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安装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汤万龙 单元5---2008.5.16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517820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4.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安装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汤万龙 单元5---2008.5.16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安装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汤万龙 单元5---2008.5.16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安装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汤万龙 单元5---2008.5.16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安装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汤万龙 单元5---2008.5.16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安装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汤万龙 单元5---2008.5.16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安装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汤万龙 单元5---2008.5.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安装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汤万龙 单元5---2008.5.16(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5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课题1 排水系统常用管材、管件及卫生器具 课题2 排水系统的分类及组成 课题3 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课题4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课题5 高层建筑排水系统 课题6 局部污水处理构筑物 课题7 排水系统水力计算,总目录,单元5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本单元重点: 1.排水管材及管件、卫生器具的类型; 2.一般排水与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特点; 3.排水管道的布置原则和敷设方法; 4.局部污水处理构筑物的构造、作用及选择; 5.排水系统设计条件、方案及确定原则,水力计算的目的、原理、计算方法和步骤。 本单元难点: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5.1.1 排水系统常用管材及选用,管

2、材:建筑排水塑料管、排水灰口铸铁管。 1.排水灰口铸铁管 出厂时内外表面均未作防腐,其外表面的防腐需在施工现场操作。 规格用公称直径表示。,5.1.1 排水系统常用管材及选用,2建筑排水塑料管 规 格:用公称外径(de)壁厚(e)表示。 特 点: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物理机械性能好,不燃烧,无不良气味,质轻而坚,比重小,表面光滑,容易加工安装,在工程中被广泛应用。 适用于:输送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5.1.1 排水系统常用管材及选用,3.排水管材的选用 (1)生活污水管道 应使用铸铁管和塑料管,成组洗脸盆或饮水器到共用水封之间的排水管和连接卫生器具的排水短管,可使用钢管。 (2)雨水管

3、道 宜使用塑料管、铸铁管、镀锌钢管和非镀锌钢管; 悬吊式雨水管道应选用钢管、铸铁管和塑料管; 易受振动的雨水管应使用钢管。,5.1.2 排水系统常用管件、附件及选用,1.铸铁管件,5.1.2 排水系统常用管件、附件及选用,2.硬聚氯乙烯管件,5.1.2 排水系统常用管件、附件及选用,3.存水弯 作用:在其内形成一定高度的水封,阻止排水系统中的有害气体或虫类进入室内,保证室内的环境卫生。 类型:主要有S型和P型两种。,5.1.3 卫生器具及选用,5.1.3 卫生器具及选用 1.便溺用卫生器具,智能感应装置,坐式大便器,蹲式大便器,小便器(斗),5.1.3 卫生器具及选用 2.盥洗淋浴用卫生器具,

4、立柱式洗脸盆,淋浴器,浴盆,5.1.3 卫生器具及选用 3.洗涤用卫生器具,污水池,洗涤盆,5.1.3 卫生器具及选用 4.专用卫生器具,普通地漏,多通道地漏,洗衣机专用地漏,防臭地漏,5.2.1 排水系统的分类,根据所排污(废)水的性质,室内排水系统可以分为以下三类:,5.2.2 排水体制,1.排水体制 采用一个管道系统或是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道系统来排除不同性质的污水,污水的这种不同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作排水系统的体制(排水体制)。 2.分类 合流制 、分流制,3.排水体制的选择: 根据污(废)水性质,污染程度,结合室外排水系统体制和有利于综合利用与处理要求,以及室内排水

5、点和排出口位置等因素决定。 并遵守以下规定: (1)新建居住小区应采用生活污水与雨水分流排水系统; (2)建筑物内下列 情况下宜采用生活污水与生活废水分流的排水体制; (3)下列 建筑排水应单独排至水处理或回收构筑物; (4)建筑物的雨水管道应单独设置,在缺水或严重缺水地区,宜设置雨水贮存池。,5.2.2 排水体制,5.2.3排水系统的组成,组成:(如图所示),1.污(废)水受水器 2.排水管道 3.通气管 4.清通装置 5.提升设备,5.3.1 排水管道的布置原则,(1)力求管线短,转弯少,使污水以最佳水力条件排至室外管网; (2)不得影响、防碍房屋的使用和室内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行; (3)便

6、于安装和维护管理,满足经济和美观的要求; (4)还应遵守以下原则:1) 2) 3) 4) 5) 6) 7) 8) 9) 10) 。,分类: 明装 和 暗装 两种。 1明装 优点:造价低,安装维修方便; 缺点:影响建筑物的整洁,不够美观,管道表面易积灰尘和产生凝结水。 2暗装 优点:整洁、美观; 缺点:施工复杂,工程造价高,维护管理不便。,5.3.2排水管道的敷设,排水管道敷设应遵守以下规定: (1)排水立管与排出管端部的连接,宜采用两个45弯头或弯曲半径不小于4倍管径的90弯头。排水管应避免轴线偏置,当受条件限制时,宜用乙字管或两个45弯头连接。 (2)卫生器具排水管与排水横管垂直连接,应采用

7、90斜三通。 (3)支管接入横干管、立管接入横干管时,宜在横干管管顶或其两侧45范围内接入。,5.3.2排水管道的敷设,(4)塑料排水管道应考虑设置伸缩节,但埋地或埋设于墙体、混凝土柱体内的管道不应设置伸缩节。 硬聚氯乙烯管道设置伸缩节时,应遵守规定 : (5)排水管道的横管与立管的连接,宜采用45斜三通、45斜四通和顺水三通或顺水四通。,5.3.2排水管道的敷设,(6)靠近排水立管底部的排水支管连接应符合如下规定: 最低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至排出管垂直距离应符合表5-7和图5-8的规定; 排水支管连接在排出管或排水横干管上时,连接点距立管底部下游水平距离不宜小于3.0m。 否则,排水支管应单独

8、排至室外检查井或采取有效的防反压措施。,图5-8 最低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至排出管垂直距离,5.3.2排水管道的敷设,(8)生活饮用水贮水箱(池)的泄水管和溢流管、开水器(热水器)排水、医疗灭菌消毒设备的排水等不得与污(废)水管道系统直接连接,应采取间接排水的方式,如下图所示。间接排水口最小空隙见下表。,5.3.2排水管道的敷设,(7)横支管接入横干管竖直转向管段时,连接点应距转向处以下不得小于0.6m。 (9)室内排水管与室外排水管道的连接,应用检查井连接。 (10)如穿过地下室外墙或地下构筑物的墙壁处,应采取防水措施。 (11)当建筑物沉降可能导致排出管倒坡时,应采取防倒坡措施。,5.3.2

9、排水管道的敷设,(12)排水管道在穿越楼层设套管且立管底部架空时,应在立管底部设支墩或其他固定措施。地下室立管与排水管转弯处也应设置支墩或固定措施。 (13)塑料排水管道支、吊架间距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14)对住宅建筑排水管道宜采用同层排水技术 。,5.3.2排水管道的敷设,5.4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分类: 1.按设计流态分:(虹吸式)压力流雨水系统、(87型斗)重力流雨水系统、(堰流式斗)重力流雨水系统; 2.按管道设置的位置分:内排水、外排水系统; 3.按屋面的排水条件分:檐沟排水、天沟排水和无沟排水; 4.按出户横管(渠)在室内部分是否存在自由水面分: 密闭系统、敞开系统。,5.4.1

10、 屋面雨水系统的主要类型,1檐沟外排水系统 组成: (1)檐沟 (2)雨水斗 (3)水落管 常采用75mm、110mmUPVC 排水塑料管、镀锌钢管,间距86m。 适用于: 普通住宅、一般公共建筑、 小型单跨厂房,2天沟外排水系统 工作过程:雨水屋面天沟雨水斗立管地面或雨水管 规 定:天沟坡度i0.003,伸出山墙0.4m。 适 用 于:多跨度厂房、库房的屋面雨水排除,5.4.1 屋面雨水系统的主要类型,3内排水系统 (如图5-13 ) (1)组成: 雨水斗、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出管、埋地横管、检查井。 (2)适用于: 不宜在室外设置雨水立管的多层、高层和大屋顶民用和公共建筑及大跨度、多跨

11、工业建筑。 (3)分类: 1)按每根雨水立管连接的雨水斗的个数分为: 单斗雨水排水系统 、 多斗雨水排水系统 2)按雨水管中水流的设计流态分为: 重力流雨水系统 、 虹吸式压力流雨水系统,5.4.1 屋面雨水系统的主要类型,5.4.2 雨水系统的管材与雨水斗,1.雨水管管材 1)重力流排水系统的多层建筑宜采用建筑排水塑料管; 2)高层建筑宜采用承压塑料管、金属管; 3)压力流排水系统宜采用内壁较光滑的带内衬的承压排水铸铁管、承压塑料管和钢塑复合管。,2.雨水斗 作用:是迅速地排除屋面雨雪水,并能将粗大杂物拦阻下来。 雨水斗的类型:65型雨水斗 、79型雨水斗 、87型雨水斗 、平箅式雨水斗和虹

12、吸式雨水斗, 见下图所示:,a)65型雨水斗 b)87型雨水斗 c) 虹吸式雨水斗,5.4.2 雨水系统的管材与雨水斗,(1)屋面各汇水范围内雨水立管不宜少于2根。 (2)高层建筑裙房屋面的雨水应单独排放;阳台排水系统应单独设置,其立管底部应间接排水。 (3)屋面排水系统应设置雨水斗。不同设计排水流态、排水特征的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应选用相应的雨水斗。对于屋面雨水管道如按压力流设计时,同一系统的雨水斗宜在同一水平面上。,5.4.3雨水管道布置要求,(4)屋面雨水排水管的转向处宜做顺水连接,并应设置必要的伸缩装置。 (5)重力流雨水排水系统中长度大于15m的雨水悬吊管,应设检查口,其间距不宜大于20

13、m,且应布置在便于维修操作处。有埋地排出管的屋面雨水排出管系统,立管底部应设清扫口。 (6)寒冷地区,雨水立管应布置在室内。雨水管应牢固地固定在建筑物的承重结构上。,5.4.3雨水管道布置要求,5.4.4 雨水系统的水力计算,1、设计雨水流量按下式计算: (5-1) 式中 设计雨水流量(L/s); 径流系数,按表5-10选取; 汇水面积(m2); 设计降雨强度(L/shm2)。,相关规定,去看看!,2屋面雨水管道的设计流态 (1)檐沟外排水宜按重力流设计; (2)长天沟外排水宜按压力流设计; (3)高层建筑屋面雨水排水宜按重力流设计; (4)工业企业、公共建筑的大型屋面雨水排水宜按压力流设计。

14、,5.4.4 雨水系统的水力计算,3雨水管道的最小管径和横管的最小设计坡度 各种雨水管道的最小管径和横管的最小设计坡度宜按表5-12确定。 表5-12 雨水管道的最小管径和横管的最小设计坡度,5.4.4 雨水系统的水力计算,4水力计算 (1)重力流雨水系统计算 1)单斗系统 单斗系统的雨水斗、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出横管的口径均相同,系统的设计流量不应超过下表的规定。 单斗系统的最大排水能力(87型和65型雨水斗的设计流量),5.4.4 雨水系统的水力计算,2)多斗系统雨水斗 在悬吊管上有1个以上雨水斗的多斗系统中,雨水斗的设计流量应根据表5-13括号中的数值取值。但最远端雨水斗的设计流量不

15、得超过此值。 由于距立管越近的雨水斗泄流量越大,因此其他各雨水斗的设计流量应依次比上游雨水斗递增10,但到第五个雨水斗时不宜再增加。,5.4.4 雨水系统的水力计算,3)多斗系统悬吊管 重力流屋面雨水排水管系统的悬吊管应按非满流设计,其中充满度H/D不大于0.8,管内流速不宜小于0.75m/s。 悬吊管管径根据各雨水斗流量之和和悬吊管坡度查 表5-14 、表5-15 确定,并不得小于雨水斗连接管管径,且管径不变。,5.4.4 雨水系统的水力计算,4)重力流雨水排水立管 重力流雨水排水立管的排水能力应满足表5-16的要求,立管管径不得小于悬吊管管径。 表5-16 重力流屋面雨水排水立管的泄流量,

16、5.4.4 雨水系统的水力计算,5)排出管和其它横管 排出管(又称出户管)和其他横管(如管道层的汇合管等)可近似按悬吊管的方法计算。 排出管的管径根据系统的总流量确定,并且从起点起管径不宜改变。排出管在出建筑外墙时流速如果大于1.8m/s,管径应适当放大。,5.4.4 雨水系统的水力计算,(2)压力流雨水系统计算 1)雨水斗 雨水斗的名义口径一般有D50、D75、D100三种。表5-17是常用的雨水斗排水能力。 2)悬吊管和立管 虹吸式雨水系统的雨水斗和管道一般由专业设备商配套供应。 悬吊管和立管的管径计算应在同时满足相关规定的基础上确定。,5.4.4 雨水系统的水力计算,5.5.1 高层建筑排水系统的特点,1.高层建筑的排水立管长、水量大、流速高,污水在排水立管中的流动是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