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初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65527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9522562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初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65527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初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65527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初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65527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初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65527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初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65527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初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6552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初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65527(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春一中高二年期初考试语文科试卷(2018.03)命题:曾向东 审题:陈启民 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隋废九品中正,设进士、明经二科取士。唐承隋制,并增设明法、明字、明算诸科,而以进士、明经二科为主。进士科重文辞,明经科重经术。唐高宗、武则天以后,进士科最为社会所重,参加进士科考试被认为是致身通显的重要途径。进士科以考诗赋为主,此外还考时务策等。唐代取士由地方举送中央考试,称为乡贡。被举送应试的人通称为举人。唐人常说“举进士”,例如韩愈讳辩说“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意思是应举参加进士科的考试,这种人在唐代就称为进士。

2、韩愈送孟秀才序说“京师之进士以千数,其人靡所不有”,就是指当时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说的。唐初设有秀才科,不久即废,但是唐人后来仍通称应进士科考试的人为秀才。 唐代中央主持科举考试的机关是礼部,考官通常由礼部侍郎担任,称为知贡举。唐人进士及第第一名称为状头或状元。同榜的人在长安慈恩寺雁塔题名,称为题名会。宴会于曲江边的亭子内,称为曲江会。又遍游名园,以同榜少年二人为“探花使”,探采名花。唐人进士及第后尚未授官称为前进士,还要参加吏部“博学宏词”或“拔萃”的考选,取中后才授予官职。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说,柳宗元“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其后以博学宏辞,授集贤殿正字”。白居易进士及第后,因为

3、取中“拔萃”,所以授秘书省校书郎。韩愈虽然进士及第,但是由于应吏部考选未中,未能得官。为此,韩愈以“前乡贡进士”的名义三次上书宰相求仕。 以上所说的进士、明经等科通常每年都举行考试。此外唐代还有所谓制举,这是由皇帝特诏举行的考试,据说是要选拔特殊的人才。无论取中进士、明经等科与否,都可以应制举。考期不固定,科目由皇帝临时决定,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文辞秀逸科,风雅古调科等等,前后达百十种。这些称为制科。唐代博学宏词科本来也是制科,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以后改为吏部选人的科目,每年举行考试。宋代制举恢复博学宏词科。 宋代最初也以进士、明经等科取士。宋神宗时王安石建议废明

4、经等科,只保留进士科。进士科不考诗赋而改试经义,此外仍考论策(后来也间或兼考诗赋)。礼部考试合格后,再由皇帝殿试复审,然后分五甲(五等)放榜,授予官职。 (选自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隋代以前,统治者曾创设九品中正制品评人才,选人授官,至隋代设进士、明经二科,以科举取士代替。 B在唐代,科举进一步发展,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秀才诸科都先后成为取士科目。 C从隋唐至宋,科举考试科目屡有变化,但进士一科始终得到保留,而且在各代都一直最受重视。 D隋唐进士科考查诗赋和时务策,宋代常考的只有经义,诗赋只是间或入选的兼考科目。

5、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唐代经地方举送到中央参加考试的人称为“举人”,其中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也通称为“秀才”。 B唐代称进士及第后尚未授官者为“前进士”,送孟秀才序中的陈述表明,当时进士及第者甚众。 C进士及第第一名在唐代称为“状头”或“状元”,后世科举中的“秀才”“探花”等称谓也可能与唐代有关。 D柳宗元、白居易因分别取中“博学宏词”和“拔萃”而授官,而韩愈虽同样进士及第,却在这种吏部的考选中失利。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制举是唐代科举考试的组成部分,但从考期和考试科目不固定等特点看,只能算是进士、明经等常科考试的补充。

6、B博学宏词科在唐代本是制举科目,后来改作吏部考选科目,宋代又在制举中恢复,可见唐宋制举也在发生演变。 C地方举送,礼部考试,至宋代又增加皇帝主持的殿试,科举制度得以完善,跟后来的明清科举已无区别。 D隋唐至宋,科举考试的资格、科目、内容和及第后的授官制度等在继承中变化,这应与各朝代的时代需要和人才观念有关。(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奶奶的玉簪子王秋珍奶奶的玉簪子不见了!那个玉簪子,是当年奶奶的爸爸送给妈妈的定情信物,奶奶一直视之如命。每天早上,奶奶再忙都会把发髻梳得一丝不乱。玉簪子被奶奶摸得日益剔透,散发着温润的光。它安安稳稳她插在奶奶的发髻上,就像奶奶平静的生活。丢了玉簪子

7、,就是丢了奶奶的命。奶奶終日愁眉紧锁。爷爷帮奶奶找了这头翻了那头。“咱們眼晴花了记性差了,还是叫儿子找吧。小时侯,他找东西可机灵了。”奶茫然而凄切的眼神,让爷爷心痛。爷爷想不出别的法子,就几次三番地给父亲打电话。父亲回家了。见到父亲,奶奶的眼泪唰地下来了。父亲宽慰道:“妈,玉簪子会找回来的。”奶奶拉住父亲的手,就像拉住了救命稻草。奶奶的眼神一遍遍地抚摸父亲,生怕他会长了翅膀飞走。父亲让奶奶好好回忆,回忆玉簪子没有前,自已去过哪些地方。父亲跟着奶奶来到了田野。田塍上,奶奶种的扁豆开花了,它们仰着小鸟一样的嘴巴,好像在和奶奶說话话。奶奶轻轻地碰了它们的小脑袋说;“两无不见,又长大了。”父亲蹲下身,

8、拔弄起扁豆。也许奶奶和肩豆聊天的时候,玉簪子掉了下来。奶奶看着父亲的侧影說:“小时侯,你不爱吃扁豆,却爱画扁豆花。我就买了个大花盆,把扁豆种在家门口”。父亲哦了一声,直起身来,看着扁豆花,似乎想起了久远的时光。迈进菜地,一畦畦的菜妤热闹呀。它们被奶奶伺候得像她的发簪一样;整整齐齐,乖巧听话。奶奶带父亲来到空心菜前。奶奶问:“还记得那个空心菜的故事吗?父亲站在陌生的土地上,拔弄着和他生分的空心菜說:“记得记得。狐狸精妲己在纣王面前进谗言,要宰相比干挖心表忠诚。比干临死前;姜子牙給了他一道符,教他挖心后,将符贴于胸口,立策马飞奔,不要回头,即使无心也不会死。比干照做了,没想到中途到一个妇人,在叫卖

9、空心莱。比干好奇地一回头,立刻摔下马死了。”奶奶点了点头,说:“小时候,你最发看小人书。奶奶带着父亲来到了老房子。老房子并不住人,二楼放着奶奶的织布机。这些年,奶奶并不用它了,可她还是经常要上去擦拭一番。父亲埋头细細地查找,织布机的上上下下、角角落落都不能放过。奶奶在一边絮絮叨叨:“咱们东阳的土布很有名,你以前盖的荷花被就是我在这儿织的。父亲不由得感叹道;“想不到一晃就这么多年了。在织布机边上,父亲发现了一个樟本箱子。箱子一尘不染,铜环上还泛着光。玉簪子会不会遗落在里边了?父亲打开了樟木箱,他的眼晴突然定住了。那里藏着什么?一只已經缺脚的弹弓、一个早已褪色的风车、一叠发黄的小人书还有涂鸫看很多

10、扁豆花的画。奶奶正要开口,父亲抢了先;“就是用这只弹弓,我打破了人家的玻璃。是您带我登门道歉,还给人家装上了玻璃。这个风车,是有一次赶会场时看见的,我很喜欢,您就省下了自己的午餐钱”父亲说着说着;眼晴有些发涩了。父亲闭了闭眼睛,稳了稳情绪,继续翻找。他的眼睛又一次定住了。他看到了什么?一只玉簪子!一只剔透的玉簪子!奶奶的玉簪子就这样被父亲找到了。奶奶的精气神全回来了。如今,当奶奶和我讲起这个故事,我总是问:玉簪子怎么会掉在樟木箱子里?为什么以前找不到呢?奶奶总是笑而不语。(节选自2017年7月日郑州月报)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开头第一句就

11、写“奶奶的玉簪子不见了”,看似突兀,其实意在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B丢了玉簪子的奶奶眼神“茫然而凄切”,这一描写表现了奶奶对玉簪子的重视以及丢失玉簪子的心痛。C“它们仰着小鸟一样的嘴巴好像在和奶奶说话”,本句运用比拟、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奶奶的勤劳能干。D本文多处运用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人物语言朴亲切,细节刻画逼真形象,第一人称叙事显得真实可信。5、结合全文谈谈玉簪子在文中的作用。(5分) 6、小说结尾我总是问“玉簪子怎么会掉在樟木箱子里?为什么以前找不到呢?”试分析玉簪以前找不到原因。(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海南儋州那

12、大镇洛南村委会力乍村,一个古老的客家村庄,绿树环抱,依山傍水,一栋栋客家风格的民居错落有致。村庄的环境不仅让村民自己住着舒服惬意,还吸引了不少城里人来感受田园风光。去年,在海南省第一批美丽乡村名单上,洛南村获评为“海南省美丽乡村”。上榜的原因除了产业发展、乡风文明,还在于洛南村在规划建设中,保留着村落格局和建筑风貌的客家风情特色。2013年改造之初,力乍村就请来海南大学乡村建设的专业团队,制定规划,画“蓝图”,恢复村庄原有的田园景观,“让农村在风貌上更像客家农村”。一批批游客来此体验包粽子、品黄皮、吃农家饭等客家民俗,力乍村的客家文化与自然风光,也正式跃入大家的视野。不仅如此,力乍村还打造了“

13、商业一条街”“石雕一条街”“民宿旅店”“休闲农场”等项目,让游客感受到远古客家文化的新传承。“美丽乡村”的创建,发展培育经济产业是关键。力乍村以农家餐饮业为龙头,带动富有地方特色的儋州粽子、客家擂茶、客家米线等产业发展,搭建旅游公共线路,使力乍变成集农业观光、乡村休闲游为一体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山水隐村落,村落连山水。从过去的“贫瘠山村”到现在的“美丽乡村”,从客家风情到田园风光,力乍村就像一幅风格迥异、精美绝伦的画作,令人流连忘返。 (摘编自客家小村变身 文化旅游走红)(人民日报2017年09月01日)【注】:洛南村委会下辖力乍、塘坡、牛窝和江头4个自然村。材料二:群山含黛,龙狮劲舞

14、。今天上午,永州市宁远县下灌村这个拥有千年历史的古村迎来一场旅游盛会,2017年湖南省冬季乡村旅游节在此启幕。开幕式上,永州市发布“寻根朝圣之旅、生态休闲之旅、永州之野体验、永州冬季美食养身之旅”四大精品旅游线路,邀请游客走进永州,领略秀美的自然风光,体验浓郁的民俗风情,品味独具风味的美食。开幕式后还举办了“永州之野,九嶷部落”多彩冬季系列活动。独具永州特色的绿色产品展销,浓浓瑶族风情的民俗表演,竹编、木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精彩纷呈。下午举行了乡村旅游踩线活动,游客从全国第二大孔庙宁远文庙,经千年古村下灌村,穿行到禾亭镇琵琶岗村“地球仓”,尽享一场从古到今的特别之旅。近年来,宁远县按照打造“湖南最美乡村”的目标,加快下灌村基础设施建设,挖掘历史文化底蕴,修复古村设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下灌景区乡村旅游风貌别具一格。(摘编自湖南冬季乡村旅游节宁远启幕)(湖南日报2017年11月22日)材料三:近几年,中国乡村旅游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现代中国乡村旅游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最初兴起的所谓“农家乐”,到现如今相对高端的“民宿”,乡村旅游产业向着更大的规模和更广的市场发展。据统计,过去五年,中国乡村旅游游客接待人次和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32.0%和26.2%。2016年,乡村旅游游客接待已达24亿人次,占国内游客接待人次的54.4%;营业总收入达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