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18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841535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9522293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18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841535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18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841535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18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841535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18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841535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18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841535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18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84153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18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841535(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101中学2018届下学期高三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题。材料一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品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

2、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甲】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

3、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乙】简ji,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

4、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而理解总是现在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毕竟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当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取材于陈望衡艺术是什么)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

5、的一项是(3分)A. 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术品的接受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B. 在接受美学诞生以前,人们一般的认识是:整个创作过程就是艺术家的审美经验不断结晶的过程,艺术品一旦形成,创作也就大功告成。C. 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这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读者、观众、听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D. 通过读者、观众和听众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才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 文本之所以是一个“召唤结构”

6、,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需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B. 文本的“否定”要素具有对接受者所生活的现实加以否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接受者接受文本并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实现的。C. “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D. 作品被艺术家创作出来以后就成为历史,作品是通过接受者的理解而存活于现实,并发挥作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品的生命力存在于理解之中。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中国古典美学中强调的含蓄和简洁可以说是艺术作品召唤性的体现,含蓄的美

7、在于从有限中表现无限,简洁的美在于以少胜多,以简驭繁。B. 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一定越具有创造性,正如三国演义之于三国志、电影大话西游之于西游记。C. 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和方向,所以即使我们今天阅读历史上的艺术作品,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了解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D. 作为接受者的个体毕竟生活在群体之中,其思维和观念与群体是相通的,因此接受者们对于同一文本的理解即使千姿百态,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同一性。材料二填空、对话与兴味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完成之后,在没有和读者发生关系之前,还不能算是真正的作品,而只能被称为“第一文本”。经由阅

8、读之后,文学作品才能摆脱孤立的“自在”存在状态,成为“自为”的存在,即作为审美对象即“第二文本”而存在。由此可见,“第二文本”是在“第一文本”的基础上,经由读者再创造的结果。(一)填空、对话波兰现象学美学家罗曼英加登指出,在文学作品的诸层次结构中,语言现象中的语词声音关系是固定的,词、句、段各级语音单位的意义及组合也是不变的,而表现的客体层和图式化方面层等,则带有虚构的纯粹意向性特征,本身是模糊的、难以明晰界说的。至于思想观念及其他形而上的蕴含,更是【丙】混沌朦胧的,因此,文学作品的最终完成。必须依靠读者自己去体验、去“填空”。正是在此基础上,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家伊瑟尔进而指出,文学文本只是一个

9、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在其可能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才能。与之相近,德国阐释学理论家伽达默尔也早已指出,艺术存在于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之中,作品的意义与作者个人的体验之间没什么关联,而是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生成的。文本是一种【丁】吁请、呼唤,它渴求被理解;而读者则积极地应答,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这就构成了“对话”。伽达默尔还指出,文学作品的意义并非取决于一次对话,而是取决于无限的对话。因为文本属于无限绵延着的历史,历史不断,对话便永在绵延之中。因此,文学作品的意义往往是多重的,不确定的,变动不居的。一段文本或一件艺术作品的真正意义的发现永远没有止境,是一个与历史本身相同的无限过

10、程。所以,伽达默尔强调艺术作品是“开放”的,流动的,随着不同读者的参与对话,同一文本必会生出无数不同的“第二文本”。(二)兴味中国古代文论中强调的“兴味”,实际也已包含着与英加登的“填空”、伊瑟尔“召唤结构”、伽达默尔的“对话”相近的见解。孔子“诗可以兴”的见解,按宋人朱熹的解释,即为“感发志意”,也就是说,读诗可以激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通过想象和联想,感悟体味诗中的意蕴。南北朝时的钟嵘,在诗品序中进而提出了“滋味说”。钟嵘所谓“滋味”,主要是指当时的五言诗言简意丰,可以“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特征。唐人司空图亦从阅读欣赏的角度指出,诗的高妙境界在于其“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

11、之致”“味外之旨”,也就是说,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读者借助自己的想象和体味,可以在有限的文字中得到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中国古代文论中诸如此类的“兴味”之说,与西方现代文论中的“填空”“召唤结构”“对话”等见解,显然有着相通之处。实际上,不论英加登的“填空”说、伊瑟尔“召唤结构”说,还是伽达默尔的“对话”说,以及中国古代的“兴味”观,所揭示的都是文学作品阅读接受过程中的再创造特征,它所指明的正是文学作品构成审美价值的固有方式和特征。从文学作品本身而言,造成这种方式和特征的根本原因是:第一,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读者看到的文学作品只是抽象性文字符号的系列组合,而不是可以直接构成审美对象的物质形态的

12、形体、色彩、线条之类。文学文本中的文字符号,只有经由读者的理解、想象、体验,才能还原为可以构成审美的形象,而这种“还原”过程必会伴随读者的再创造因素。第二,与其他科学著作相比,文学作品主要使用的是描述性语言,有着明显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不可能像科学著作那样准确、严密和清晰。因此,文学作品的接受,只有伴随着读者在文字符号基础上展开的想象才能进行。“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这诗句看起来虽是形象可感的,但实际上却隐含着文字符号难以尽述的无数“空白”:园中究竟是怎样的春色,枝头盛开着多少杏花,花儿开到怎样的程度,园墙用什么建成,有着怎样的高度,以及诗句中包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思

13、想感情,有着怎样的审美意义,所有这些,都必须经由读者自己去“填空”,去“对话”,去“兴味”。(取材于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4. 下列对材料二中名词术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 第二文本:通过不同的读者与文本“对话”,得到文本的再解读意义。B. 填空:读者在其可能范围内发挥再创造的才能,对文本的最终完成。C. 对话:读者自主发现其所理解的文本存在的问题,多次积极解答,构成“对话”。D. 兴味: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和体味,在有限的诗文中得到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5. 司空图指出诗的高妙境界在于其“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古代诗词富含“理趣”,即是一个明证。下列诗句中,不含“理趣”的一项是(3分)

14、A.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蔡肇题李世南画扇)B. 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情?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唐寅题秋风纨扇图)C.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郑燮题画竹)D. 懒登小阁望青山,愧我年来学闭关。淡墨遥传缥缈意,孤峰只在有无间。(黄媛为渔洋山人画山水)6. 给【甲】【丙】【丁】处加点的字注音,根据【乙】处的拼音写出汉字,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召(zho)唤 混(hn)沌 吁(x)请 简洁B. 召(zho)唤 混(hn)沌 吁(x)请 简捷C. 召(zho)唤 混(hn)沌 吁(y)请

15、 简捷D. 召(zho)唤 混(hn)沌 吁(y)请 简洁7. 在材料二中,关于“填空、对话与兴味”的问题,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现代文论的见解有何相通之处?造成这一相通之处的原因是什么? (6分)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3题。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自鲁趋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至于郢。见楚王,曰:“臣闻大王举兵将攻宋,计必得宋而后攻之乎?亡其苦众劳民,顿兵挫锐,负天下以不义之名,而不得咫尺之地,犹且攻之乎?”王曰:“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墨子曰:“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宋。”王曰:“公输,天下之巧士,作云梯之械,设以攻宋,曷为弗取?”墨子曰:“令公输设攻,臣请守之。”于是公输般设攻宋之械,墨子设守宋之备。九攻而墨子九却之,弗能入。于是乃偃兵,辍不攻宋。淮南子修务训儒书称:“鲁般、墨子之巧,刻木为鸢,飞之三日而不集。”夫言其以木为鸢飞之,言其三日不集,增之也。夫刻木为鸢,以象鸢形,安能飞而不集乎?既能飞翔,安能至于三日?如审有机关,一飞遂翔,不可复下,则当言遂飞,不当言三日,犹世传言曰:“鲁般巧,亡其母也。”言巧工为母作木车马、木人御者,机关备具,载母其上,一驱不还,遂失其母。如木鸢机关备具,与木车马等,则遂飞不集。机关为须臾间,不能远过三日,则木车等亦宜三日止于道路,无为径去以失其母,二者必失实者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