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1周1测-第4周高考模拟检测(附答案)$795322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9522262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1周1测-第4周高考模拟检测(附答案)$795322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1周1测-第4周高考模拟检测(附答案)$795322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1周1测-第4周高考模拟检测(附答案)$795322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1周1测-第4周高考模拟检测(附答案)$795322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1周1测-第4周高考模拟检测(附答案)$795322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1周1测-第4周高考模拟检测(附答案)$79532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1周1测-第4周高考模拟检测(附答案)$795322(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考模拟检测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

2、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

3、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唐人见到的

4、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1下列对材料中唐诗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B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C现在人们所敬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D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

5、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答案B解析由第一段“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不能得出李白的诗歌晚唐就不再流行了。2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C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D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答案D解析A项张冠

6、李戴,由原文第二段“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这”指代上一段末所说的即使是李杜的诗歌,流行也有时代性。“值得欣喜”的不是将唐诗为宋词元曲取代与流行歌词长盛不衰比较而言的。B项由第二段“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可知,“感动在心”的是人的生活、经历,而不是“流行歌词”。C项由第二段“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可知,此项言过其实。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曾被广泛

7、传唱。B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珍贵的。C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答案C解析由第一段“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可知,C项张冠李戴,强化因果。(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钱玄同:真的猛士钱玄同(18871939)原名钱夏,号疑古,浙江吴兴人,北京大学教授,“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如果钱玄同

8、没有找周树人约稿,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也许不会出现鲁迅这个名字。那是1917年,钱玄同时任新青年编辑,正在为杂志寻找合适的撰稿人。他常到位于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劝说居于此处的周树人、周作人两兄弟投稿。此时,周树人因对现实失望,正用抄古碑的方式消磨时光。他婉拒钱的约稿:“这中国好比一间铁屋子,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里面的人们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临死的悲哀。而如果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反倒使他们感到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钱玄同立刻辩驳道:“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绝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这段对话,被周树人如实记录在他的小说集呐喊的序言中。从这时起,周树人动笔写了抨击吃人礼教的狂

9、人日记,发表在新青年1918年4月上,署名鲁迅,并一发不可收拾,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钱玄同为人之刚猛,由此可见一斑。新文化运动中,他提倡白话文,打倒孔家店,慷慨激昂。由于年轻气盛,甚至鼓吹过“废除汉字”,称“汉字不死,中国必亡”。他在报上与保守派论战,竟愤言道:“人到40岁就该死,不死也该枪毙。”但钱玄同绝非有勇无谋,他提出用“国语”作文,文章加西化标点符号,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数目,采用公元纪年,书写方式改左行直下为右行横迤等,都是中国文化重大改革的首倡。1918年,钱玄同曾与好友刘半农商议,上演了一出“双簧”。他化名为“王敬轩”,在新青年上发表题为文学革命之反响一文,罗织新文化运动的种种罪状

10、。随后,刘半农撰写万余言的复王敬轩书,针对“王敬轩”的所有观点一一加以驳斥,将其批驳得体无完肤。其时,这场论战引起各界强烈关注,也标志着改革派的“大胜战”。有研究新文化运动的学者评论道:“在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也几乎要流血的旧中国,在跟肉体和精神均已硬化的顽固派作斗争的过程中,非有大力难开新地,非有猛士难摧敌垒。”但这个猛士却又是一个病夫。如果细细清理钱玄同的日记,可以整理出一本厚厚的病史资料。从早年留日时期的失眠、多汗、发寒热,到晚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视网膜炎,他常要忍受各种病痛的骚扰与折磨。然而,他从不讳言“死”字。1927年,钱玄同年届四十,还打算在语丝周刊上发一期钱玄同

11、先生成仁专号,他与朋友们准备了挽联、挽诗、祭文等,语调幽默。不明内情的人一见目录,信以为真,并相互转告,一时间,钱玄同的朋友、学生纷纷致函吊唁。钱玄同一生狂放不羁。在北大任教时,上课从不看一眼究竟有无学生缺席,便用笔在点名簿上一竖到底,算是全到。也从不考试,每学期末批定成绩时,便按点名册的先后,起评60分,61分如若选课的学生共40人,最后一人就得100分;若是40人以上,便重新从60分开始。随后,他在燕京大学任教,亦不改考卷,直接交与学校。学校退回,他仍是不看,也退回。于是,校方依照制度,称如不判卷,将扣发薪金,钱玄同回复,并附上钞票一包,“薪金全数奉还,判卷恕不能从命。”这个“走到哪里,哪

12、里就会响起了叫骂声”的浙江人,对人严苛,对己更甚。其文字学课讲义文字学音篇,是我国高等院校汉语音韵学课的最早一部教材,但钱对其极为不满,说它“百孔千疮”,“多一个人看见,就使我心中加一分难受”。在1921年重印时,钱在再版序中“自打耳光”,列出书中的六大不足。钱玄同的最大爱好,便是逛厂甸旧书肆,只要前往,必将所喜之书扫荡一空才罢休,被人戏称为“厂甸巡阅使”。而其一生最惧之物,竟是好友刘半农家养的一条黑狗,前去做客,定要躲在刘家孩子身后,等孩子把狗引走,才敢进门。1939年1月17日,钱玄同患脑溢血辞世。文献发表署名乐颜的悼钱玄同先生一文,为其盖棺定论称:“在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之中,钱玄同的斗争

13、精神,表现在任何一位同时代的斗士之上”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钱玄同虽为新文化运动的猛士,却体弱多病,从青年到晚年,一直忍受各种病痛的骚扰和折磨,40岁时,就与朋友们准备了挽联、挽诗、祭文等,看淡生死。B本文以记叙为主,语言平实,重点突出了钱玄同作为真的猛士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斗争精神,他就是铁屋中最先清醒的几个人之一。C钱玄同在北大任教时,不看学生是否缺席,从不考试,从不批改试卷,随意批定成绩,不遵守学校的制度,表现了他在工作学术上不严谨的一面。D当周树人对现实失望,找不到出路时,钱玄同给了他希望,因此周树人动笔写了狂人日记,并一发不可收拾,从此鲁迅成为

14、新文化运动的主将。答案C解析“学术上不严谨”理解不当,这些都是他恃才傲物的表现。5钱玄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做了哪些事?请简要概括。(4分)答: 答案成功劝说周树人为新青年撰稿,使周树人成为新文化的主将;提倡白话文,打倒孔家店,在作文、标点、数字、纪年、书写方式方面提出新见解,是中国文化改革的首倡者;与刘半农上演双簧戏引起关注,标志着改革派的“大胜战”。6钱玄同被誉为“真的猛士”,有多方面的原因,请从“思想”“性格”“行为”中任选一个方面,谈谈你的理解。(5分)答: 答案具有爱国思想和民族责任感(思想上)。他认为新的思想文化才是拯救民族的根本,从而担任新青年编辑,找周树人等人约稿,并站在新文化运

15、动前列,积极推进中国文化重大改革。看淡生死(性格上)。钱玄同体弱多病,早把生死置之度外,40岁就做好离世的准备,因而他有足够的勇气与顽固派作斗争。 喜好读书,严谨治学(行为上)。他最大的爱好便是逛旧书肆,必将所喜之书扫荡一空;他对自己所写的讲义反复修改仍不满意;他的这种读书治学的态度使他成为时代的先驱。(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蒲公英的歌唱教育局来信了。老周拿着那个印着火红大字的牛皮纸信封,如拿着一颗不知道该怎么拆卸的炸弹。作为一个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的校长,他从来没有遭遇到如此隆重的事情。此前,教育局要找他,都是一个电话,内容大多是让他协助调查邻校的打架事件或卖花团伙招未成年人上街行骗等事情。或者,就是严斥他那只有半个篮球场的校园体育设施不达标他硬着头皮打开信封,以最坏的打算读完那份短短的信。信上说:六一儿童节将至,请贵校组织节目,参加区上的文艺调演。犹如大牢里的死刑犯,原以为接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