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系统的应用与管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陶根根 第06章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515971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智能系统的应用与管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陶根根 第06章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建筑智能系统的应用与管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陶根根 第06章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建筑智能系统的应用与管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陶根根 第06章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建筑智能系统的应用与管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陶根根 第06章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建筑智能系统的应用与管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陶根根 第06章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智能系统的应用与管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陶根根 第06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智能系统的应用与管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陶根根 第06章(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章 智能化住宅小区设备管理 系统的设置与管理,学习目标 主要内容 本章小节 知识结构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了解设备管理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 理; 熟悉各子系统主要功能及特点; 掌握小区各子系统的设备配置及管理要点。,学习目标,6.1 公共设备监控系统 6.2 数据远程抄表系统 6.3 背景音响与社区广 播系统 6.4 电子公告牌 6.5 一卡通系统 6.6 中控室管理系统,主要内容,6.1 公共设备监控系统,6.1.1 系统概述 6.1.2 系统组成与功能 6.1.3 系统构成与设备配置 6.1.4 系统管理注意事项,小区公共设备监控系统是住宅小区智能 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

2、分,可以有效地监 视、控制小区内公用设备的运行状态, 提高住宅小区的设备管理水平,有效地 保证小区住户的居住质量,营造舒适的 小区环境。,6.1.1 系统概述,6.1.2 系统组成与功能,设备层 传感器和执行器; 控制层 采集器和控制器; 网络层 现场总线; 管理层 监控计算机及系统软件。,6.1.3 系统构成与设备配置,制定系统设备巡回检查制度 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 设备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 对设备故障和事故进行处理,6.1.4 系统管理注意事项,6.2 数据远程抄表系统,6.2.1 系统概述 6.2.2 电力线载波自动抄表系统,6.2.1 系统概述,工作原理:利用电子传感技术,通过

3、 数据采集终端来采集各表具的脉冲数, 即可记录各表具的走表量。 工作过程:将经过处理的终端采集到 的数值,传送给集中器或计算机,再 将数据传送到管理计算机,进行处理、 存储,打印账单,也可进行银行自动 转划账。,1、利用小区380V/220V电力线、网络道路系统简洁、经济; 2、计量的法定依据不变,避免人工抄表可能出现的差错; 3、设备发生故障,系统会自动报警,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 4、系统能自动形成各类数据文件,便于自动查询 和各类管理; 5、采集终端装有各用电源,确保断点付系统正常工作。,系统特点,6.2.2 380V电力线载波自动抄表系统,1.系统结构与组成 (1)数据采集终

4、端:安装于用户电表箱内,实时采集用户水、电、煤用量; (2)系统集中器:安装于小区配电箱内或物业管理中心,收集终端数据送入总控站; (3)总控站:安装于水、电、气管理部门,接收、存储、统计用户数据并进行收费、管理。,6.3 背景音响与社区广播系统,6.3.1 系统概述 6.3.2 系统配置 6.3.3 系统功能 6.3.4 系统管理注意事项,背景音响与社区广播系统的安装可谓 一举两得。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其具备 休闲娱乐功能,通过扬声器来播放小 区背景音乐,营造幽雅的社区环境。 同时,也有警示作用。如遇突发情况 时,报警器产生报警信号,同时播放 预先录制好的告警录音。,6.3.1 系统概述,6.3

5、.2 系统配置,6.3.3 系统功能,多通道分区播音和寻呼,内置钟声发 生器,默音功能。 多路输入,各通道独立音量控制,有 强切功能。 多路监听显示通道电平,内置扬声 器。 矩阵分配器,两路输入,多通道输出,强切功能。 自动语音报警,1分钟数字录放语音。 公共区域的广播和背景音乐。 调频调幅收音机,播放音乐节目。,定时检查强制切换功能 小区背景音乐音量适中 配置矩阵分配器和监听器,6.3.4 系统管理注意事项,6.4 电子公告牌,6.4.1 系统概述 6.4.2 系统组成 6.4.3 系统功能 6.4.4 系统设置注意事项,6.4.1 系统概述,许多小区的设施日渐人性化,电子公告牌 系统纷纷进

6、入了各小区,成为物业管理与小区居民沟通的一个重要的桥梁。各种公共信息、通知、告示等都可在显示屏上轮番显示。起到告知、提醒、共享信息的作用 。,6.4.2 系统组成,电子公告牌系统由计算机、主控板、传输 介质和电子显示屏四部分组成。该系统组 成示意图见图6-5。,6.4.3 系统功能,(一)同时显示文字、图形、图像及动画。 (二)多种不同的播出方式。 (三)可编辑不同字体、字型。 (四)可发布不同的内容作为显示信息。 (五)与其他网络连网的同时可播出网络信 息,实现网络控制。 (六)声像同步。 (七)显示亮度可调节。,6.4.4 系统设置注意事项,AC220V10%,50HZ单相三线供电。 屏体

7、结构的模块可单独拆卸,抗震动、 抗台风。 显示屏有良好的接地措施,防雷击、防 漏电。 模块组件有防湿、防静电、抗干扰和防 误码措施。 显示屏柜架安装完毕后,要按IP65及IP66认证要求进行防腐、防锈等处理。,6.5 一卡通系统,6.5.1 系统概述 6.5.2 系统结构 6.5.3 系统功能 6.5.4 一卡通运作的管理,6.5.1 系统概述,“一卡通系统”现正被普遍应用于各大中高 档小区内。一张经过授权的智能卡,便可 最高限度地使用停车管理、门禁管理、娱 乐、购物消费管理、各类物业管理等服务 和消费项目。,6.5.2 系统结构,1.一卡通系统组成: (1)管理中心(服务器、计算器、打印机、

8、发卡机、UPS等) (2)前端设备(读卡器及相关设备组成的子系统) (3)传输系统(双绞线、系统集成器) (4)非接触式IC卡,2.非接触式IC卡的优点,(1)容量大。至少具有16个功能分区,可存储8000条信息; (2)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 (3)保密与防伪性高(采用随机变量函数保密); (4)防冲突。可多卡同时读数。 (5)无方向性。操作方便、快捷。,6.5.3 系统功能,1.管理中心:IC卡发行、充值、查询、挂失、修改及数据统计、报表生成、设备管理等; 2.门禁管理:设定IC卡权限,进出信息记录,门状态提示,摄像同步等; 3.停车库管理:车辆进出记录,收费管理等; 4.消费管理:小区各

9、类娱乐、餐饮、物业费等收费管理; 5.考勤管理:对物业人员实施考勤管理。,6.5.4 一卡通运作的管理,分配和协调不同用途以及同一用途但使用 不同的MDA应用文件名、增加新的应用、删 除已经被废弃的应用、主密钥和最终应用 访问密钥的生成、存放、和管理等工作。 此外,管理中心还应维护一卡通系统日常 运作工作。,6.6 中控室管理系统,6.6.1 系统概述 6.6.2 系统组成 6.6.3 系统设置注意事项,6.6.1 系统概述,中控室管理系统是对智能系统进行统一 监视、统一控制、统一管理的集成监控 系统。该管理系统主要承担三方面内容: 接受信息、输出信号以及系统管理。,6.6.2 系统组成,1.

10、中央监控与管理工作台:放置各类控制主机、操作键盘、显示机及计算机主机; 2.闭路电视监视屏; 3.其他设备:广播音响设备,电子地图等。,6.6.3 系统设置注意事项,一、机房面积 机房面积一般为20-70平方米,实际面积应考虑系统设备的 数量、大小、尺寸及必要工作面积及其他附属设施。 二、机房设置 宜设在主楼的底层,在确保设备安全的条件下,亦可设在地 下层;上方或邻近无潮湿房间;不宜设置在人员频繁出入的 场所附近。 三、周边环境 周围环境相对安静,环境噪声声级低;无有害气体、蒸气以 及烟尘侵入;远离容易产生电磁辐射干扰的场所;远离易燃、 易爆场所。,四、室内环境 应安装空调或集中空调系统;宜设

11、铝合金骨架架空的活动地板,高度不低于0.2m,各类导线在活动地板下线槽内敷设,电源线与信号线之间应采取隔离措施; 宜采用天棚暗装室内照明,室内平均照度宜取150200lx; 室内温度宜为1628,相对湿度宜为40%至65%;室内系统设备都处于工作状态时,在中央控制台处测量的噪音应小于70dB。 五、系统布局 屏前净空按操作台前沿计算不得小于1.5m,屏后净空不得小于1m 主要走道不应小于1.5m,次要走道不应小于0.8m。 门宽不应小于0.9m,门高不应小于2.1m。,六、安全与消防 根据系统规模大小设置灭火装置,禁止采用水喷淋装置。 规模较大的系统,宜设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除了放置灭火设备

12、外,还应安装火灾报警控制器。 安保管理中心应有自身安全防范的措施。 七、供电 系统需长期无间断连续运行,要求有可靠的电源保证。 宜采用变电所引双回路电源末端自动切换方式。 设不间断电源(UPS)装置或柴油发电机组作后备。 应对所有设备集中供电,保证电源同步。当用电设备距离监控室较远而集中供电有困难时,也可就近解决,但必须由与小区安保管理中心配电箱的同相位分回路电源供电,或采取外同步的方法。,八、接地 采用专用和共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应分别不大于 和1 ,接地干线应采用铜芯导线。工作接地应构成系 统一点接地。应采用一点接地方式。对于高层楼宇,通 常利用基础钢筋网作为综合接地网,整座建筑的电气

13、接地、 防雷接地及各种系统设备的保护接地都接在接地网上。 九、线路的敷设 电源线采用BV-(500)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线;信号线采用 50,75,93的同轴电缆、屏蔽与非屏蔽双绞线、普通 铜芯导线或控制电缆。,线路宜采用金属管、金属线槽或带盖板的金属桥架配线方 式。信号线不得与电源线共管敷设,当它们之间必须作无 屏蔽平行敷设时,间距不小于0.3m,如敷于同一金属线槽, 需设金属隔离。 水平方向布线可采用天棚内线槽、线架配线方式,地板上 的架空、活动地板下或地毯下配线方式以及沟槽配线方式, 楼板内的配线管、配线槽方式,房间内的沿墙配线方式等。 消防联动控制、自动灭火控制、通信、应急照明、事故广 播

14、等线路,应穿金属管保护,并宜敷设在保护层厚度不小于 3cm的非燃烧体结构内,当必须采用明敷时,则应对金属管 采取防火保护措施。当采用具有非延燃性绝缘和护套的电缆 时,可以不穿金属保护管,但应将其敷设在电缆竖井内。 不同电压、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可共管或在线槽的同 一槽孔内敷设。,智能化住宅小区设备监控系统主要包括:小区公共设备管理系统(含供配电、给排水、电梯监控、公共照明等)、数据远程抄表系统(含水表、电表、煤气表等)、背景音乐与社区广播系统、电子公告牌系统、中控室管理系统等。 公共设备管理系统的组成:小区给排水监控系统、小区变配电监测系统、小区灯光照明控制系统、小区电梯监控系统、其他设备监

15、控系统等。 公共设备管理系统的配置:设备层(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层(采集器、控制器)、网络层(现场总线)、管理层(计算机以及系统软件)。 远程抄表系统的构成:数据采集终端、系统集中器、总控站。,本章小节,广播音响系统的构成:音源、前置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矩阵分配器、监听器、扬声器。 一卡通系统的构成:管理中心(服务器、计算机、打印机、发卡机、UPS、485通信控制器、非接触式读写器等)、前端设备(读卡机及相关设备组成的各子系统)、传输系统(集成器和有线网络)、非接触式IC卡。 电子公告牌系统的构成:计算机、主控板、传输介质、电子显示屏。 中控室管理系统的职责:接受信号、输出信号、系统管理。 中控室管理注意事项:机房面积(20-70m2)、位置设置(小区中心底层为宜)、周边环境(防尘、防噪、防电磁辐射)、室内环境(防尘、防潮、恒温)、系统布局(留足通道、便于维护、操作)、消防(气体灭火)、供电(配置双回路、UPS)、接地(专用接地4共用接地1)管线敷设(强弱电分管分槽)。,知识结构图,回首页,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