。”穆拉德答道。大约十分钟后,我们悄悄地牵着马走进了一个废弃的谷仓。谷仓的地上有一些燕麦和干草。那天下午,我正在穆拉德家玩,一个叫约翰拜伦的农

11、民来穆拉德家做客。约翰拜伦的家在另外一个村庄。“我丢失了一匹马,一个月了还没见它回来。”约翰拜伦对我的伯父、穆拉德的父亲扎拉布说。 “你知道,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很多亚美尼亚人失去了自己的家园,我们的部落被迫迁徙到这里。你只是丢了一匹马,不要在意。”扎拉布伯父大声说道。 “可是这匹马花了我60美元啊!”约翰拜伦回应道。他们接下来说了什么,我不知道,我已经跑出去找穆拉德。穆拉德正在一棵桃树下救治一只受伤的小乌。“你居然已经私藏了那匹马一个月!”我盯着他说道。穆拉德没有看我,只是专心地给小鸟受伤的翅膀涂药。“干脆,我们把马留下来一年时间吧。”说完,我热切地看着穆拉德。“我知道你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学骑

12、马,但我们不能留它这么长时间。”穆拉德头也不抬地回答我。“那你打算什么时候把马还回去?”“最多六个月。”说完,穆拉德站起来,用力把小鸟抛向天空。小鸟努力拍打着翅膀,几乎要掉下来,但最终,它还是飞走了,而且越飞越高,越飞越稳。接下来的几个星期,穆拉德每天凌晨都来接我出去骑马。我们在田野旁的公路上尽情地驰骋。太阳升起来之前,我们就把马牵回那个废弃的谷仓。那是一段多么快乐的日子啊!可是这一天还是来临了。那天早上,我们在牵马回去的路上碰到了正赶往镇上的约翰拜伦。他盯着白马问道:“孩子,你这匹马叫什么名字?”“小心肝。”穆拉德答道。“我可以看看它吗?”约翰拜伦问。“当然可以。”穆拉德说。在仔细查看了几分

13、钟后,约翰拜伦说:“如果你们部落不是享有诚实的美誉,我几乎就认为这匹马是我丢失的那匹马。嗯,也许它跟我的马是双胞胎。”说完,他转身就离开了。我看着穆拉德,穆拉德没有说话,只是平静地把马牵回了旧谷仓。三天后,约翰拜伦又来到了穆拉德家。“我的马回来了!而且,它比以前更强壮了!”他高兴地说道。 (摘自现代青年 2017年第5期)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我”和穆拉德与白马在一起的夏天是快乐的、幸福的,但并非是单纯的、无忧无虑的。B“我”和穆拉德为了满足骑马的愿望,想方设法偷来一匹马并秘密地将其藏了六个月。C从约翰拜伦与个孩子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

14、智谋并且讲究说话艺术的人。D作品主要通过语言描写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揭示小说主题。5穆拉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概括。(4分)答: 6小说以“马”为中心谋篇布局有什么好处?请简要概括。(6分)答: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湘西十八洞村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做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今年(2016年)全国“”期间,习近平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详细询问了十八洞村的情况。这三年,十八洞村又是如何探索习近平提出的“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

15、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的呢?十八洞村第一支书施金通向记者列举了一系列数据:十八洞村有225户,993人,通过“户主申请,群众投票识别,三级审,公告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审批,入户登记”,从全村甄别出136户,542位贫困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2015年的3580元,增长115%,减贫61户,269人。这些贫困居民已不愁吃、不愁穿,学生义务教育、家庭基本医疗和住房全部得到保障,学生入学率100%,家庭人口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率100%,住房全部达到安全标准。(摘编自央视网习近平牵挂的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如何“精准扶贫”)材料二:“扶贫也要抓住痛点,扶出亮点,培育卖点!”公益组织“黑土麦田”的扶贫专员、湘西苞谷酸合作社理事长陶品儒道出他扎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