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正方体整理与复习教学反思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20278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方体正方体整理与复习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长方体正方体整理与复习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长方体正方体整理与复习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方体正方体整理与复习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总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教 学 反 思XX县第一完全小学 WQY复习课是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再现和梳理,对学生已经建构的知识进行巩固、深化、扩展,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针对学生的弱点,查漏补缺。要充分发挥复习课的作用,避免将复习课上成练习课,复习课应当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这节课是六年级总复习“立体图形”的第一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设想是组织学生根据提供的表格,自己整理、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关知识,掌握长、正方体的基本特征;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棱长总和、底面积、表面积、不完全表面积和体积、容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空间想象能力。现将本节课的教学作个简要的回顾与反思。一、梳理所

2、学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回忆、自我梳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整理归纳形成系统知识网络。 首先,教师出示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树形图,共同回忆本单元的知识点,再出示两份关于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及表面积、体积的空白表格,唤起学生自主回忆知识,这样有利于他们主动地梳理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体系,加强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形成网络。 然后,小组合作与交流,要求小组内对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容积)等有关知识进行交流整理。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最大限度地提供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使他们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掌握了数学建模方法。这样它不仅仅让

3、学生学会了一种知识,还让学生培养了主动参与的意识,增进了师生、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 最后,通过小组汇报,既巩固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及表面积、体积(容积)的计算方法,形成了知识系统网络,又发展了学生思维空间。 二、创设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思维 系列闯关练习以长方体、正方体框架为主线,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点贯穿起来,并且不断的变化、拓宽,这样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探索解决问题方法发展学生思维,达到学一点懂一片,学一片会一面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激起学生智能的碰撞、情感的共鸣,使知识的本质更加清晰,学生的理解更加到位,“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的道理也渐渐植入学生大脑。三、沟通数学与生

4、活的联系,教学生学习的方法, 复习课的主体是知识的再现,而必要的练习是再现知识的最好手段,它会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本节课的练习题,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础题,此类题只需直接套用体积或表面积公式可以直接求得。此类练习题的设计,将生活语言和数学语言联系起来,渗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学习方法。第二个层次是变式题。解答此类题时不能直接套用公式,要将公式适当地变形,还要认真审题,将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行转化,此类题的设计发展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渗透灵活解题的学习方法,第三类题是拓展题。与前两类题相比,多一个条件,解答时也就会多一个解题步骤。此类题的设计要求学生联系前面学的乘除法的意义,将新旧知识沟通联系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堂课复习课,有收获也有遗憾,时间安排上,在知识梳理环节占用时间稍多了些,而导致后面的练习上时间少了,教学重点略欠,如何增强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还有不足,课堂现场调控机智方面还应加强,还将对些问题进行反思,寻求解决途径。我想,一堂复习课不可能将所有的内容全部呈现,后续还应该有相应的练习课进行补充完善帮助学生查缺补漏,有效的掌握所学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