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地集约利用的丛生竹资源开发与笋用林高效经营技术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07188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土地集约利用的丛生竹资源开发与笋用林高效经营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基于土地集约利用的丛生竹资源开发与笋用林高效经营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基于土地集约利用的丛生竹资源开发与笋用林高效经营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基于土地集约利用的丛生竹资源开发与笋用林高效经营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基于土地集约利用的丛生竹资源开发与笋用林高效经营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土地集约利用的丛生竹资源开发与笋用林高效经营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土地集约利用的丛生竹资源开发与笋用林高效经营技术(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6:基于土地集约利用的丛生竹资源开发与笋用林高效经营技术公示表项目名称基于土地集约利用的丛生竹资源开发与笋用林高效经营技术项目简介:所属科学技术领域:林业科学技术领域森林培育学科。竹子因具有生长快,效益好,可持续经营等特点,一直受到南方各级政府和竹农的普遍青睐,在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项目针对以往我国竹林培育多聚焦在毛竹等散生型竹种,而对中、南亚热带生长的许多优良丛生竹资源(约200余种)没有有效开发,土地资源利用率不高,竹林培育成效没有充分发挥的现实状况,围绕高产、耐寒竹种的选育及如何提升笋用丛生竹经营效益等难题,开展了丛生竹资源开发及笋用丛生竹高效经营技术的联合攻

2、关研究,取得以下几方面创新性成果:1、创建了国内第一个以耐寒竹种选育为目标的丛生竹种质资源库。,在全面清查省内种质资源的基础上,结合温州苍南县九龙湾的竹子主题公园建设,从南方各省引进、筛选并保存耐寒丛生竹种(变种、变型)63个,为丛生竹种的耐寒性评价和优良经济竹种的抗逆选育奠定了基础。2、选育了适宜用作制浆造纸和竹板材原料的丛生竹良种。聚焦工业化用竹,以材用为目标,在我国丛生竹分布北缘的温州地区,选育了产量和耐寒性高,纤维佳,适于作为竹浆造纸原料;及竹壁厚,单位面积产量高于现主栽品种毛竹2倍,能替代毛竹作为竹板材原料的丛生竹良种-大木竹贡后种源,填补了省内工业化用竹的良种空白。3、提出了针对竹

3、类植物生长特性的良种选育和评价方法。即突破竹子分类上的属、种慨念,从利用的目标角度,选育比当地主栽竹种更具利用价值的新竹种(或品种)作为区域性良种的方法。并在大木竹良种选育过程中得到了实践应用。4、创新性地研发了多项针对笋用丛生竹的高效经营技术。以笋味佳,商品价值高的绿竹为代表,系统研究并提出了以散生状培育、短周期更新、促进早期发笋和设施栽培等为创新内容的笋用丛生竹培育技术体系,填补了国内空白。5、技术的示范推广,增产增效作用显著。高效经营技术已在浙江、重庆等地先后建立试验示范林面积9400亩,辐射推广3.4万亩,近三年示范林累计新增直接经济效益8212万元,辐射推广区新增间接效益1.84亿元

4、。成为继覆盖雷竹林后,又一个大面积突破“亩产万元”的笋用竹种,为竹区群众找到了一条通过竹林培育,致富奔小康的路径。带动了周边地区造林热潮,近年来,在浙江温州地区土地极度紧张的背景下,仍新增绿竹林面积5.3 万亩。成为区域林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项目发表相关论文15篇,专著1本,制订地方和行业标准2项,认定良种1个,鉴(认)定成果4项,获浙江省林学会“科技兴林”一等奖1项。第三方评价:1、“绿竹笋用林高效培育与鲜笋储运技术”成果鉴定意见提出了留养头目笋和二水笋为主的丛生竹散生状栽培新方法。该方法能有效解决以往丛生竹培育中竹丛逐年抬高,竹蔸、竹根裸露,竹林易衰败,造成产量下降的难题,为绿竹笋用林持续

5、丰产与稳产奠定了技术基础;首次提出了绿竹大棚设施栽培方法。通过设施栽培可以提早出笋40天,延长出笋期半个月,达到了竹笋反季节上市,增加经营收入的目的;对笋目的出笋规律进行了深入观测,综合运用晒目施肥技术,显著提高了竹笋的经济效益;建立试验示范林3100亩,辐射推广面积1.2万亩,增加竹笋产值672万元,经济社会效益明显。该成果在丛生竹的散生状栽培、大棚设施栽培,绿竹笋微波处理加低温冷藏保鲜技术方面具有创新性,成果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笋用丛生竹培育技术规程”的林业行业标准审查结论该标准在总结科研成果和大量调研,并广泛征求相关单位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内容科学合理,提出的培育技术符合

6、生产实际,可操作性强,对于规范丛生竹笋用林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绿竹林高效经营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验收意见在平阳县麻步镇、水头镇分别建立试验示范林2处,合计面积达4300亩;2014年示范区鲜笋产量780 kg/亩,2015年鲜笋产量达824.2 kg/亩,比对照(580 kg/亩)平均增产约38.3%;亩均年增收约3500余元;试验示范林2014-2015年间增加直接经济效益3000余万元。项目制定地方和行业标准2项,辐射推广面积2万亩,验收合格。4、“大木竹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成果鉴定意见通过秆型结构和物理力学性能测试,论证了大木竹作为竹板材原料的可行性,为拓

7、展竹板材原料来源,缓解竹材供需矛盾提供了科学基础;通过竹秆化学成分和纤维形态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大木竹可作为优良制浆材料,丰富了我国竹浆造纸基地建设的优良竹种;通过生物学特性研究,掌握了大木竹适生栽培区域和培育技术,为大木竹的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成果总体达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5、科技查新结论委托项目通过对竹丛笋芽发笋规律的研究,提出的以持续留养竹株秆基中下部笋芽和合理留养二水笋为技术手段的绿竹散生状栽培新方法,除查新项目委托单位公开的文献外,未见其他述及;开展基于对绿竹笋用林笋芽分化和萌动规律的研究,通过适时留养母竹,调控母竹后期笋芽分化,提高养分积累方式,有效促进翌年初夏林分提早发笋1

8、0天,增加早期竹笋产量15%,达到经营增效的目的,除查新项目委托单位公开的文献外,未见其他报导;对浙闽一带的稀有丛生竹大木竹进行开发利用研究认为,大木竹材多数性能不次于毛竹,可作为竹板材原料,竹秆化学成分和纤维形态仅次于制浆性能优良的青皮竹,可作为制浆造纸的良好材料。该研究内容与结论除查新项目委托单位公开的文献外,未见其他报导。19直接经济效益、推广应用情况和社会效益1、完成单位近三年直接经济效益(单位:万元)单位名称2014年2015年2016年销售收入税收利润销售收入税收利润销售收入税收利润平阳县林业技术指导站597005970630006300634506345瑞安市林业技术推广站360

9、003700370003700合 计597005970990009900100450100452推广应用情况和社会效益(1)非完成单位应用本项目技术情况应用单位名称起止时间单位联系人电话推广应用量(情况)销售收入(万元)税收(万元)2014年2015年2016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4年2015年2016年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至2016童龙188833491580140064000141645000四川泸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2014至2016马光良1388271368863023001500000000合 计:1223078603社会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限600字)竹子产业

10、因具有从业人员多,效益好,见效快,涉及面大等特点,一直被各级政府推荐作为提升山区经济发展的首选目标。项目凭借浙南为我国丛生竹商品林分布北缘,毗邻杭州、上海等竹笋消费市场的区位优势,在浙江温州地区开发利用丛生竹资源,建立丛生笋用竹的培育技术体系,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区域林业经济的发展,为当地农民找到了一条通过竹林培育,改善民生的路径,而且也为我国南方大面积的笋用丛生竹培育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技术支撑和指导。选育的材用竹良种不仅有助于解决现阶段我国工业化大规模用竹只局限于毛竹单一竹种的问题,有利于竹产业的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对改善土地的利用效率(大木竹产量为毛竹的2倍以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

11、点对于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紧缺的浙江尤显重要。针对竹类植物生长特性的良种选育和评价方法的广泛应用,将显著提升我国竹子造林的良种化水平,促进优良经济竹种的大面积推广。项目对提升林业科技水平,为我省能够继续保持在全国竹产业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主要完成人员姓 名顾小平排 名1行政职务室主任技术职称研究员现从事专业林学工作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二级单位完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对本项目主要科学发现的贡献(限300字)1982年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竹林培育的科研和推广工作。是本成果所涉及各项目文本的起草人和课题主持人,自始至终参与和主持了课题的研究与技术推广工

12、作,带领同事和指导研究生顺利完成各项目的研究开发工作。从技术研发、标准的制(修)订及成果的转化推广,本人及本人主持的课题组均承担了主要的工作任务。主要完成人员姓 名朱如云排 名2行政职务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现从事专业林学工作单位平阳县林业局二级单位林业技术指导站完成单位平阳县林业局林业技术推广站对本项目主要科学发现的贡献(限300字)负责以散生状栽培、短周期更新、促进早期发笋、促成栽培等为主要内容的绿竹笋用林培育技术体系在平阳地区的推广工作。主要完成人员姓 名高贵宾排 名3行政职务技术职称助理研究员现从事专业竹林培育工作单位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二级单位完成单位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对本

13、项目主要科学发现的贡献(限300字)负责项目中绿竹笋用林高效培育及鲜笋储运技术研究,主要包括绿竹笋用林促成栽培、设施栽培、绿竹笋微波保鲜技术等。以第一作者发表相关科技论文8篇,参与获得鉴定技术成果1项。主要完成人员姓 名岳晋军排 名4行政职务技术职称助理研究员现从事专业竹林培育工作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二级单位完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对本项目主要科学发现的贡献(限300字)负责全面系统地清查浙江省丛生竹资源,创建了国内第一个以耐寒丛生竹选育为目标的丛生竹种质资源库,筛选、引进并保存了耐寒丛生竹63个。主要完成人员姓 名苏文会排 名5行政职务技术职称副研究员现从

14、事专业森林培育工作单位国际竹藤中心二级单位完成单位国际竹藤中心对本项目主要科学发现的贡献(限300字)负责优良丛生竹-大木竹的筛选评价及项目推广。主要开展了大木竹的生物量、秆型结构、竹材物理力学性质、竹材化学性质等测定,系统阐述了大木竹作为优良材用竹的优势和利用价值,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和技术突破。投入本项目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50%。主要完成人员姓 名温从辉排 名6行政职务站长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现从事专业林学工作单位浙江省平阳县林业局二级单位平阳县林业技术指导站完成单位平阳县林业技术指导站对本项目主要科学发现的贡献(限300字)负责平阳地区的丛生竹资源全面清查工作,制作腊叶标本100多份,拍摄照片2000多张,发表文章1篇。主要完成人员姓 名朱金胡排 名7行政职务/技术职称工程师现从事专业林学工作单位瑞安市林业技术推广站二级单位马屿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完成单位瑞安市林业技术推广站对本项目主要科学发现的贡献(限300字)负责以散生状栽培、短周期更新、促进早期发笋、促成栽培等为主要内容的绿竹笋用林培育技术体系在瑞安地区的推广工作主要完成人员姓 名吴晓丽排 名8行政职务/技术职称副研究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