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事年纪-厦门二中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06080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5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厦门大事年纪-厦门二中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厦门大事年纪-厦门二中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厦门大事年纪-厦门二中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厦门大事年纪-厦门二中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厦门大事年纪-厦门二中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厦门大事年纪-厦门二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厦门大事年纪-厦门二中(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厦门大事纪五代闽承隆元年(年),大同场升格建同安县,嘉禾里归同安县管辖1012年(宋大中祥符五年),县令宋若水重建同安县衙。1036年5月29日(宋景祐三年五月初二),闽南民间名医吴本上山采药不幸坠崖而亡。吴本,同安白礁(今龙海县白礁)人。他出身贫寒,但刻苦学医,精益求精,行医“无以贵贱,按病受药,如矢破奇病沉菏立愈”。噩耗传来,人们莫不恸哭。由于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后人为他雕像建宫,崇为神明,称其为吴真人、大道公、保生大帝。今白礁、青礁的慈济宫就是南宋初年皇帝对他额赐的宫名。自后他遂成为民间百姓信仰之神,慈济宫也成为闽台信奉保生大帝的祖宫。1058年(宋嘉祐3年),设水师于嘉禾里,此为厦门

2、岛海防驻兵之始,分驻五通、东渡和土地公祖(今开元路口)。 1087年(宋元祐2年),刘五店与五通设船对渡。1088年(宋元祐3年),同安人、天文学家苏颂在京城开封研制水运仪象台成功。1093年(宋元祐8年),憎宗定、邑绅许宜筹资创建同安西安桥。1104年(宋崇宁3年),县令赵文仲建同安豪山庙。该庙为历代官府祈雨道场。1130年9月15日(宋建炎四年八月十一日),著名理学家朱熹生于尤溪县。朱熹19岁登进士,24岁为同安县主簿,在任3年。他在同安时的政绩颇多,定释典章,重礼教,兴学校,先后建文昌饲、经史阁、教思堂,倡建文圃书院、燕南书院。今同安还留有他不少的历史遗迹。1140年(宋绍兴10年),邑

3、绅陈彦先等迁建同安文庙于今址。1145年(宋绍兴15年),知县王拭筑同安县城。3年后知县刘宽筑城竣工,周795丈,高:1.2丈,门五:东曰朝天、西曰厚德、南曰铜鱼、北曰拱辰、西北曰广丰。1151年(宋绍兴21年),建积善里白礁慈济庙(今龙海市辖),与此同时,龙溪县青礁(今厦门市辖)亦建慈济庙,同把民间名医吴本,后改庙为宫。按其方位,俗称白礁为西宫、青礁为东宫。1153一1157年(宋绍兴22至27年),朱熹任同安县主簿。他在任期间,大力兴教化,振文风,建文庙的经史阁、教思堂、正简祠等,并著有大同集。 1279一1294年(元至元年间),在厦门岛设置军事性质的嘉禾千户所。1282年(元至元19年

4、),设澎湖巡检司驻澎湖,隶同安县。明洪武二十年(1387)裁撤废弃不用。1341年(元至正元年),县尹孔文俊建大同书院于同安文庙。 明嘉靖年间,迁建于梵天寺后。1345年(元至正五年),嘉禾千户所何迪联合漳州万贯农民起 义军反抗元朝统治者,攻漳州、泉州,围长泰。后被镇压。1354年(元至正十四年),倭寇掠嘉禾里,安溪农民军李大攻 陷同安县城,后退出。越二年(1356年),李复攻同安县城。1387年(明洪武二十年),为防御倭寇,江夏侯周德兴移永宁卫中左二所于厦门岛,兵额1204名,兵船20艘。其时厦门又称 中左所。是时,同安县境内还设有金门所、高浦所。1394年(明洪武二十七年),厦门城筑竣,周

5、425丈,城门四:东曰启明、南曰洽德、西曰怀音、北曰演枢。中左所所址,在今工人文化宫一带。从此,“厦门”之名出现在史籍文献上。1449年(明正统十四年),沙县尤溪农民军陈敬德攻陷同安县城。海盗张秉彝袭击中左所(今厦门岛),邑绅叶秉乾率领义兵击退之。后张又袭击高浦,叶与之再战,击死张秉彝。倭寇侵犯积善里窑山,里绅周彝训率民团抗击。 1478年(明成化十四年),知县陈舒编修大同志,此为首部同安县地方志,后于正德元年(1506年)、隆庆二年(1568年)、万历四十年(1612年)都修纂过同安县志,但今都散佚不存。1482年(明成化十八年),知县张伋重修同安县城墙,并改城门名,东曰迎阳、西曰镇兑、南曰

6、来薰、北曰绿野、西北仍名广丰。1597年,知县洪世俊增筑城墙,又改城门为:东鸿渐、西朱紫、南丰泽、北拱秀、西北朝元。时城周长8468丈。1516年(明正德十一年),葡萄牙人以贸易为名,实为走私,设公行(即贸易行)于厦门。翌年,要求通商被拒。此为厦门首次与西方国家进行贸易之记录。稍后,西班牙、荷兰商船也陆续进厦门港进行贸易活动。1541年(明嘉靖二十年),倭寇侵犯莲河、东园、珩厝诸社,村民千余人被熏死于鸿渐山一巨洞内。今人称该洞为千人洞。1542年5月27日(明嘉靖二十一年五月十三日)夜,同安台风大作,飞瓦拔木,大榕树也断根而倒。1542年8月23日(明嘉靖七年八月初九)夜,同安暴雨,大雨如注,

7、塌屋毁木甚多。1547年(明嘉靖二十六年),葡萄牙商船私泊浯屿与民交易。巡海副使柯乔发兵攻之,不克。闽浙总督朱纨下令捉拿通贩商民 90余人就地处斩,葡船乃去。 1559年6月25日(明嘉靖三十八年五月二十日),倭寇再犯同安县城被击退。自1354年倭寇首犯同安以来,闽南倭患不断,嘉靖、隆庆年间最为猖撅,计达10次,平均两年一次,其中县城被劫3次。倭寇抢劫财物后,还焚毁宫府、民舍数十家。1561年12月(明嘉靖四十年),同安知县谭维鼎率兵民主动击攻打倭寇,活捉其头目阿土机,歼敌千余名。谭维鼎任知县以来,发动全县兵民,结社立寨,相助守望,并主动出击倭寇4次。至1569年,同安倭患基本荡平,为表彰他平

8、寇的功绩,民众建铭恩亭。今亭尚存。1562年(明嘉靖四十一年),白礁人王出巢率众起义,被知县谭维鼎镇压失败。1564年2月16日,(明嘉靖四十三年二月初五),明将戚继光追击倭寇于同安王仓坪,斩倭寇数百人,倭寇坠崖无数。当时,倭寇屡侵扰闽浙沿海,是明代末期一大祸患。1565年4月27日(明嘉靖四十四年三月二十七日),理学一代宗师林希元病逝。林希元,字茂贞,号次崖,同安县新店人,生于1481年农历9月30日。明正德年间进士,官至广东按察司佥事,并代行按察使职权。这期间他倡行新政,省徭役,兴农桑,立社学,开群蒙。归田后精研理学,设疑析解,敢持异议,勇创新意。著述甚丰,主要有易经存疑、考古异闻等。15

9、75年7月5日(明万历三年五月二十八日),西班牙驻菲律宾总督派代表到福建要求通商贸易,往返皆经厦门口岸,从此厦门成为对外友好往来的口岸。1623年(明天启二年),荷兰国贡使彼得范和伦爵士取道厦门晋京。菲律宾群岛的苏禄国多次派使节经厦门到我国友好访问,以清乾隆时代最多。1582年2月17日(明万历十年元月二十四日),明官吏洪朝选被害于福州狱中。洪朝选,1516年生于同安县洪盾村,字舜臣,号芳洲。25岁登进士,1568年升任刑部左侍郎,代理刑部尚书。掌管刑法大权后,他秉公执法,触犯宰相张居正等。先被罗织罪名,削职回同安;后又被陷害,被抓入省府大牢,遭酷刑折磨致死。12年后沉冤获昭雪。其陵园重修于同

10、安洪厝刺柏仔山。著作有洪芳洲文集。1588年(明万历十六年),荷兰商人来厦要求互市被拒,为此荷商武装侵扰厦门。1597年4月25日(明万历二十五年三月初十),同安雨雹、大者如蛋,破瓦伤稼,澳头一带尤甚。1603年9月9日(明历三十一年八月初五),台风大作,潮涌数丈,沿岸船板所剩无几。1617年(明万历四十五年),在厦门设立的盘验海澄月港进出口船只的督饷移到圭屿。 1623年11月17日(明天启三年十月二十五日),驻厦的福建总兵谢隆仪采取断然措施,将荷兰侵略者谈判代表法兰士等人拘禁,同时派舰艇火烧荷船。敌舰“麦登”号被烧毁,“伊罗斯莫” 号仓皇脱逃。自年初,荷兰侵略者不断进犯厦门,抢掠财物,持劫

11、人丁,多次被明军击退。 10月底,荷兰侵略者要求谈判,明当局同意。 11月15日,荷船派法兰土上岸谈判。后荷侵略者不甘此次失败,再次来犯厦门海域,总兵谢隆仪又在浯屿迎战荷兰侵略者,俘获敌人60多名,保卫了海疆。1631年(明崇祯四年),天主教“多明我会”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11个传教士自马尼拉抵厦门,开办“多明我会”教区。1640年2月7日(明崇帧十三年正月十六日),同安大雪,深尺许。 1648年10月12日(清顺治五年八月二十六日),清将佟国器等率军数万人攻同安县城,从北门倾城而入,郑成功守军全部壮烈牺牲,知县叶翼云、郑将邱缙等殉职。清军人城后又屠城4日。双方战死或被杀达5万余众。今同安民俗

12、,该日为祖祭日。1648年4月(清顺治五年三月),郑成功军队首攻同安县城并任叶翼云为知县。在长达60年的清、郑军对峙期间,郑军曾5 次占领同安县城:1654年1月,二进同安,并筑丙洲城,坚守达二年之久;1657年2月,又取同安县城;1674年6月,郑成功之子郑经进同安,击败耿精忠军;1678年8月,郑将刘国轩军队又攻入同安县城。1650年9月10日(清顺治七年八月十五日)夜,郑成功用计派人在万石岩一带将郑联杀死,收并郑联部属。随后,占据金门的郑彩也交出兵权。从此,郑成功以厦门、金门两岛为根据地,与清政府军事对抗了数十年。1651年4月20日(清顺治八年三月初一),清总兵马得功率军偷袭厦门成功,

13、这是清兵第一次占据厦门。是时,郑成功正南下广东,闻讯后回师救援厦门,四月初一,困清军于筼筜港。清军遁逃。事后,郑成功铁面无私地将守厦门的叔父郑芝莞斩首示众,其避居金门的另一叔父郑鸿逵亦自请离职,将兵船尽交郑成功。于是,郑军军威复振。1652年4月11日(清顺治九年三月初十),郑成功军队在同安用地雷崩城,引清总督陈锦至江东桥大战,清兵败而退灌口。7 月,陈锦被其家丁所杀。1653年5月2日(清顺治十年四月初六),清将固山金砺调水师官兵攻厦门,郑成功御敌大败清军。1655年(明永历五年)3月,为表明反清复明的决心,踞金厦两岛的郑成功奉南明年号,并设六官,同时改中左所为思明州,委薛联为知州。1658

14、年4月(清顺治十五年三月),郑成功筑演武亭于厦门港(今厦门大学体育场),并以500斤重的石狮为约,力能挺起者,拨入左右武卫、虎卫亲军,谓之“铁人”。 1659年9月9日(清顺治十六年七月二十二日),郑成功率部围攻南京,遭清军伏击损失惨重而退出长江。郑成功与清政府长期对抗,常率军舰转战于闽浙沿海。是年5月,他率大军从浙江温州出发,扫舟山,克瓜州,8月24日包围清政府江南军事政治中心南京,整个南中国为之大震。1660年6月17日(清顺治十七年五月初十),清将达素率众万余人,调战船600余艘,在厦门周围海面与郑军大战,结果清军舟楫尽倾覆。达素败逃回福州后,惧怕清廷究罪,吞金自尽1661年4月21日(

15、清顺治十八年三月二十三日),郑成功率军25万从金门料罗湾出征台湾。4月29日,在台南登陆与荷兰侵略者激战。几经战斗,荷兰总督揆一被迫于1662年2月1日投降。台湾结束了荷兰人38年的统治,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662年6月23日(清康熙元年五月初八),民族英雄郑成功病逝于台湾,享年39岁。郑氏政权由其子郑经继位。 1664年2月(清康熙三年正月),清闽浙总督李率泰、福建水师提督马得功统水陆官兵攻厦门。踞守厦门的郑经率部将力战,马得功坠水战死。是年冬,清将万正色又率大军进攻金门、厦门两岛,郑经不敌,退往台湾。占据金厦两岛的清军奉令实行,“海禁”。10年后,1674年6月,郑经部队又收复金厦两岛。

16、1666年9月17日(清康熙五年八月十九日),郑成功部将洪旭病故。洪旭,字念尽,号九峰,同安马巷人。从军后,先在郑芝龙部任千总,封忠振伯。他愤于郑芝龙降清,转投郑成功参加反清复明,成为郑军一名重要将领,取漳州后升为户官;攻浙江,占舟山,兼理兵官,后累官至中提督,镇守厦门。其练兵营部即今称“洪本部”处。1666年(清康熙五年),西班牙主教来厦开辟闽南教区。 1670年8月8日(清康熙九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万担宾克号”轮进入厦门港进行商业贸易。1676年(清康熙15年),英东印度公司在厦门设立商馆,从事贸易活动,地点在户部衙门(今江夏堂)。乾隆十年(1745年)因清廷实行闭关政策而关闭。1678年7月20日(清康熙十六年六月初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驻厦门的商馆经理雷拉云等4人抵厦,开展英国对厦门的贸易,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