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安徽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解析版)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9520341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安徽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安徽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安徽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安徽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安徽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安徽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安徽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解析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设集合A=0,1,2,B=x|x2-3x+20,则AB=( )A. 1 B. 2 C. 0,1 D. 1,22( )(

2、A) (B) (C) (D)3函数y=1log2(x-2)的定义域是( )A. (-,2) B. (2,+) C. (2,3)(3,+) D. (2,4)(4,+)4函数y=3sin2x+cos2x的最小正周期是( )A. 2 B. 23 C. D. 25已知互相垂直的平面,交于直线l,若直线m,n满足m/,n,则( )A. m/l B. m/n C. nl D. mn6cos2750+cos2150+cos750cos150的值等于( )A. 54 B. 32 C. 62 D. 1+347若非零向量,满足,且,则与的夹角为()A. B. C. D. 8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

3、的体积为( )A. 23 B. 43 C. 8-3 D. 8-239已知直线l:x+ay-1=0(aR)是圆C:x2+y2-4x-2y+1=0的对称轴.过点A(-4,a)作圆C的一条切线,切点为B,则|AB|=( )A. 2 B. 42 C. 6 D. 21010设M是ABC边BC上的任意一点,AN=13NM,若AN=AB+AC,则+=( )A. 14 B. 13 C. 12 D. 111函数f(x)=x2-bx+c满足f(1+x)=f(1-x),且f(0)=3,则f(bx)与f(cx)的大小关系是( )A. f(bx) f(cx) B. f(bx) f(cx) C. f(bx) f(cx)

4、D. 与x有关,不确定12若f(x)=2sin(x+3)(0)的图象在0,1上恰有两个最大值,则的取值范围为( )A. 2,4 B. 2,92 C. 136,256) D. 2,256)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13cos200cos100-sin1600sin100=_.14设向量e1,e2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若a=2e1-e2与b=e1+e2共线,则=_.15已知tan=2,则cos(+)cos(2+)=_.16已知ABC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P为平面ABC内一点,则PA(PB+PC)的最小值是_.三、解答题17(1)化简sin+sin21+cos+cos2;(2)求证:tan(4+

5、)-tan(4-)=2tan2.18已知向量a=(cosx,sinx),b=(3,3).(1)若a/b,求x的值;(2)记f(x)=ab,求f(x)的单调递增区间.19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PD平面ABCD,PD=DC,E是PC的中点.(1)求证:PA/平面BDE;(2)证明:平面BDE平面PBC.20已知cos(6+)cos(3-)=-14,(3,2).(1)求sin2的值; (2)求tan-1tan的值.21已知函数f(x)=Asin(x+)(A0,0,|0log2x-20,解得x2,且x3,故选C。4C【解析】分析:先利用三角公式化简y=3sin2x+cos2

6、x,再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详解:由题得y=2(sin2x32+cos2x12)=2(sin2xcos6+cos2xsin6)=2sin(2x+6),所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T=22=,故答案为:C点睛:求三角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一定要把函数化成f(x)=Asin(wx+)+h的形式,才能代最小正周期的公式T=2|w|.5C【解析】分析:对每一个选项逐一研究判断即得nl.详解:对于选项A,画图可知,直线m可能和相交、平行和异面,所以选项A错误;对于选项B,画图可知,直线m和直线n可能平行、相交和异面,所选项B错误;对于选项C,因为n,l,所以nl.所以选项C正确;对于选项D,画图可知,直线m和直线n可能

7、平行、相交和异面,所选项D错误.故答案为:C点睛:类似这种空间几何元素位置关系的判断,常用的有两种方法,一是举反例,二是直接证明,本题选项A,B,D的判断用的就是方法一,选项C的判断用的就是方法二.对于这两种方法要灵活选用.6A【解析】分析:观察题目中两角75和15的互余关系,结合三角函数的同角公式化简前二项,反用二倍角公式化简后一项即可详解:cos275+cos215=cos275+sin275=1,且cos75cos15=cos75sin75=12sin150=14,cos275+cos215+cos75cos15=54 故答案为:54 点睛:(1)本题主要考查三角诱导公式、同角三角函数的

8、关系和二倍角公式,意在考查学生的三角基础公式的掌握能力和基本运算能力.(2)三角函数化简,要三看(看角、看名和看式)和三变(变角、变名和变式).7A【解析】试题分析:因为,所以设与夹角为 ,又,所以因为,所以上式可变形为,解得因为,所以,故选A考点:1、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2、向量数量积公式;3、平面向量的模8B【解析】又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为圆柱中挖去一个同底等高圆锥,其中底面半径为2,高为2,则几何体的体积为圆柱的体积减去圆锥的体积,即V=r2h-13r2h=23r2h=23122=43,故选B.9C【解析】试题分析:直线l过圆心,所以a=-1,所以切线长AB=(-4)2+1-4(-4)+

9、2+1=6,选C.考点:切线长视频10A【解析】分析:设BM=tBC,根据向量的加减的几何意义,表示出AN,即可找到和的关系,从而求出+的值详解:设BM=tBC(0t1),AN=13NM,所以AN=14 AM=14(AB+BM)=14 AB+14tBC=14 AB+14t(ACAB)=(1414t)AB+14tAC,因为AN=AB+AC,所以+=1414t+14t=14,故答案为:1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a=b+c,即平面内任一向量都可由两不共线的向量唯一表示出来,考查了向量加法减法法则.意在考查向量的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和运用能力.11A【解析】分析:由f(1+x)=f(1x)

10、推出函数关于直线x=1对称,求出b,f(0)=3推出c的值,再分x0,x0讨论确定f(bx)和f(cx)的大小详解:f(1+x)=f(1x),f(x)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1,由此得b=2又f(0)=3,c=3f(x)在(,1)上递减,在(1,+)上递增若x0,则3x2x1,f(3x)f(2x)若x0,则3x2x1,f(3x)f(2x)f(3x)f(2x)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指数函数的性质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利用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分析处理问题的推理分析能力.由于函数的定义域是R,所以在讨论 f(bx)和f(cx)的大小时,要分x0和x0讨论.12C【解析】分析: 根据在0,1上,

11、求解内层函数的范围,由题意在0,1上恰有两个最大值点,结合三角函数的性质建立不等式可得结论详解: fx=2sinx+30x0,1上3wx+3w+3在0,1上恰有两个最大值点,52w+392,解得136w256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意在考查学生对三角函数的图像性质等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考查学生数形结合分析推理的能力.要注意52w+392,这里不等式的右边不能取等,否则有可能有三个零点,这样与已知就不符了,写不等式一定要注意取等的问题.1332【解析】分析:直接逆用和角的余弦公式化简求值.详解:由题得原式=cos(200+100)=cos300=32.故答案为:32.

1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和角的余弦公式,意在考查学生三角恒等变换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和逆向思维的能力.注意原式=cos(200+100)cos(200-100),不要把中间的符号写错了.14-12【解析】试题分析:向量e1,e2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不妨以e1,e2为基底,则a2e1-e2=(2,-1),be1+e2=(1,),又a、b共线,2-(-1)1=0,=-12考点:平面向量与关系向量1525【解析】分析:先利用诱导公式化简原式,再把已知代入即得.详解:原式=-cos-sin=sincos=sincos1=sincossin2+cos2.=tantan2+1=25.故答案为:25点睛:(1)本题主要考查诱导公式和同角的三角函数关系,意在考查学生三角恒等变换的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和基本的运算能力. (2)本题运用了一个技巧,就是“1”的变式,1=sin2+cos2,“1”是数学里比较特殊的一个数,灵活运用可以提高解题效率,本题就是最好的例子.16-32【解析】以以BC为x轴,以BC边上的高为y轴建立坐标系,则A0,3,设Px,y,则PB+PC=2PO=-2x,-2y,PA=-x,3-y, PAPB+PC=2x2+2y2-23y=2x2+2y-322-32,当x=0,y=32时,PAPB+PC取得最小值-32,故答案为-32.17(1)tan;(2)证明见解析.【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