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名校】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9515691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名校】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00名校】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00名校】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00名校】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00名校】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0名校】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名校】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用某种物质处理细胞后,该细胞膜仅具有自由扩散的运输方式,则处理该

2、细胞的物质最可能是( )A. 淀粉酶 B. 蛋白酶 C. 脂肪酶 D. 生长素2有一种物质只能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但却不能顺浓度梯度进出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分子层膜。这种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是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主动运输 D. 内吞和外排3如图表示物质进入细胞的两种方式,对该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I和分别表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B. I和分别表示胞吞和胞吐过程C. H2O、O2是以方式I进入细胞的D. 葡萄糖、性激素是以方式进入细胞的4叶内细胞内的下列生理过程,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A. O2的产生 B. H2O生成 C. H的消耗 D. ATP的合成5细胞中的葡萄糖

3、只有通过有氧呼吸才能产生的是( )A. 丙酮酸 B. CO2 C. ATP D. H2O6下列哪项是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有的现象A. 产生ATP B. 分解葡萄糖 C. 在植物体内随时进行 D. 在线粒体内发生7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的转移途径是( )A. 葡萄糖丙酮酸水 B. 葡萄糖丙酮酸氧C. 葡萄糖丙酮酸CO2 D. 葡萄糖氧水8下图表示氧气浓度对培养液中草履虫、乳酸菌、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的影响,曲线a、b、c分别代表了( )A. 酵母菌、乳酸菌、草履虫B. 酵母菌、草履虫、乳酸菌C. 乳酸菌、酵母菌、草履虫D. 草履虫、乳酸菌、酵母菌9下列各种反应

4、分别在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基质、线粒体基质中完成的是( )A. 葡萄糖的分解、CO2的产生、C3的还原 B. 丙酮酸的分解、水的生成、氧的利用C. 蛋白酶的合成、C3的还原、CO2的固定 D. 葡萄糖的分解、CO2的固定、CO2的产生10在适宜温度、pH条件下,图中实线表示没有酶促反应的进程。在t1时,将催化此反应的酶加入反应物中,则图中表示此反应进程的是( )A. 曲线a B. 曲线b C. 曲线c D. 曲线d11下列关于图所示的模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不产生气泡,乙产生气泡B. 甲和乙都产生气泡,气泡成分不同C. 甲产生气泡,乙不产生气泡D. 甲和乙都产生气泡,气泡成分相同1

5、2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能正确表达细胞吸水速率变化过程的是( )A. B. C. D. 1313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酶的组成元素都为C、H、O、NB.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C. 酶催化效率高是因为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显著D. 过酸、过碱能使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14关于探究酶特性的实验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为底物B. 若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C. 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D. 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不能用碘液检测实验结果15下

6、列有关细胞中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B细胞质基质在缺氧条件下才能产生ATPC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DATP中的能量可能来源于光能,但不可能转化为光能16下列关于硝化细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其细胞内没有叶绿素 B. 细胞内有线粒体C. 自身能合成有机物 D. 属自养型生物17下面所列举的反应式中,在活细胞中均能发生的是()A. C6H12O62C2H5OH 2CO2能量 B. CO2H2O (CH2O)O2C. ATPADPPi能量 D. C6H12O62C3H6O3能量18细胞呼吸对生命活动意义重大,下面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7、.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B. 有叶绿体的细胞可以自行合成ATP,因此不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C. 动物停止细胞呼吸就不能合成ATP,作为生命基本特征的新陈代谢就此终结D. 细胞呼吸中有机物的分解必须有水和氧气参与才能释放储存的能量19下列生产措施或生活现象所涉及的细胞呼吸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 提倡慢跑,可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人体肌肉酸胀B. 零度以上低温贮存果蔬,可降低呼吸酶活性,减少有机物的分解C. 马铃薯块茎腐烂的原因是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D. 作物种子贮藏前需要干燥,主要是通过减少水分以抑制细胞有氧呼吸20下图表示叶绿体色素

8、的吸收光谱(颜色深、浅分别表示吸收量多、少)。甲、乙两图分别是()A. 类胡萝卜素、叶绿素的吸收光谱 B.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C. 叶黄素、叶绿素的吸收光谱 D. 叶黄素、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21如图表示光照下叶肉细胞中甲、乙两种细胞器间的气体交换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黑暗环境中甲结构将停止其生理活动B. 甲、乙结构均能产生ATP,并都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C. 植物正常生长时,乙结构产生的O2全部被甲结构吸收D. 通过增施农家肥可以增加温室中的CO2浓度,促进乙的生理活动22光合作用是多位科学家通过实验逐步发现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

9、作用可以产生淀粉B.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实植物可以产生氧气 C.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证明氧气由叶绿体释放出来D.卡尔文用14C标记CO2探明了光合作用中C的转移途径23下列关于人体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正确的是( )A. 葡萄糖只能作为有氧呼吸分解的底物 B. 二氧化碳只是有氧呼吸的产物C. 还原氢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 D. 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也都能合成ATP24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有CO2生成时,则可判断此过程 ( )A. 是无氧呼吸 B. 是有氧呼吸C. 不是乳酸发酵 D. 不是酒精发酵25对19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的实验及其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实验中的水绵和细菌之间为寄

10、生关系 B. 实验中两种生物共有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C. 该实验可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D. 实验中的水绵和细菌都可进行有氧呼吸26下列关于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既能产生酶又能产生ATPB. 酶与ATP均具有高效性与专一性C. ATP含有核糖而所有的酶均不含核糖D. 酶的形成要消耗ATP,ATP的形需要酶的催化27下列对生物体内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和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B. 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C. 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D. 细胞内各种形式的能

11、量转换都是以ATP为中心环节的28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气体产生情况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CO2浓度在恒定水平。下列几种实验结果(给予相同的环境条件),你觉得不可能出现的是( )A. 甲、乙装置中的水滴都右移B. 甲、乙装置中的水滴都左移C. 甲装置中的水滴不动,乙装置中的水滴左移D. 甲装置中的水滴右移,乙装置中的水滴左移29下列对细胞代谢需要的直接能源物质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葡萄糖的跨膜运输不一定消耗该物质B. 该物质不可能产生、消耗于同一细胞器C. 该物质是高能磷酸化合物,其分子中有三个高能磷酸键D. 人体细胞内贮存

12、有大量的该物质,以适应生理活动的需要30如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B. 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最弱C. 氧浓度为d时,无氧呼吸的强度与有氧呼吸相等D. 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5倍31将某水生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其有机物积累量的影响,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温度()10152025光照下CO2吸收量(mg/h)2.503.253.754.25黑暗中CO2释放量(mg/h)1.001.502.2

13、53.00根据该表数据分析,如果每天交替进行12 h光照、12 h黑暗,那么在哪种恒温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A. 10 B. 20 C. 15 D. 25 32关于新陈代谢与酶、ATP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 酶、ATP都与新陈代谢密切相关,但两者的合成并无直接关系B.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C. 酶的种类具有物种差异性,而ATP却无物种差异性D. 酶在细胞的新陈代谢中起调节作用,而且作用后不会失活33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酵母菌常被用作研究细胞呼吸的实验材料,其主要原因是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

14、生物B. 在无氧呼吸的装置中,需将酵母液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将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 在有氧呼吸的装置中,可将空气直接通入酵母菌的培养液D. 该实验采用了对比实验的方法34图为同学们用不同光照对菠菜处理一段时间后,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高B. 色素呈橙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C. 可看出色素的合成受外界因素的影响D. 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是植物适应环境的表现之一35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不同,产生CO2的场所也不同B. 与夏季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缩短C. 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H和CO2后,不能完成暗反应D. 密闭玻璃容器中降低CO2供应,植物光反应不受影响但暗反应速率降低36酒精是生物实验室常用试剂,下列有关酒精及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用无水酒精分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