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A卷语文试题(附答案)$762356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9522643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A卷语文试题(附答案)$762356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A卷语文试题(附答案)$762356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A卷语文试题(附答案)$762356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A卷语文试题(附答案)$762356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A卷语文试题(附答案)$762356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A卷语文试题(附答案)$76235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A卷语文试题(附答案)$762356(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考(A)卷语文试题(本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第I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毫无疑问,西游记是佛教文本。其本事为唐代高僧玄奘大师西天取法的历史事件,并以佛教“原罪消业解脱”的教义体系为基本情节模式,宗教倾向上虽然佛道并举,但“重佛轻道”更为明显,因而在书写风格上清淡脱俗,字里行间洋溢佛光禅意。但是,令我们深感诧异的是:西游记在后来的演化中逐渐脱离了佛教轨道,最终被道教徒攘夺。众所周知,西游记中“圣僧出世”的故事,有“亵渎圣僧”之嫌,久为佛家诟病,直接导致佛教徒主动疏远、拒绝,放弃西游记这块本属佛教的阵地。

2、而且,“圣僧出世”的故事,对佛教徒打击最大,但却完全符合道教的教义,成为西游记道教化的重要一环。因为西游记采用神魔小说的载体形式,唐僧形象被矮化和丑化。在神魔精魅世界中,唐僧作为凡人最为愚昧、软弱,与孙悟空“上天入地、莫能禁止”的无量神通相比,作为师父的唐僧黯然失色,从形象到性格几乎乏善可陈。对历史上首屈一指的文化伟人做如此颠覆性的“异化”,引起佛教徒的强烈反感。这与史书记载和历代各种“西游”故事完全不一样,“神魔”这一载体形式对于“唐僧取经”定型、传播的是非功过,值得研究。 相对于佛教徒的主动退让,道教徒却对西游记充满热情,他们从一些故事情节和文字中看到了客观存在的道教内容,于是大肆阐发,甚

3、至不惜恶意增删、篡改,做道教化“误读”,最终将西游记拉入道教的彀中。 西游记的道教化“误读”始于清初康熙年间。时有“奉道弟子”汪澹漪,倾尽全力,将西游记评点、篡改为西游证道书。为了实现西游记道教化目的,汪澹漪不择手段。除了在文本中充塞大量道教内容之外,还将西游记作者定为宋元之交全真教道祖邱处机;又附录一篇长春真君传,歌颂邱处机历时四载远赴雪山劝化成吉思汗的“一言止杀”的仁德功业,并以此暗喻唐玄奘大师西行壮举;再编撰一篇玄奘大师行状,揭示西游记之原型。应该承认,汪澹漪不愧为一个高明的图书包装策划师,从此,西游证道书大行其道,成为首屈一指的道教典籍。后来流行的西游记文本,如西游真诠西游原旨西游正旨

4、都是脱胎自西游证道书的道教评本。 道教徒怎么会如此看重和觊觎一部佛家稗说呢? 考察佛道两教发展实际,结合西游记的相关描写,可以看出道教徒攘夺西游记并非偶然。在中国宗教史上,佛道两教多有缠夹,其关系可概括为共存、互渗、竞赛和论争。道教教义芜杂,修炼方法繁杂不得要领,成仙无可证实,尤其“老子化胡”一说荒诞不经,不能使人信服,所以历史上佛道论衡的总体趋势是佛胜道负。清代,随着外来宗教和民间宗教的崛起,道教日显衰落,失去主导地位。再者,明清之际,实学昌盛,西风东渐。在这一社会文化大背景下,道教徒感受到自身危机,急于将自家思想回归正统,以及对其内部各种旁门邪说进行清理、批判。凡此可见,从汪澹漪开始,道教

5、徒一直坚持对西游记做道教化“误读”,直至它花落道家。(选自竺洪波 为何被清代道教徒攘夺,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游记的字里行间充盈佛光禅意,书写风格上清淡脱俗侧重佛家,而且在宗教 倾向上“佛道并举”的特点更为明显。 B在西游记神魔精魅的世界中,唐僧被矮化、丑化。佛教徒对这位文化伟人被如 此颠覆性“异化”有强烈抵触情绪。 C汪澹漪将西游记作者定为全真教道祖邱处机,歌颂他劝化成吉思汗的“一言止 杀”的仁德功业,都是为了使西游记道教化。 D西游记从清初康熙年间开始被道教化“误读”,许多道教徒对其大肆阐发,恶意 修改,最终将其拉入道教范围。2.下列不属于道教攘夺

6、西游记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A 从中国宗教史来看,佛道两教之间的确存在着许多纠缠,这种纠缠关系可以概括为 互相渗透、竞争、论辩和共存。 B道教教义杂乱,修炼方法繁杂不得要领,有的内容不能使人信服,导致历史上两教 的论衡呈现佛胜道负的总体趋势。 C明清之际,实学发展兴旺,西方文化等流入中国。清代,外来和民间宗教崛起,道 教渐渐衰落,失去主导地位。 D在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道教徒感受到自身的危机,着急让自家思想回到正统的 轨道上,并想使其内部变得纯正。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游记这块佛教阵地被佛教徒主动放弃,直接原因是其中“圣僧出世”的故事 有“亵渎圣僧”之

7、嫌,久为佛家诟病。 B西游证道书成为首屈一指的道教典籍,是从汪澹漪对西游记不择手段的评 点、篡改,进行一系列的包装策划开始的。 C采用神魔小说的载体形式,是西游记故事区别于史书记载和历代各种“西游” 故事,得以定型、传播的主要原因。 D考察佛道两教发展实际,结合西游记的相关描写,可以看出道教徒看重和觊觎 西游记是有其必然性的。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1)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翟銮,字仲鸣,举弘治十八年进士。嘉靖中,累迁礼部右侍郎。六年春,廷推阁臣。帝意在张孚敬,弗与。命再推,乃及銮。中贵人多誉銮者,帝遂逾次用之。杨一清以銮望轻,请用吴一鹏、罗钦顺。帝不许

8、,命銮入直文渊阁。銮初入阁,一清辅政,既而孚敬与桂萼入,銮皆谨事之。孚敬、萼皆以所赐银章密封言事,銮独无所言。诘之,则顿首谢曰:“陛下明圣,臣将顺不暇,何献替之有。”帝心爱之。一清、萼、孚敬先后罢,銮留独秉政者两月。其后李时入,位居銮上,銮亦无所怫。帝数召时、銮入见,尝问:“都察院拟籍谷大用资产,当乎?”时曰:“所拟不中律。”銮曰按律籍没止三条谋反叛逆及奸党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帝曰:“大用乱政先朝,正奸党也。”銮曰:“陛下,即天也。春生秋杀,何所不可。”帝卒从重拟。丁生母忧归。服阕,久不召。夏言居政府,銮与谋召己。会帝将南巡,虑塞上有警,议遣重臣巡视,言等因荐銮充行边使。二十一年,言罢,銮

9、为首辅,进少傅、谨身殿。严嵩初入,銮以资地居其上,权远出嵩下,而嵩终恶銮,不能容。会銮子汝俭、汝孝同举二十三年进士,嵩遂属给事中劾其有弊。帝怒,下吏部、都察院。銮疏辨,引西苑入直自解。帝益怒,勒銮父子为民,而下主考及乡试主考诏狱,并杖六十,褫其官。銮初辅政,有修洁声。中持服家居,至困顿不能自给。其用行边起也,诸边文武大吏俱郊迎,恒恐不得当銮意,馈遗不赀。事竣,归装千辆,用以遗贵近,得再柄政,声誉顿衰。又为其子所累,讫不复振。逾三年卒,年七十。 (节选自明史翟銮传)注献替,即献可替否,给君主提出建议。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銮曰/按律籍没止/三条/谋反/叛逆及奸党耳/不合

10、三尺法/何以信天下?B銮曰/按律籍没止/三条/谋反叛逆及奸党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C銮曰/按律/籍没止三条/谋反/叛逆及奸党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D銮曰/按律/籍没止三条/谋反叛逆及奸党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累迁”也可说是迁累,都指多次升迁,在古代多指变动官职,一般不涉及贬职、降职等官位变化情况。B“服阙”指守丧期结束,脱下孝服。C“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 (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在秋八月举行。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称贡士,第一名叫解元。D明史是 “二十四史”之一,是一部纪传

11、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至明崇祯二百多年的历史。它虽有曲笔,但仍得到后世史家的好评。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翟銮深受赏识,得到皇帝的重用。廷推阁臣时,皇帝意在张孚敬,但群臣不赞成,皇帝要求再次推荐,翟銮得以被任用,后入直文渊阁。B翟銮为人谦抑,对皇帝多有顺从。李时后入阁,地位却高过他,他没有不满;查抄谷大用资产一事,他始终赞同皇帝看法,认为可以重惩。C翟銮地位虽高,仍遭到严嵩打击。他作首辅大臣时,两个儿子一同考中进士,严嵩指使别人借此弹劾他营私舞弊,以致他们父子被勒为民。D翟銮有修洁声,但未能始终如一。他在居家守丧时,贫困到了不能自给的地步;被起用为行边使后,接

12、受文武官员的馈赠多得无法计数。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诘之,则顿首谢曰:“陛下明圣,臣将顺不暇,何献替之有。”(5分)(2) 事竣,归装千辆,用以遗贵近,得再柄政,声誉顿衰。(5分)(2) 诗歌鉴赏(11分)定风波暮春漫兴 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注:茶瓯:一种茶具。 香篆:指焚香时所起到烟缕。8.词人在“少日”与“老去”的不同生命阶段,面对同样的春天却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和内心感受,请对此分别加以说明。(6分) 答: 9.下片的“飞燕,

13、来时相遇夕阳中”一句历来为人称妙。试分析其妙处。(5分)答: (3) 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蜀汉危急之时,内外臣子毫不懈怠、舍生忘死的原因是: “ , 。”(2)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 , ”两句 承上启下,将眼前实景过渡到对当年英雄将领周瑜的回忆。(3)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占地面积广、楼阁高耸入云的句子是:“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林家铺子(节选) 茅 盾天又索索地下起冻雨来了。一条街上冷清清地简直没有人行。自有这条街以来,从没见过这样萧索的腊尾岁尽。朔风吹着那些招牌,嚓嚓地响。渐渐地冻雨又变成雪花的模样。沿街店铺里的伙计们靠在柜台上仰起了脸发怔。林先生和那位收账客人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谈着。林小姐忽然走出蝴蝶门来站在街边看那索索的冻雨。从蝴蝶门后送来的林大娘的呃呃的声音又渐渐儿加勤。林先生嘴里应酬着,一边看看女儿,又听听老婆的打呃,心里一阵一阵酸上来,想起他的一生简直毫没幸福,然而又不知道坑害他到这地步的,究竟是谁。那位上海客人似乎气平了一些了,忽然很恳切地说:“林老板,你是个好人。一点嗜好都没有,做生意很巴结认真。放在二十年前,你怕不发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