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模拟:海口海港学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06379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校模拟:海口海港学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名校模拟:海口海港学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名校模拟:海口海港学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名校模拟:海口海港学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名校模拟:海口海港学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校模拟:海口海港学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校模拟:海口海港学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口海港学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 史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武帝为削弱丞相的职权,任用亲信朝臣,在内廷处理国政形成所谓的“中朝”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D元朝废除了尚书省和门下省,而将尚书省的六部移至中书省,并掌理一切政务2某一本历史著作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

2、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它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制度是A汉代内外朝 B唐代三省制 C明代内阁制 D清代设军机处3与中国以往反侵略战争相比,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A国际社会极大援助B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C实行了全民族抗战D日本侵略战线拉得太长4五四运动不同于辛亥革命之处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工人阶级起了主力军作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BCD5孙中山在逝世前曾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C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

3、农民D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6下图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方参会代表的人数,此图最能说明的实质问题是区域代表116人党代表165人人民解放军代表71人116人团体代表235人会议代表共662人特别邀请人士75人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B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数很多C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派别很多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来自各行各业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大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其主要措施有提出“有法可依”十六字方针平反各种冤假错案加紧全面立法工作,制定多部法律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工作ABCD8我国新时期的对外政策

4、有不结盟政策与周边国家建立友好关系“一边倒”政策对外开放A B C D9雅典政制有这样的记载:有一次,一个名叫吕锡马库斯的人犯有死罪,行刑吏准备执行。在他正坐着等死的时候,优美里德斯救了他。优美里德斯依据法律提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不得处死。到了陪审法庭举行审理的时候,吕锡马库斯被判处罪名不成立,得以免罪,于是他得到了“鼓槌下人”(即免于刑杖之人)的绰号。这一记载侧面反映出陪审法庭是当时雅典的A最高权力机关B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C最高行政机关D最高立法机关10公民法和万民法最主要的不同是A规定的内容不同B适用范围的不同C制定的依据不同D量刑的标准不同11在德意志帝国宪法中规定掌握国家

5、最高权力的是联邦议会帝国议会皇帝宰相A B C D12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有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昭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揭示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A BC D13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不包括A是世界上第一次工人武装起义的尝试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D极大地鼓舞和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14欧共体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使西欧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 B消除了西欧各国的矛盾C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 D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15春秋战国时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铁农具的使用牛耕的运用井田制的推行封建制

6、度的逐渐确立ABCD16宋元时期耕作技术全面成熟的主要表现是改进生产工具制成耧锄优良田间管理实行稻麦复种制进一步发掘地力,使用饼肥农作物交流引进玉米甘薯等A、 B、 C、 D、17施复夫妇开设的机房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体现,主要是因为A机房生产规模扩大B机房中分工比较细C机房中使用雇佣工人D机房产品投入市场18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打出了“求富”的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目的是发展资本企业带有一定的封建性代表性企业有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江南制造总局客观上诱导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ABCD1920世纪50年代,我国发生的下列历史事件中,没有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的是: A土

7、地改革运动 B农村合作化运动C没收官僚资本 D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20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解放”是指: A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使全党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心C使全党认识到“文革”是错误的 D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2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有: 改变单一集中管理模式 分配上克服“大锅饭”和平均主义有利于解放生产力 从根本上改变所有制形式A B C D22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观念。依据这一媒体特性与影响,你认为A、网络作为信息载体能无限拓展青少年知识B、使人们了解无限宽阔的世界发展和未来

8、变化C、给青少年学生健康精神带来危害,弊大于利D、可以上网获取知识,但要警惕网上的不良信息2316世纪,欧洲与亚洲、美洲和非洲的贸易往来增多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 C价格革命 D文艺复兴241851年在伦敦举办的博览会上,不可能展出的是()A火车机车B汽船C万能蒸汽机D合成橡胶25罗斯福新政通过立法规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目的是 A.克服经济危机,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B.争取工人支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C.加重对工人的剥削,攫取更多利润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二、材料分析题(第26题13分,第27题11分,第28题12分)26【材料一】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

9、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豆:古代盛食器具) -摘自礼记【材料二】凡进食之礼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食:干饭类食品; 羹:有浓汁的食品) -摘自礼记 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 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燕通宴) -摘自周礼【材料三】羹之有菜者用枝,其无菜者不用枝.(枝;筷子) -摘自礼记【材料四】考古发现的战国以前的餐叉 据王仁湘饮食与中国文化上述材料反映了周人饮食生活的状况.请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概述周人饮食生活的信息.(不得直译和摘抄原文)(13分)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白城县岭下、胜利、建政三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雇户贫户中户富户新富农地主其他1948年8319711618027

10、21953年3743550407单位:户材料二 1952年2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的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依据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学系资料室:农村政策文件选编(一) 材料三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现行农村政社合一的体制显然很不适应。宪法已明确规定在农建立乡政府,政社必须相应分开。引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1983年)请回答:(1)运用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反

11、映的农村阶级结构发生变动的根本原因。(2分)(2)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953年时的农村状况与国家工业化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4分)(3)材料三中提到的“农村政社合一体制”具体指什么?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他为什么不适应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3分)(4)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获得了哪些启示?(2分)28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1850年代18601895193619491956资本总额19181914材料二 19491956年,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不包括手工业)社会主义工业45%1950年18%37%图例说明:57%1953年29%14%67%19

12、56年33%国家资本主义工业民族资本主义(自产自销)材料三 199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集体经济国有经济混合经济中的公有成分非公有制经济4029724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近代哪种经济成分的演变过程?(1分)(2)材料二中的三个图表反映了我国经济成分有何重大变化?结合新中国的经济政 策,分析造成这些重大变化的原因。(6分)(3)材料三与材料二中1956年的图示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请指出原因。(4分) (4)据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共产党制定经济政策的基本依据是什么?(1分)三、问答题(第29题 12分,第30题10分,第31题15分)29试从经济发展状况、经济格局、政治格局演变三方面说明当代资本主义在战后初期、70年代初期、80年代这三个时期的发展状况。(12分)30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