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名校】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9515692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67.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名校】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100名校】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100名校】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100名校】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100名校】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0名校】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名校】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1下列概念图中,a、b、c、d、e、f所代表的生物学概念正确的是(

2、)A. 体液、细胞外液、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液、血红蛋白B. 可遗传变异、突变、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21三体综合征C.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脑、脊髓、言语区D. 神经元、突起、胞体、轴突、树突、突触小体2下列关于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 如果亲代正常而子代出现了遗传病,则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 如果亲代患病且子代都患病,则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 如果这种病只在男性身上表现,则该病是伴Y染色体遗传病D. 某女性及其外祖父均患病,其他人均正常,则该病是伴X染色体遗传病3现代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对

3、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A. B. C. D. 4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变成7乙基鸟瞟呤,后者不与胞嘧啶配对而与胸腺嘧啶配对。为获得更多的水稻变异类型,育种专家常用适宜浓度的EMS溶液浸泡种子后再进行大田种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EMS的处理可使种子基因重组的频率提高B. EMS的处理可使DNA分子的热稳定性提高C. 获得的变异植株其细胞核DNA的嘌呤含量高于嘧啶D. EMS的处理可使种

4、子的基因型发生改变5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妻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 )A. 1/10 B. 10/19 C. 1/19 D. 1/26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格里菲思实验中R型肺炎双球菌可使小鼠患败血症死亡B. 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C. 艾弗里实验证明了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D.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7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DNA复制、转录都是以DNA两条链为模板,翻译则是以mRNA为模板B. 核基因转录形成

5、的mRNA通过核膜以胞吐的方式进入细胞质中进行翻译过程C. 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 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氨基酸8某农科所通过如图育种过程培育出了高品质的糯小麦,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育种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B. a过程能提高突变率,从而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C. a.c过程都需要使用秋水仙素,都只能作用于萌发的种子D. 要获得yyRR,b过程需要进行不断的自交来提高纯合率9某植物的花色受A、a基因,B、b基因的影响,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花色遗传的控制如下图,则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开黄花的植株所占比例为( )A.

6、 1/16 B. 3/16 C. 7/16 D. 9/1610对于一个染色体组成为XXY的色觉正常的男孩,其双亲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 色盲的母亲和正常的父亲 色盲的父亲和正常的母亲(不携带色盲基因)则以上两种情况中,染色体变异分别发生于什么之中( )A. 精子,精子 B. 精子,卵细胞C. 卵细胞,卵细胞 D. 精子,精子或卵细胞11如图为人体细胞核内转录过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和ATP中所含有的五碳糖都是核糖B. 启动该过程必需的有机物和胰岛素、生长激素一样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均呈紫色C. 人体该过程消耗的能量可由淀粉、蛋白质、纤维素氧化分解提供D. 核内形成的需通过两层生物膜才能与细胞质

7、中的核糖体结合12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B. 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C. 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D. 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13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则新产生的噬菌体中( )A. DNA中含有35S B. 蛋白质中含35SC. 蛋白质和DNA中都含有35S D. 蛋白质和DNA中都不含35S14若用32P标记“人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

8、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A. 中期是46和46、后期是92和46B. 中期是46和46、后期是92和92C. 中期是46和23、后期是92和23D. 中期是46和23、后期是46和2315某DNA分子中A+T占整个DNA分子碱基总数的44%,其中一条链(a)上的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1%,那么,对应的另一条互补链(b)上的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是()A. 35% B. 29% C. 28% D. 21%16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豌豆植株在有性生殖时,一对等位基因不会发生基因重组B. 有性生殖过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不能发生基因重组C. 减数分裂过

9、程中,控制一对性状的基因不能发生基因重组D. 由碱基对改变引起的DNA分子结构的改变就是基因突变17一个双链DNA分子,由于某种原因在复制解旋时发生错误,一条链上的A变成了T,则DNA分子经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分子占( )A. 1/2n1 B. 1/2 C. 1/2n1 D. 118下面是某同学在使用同位素标记法的实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其中正确的操作或结论是( )A. 给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注射用3H标记的核苷酸,一段时间后,可依次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检测到放射性B. 小白鼠吸入18O2,则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C. 在探究光合作用释放O2中氧的来源实验中,可用18O同时标

10、记H2O和CO2作为小球藻光合作用的原料D. 用15N标记精原细胞的DNA双链,然后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细胞中,含15N的精细胞所占的比例是50%19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25%。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A. 331 B. 441 C. 120 D. 12120如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示过程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B. 酶A、B均可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C. 过程所需的模板相同但原料不同D. 过程中碱基

11、互补配对方式相同21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其原因是因为()稳态可以为细胞代谢提供充足的物质稳态可以为细胞代谢所需的酶提供适宜的温度稳态可以为细胞代谢所需的酶提供适宜的pH稳态可以使细胞维持正常的形态A. B. C. D. 22下列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A.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B. 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C. 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为氨基酸D. 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23 一个正常人从35的环境进入一室温只有18的空调房间,机体发生的变化是( )A. 散热减少,产热随后增加 B. 散热增加,产热随后减少C. 散热减少,产热随后减少 D. 散热增加,产热随后增加24下图表示甲

12、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B. 丙细胞周围毛细血管中不存在aC. 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释放激素的调节D. 成年人的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可调节其大脑的发育25下图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恰当的是( )A. 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B. 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 过程表示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D. 过程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26下面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饭后血糖升高时,人体可以通过“内刺激acd”,促进胰岛素的分泌B. 当人的手被针刺时,可

13、以通过“外刺激acdf”,使手缩回C. 人在寒冷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外刺激acd”,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D. 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能完成h过程27 如图是某人在摄食后及运动过程中血糖平衡的调节示意图。其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摄食后1 h内,分泌物甲增多可以促进体内血糖合成糖原等物质B. 分泌物乙是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其主要作用的结果又可影响分泌物甲的分泌C. 22.5 h分泌物乙增多,它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脂肪等转化成葡萄糖D. 从图中可看出,分泌物甲和分泌物乙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28 下图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模式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若细胞1产生的激素是胰高血糖

14、素,则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B. 若靶细胞是胰岛B细胞,当血糖含量为130mg/dL时,下丘脑通过细胞3作用于靶细胞,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效应是分泌胰岛素加快C. 若细胞3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部位膜外电位的变化是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D. 细胞2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作用的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29如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2、细胞3均起于造血干细胞B. 细胞5与细胞4仍具有分裂能力C. 、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D. 细胞1、2、3、4中都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30如图表示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抗原刺激机体后,T细胞和B细胞会分化,但不会增殖B. 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 抗体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D. 效应T细胞引起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31科学研究揭示,与病毒和肿瘤作战的T细胞,具有短期保护和长期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