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名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9515814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名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00名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00名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00名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00名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0名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名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广东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 )A. 原子、分子、细胞器、

2、细胞 B.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C. 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 D.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2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 )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等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有染色体,原核细胞无染色体,但有拟核,其中都含有DNA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有多种多样A. B. C. D. 3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主要储能物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以及生物的遗传物质分别是( )A. 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 B. 脂肪、糖类、蛋白质、核酸C. 蛋白质、糖类、核酸、脂肪 D. 脂肪、蛋白质、糖类、核酸4下图所示为对刚收获的小麦种子所做的不同处理方式,下列说

3、法最可能正确的是( )A. 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碳B. 丙在细胞中主要以分子态的形式存在C. 晒干、烘烤过程使小麦种子失去的物质是相同的化合物D. 乙种子在适宜条件下一定能萌发5某多肽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多肽的正确叙述是( )A. 该多肽水解后可产生5种氨基酸B. 该多肽属于六肽化合物,含有4个肽键C. 该多肽的合成车间是核糖体D. 该多肽的分泌不需要ATP6下图表示由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图中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则最可能是氨基酸B. 若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可能是脂肪C. 若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最可能是糖原D. 若为多聚体,

4、且是细菌的遗传物质,则是RNA7制备细胞膜时,稀释红细胞的液体和使细胞涨破的方法分别是( )A. 生理盐水,将其放入清水中 B. 9%的NaCl溶液,将其放入清水中C. 清水,将其放入生理盐水中 D. 清水,将其放入9%的NaCl溶液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用于检测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鉴定B. 只要提高蔗糖溶液的浓度,就可使质壁分离与复原的速率加快C. 脂肪的检测实验中需要显微镜才能看到花生子叶切片中被染色的脂肪滴D. 若观察的细胞是无色透明的,为了取得明显的效果,应调节出较亮的视野9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

5、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所示。据图不能体现的信息是( )A. 不同种类的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不同B. 水稻对Si044-需求量较大,番茄对Si044-需求量较小C. 同种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速率不同D. 水稻培养液里的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不吸收Ca2+10科学家提供35S标记的氨基酸培养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量细胞合成并分泌乳腺蛋白过程中各种膜结构的面积变化,结果如下图。下列选项表示a、b、c所代表的膜结构名称以及放射性标记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a核糖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B. a内质网b高尔基体c细胞膜C. a高尔基体c内质网b细胞膜D. a内质网c高尔基体b细胞膜

6、11对人体细胞内关于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TP主要在线粒体中生成B. 它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C. ATPADP相互转变时物质和能量转变都是可逆D. 细胞内储存有大量ATP,供各项生命活动需要12下图为植物某叶肉细胞中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1、2中的两种生物膜依次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B. 图1中的H来自水,图2中的H只来自丙酮酸C. 两种生物膜除了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ATPD. 影响图1、2中的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外界因素分别是温度和光照13下图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滤纸条上最下端

7、的色素是叶绿素aB. 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滤液挥发C. 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D. 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蓝紫光14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是为保证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B. 要及时为板结的土壤松土透气,以保证根细胞的有氧呼吸C. 皮肤破损较深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D. 慢跑可以避免肌肉细胞因剧烈运动缺氧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15下图A为两个渗透装置,溶液a、b为不同浓度的同种溶液,且a溶液浓度b溶液浓度,c为清水,图B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表皮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8、 )A. 图A中装置2的液面一段时间后会高于装置1的液面B. 图B中的、相当于图A中的C. 若图B所示为某农作物根毛细胞,此时应及时灌溉D. 图B中的与图A中的通透性不同16下式表示某细胞内的新陈代谢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过程一定发生在叶绿体中 B. 乙过程发生一定在线粒体中C. 甲过程所需能量一定来自光能 D. 该细胞一定不是乳酸菌17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装置,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实验需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的对比实验,其中乙组作为对照组B. 若取B瓶和D瓶中液体分别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则D瓶内的溶液会变黄C. 若将澄清石灰水换成溴麝香草酚蓝水溶

9、液,则可根据溶液变黄的时间长短,来检测 CO2的产生速率D. 根据C瓶和E瓶的浑浊程度不能判断酵母菌呼吸方式18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无限增殖B. 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C. 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细胞癌变D. 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19老年人有老年斑,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 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颜色变深B. 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颜色加深C. 细胞内色素的积累,颜色变深D. 细胞中的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黑色素分解减少,颜色加深20下图表示人体部分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10、( )A. 细胞甲的分裂能力最强,分化程度最高B. 过程发生了细胞的增殖,过程发生了细胞的分化C. 肌细胞与神经细胞内所含的基因不同D. 细胞衰老和凋亡以及细胞癌变都属于正常的生理过程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21图甲、代表四种类型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大写字母表示某些物质,小写字母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注: 内填数字序号或字母)(1)从结构上看,图甲细胞与其它三类的差别最大,主要区别是_。(2)如果是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应属于甲图的_类细胞,但图中不应有的结构是 _。如果将该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_(会、不会)出现质壁分离的现象。

11、(3)甲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类细胞。(4)甲图中四类细胞与周围环境进行信息交流均依赖于_。(5)若图乙是人体红细胞膜,则表示吸收葡萄糖的是图中的_方式;图中e所表示的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该方式主要由甲图中的 _(细胞器)提供能量。运输的物质种类与细胞膜上的 _有关,这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_。22某同学将马铃薯磨碎、过滤得到提取液。在30的条件下,取等量提取液分别加到4支盛有等量过氧化氢溶液,pH分别为3、5、7、9的试管中,结果发现每支试管都产生气体。然后,将加入另4支试管中的提取液的量减半,重复上述实验。在相同时间内,分别测得两次实验中过氧化氢的含量变化并绘制成图1所示曲线,请回答:

12、(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2)曲线A是第_次实验的结果。(3)曲线A和B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最低点位于横坐标同一位置的原因是_。(4)图2表示马铃薯的过氧化氢酶在体外的最适条件下,底物浓度对酶所催化反应的速率的影响。限制C点催化反应速率不再增加的主要因素是_。请在图上分别画出:如果在A点,将温度提高10时的曲线变化图;如果在C点加入大量pH为1.5的HCl的曲线变化图。23图甲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乙表示某绿色植物的细胞代谢情况;图丙是某兴趣小组将植物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用红外线测量仪测得的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请分析回答:(1)图甲中的a点表示

13、_,c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2)图乙所示的该植物细胞代谢情况可用图甲中ad四点中_表示,也可以用图丙ej六个点中的_表示。(3)当光照强度在图甲的d点时,该植物叶绿体固定的二氧化碳的量是_mg/100cm2/h。(4)若图甲曲线表示该植物在25时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并且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那么在原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提高到30,理论上分析c点将_(填“左移”“右移”或“不变”)。(5)由图丙可推知,密闭玻璃温室中氧气浓度最大的是_点。24点与0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_。(填“增多”“不变”或“减少”)24如图甲中a、b、c、d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的该植物有丝分裂的部分细胞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_(填字母)区细胞,实验中常用盐酸酒精混合液处理根尖,目的是_。图乙箭头所指的细胞处于分裂期的_期。(2)某同学通过多次实验汇总得到各时期的细胞数记录如下,细胞分裂时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总数MABCD数值最大的字母是_,理由_,若已知该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大约为720分钟,则分裂间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