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羟基氢的活泼性》教学设计2017525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06081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羟基氢的活泼性》教学设计2017525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探究羟基氢的活泼性》教学设计2017525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探究羟基氢的活泼性》教学设计2017525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探究羟基氢的活泼性》教学设计2017525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探究羟基氢的活泼性》教学设计2017525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究羟基氢的活泼性》教学设计201752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羟基氢的活泼性》教学设计201752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探究羟基氢的活泼性教学设计2017.5.25【概述】无论人教版、苏教版还是鲁科版,关于羟基氢活泼性的探究并未系统、深入地开展,但却在乙醇的性质的学习中,提出了乙醇中羟基氢比水中羟基氢更难电离、活泼性更差这一结论。这使得学生对于羟基氢活泼性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上,实际上,无论从教材的编写,还是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来看,都有必要增加关于羟基氢活泼性的探究教学,使学生了解影响羟基氢活泼性的因素,从而能结合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将简单记忆内化为从原理上理解中学常见含氧酸酸性的强弱,并打通有机酸与无机酸酸性强弱的比较。【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的宏观现象,认识与探究羟基氢的活泼性

2、。2. 过程与方法:依据相关证据能预测羟基氢的活泼性。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简单实验方案验证羟基氢的活泼性。【学习者分析】高一下学期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在心理上已逐渐趋于成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抽象思维能力。学生通过上学期“电解质及其电离”的学习,已认识到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电离程度是不同的,在必修2 “化学键”部分进一步认识了这种电离程度的不同与化学键的强弱是有必然联系的。学生对钠与水的实验现象印象深刻,但对其原理并未准确理解,通过乙醇与钠的反应可以唤起学生的探究意识,在宏观辨识的基础上进入微观探析,准确理解两个实验背后的原理,初步形成研究物质

3、性质的一般程序和方法。【教学重点】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羟基氢的活泼性【教学难点】微观探析羟基氢的活泼性【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问题驱动法、演绎法、模型认知【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PPT制作、球棍模型、实验视频【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以大家在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物质:水和乙醇入手,探究羟基氢的活泼性。通过这一节课希望同学们达成以下的三个学习目标:组成事实我们将采用这样的研究程序及方法:微观宏观结构性质教学环节一、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羟基氢的活泼性【教师】首先,我们从宏观层面来了解水和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请大家观看金属钠与水和乙醇反应的实验视频,提醒学生记录好实验现象。【学生】认真观看实验视频,填好表

4、格,记录实验现象。【教师】引导学生理清实验现象中的相同与不同,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原理是什么?怎样分析?【学生】从宏观角度感知了水与乙醇的异同,产生了疑问:原理是什么?为什么有差异?【教师】我们知道:物质的性质由结构决定。那么,由实验中的相同现象可推知:水与乙醇必有相同的结构单元,是什么?;不同现象则反映了两者在结构上存在差异,这一不同结构又是什么?接下来,我们就从微观角度来分析实验现象。请同学们先写出:水分子的结构式和酒精(乙醇)的结构式:水 酒精【学生】初步完成实验分析,完成表格:宏 观 辨 识微 观 探 析实验现象乙醇 水 均产生-OH氢原子的活泼性从电离程度角度分类水

5、溶液酸碱性【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实验结论】水和乙醇分子中为什么羟基氢的活泼性不同?【教师】展示羟基的球棍模型,引发学生思考:怎样使氧氢共价键易断裂?给一个推的作用力?还是拉的作用力?谁给了这一作用力?【学生】在教师形象展示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拉的作用力更易引起氧氢共价键易断裂。并进一步思考发现:是不同的基团施加了不同的作用力,因此,不同基团的不同作用力使得羟基氢的活泼性不同。【教师】边写板书RO-H边分析:通过以上的事实我们发现:正是因为氢原子吸引电子能力强于乙基,所以,水中氧氢共价键才易断裂,宏观表现出与 金属钠反应时更剧烈。易断H快吸引电子能力【板书】NaH2R O HCH3CH2不易断慢【教师

6、】在引导学生微观探析形成思维模型的基础上,由学生实践应用。1.预测羟基氢的活泼性关系是:H-OH Cl-OH(填“”或“”或“”),并进一步分析推知:基团吸引电子能力大小关系是H-。【学生】通过试一试来熟悉分析过程和方法,能逆向分析出基团吸引电子能力强弱关系,并进一步完善不同基团对羟基氢活泼性影响结果。【教师】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分析,用幻灯片展示分析结果。教学环节二、预测羟基氢的活泼性【活动探究】请根据已有的H- 、 -OH、 CH3CH2- 、四种限定(不能改变基团)球棍模型,在共价键理论指导下搭建出含有羟基(个数不限,可重复使用)的物质,写出其结构简式,并推测其羟基氢的活泼性。

7、【教师】引导学生搭建出熟悉的:水和乙醇,让学生体会搭建过程和方法。【学生】写出其结构简式,并推测其羟基氢的活泼性。【教师】引导学生大胆展示结果。并用幻灯片再次展示出学生比较陌生的物质的结构简式:【学生】思考:这些物质与水比较,谁的羟基氢更活泼性?为什么?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反思:在现阶段,可以用哪些实验方法研究羟基氢的活泼性?从影响羟基氢活泼性的本质入手,推出研究羟基氢活泼性的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总结出方法,进一步迁移创新:设计实验研究羟基氢的活泼性,回归学科最为根本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教学环节三、设计实验验证羟基氢的活泼性你能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碳酸与草酸的酸性强弱? 【学生】设计出实验

8、方案1、方案2、方案3,展示、交流讨论。【评价与反思】评价得出较为适宜、简单和可行性高的方案。【课堂小结】本节课已水和乙醇入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认识了羟基氢的活泼性。通过探究我们知道了受羟基所连基团作用力的不同,羟基氢会表现出不同的活性,宏观表现在与金属钠的反应、电离程度以及溶液的酸碱性不同,最终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羟基氢的活泼性。【板书设计】易断H快吸引电子能力NaH2R O HCH3CH2不易断慢【反思】在高三年的教学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了 “一流的老师教思维,二流的老师教方法,三流的老师教知识”这句话的含义,在学生从初次接触化学学科到高中毕业的过程中,知识只是从教者在传道过程中的载体

9、而已,如果没有重视学生思维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某种角度上,学生高中毕业时并不是一个合格的高中生。在实际的高三教学中,学生惧怕“探究实验题”和“信息题”,尤其是遇到北京卷中的实验题,既来源熟悉的课本实验,又关注了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异常现象,往往不是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呈现,而是尊重实验事实和原理。这极大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常常不知所措。仔细分析后不难发现,这与老师的教学过程有必然的关系,因此,打破旧的教学模式,扫除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等教学认识态度,围绕“以人为本,自主管理”的中心任务,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为此在教材上有突破、创新;在教法组织上给学生合作、创新、探究的机会;在评价上有师生、生生、生师的互动,学生真正达到了懂与会的结合,真正有了“汗”与“活”的效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想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