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9517882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7-2018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政 治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从古到今,各种哲学流派繁多,但无论哪种哲学,都是( )系统化理论化

2、的世界观 时代精神的精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具体科学的基础A. B. C. D.2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习近平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这是因为( )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理论创新基础上的实践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先导哲学为具体科学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A. B. C. D. 3有人说:“那座山在那里,即使你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上,山还在那里,实实在在存在。”拜恩的吸引力法则认为“我们现在的一切,都是过去思想的结果。”这两个观点分别属于( )A. 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

3、义B.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C.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4哈佛大学的校训:“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正是基于这样的校训,哈佛大学除了培养了无数杰出的哲学家,在哲学点亮的这盏精神火炬的引导下,这所盛产影响美国乃至世界发展的重要人物的园地,还培养出了大量的杰出的科学家和作家。由此可见:( )科学家取得的成就都是学习哲学的结果 与哲学为友是科学探索的智慧明灯科学是推动哲学发展的基础 哲学对科学具有指导作用A. B. C. D. 5恩格斯曾经预言:“只要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唯物主义论点,并且把它运用于现时代,一个强大的、一切时代中最强大的革命远景就会立即展现在我们面前。”马克思主义

4、经典作家19世纪的预言,正在成为21世纪中国发展的现实。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以此为指导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永恒不变的 批判吸取了黑格尔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与费尔巴哈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A. B. C. D. 6数学家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书的序言中说:“时代思潮是由社会的有教养阶层中实际占统治地位的宇宙观所产生的,人类活动中如科学、美学、伦理学都可能产生宇宙观,而又受宇宙观的影响,哲学具有批判宇宙观的功用,哲学的功用是缓慢的思想往往要潜

5、伏好几个世纪,然后人类几乎是突然间发现它们已经在习惯中体现出来了。”这一段话体现了( )各门具体科学要以哲学为基础,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对研究各门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A. B. C. D. 7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因和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6、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科学预见和指明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A. B. C. D. 8新华网最近刊文称,“人生必须放下四样东西”。其中,具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观点是( )放下压力:累不累取决于心态 放下懒惰:奋斗改变命运放下狭隘:心宽,天地自然宽 放下烦恼:快乐其实很简单A. B. C. D.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独有的创新理论,植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现实土壤,是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南,将指中国经济赢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A. 改变市场经济规律,能避

7、免前进中的困难和曲折B. 是在理论基础上的实践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先导C. 正确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D. 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为社会变革提供巨大的物质力量10不久前,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生物工程师和生物信息学家们发现了肿瘤周围环境的变化是如何引发癌细胞转移行为的。这项研究让我们对癌细胞如何启动转移过程有了更深的认识,或许能够帮助科学家们找到阻止转移启动的靶点,并预测癌症患者是否可能发生积极转移,以帮助患者和医生采取更适合的治疗策略。这表明( )认识工具是实践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客观物质性活动科学实验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基本实践活动 实

8、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A. B. C. D. 11研究人员发现,学新歌学乐器有助于扩展记忆,开发右脑;经常运用心算来处理和记忆数字有助于开发左脑。人体左右器官是有区别的,掌握并有效利用“左右法则”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这体现了( )A. 人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B. 实践可以把观念中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C. 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获得认识并发现真理D. 利用规律造福人类是科学研究的价值所在12(题文)“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对诗中描写的少年的“愁情”与其所处的“环境”理解正确的

9、是:( )A. “愁情”对“环境”起决定作用B. “愁情”是“环境”的载体C. “愁情”是“环境”的主观映象D. “愁情”是“环境”的复制13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017年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重新定义( )源于人们对经济社会变化的认识不断深化体现了人们对社会变迁的认识永无止境启示我们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说明社会发展的规律随着时代的变化发生了改变A. B. C. D. 14

10、有一种内涵颜值叫“主要看气质”,有一种魂飞魄散叫“吓死宝宝了”,有一种辞职情怀叫“世界那么大”。每一热词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了( )A. 意识是物质的正确反映 B.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C.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加工改造的结果 D. 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15在现代预警机研制中,王小谟提出了我国预警机技术发展路线图,构建了预警机装备发展体系,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代机载预警系统,引领实现了国产预警机事业的跨越式和系列化发展并进入国际先进水平行列。这表明(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成功研制预警机的基础 成功研制预警机离不开主观能动性发挥预警机研制成功取决于意识的目的性 预警机研制过程体现了意

11、识的主动创造性A. B. C. D. 16“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下列选项中与诗中蕴含的哲理不一致的是( )A.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B.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C.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D.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7随着写诗软件的推出,网络“为你写诗”成为现实,设定段落、行数、韵脚等选项,点击写作,不多时一首现代风格的诗歌就新鲜出炉了。这说明( )A. 现代科技增进了机器的思维属性B. 现代诗歌的创作思维更接近机器思维C. 诗人的创作是对客观存在的复制D. 机器能模仿现代诗人的创作过程18随着汽车行业的蓬勃

12、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有车一族”,停车难也成为不少人的“心头痛”。最近,某高校飞轮式停车机器人项目组发明了一款停车“神器”,不仅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还优化了停车环境。停车“神器”的发明佐证了( )实践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是认识产生的唯一途径认识只有服务于实践才彰显其意义认识有多深刻决定了实践能走多远A. B. C. D. 19(题文)“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据考,春秋时孔子曾在泗水弦歌讲学,而朱熹写此诗时泗水已被金人占领,不可能去游春,是虚构想象之作。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看,对此诗理解正确的是( )“万紫千红”皆着“我(诗人)”之特点,是

13、想象产生的诗人之想象与泗水之春风因孔学而产生了某种联系某种联系因诗人不渝的追求而不受外在条件变化的影响即使时间、地点的转换“我(诗人)”也期盼“万紫千红”A. B. C. D. 20(题文)在战国策的名篇冯谖客孟尝君,冯谖说:“狡兔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意思是狡兔三窟才免去死亡危险,你只有一处安身之所,不能高枕无忧啊!此即成语“狡兔三窟”和“高枕无忧”的来历。由材料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狡兔”具有无异于人之居安思危的智慧“高枕无忧”者忽略了事物联系的条件性“狡兔”行为启示我们要抓住时机促质变“三窟”之行为启迪我们应做到有备无患A. B. C. D. 21一个老人在一列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了一只,随即老人把另外一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对于老人这一惊人举动,以下观点合理的是( )赞同,因为剩下的一只鞋对老人而言是多余的,离开整体的部分是无意义的反对,老人没有认识到剩下的一只鞋可以有其他用途,是相对主义的不变论赞同,老人此举可以让捡到的人有一双鞋穿,体现了友善价值观的积极意义反对,下车重新找回丢失的鞋子是实现鞋子满足老人所需要功能的明智之举A. B. C. D. 22(题文)2017年2月13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