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艺术概论及鉴赏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姚美康 建筑艺术概论及鉴赏2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506135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PPT 页数:175 大小:24.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艺术概论及鉴赏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姚美康 建筑艺术概论及鉴赏2_第1页
第1页 / 共175页
建筑艺术概论及鉴赏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姚美康 建筑艺术概论及鉴赏2_第2页
第2页 / 共175页
建筑艺术概论及鉴赏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姚美康 建筑艺术概论及鉴赏2_第3页
第3页 / 共175页
建筑艺术概论及鉴赏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姚美康 建筑艺术概论及鉴赏2_第4页
第4页 / 共175页
建筑艺术概论及鉴赏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姚美康 建筑艺术概论及鉴赏2_第5页
第5页 / 共1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艺术概论及鉴赏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姚美康 建筑艺术概论及鉴赏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艺术概论及鉴赏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姚美康 建筑艺术概论及鉴赏2(1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艺术概论及鉴赏(2),主讲 姚美康,二、中国传统建筑,蓟县独乐寺,三、现代建筑 (公元19世纪下半叶-),现代主义建筑特点 1、致力研究建筑的工业化、最低限度的生活空间、高层和多层居住建筑、生活区的规划和城市建设等问题。 2、突出建筑结构,强调简单、明确的特征和工业化特点。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还出现了许多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支派,如粗野主义、典雅主义、有机功能主义等。 4、艺术技术手法彼此交织,设计风格互相影响,大大丰富了现代主义建筑的面貌。,现代主义建筑大师 1、格罗皮乌斯(1883-1969) 现代建筑的奠基人之一。1991年,他在德国魏玛创建了国立建筑学校,简称“包豪斯学校”,其目的

2、是培养新型设计人才。 2、密斯.凡.德罗(1886-1969) 国际式建筑风格的创始人和重要实践者。他在实践中,成为20世纪20年代初最激进的建筑师之一,提出了“少就是多”的著名口号。,3、勒.柯布西埃(1887-1965) 现代遭建筑、现代设计、现代城市规划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 4、阿尔瓦.阿尔托(1898-1976) 现代建筑奠基人之一。是现代城市规划、工业产品设计的代表人物。 5、赖特(1867-1959) 西方建筑史上最富浪漫气质的建筑师和现代建筑的奠基人之一。,6、埃罗.沙里宁(1910-1961) 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和工业设计师。要求建筑和其他工业设计都能表达一种精神与追求。 7、

3、贝聿铭(1917-) 世界著名建筑大师,现代派建筑代表人物。他的创作思想植根于现代主义建筑,但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1、格罗皮乌斯(1883-1969)代表作,展览会馆(1914),法古斯工厂,包豪斯校舍(1925),包豪斯校舍(1925),2、密斯.凡.德罗(1886-1969)代表作,西班牙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的德国馆(1929),美国西格拉姆酿酒公司(1954-1958),范斯沃斯住宅(1950),3、勒.柯布西埃(1887-1965)代表作,萨伏伊别墅(1930),萨伏伊别墅(1930),法国巴黎大学城的瑞士学生宿舍(1932),马赛公寓大楼(1946-1952),朗香教堂(1953),

4、朗香教堂(1953),4、阿尔瓦.阿尔托(1898-1976)代表作,帕米欧肺病疗养院(1929-1933),帕米欧肺病疗养院(1929-1933),市政仃(1949-1952),玛利亚別墅(1937-1939),5、赖特(1867-1959)代表作,美国宾夕尼亚的流水别墅(1936),美国宾夕尼亚的流水别墅(1936),美国宾夕尼亚的流水别墅(1936),美国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1959),美国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1959),美国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1959),美国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1959),美国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1959),美国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1959),6、埃罗.沙里宁(191

5、0-1961)代表作,美国华盛顿杜勒斯机场(1962),美国华盛顿杜勒斯机场(1962),TWA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1961),7、贝聿铭(1917-)代表作,美国国家美术馆(1978),美国国家美术馆(1978),美国国家美术馆(1978),卢浮宫扩建工程(1988),卢浮宫扩建工程(1988),卢浮宫扩建工程(1988),卢浮宫扩建工程(1988),卢浮宫扩建工程(1988),悉尼歌剧院(1959-1973),悉尼歌剧院(1959-1973),悉尼歌剧院(1959-1973),悉尼歌剧院(1959-1973),悉尼歌剧院(1959-1973),悉尼歌剧院(1959-1973),路易斯安那超

6、级圆顶体育馆(1971-1975),路易斯安那超级圆顶体育馆(1971-1975),路易斯安那超级圆顶体育馆(1971-1975),路易斯安那超级圆顶体育馆(1971-1975),巴黎蓬皮杜中心(1972-1977),巴黎蓬皮杜中心(1972-1977),巴黎蓬皮杜中心(1972-1977),巴黎蓬皮杜中心(1972-1977),巴黎蓬皮杜中心(1972-1977),毕尔巴鄂市古根海姆博物馆(1991-1997),毕尔巴鄂市古根海姆博物馆(1991-1997),毕尔巴鄂市古根海姆博物馆(1991-1997),毕尔巴鄂市古根海姆博物馆(1991-1997),四.高塔和摩天建筑专题,建筑高度一览,

7、华盛顿纪念碑(1848-1884),华盛顿纪念碑(1848-1884),华盛顿纪念碑(1848-1884),华盛顿纪念碑(1848-1884),埃菲尔铁塔(1887-1889),埃菲尔铁塔(1887-1889),埃菲尔铁塔(1887-1889),埃菲尔铁塔(1887-1889),埃菲尔铁塔(1887-1889),埃菲尔铁塔(1887-1889),埃菲尔铁塔(1887-1889),纽约帝国大厦(1929-1931),纽约帝国大厦(1929-1931),纽约帝国大厦(1929-1931),纽约帝国大厦(1929-1931),美国圣路易斯的门拱(1948-1965),美国圣路易斯的门拱(1948-1

8、965),美国圣路易斯的门拱(1948-1965),美国圣路易斯的门拱(1948-1965),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1962-1973),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1962-1973),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1962-1973),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1962-1973),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1962-1973),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1962-1973),美国芝加哥的西尔斯大厦(1970-1974),美国芝加哥的西尔斯大厦(1970-1974)一,加拿大国铁电视塔(1973-1975),加拿大国铁电视塔(1973-1975),加拿大国铁电视塔(1973-1975),香港汇丰银行大厦(1978-1986),

9、香港汇丰银行大厦(1978-1986),香港汇丰银行大厦(1978-1986),香港汇丰银行大厦(1978-1986),香港汇丰银行大厦(1978-1986),马来西亚吉隆坡的石油大厦(1991-1996),马来西亚吉隆坡的石油大厦(1991-1996),马来西亚吉隆坡的石油大厦(1991-1996),马来西亚吉隆坡的石油大厦(1991-1996),伦敦摩天轮(1999),伦敦摩天轮(1999),伦敦摩天轮(1999),伦敦摩天轮(1999),伦敦摩天轮(1999),伦敦摩天轮(1999),12月13日 世界高楼协会颁给台北101大楼“世界第一高楼”证书。第一高楼里的电梯速度也是第一的,101

10、大楼里两部直达电梯从地下1楼到89楼观景台,不到40秒便可跑完,创下每分钟行驶1010米的新纪录,相当于时速60公里。 台北101大楼以508米的高度取代了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双子星大楼,在世界高楼协会颁发的“世界第一高楼”证书里,101大楼囊括了高度项目中三个第一,包括“世界最高建筑物”、“世界最高使用楼层”及“世界最高屋顶高度”。,为了应付每天超过1万名员工的上下班需求,101大楼里设有63部车厢状如胶囊的电梯,其中包含34部双层电梯、27部单层电梯,以及2部由地下一楼直达89楼景观台的直达电梯,这两部电梯正是拥有时速60公里的超高速电梯。,台湾101,台湾101,台湾101,台湾101,台湾

11、101,台湾101,上海拟建世界最高建筑,上海世界第一高楼原圆形空洞设计改为方形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建设从项目批准到全面开工,已历时10年。早在1995年12月,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就取得了土地使用权。然而,突如其来的东南亚金融风波,让森海外株式会社停止推进该项目。 2005年10月份,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有限公司召开中外记者新闻发布会,宣布最终确定的功能设计方案,原先颇多争议的大厦顶部的圆形空洞设计已改为方形设计。 据了解,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工程地块面积为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38.16万平方米,比邻金茂大厦。该工程建筑主体高度达492米,比目前金茂大厦还要高72米。,第三章 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我

12、们将中西建筑艺术进行比较,不难发现其中的差异,我们将其概括为“稳定”和“变革”。的确,讲到中国建筑文化的稳定性,世界上恐怕很难找到与之相匹敌的第二家了。中国木结构建筑体系和院落空间传统从夏朝开始,一直演绎至明清,这种发展是有序的、承上启下的渐进;而西方建筑,从古希腊、古罗马建筑一直到中世纪哥特式基督教堂及文艺复兴建筑,则表现出风格变革后的多样性,更不用说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间的差异了。,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中国人崇尚“天人合一”,在自然与人的关系上注重二者的融合,强调的是顺其自然。例如,“天圆地方”反映在建筑中,如天坛总平面北墙呈圆形,南为方形 ,即取此意,具有明确的礼教象征意义,使人们在情理

13、的“顿悟”中获得伦理上的精神感受(图3-3)。,西方文化以人为中心强调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以求得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西方文化将天人置于对立状态,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控制自然。西方建筑重视人为,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即便是巴洛克与洛可可式的建筑中有一些自然花纹,也不过是用自然来装点人工之作而已。 西方的园林讲究人工修饰,几何图形的布局,甚至几何图形的绿化,对称的轴线,整齐的树木排列,喷泉、花园、建筑等,一切都显出是人工所为,与中国园林亲近自然形成鲜明,儒道两家都讲“五行”的相克相生,而“五行”与建筑的方位、形状及色彩均有关系。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

14、,这五材即金、木、水、火、土。石被排斥在五材之外,古建筑上用得最多的便是土和木。为了近土,建筑就贴着地面层层铺开,不考虑向高处发展;而屋面的瓦、围护用的砖是由土和水加火烧成,所以亦可用。用石盖屋是不吉利的,致使砖石拱券结构只能有限地使用。到了明清,长期的采伐使中原地区的森林消耗殆尽,连修缮宫廷也缺乏用作柱、梁的大料了,然后就是以小料用铁箍拼合,也不屑以石代木。中国人对木的感情可谓之深矣。,西方古典建筑是指肇始于希腊古典时期(公元前5公先前4世纪),以古典美学为设计思想、以古典柱式为主要造型特征、以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古代建筑。具体而言有两种界定:狭义指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建筑;广义则指运用古典

15、精神和法式建造的西方建筑,它不受历史和地域的限定。,木有木的长处,石也有石的短处。尽管石构建筑坚固、永久、挺拔,但它很笨重,结构面积大,室内空间不能自由分划,建造周期长,经济性差。中国人之所以数千年坚定不渝地选择木结构建筑系统,主要是因为他们逐步克服了木结构的短处,使之远远超越了上古时的简单形式,完全担当得起在文明古国建筑文化中唱主角的重任。他们用木材建起了覆盖数百里的皇宫,用木材营造了各类重要的坛庙和寺院,产生了别具一格的造型艺术,表达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另外,中国的木结构框架系统,还比较符合现代建筑运动所提出的某些原则。,中西方建筑外观的差异,斗拱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最奇特和最引人注目的部分,

16、它在结构上起到支撑屋顶并将屋檐向外悬挑出一定距离的作用。它的美体现在自身的轻盈精巧与屋顶的坚实厚重形成鲜明的对照。斗拱到明清之后,以纯为装饰部件;屋顶则是实用与美观的结合体。中国建筑中的斗拱有两大特点:一是本身样式的丰富多彩;二是组合方式的变化多端。中国建筑中的斗拱和屋顶的形成与发展在审美上有极高的价值。,西方古典建筑以石构为本体的结构特点是围柱式,和由此生发出来的,如罗马斗兽场的券柱式。这种以石柱为重要构架的建筑本身体现出的审美价位,这种“成熟的美的建筑”突出表现在石柱的柱基和柱头上,西方建筑装饰上的发展,如洛可可、巴罗克等风格都是从这些柱式的柱基和柱头出发,进行较大规模的美化的。,中西方建筑材料的差异,中国建筑的木构传统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而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建筑体系,却是以石构为基础发展至今。无论是宫廷殿阁,还是佛寺道观,抑或是亭台楼榭,我们看到的中国建筑,都离不开木构主体;而西方的建筑,教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