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县立溪崑国民中学八十九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科试卷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06180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北县立溪崑国民中学八十九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科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台北县立溪崑国民中学八十九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科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台北县立溪崑国民中学八十九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科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台北县立溪崑国民中学八十九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科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台北县立溪崑国民中学八十九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科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台北县立溪崑国民中学八十九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科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北县立溪崑国民中学八十九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科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台北縣立溪崑國民中學九十七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定期評量自然科試題卷 七年級班座號姓名一。選擇題:(每題2分) 64%1【 】每到秋、冬季節,樹木會落葉(如:楓樹、木棉),請問落葉的主要目的為何? (A)保留更多養分(B)降低水分散失(C)吸收更多水分(D)有助光合作用2【 】冰箱中的食物較不易腐敗,是因低溫能:(A)殺死細菌(B)使食物中的好菌較多,不易腐壞(C)保持食物水分(D)使細菌中酶的活性降低3【 】人體的消化途徑是: (甲)脂質分解(乙)澱粉初步分解(丙)養分的吸收(丁)蛋白質的分解?(A)甲乙丙丁 (B)丙丁乙甲 (C)乙丁甲丙 (D)丁甲乙丙4【 】何者不是影響光合作用有效進行的

2、必要條件? (A)光 (B)水分 (C)氧 (D)葉綠素5【 】下列哪一種動物的循環系統中具有微血管以利物質的交換?(A)昆蟲(B)蜘蛛(C)蝦(D)蚯蚓。6【 】酵素在生物體內的作用主要為何?(A)增加反應的產物(B)加速特定反應的進行(C)能成為反應物以幫助產物的生成(D)減少反應的產物7【 】植物行光合作用的主要目的是: (A)釋放生物呼吸所需的氧氣(B)合成水供細胞利用(C)產生所需的養分(D)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8【 】插花時,將枝條放在水中修剪,可避免何處內形成氣泡而中斷水分運送,使花可維持較長時間不枯萎?(A)木質部(B)韌皮部(C)葉脈(D)形成層 9【 】提供身體發育所需的養

3、分主要經由那一個消化構造吸收後再送至各細胞使用?(A)胃(B)大腸(C)胰臟(D)小腸10【 】有關心臟活動的敘述何者正確?(A)心臟收縮時,血液由心室流入靜脈 (B)心臟收縮時,血液由心室流入動脈(C)心臟舒張時,血液由動脈流入心房 (D)心臟舒張時,血液由靜脈流入心室11【 】平日我們食用的花生油,黃豆中蛋白質及甘蔗的蔗糖。以上食物中所儲存的養分主要由何處製造後轉換而來?(A)根(B)莖 (C)葉 (D)花12【 】有關生物體內代謝作用之敘述,何者錯誤?(A)纖維素酶將纖維素消化成可使用的物質,此反應屬於分解反應 (B)將葡萄糖轉變成澱粉,此過程屬於合成反應 (C)任何代謝作用均要酵素參與

4、 (D)光合作用不屬於一種代謝作用13【 】植物根部的根毛與小腸內壁的絨毛功能類同,試問根毛或絨毛呈現突起狀,其意義為何?(A)保護內部構造(B)便於分泌物質(C)增加吸收物質的表面積(D)促進物質分解14【 】若我們不好好愛護植物,植物若是消失,大氣中哪個成分將會最先用盡?(A)氮氣 (B)氧氣 (C)水氣 (D)二氧化碳15【 】關於大腸的敘述,何者錯誤?(A)比小腸粗短(B)可吸收水分(C)能分解養分(D)未消化吸收的食物殘渣和水在此混合成糞便16【 】下圖為酵素參與某物質合成反應的示意圖,請問酵素是其中哪一種分子? (A)甲(B)乙(C)丙(D)丁17【 】哪一種生物體內物質的交換及運

5、輸,僅藉由擴散與細胞質流動來進行?(A)變形蟲(B)蝗蟲(C)魚(D)青蛙18【 】與光合作用有關的反應包括:(甲)水的分解(乙)二氧化碳的利用(丙)產生氧(丁)產生葡萄糖試問光合作用過程的光反應包含哪些反應?(A)甲乙(B)丙丁(C)甲丙(D)乙丁19【 】右圖是有關樹幹及其橫切木紋放大圖,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A)此木材由韌皮部形成 (B)乙細胞形成時間較甲細胞為早(C)甲的細胞比乙的細胞大 (D)甲的細胞為秋冬季節長出來的20【 】有關人體消化液中所含的消化酶,何者錯誤?(A)唾液含澱粉酶(B)膽汁含脂肪酶(C)胰液含蛋白酶(D)腸液含分解醣類的酶21【 】肛門是屬於哪一種系統中的器官?

6、(A)泌尿(B)排泄(C)消化(D)生殖22.【 】胃液中的鹽酸,主要的功能是: (甲)分解養分(乙)促進酵素分解活性(丙)防止食物腐敗(丁)促進酵素分泌(A)甲乙(B)乙丙(C)丙丁(D)甲丁23.【 】有關光合作用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光反應需要能量,暗反應不需要能量 (B)光反應不需要酵素參與,暗反應需要酵素參與(C)先進行光反應,再進行暗反應 (D)光反應在白天進行,暗反應在晚上進行24.【 】如下表為人體的動脈和靜脈差異比較,錯誤的是何者?動脈靜脈A管壁壁厚、彈性強壁較薄,彈性較差B血流方向將血液帶離心臟將血液帶回心臟C功能可施行打針與輸血可探測脈搏D管腔大小較小較大25.【

7、】丁丁家的蓮霧樹,其莖的基部被蟲啃掉一大圈樹皮而死亡,依其發生此結果的過程順序應為何?(甲)根細胞死亡(乙)枝葉枯黃(丙)水分運送受阻(丁)養分運送受阻(A)丁甲丙乙(B)甲乙丙丁(C)甲丁乙丙(D)丁乙甲丙26.【 】將向日葵的一段枝條插於裝有紅墨水的量筒中1小時(如右圖),將莖橫切一薄片,置於顯微鏡下觀察,紅墨水在莖內維管束的分布最可能為下列何者(深色處為紅墨水分布區)?(A) (B) (C) (D) 27.【 】依據人體消化液及其注入的消化管的配對,何者錯誤?(A)胰液小腸(B)腸液大腸(C)膽汁小腸(D)唾液口腔28.【 】一般正常人,每分鐘的心跳次數與脈搏跳動次數的關係是?(A)心跳

8、數大於脈搏數 (B)心跳數等於脈搏數 (C)心跳數小於脈搏數 (D)兩者之間沒有相關性29.【 】植物蒸散作用主要可幫助植物體:(A)獲得充足的氧氣 (B)獲得充足的二氧化碳(C)獲取充足的陽光 (D)吸收更多量的水分30.【 】冬冬跑完三圈後心跳加快,對人體本身的意義是: (A)加快保留體熱(B)減少養分消耗(C)促進廢物的形成(D)促進物質運送與廢物排除31.【 】人體細胞攝取養分的過程,需經過下列哪些順序?(甲)分泌消化液(乙)攝食食物(丙)小分子養分進入細胞(丁)食物分解。(A)乙甲丙丁(B)乙甲丁丙(C)甲丁乙丙(D)甲乙丙丁甲丙乙32【 】用顯微鏡觀察某植物葉子的下表皮,如右圖所示

9、,下列哪一項敘述錯誤?(A)植物缺水時,乙即行關閉(B)白天有光時乙開放(C)甲細胞能調節乙的開合(D)丙細胞能行光合作用二。題組:(請依各題【】內號碼依順序填入答案欄中)(每格2分) 36%1請依據右圖人類消化系統的構造回答以下問題:u【1】下列有關敘述何者正確?(A)e分泌的消化液可以分解澱粉(B) h內消化液所含酵素,適合在酸性環境下作用(C)g為消化管也是消化腺(D)脂質只能在消化管h中被分解v【2】所分泌的消化液和脂質的消化有關的消化腺有那些?(A)fg(B)dg(C)fgI(D)dgh1關於血管內血液的成分,請根據有關功能回答以下問題: u【3】可產生抗體者為: (A)紅血球(B)

10、白血球(C)血小板(D)血漿v【4】可以攜帶氧氣者為: (A)紅血球(B)白血球(C)血小板(D)血漿w【5】輸送水分、養分及廢物者為: (A)紅血球(B)白血球(C)血小板(D)血漿x【6】能穿過微血管管壁,吞噬病原體者: (A)紅血球(B)白血球(C)血小板(D)血漿2右圖為某植物莖的橫切面,試問:u【7】木材是指何處細胞老化後形成的?(A)甲(B)乙(C)丙(D)丁v【8】玉米和水稻缺乏:(A)甲(B)乙(C)丙(D)丁3取甲、乙和丙三支試管如下表方式裝置後,並放在37溫水中30分鐘後,再將各試管分別加入2mL本氏液隔水加熱檢驗後,觀察試管中顏色的變化。請回答下列問題:u【9】剛加入本氏

11、液時(尚未開始加熱),甲、乙、丙三支試管的顏色分別為何?(A)藍色、紅色、藍色(B)紅色、藍色、橙色(C)紅色、藍色、紅色(D)均為藍色。v【10】隔水加熱後,溶液顏色變化最明顯的試管應該是?(A)甲(B)乙(C)丙(D)甲和乙w【11】關於此實驗之目的,何者正確?(A)煮沸的唾液與澱粉作用後會生成糖(B)煮沸的唾液與糖作用後會生成澱粉(C)37下,唾液與澱粉作用後會生成糖(D)37下,唾液與糖作用後會生成澱粉x【12】有關酶的說明,何者正確?(A)唾液含澱粉酶,其能分解澱粉,也能分解蛋白質 (B)唾液中的酶由生物體形成,離開生物體便失去活性(C)唾液中的酶於高溫下失去作用,但溫度再回37後,

12、活性會恢復 (D)唾液中的澱粉酶主要由蛋白質組成ABDEFC4試根據右圖植物葉片的橫切面回答下列問題:u【13】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有那些? (A) AD (B) BE (C) AC (D) BDv【14】葉片進行光合作用所需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分別由何處進入葉子?(A) C和F (B) A和D (C) C和B (D) B和F包鋁箔紙區沒包鋁箔紙5光合作用的實驗:先將植物盆栽置於黑暗環境中3天後,再將鋁箔紙中間剪成十字型,用此鋁箔包覆葉片(如右圖),於陽光下照射3天後,摘下葉片做實驗。酒精沸水沸水水u【15】要檢定葉子內養分的有無,必需作如下的操作步驟,請排出正確的順序:(A)丁丙甲乙戊(B)甲

13、乙丙丁戊(C)丁甲丙乙戊(D)丁甲乙丙戊v【16】進行(甲)過程的目的是使葉子能(A)消毒 (B)清洗 (C)去除色素(D)去角質以軟化葉片w【17】(戊)圖中的試劑是?(A)亞甲藍液 (B)本氏液 (C)碘液 (D)酒精x【18】承上題,以試劑檢測葉子後,請選出正確的實驗呈色反應:(A)(B)(C)(D)台北縣立溪崑國民中學九十七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定期評量自然科試題卷 七年級班 座號姓名(答案卷)(一)選擇題:(每題分) 6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二)題組:(每格分) 36%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台北縣立溪崑國民中學九十七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定期評量自然科試題卷 七年級班 座號姓名(答案卷附答案)(一)選擇題:(每題分) 64%12345678910BDCCDBCADB11121314151617181920CDC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