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名校】江西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9515617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名校】江西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00名校】江西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00名校】江西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00名校】江西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00名校】江西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0名校】江西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名校】江西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1某人体检结果显示,其红细胞有的是正常的圆饼状,有的是弯曲的镰刀

2、型。出现镰刀型红细胞的根本原因是 ( )A. 血红蛋白中的一个氨基酸改变B. 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C. mRNA中的一个碱基发生了改变D. 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替换2某植物个体中的一个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该基因发生插入突变,使mRNA增加了一个三碱基序列UUC,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基因发生突变后,基因的结构一定会发生改变B. 该突变基因进行复制时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C. 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1个氨基酸不同D. 若该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一定无法遗传3诱变育种有很多突出优点,也存在一些缺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结实率低,发

3、育迟缓提高突变率,使后代性状变异较快,因而加快育种进程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茎秆粗壮,果实、种子大,营养物质含量高有利个体不多,需要处理大量的材料A. B. C. D. 4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没有外来不良因素的影响时,生物就不会发生基因突变B.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不一定引起基因突变C. 低等生物和高等动植物都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D. 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从而产生一个以上的非等位基因5在胎儿出生前,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取样细胞不能检测出来的遗传病是A. 21三体综合征 B. 猫叫综合征 C.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D.

4、红绿色盲6人类Patau综合征是一种13号染色体三体遗传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Patau综合征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变异B. 患该病的个体的体细胞中都存在有该病致病基因C. 该病患者与正常个体婚配所得后代一定是患该病D. 可通过产前羊水细胞检査来诊断胎儿是否患该病7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雄果蝇的精子中所含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构成一个染色体组B. 某生物体细胞中来自父方或母方的全部染色体构成一个染色体组C. 体细胞的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D. 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8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

5、的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后需要洗去浮色,避免影响观察B. 将根尖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散开C. 用低倍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均为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D. 低温处理分生区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9某校学习小组进行“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研究中,不正确的是( )A. 撰写的调查报告中应包括调查目的、对象、方法、结果、分析和结论等B. 调查时最好选取多基因遗传病,因为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C. 调查白化病的发病率时,应该注意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以减小误差D. 调查高度近视的遗传方式时,应该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并

6、绘制家系图10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B. 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导致基因重组C. 基因型为Aa的植物体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该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D.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四种配子AB:Ab:aB:ab=1:1:1:1该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11下列结构在基因工程中一般不能作为运载体的是( )A. 质粒 B. 噬菌体 C. 细菌拟核DNA D. 动植物病毒12下图表示一项重要生物技术的关键步骤,X是获得外源基因并能够表达的细胞。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是含

7、有胰岛素基因并能合成胰岛素的细菌细胞B. 质粒是细胞核或拟核外能自主复制的小型环状DNAC. 目的基因与质粒的重组需要限制酶和DNA聚合酶D. 该技术为DNA重组技术,又称之为基因拼接技术13某果蝇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依次占10%、20%、70%。改变饲养条件后,含a基因的精子活力下降,仅有50%的a精子具有受精能力,其他配子不受影响。试从理论分析,个体间随机交配产生的下一代种群中( )A. a的基因频率为44% B. 雌雄个体的比例发生变化C. Aa基因型的个体占50% D. AA,Aa,aa个体比例为1:6:814果蝇的两对基因(A、a与D、d)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已知基

8、因型为AA或dd的个体胚胎致死。现有一对基因型相同的雌雄果蝇如下图所示,逐代自由交配(不考虑交叉互换),则后代中基因A的基因频率将( )A. 上升 B. 不变 C. 下降 D. 先升后降15下列关于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两种群基因库的差异逐渐增大可能导致生殖隔离B. 突变和自然选择都不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C. 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被选择的是个体的基因型D. 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来实现的16下列与进化有关的名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B. 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频率之和为1C. 生

9、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17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妻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子女患该病的概率( )A. 1/10 B. 10/19 C. 91/100 D. 1/218豌豆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株三体植株(三条2号染色体),其基因型为AAa。在减数分裂时2号染色体的任意两条移向一极,剩下的一条移向另一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植株变异类型导致基因种类增多 B. 该植株产生四种配子的比例为1:1:1:1C. 该植株细胞中可能含有4个A基因 D. 该植株自交产生Aaa子代的概率

10、为1/1819育种专家利用普通小麦(6n=42,AABBDD)与其近缘属簇毛麦(2n=24,VV)进行相关的育种实验,如下图所示,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普通小麦为多倍体,品系1和品系3则为单倍体B. 品系1和品系3由于不存在同源染色体而均不育C. 技术可为某药物处理,品系2发生染色体丢失D. 技术表示花药离体培养,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20下图为某植物育种流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子代与原种保持遗传稳定性B. 子代和选育的主要原理为基因重组C. 子代的选育过程一定要自交选育多代D. 子代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21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 血浆蛋白质

11、的合成 B. 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C.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被分解 D. 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形成葡萄糖22下列各项不能诱发人体组织水肿的原因是( )A.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B. 组织液中蛋白质增多C. 毛细淋巴管堵塞,组织液不能回流 D. 饮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23人体的内环境组成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相关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的内环境主要由液体构成B. 液体的蛋白质含量高于C. 液体能与液体直接进行相互物质交换D. 液体中的O2浓度高于液体24下列有关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神经递质、抗体、血红蛋白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中各化学成分保持

12、相对稳定C. 神经-体液调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D.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25 如图为某反射弧的模式图。为了验证某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而不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下列实验操作中不需要做的是( )A. 不放药物时,刺激B处,观察现象B. 药物放在A处,刺激B处,观察现象C. 药物放在B处,刺激C处,观察现象D. 药物放在C处,刺激B处,观察现象26 微电流计连接的两个电极分别放在正常的神经纤维膜表面,并在图示位置给予一个足够强度的刺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若微电流计偏转1次,说明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若微电流计偏转1次,说明神经

13、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若微电流计偏转2次,说明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若微电流计偏转2次,说明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刺激后,该处神经纤维膜内为正电位刺激后,该处神经纤维膜内为负电位A. B. C. D. 27若图中C是突触小泡,则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若在S处给予刺激,则在E处可测到有动作电位的产生B. C中物质以胞吐方式释放后可能会引起E处产生动作电位C. 兴奋在AB的传导速度与在DE的传导速度不同D. 兴奋由A处传至E处是以电信号的形式进行传导和传递28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如果破坏了下丘脑,动物仍然具有维持体温恒定的能力B. 人体

14、处于炎热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C. 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机体汗腺分泌减少,皮肤血管收缩D. 寒冷环境中出现“寒颤”的行为属于条件反射29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及其发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沃泰默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胃酸促使胰腺分泌胰液是十分顽固的神经反射,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B. 斯他林和贝利斯通过实验将小肠的神经完全破坏,从而否定了沃泰默的观点,证明是某种化学物质引起胰腺分泌胰液C. 促胰液素是由垂体产生后,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运输到胰腺,并与胰腺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从而引起胰腺分泌胰液D.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这一重要发现使人们认识到,人和动物体的生命活动,除了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外,还存在着激素调节30下图表示人体在正常情况下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结构X为垂体,结构Y为下丘脑B. 若结构Y受损,则含量升高,含量降低C. 若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和的含量将上升D. 某人幼年期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将导致侏儒症31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与调节过程中发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