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中综合评价模型(改进)资料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9520798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建模中综合评价模型(改进)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数学建模中综合评价模型(改进)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数学建模中综合评价模型(改进)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数学建模中综合评价模型(改进)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数学建模中综合评价模型(改进)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建模中综合评价模型(改进)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建模中综合评价模型(改进)资料(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一、什么是综合评价问题 近年竞赛题,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1)2011-C题:对小麦发育后期茎秆抗倒性问题的研究 (2)2011-D题:房地产行业的数学模型 (3)2013-D题:空气中 PM2.5 问题的研究 (4)2013-E题:中等收入定位与人口度量模型研究 (5)2014-D题:人体营养健康角度的中国果蔬发展战略研究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6)2012年-A题:葡萄酒质量的评价 (7)2012年-B题:碎纸片拼接复原问题 (8)2013年-A题:车道被占用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1、综合评价的目的,综合评价一般表现为以下几类问题: 。分类对所

2、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进行分类,但不同于复合分组(重叠分组); 。比较、排序(直接对全部评价单位排序,或在分类基础上对各小类按优劣排序); 。考察某一综合目标的整体实现程度(对某一事物作出整体评价)。如小康目标的实现程度、现代化的实现程度。当然必须有参考系。,构成综合评价问题的五个要素分别为:被评价对象、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综合评价模型和评价者。,2、 构成综合评价问题的五个要素,(2)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是反映被评价对象(或系统)的运行(或发展)状况的基本要素。通常的问题都是有多项指标构成,每一项指标都是从不同的侧面刻画系统所具有某种特征大小的一个度量。 一个综合评价问题的评价指标一般可用一个向量

3、表示,其中每一个分量就是从一个侧面反映系统的状态,即称为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注意到:当各被评价对象和评价指标值都确定以后,问题的综合评价结果就完全依赖于权重系数的取值了,即权重系数确定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综合评价结果的可信度,甚至影响到最后决策的正确性。,(4)综合评价模型 对于多指标(或多因素)的综合评价问题,就是要通过建立合适的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将多个评价指标综合成为一个整体的综合评价指标,作为综合评价的依据,从而得到相应的评价结果。,(5)评价者 评价者是直接参与评价的人,可以是某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团体。对于评价目的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评价模型的建立和权重系数的确定都与评价者有关

4、。,3、综合评价的一般步骤,1确定综合评价的目的 (分类?排序?实现程度?) 2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3. 对指标数据做预处理 (1)使所有的指标都从同一角度说明总体,这就提出了如何使指标一致化的问题; (2)所有的指标可以相加,这就提出了如何消除指标之间不同计量单位(不同度量)对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和不能加总(综合)的问题,即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计算单项评价值。 4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 5求综合评价值将单项评价值综合而成。,1. 评价指标类型的一致化,极大型指标:总是期望指标的取值越大越好; 极小型指标:总是期望指标的取值越小越好; 中间型指标:总是期望指标的取值既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为好,即

5、取适当的中间值为最好; 区间型指标:总是期望指标的取值最好是落在某一个确定的区间内为最好。 - 定性指标,二、评价指标的规范化处理,1.1 将极小型化为极大型 倒数法: 平移变换法 其中,1.2 将居中型化为极大型 对于居中型指标,1.3 将区间型化为极大型,1.4 定性指标的量化处理方法,在实际中,很多问题都涉及到定性,或模糊指标的定量处理问题。 诸如: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工作政绩、人员素质、各种满意度、信誉、态度、意识、观念、能力等因素有关的政治、社会、人文等领域的问题。,如何对有关问题给出定量分析呢?,按国家的评价标准,评价因素一般分为五个等级,如A,B,C,D,E。 如何将其量化?若A

6、-,B+,C-,D+等又如何合理量化? 根据实际问题,构造模糊隶属函数的量化方法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2.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如果不对这些指标作相应的无量纲处理,则在综合评价过程中就会出“大数吃小数”的错误结果,从而导致最后得到错误的评价结论。 无量纲化处理又称为指标数据的标准化,或规范化处理。 常用方法:标准差方法、极值差方法和功效系数方法等。,三、近年建模题目中涉及的指标构建问题举例,1、2013年数学建模B题中 碎纸片拼接中的纸片匹配指标 2、2013研究生数学建模E题中 贫富两极分化衡量指标 3、2013年数学建模A题中事故处横断面实际通行能力影响差异,1、 2013数学建模B题中

7、碎纸片拼接中的纸片匹配指标,运用最小二乘法,将最新确定位置的右侧边缘灰度值与剩下碎片的左侧边缘灰度值进行比对,将相似度最高即(Match值最小)的待排碎片放在已知碎片的右边。依照上述方法直到将所有碎片拼接完毕。,方法一:,方法二:,为了比较不同地区和不同年份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程度,需要构建了一个指标,以衡量居民收入两极分化的大小,该指标越大,说明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程度越高,该指标越小,说明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的程度越低。该指标需要满足的经济规律方面的要求概括为: 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当 扩大时, 减增大,这说明随着贫富收入离散程度的加大,两极分化程度具有增大的趋势;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当p

8、增大时, 减小,这说明随着中等收入区间人口比例的增加,两极分化程度减弱;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当 增大时, 减小,这说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若贫富收入离散程度没有改变,则两极分化程度减轻了。根据该指标的性质,将其定义为:,2、2013研究生数学建模E题中 贫富两极分化衡量指标, 是一个在区间 上变动的指标,当收入分配完全是均匀分配时,不存在两极分化的情况,此时 ;而当中间收入人群为零时,即形成完全的两极分化时, ,为此本文考虑另一种特殊的情形,即中间收入人口所占比例为50%,变异系数为 0.5 时, 。自此,本文界定 时,两极分化程度比较轻,而当 时,两极分化程度比较高。,其中 为收入均

9、值, 为收入的标准差,P为基于收入的人口分布, 为两极分化衡量指标。,从视频1和视频2的图像,可以看出交通事故期间,交通事故横截面出实际通行能力波动明显,且没有明显的线性或者其他类似规律,数据可能具有正态分布特性。因此,利用得到的实际通行能力数据,作正态检验。利用spss软件作正态检验,发现正态性明显。因此,可以认为题中交通事故横截面处实际交通能力服从正态分布。,实际交通能力差异度: 以正态拟合得到的均值作为实际交通能力的大小,则下式成立:,实际交通能力的差异程度定义如下:,P值越大反应发生事故的车道位置对实际交通能力的影响很大。,3、2013数学建模A题中事故处横断面实际通行能力影响差异,稳

10、定性差异度: 由于视频1和视频2的交通事故横截面实际交通能力具有波动性,则应该具有稳定程度,用稳定性这一量来反映,显然,稳定性越高越有利于车辆的通行。定义稳定性如下所示:,则稳定性的差异程度如下:,差异度: 为了说明事故处横断面实际交通能力总的影响差异,定义差异度B,如下所示:,式中的,为实际交通能力和稳定性的偏好系数。,综上所述,得到如下事故处横断面实际通行能力影响差异模型:,问题:如何来构造合适的综合评价模型?,四、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方法,线性加权综合法的适用条件:各评价指标之间相互独立。 对于不完全独立的情况采用该方法,其结果将导致各指标间信息的重复,使得评价结果不能客观地反映实际。,1

11、. 线性加权综合法,线性加权综合法的特点: (1)该方法能使得各评价指标间作用得到线性补偿,保证综合评价指标的公平性; (2)该方法中权重系数的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明显,即权重较大指标值对综合指标作用较大; (3)当权重系数预先给定时,该方法使评价结果对于各备选方案之间的差异表现不敏感; (4)该方法计算简便,可操作性强,便于推广使用。,2. 非线性加权综合法,主要特点: (1)对数据要求较高,指标数值不能为0、负数, (2)乘除法容易拉开评价档次,对较小数值的变动更敏感。 适用条件: 各指标间有较强关联性 。,3. 逼近理想点(TOPSIS)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模糊数学中应用的比较广泛的一种

12、方法,对一些具有模糊概念的系统(评价对象),在进行评价时很难给出确切的表达,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做出全面评价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多因素决策方法,其特点是评价结果不是绝对地肯定或否定,而是以一个模糊集合来表示。,4、模糊综合评价法,5、层次分析模型,层次分析法是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6、动态加权综合评价方法,2005年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A题:“长江水质的评价和预测”问题的第一部份给出了17个观测站(城市)的最近28个月的实际检测指标数据,包括反映水质污染程度的最主要的四项指标: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

13、、氨氮(NH3-N) 和PH值,要求综合这四种污染指标的28个月的检测数据对17个城市的水质情况做出综合评价。,6.1 动态加权综合评价问题的提法,根据国标(GB 38382002)的规定,关于地表水的水质可分为类、类、类、类、类、劣类共六个类别,每一个类别对每一项指标都有相应的标准值(区间),只要有一项指标达到高类别的标准就算是高类别的水质,所以实际中不同类别的水质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同一类别的水在污染物的含量上也有一定的差别。 在对17个城市的水质做综合评价时,要充分考虑这些指标值不同类别水的“质的差异”和同类别水的“量的差异”,在此简称为“质差”和“量差”。因此,这是一个较复杂的多因素多属

14、性的综合评价问题。,根据这个问题的实际背景和综合评价的一般原则,解决问题的主要过程分三步完成: 将各评价指标作标准化处理; 根据各属性的特性构造动态加权函数; 构建问题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做出评价。,实际中问题的评价指标可能有极大型的、极小型的、中间型,或区间型的四种情况,也有时各有不同的量纲,这就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标准化处理,即对三种不同类型指标变换成统一的、无量纲的标准化指标。,6.2 动态加权综合评价的一般方法,6.2.1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考虑到评价指标的“质差”与“量差”的关系,在确定综合评价指标时,既要能体现不同类型指标之间的差异,也要能体现同类型指标的数量差异。 根据实际问

15、题具体取什么样的动态加权函数,主要是从实际问题出发分析确定。 对于不同的指标可以取相同的权函数,也可以取不同的权函数。,6.2.2 动态加权函数的设定,6.3 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五、长江水质的综合评价模型,1.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2. 动态加权函数的确定,3.综合评价指标函数的确定,4.各城市水质的综合评价,六、动态加权综合评价方法的特点,从实际的综合评价结果可以看出,针对这样一类多因素多属性的既包含“质差”又包含“量差”的综合评价问题,采用动态加权综合评价方法使得评价结果科学合理。主要特点有: 充分地考虑到了每一个因素每一属性的所有“差异”的影响和作用; 在综合评价中也充分地体现出了各属性的“广泛性”和“民主性”; 避免了在一般的综合评价方法的“一票否决”(即某一指标的劣而导致结果的否定)的不合理性; 体现出了综合评价的“综合”二字的含义。,动态加权综合评价方法从方法上增加了综合评价的客观性,大大地淡化了评价人的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这与一般的定常加权法相比其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 动态加权综合评价方法不仅适用于水质的综合评价这一类问题,而且,类似的可以用来研究解决诸如空气质量的综合评价问题,以经济和军事等领域的很多综合评价问题,动态加权综合评价方法在实际中非常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