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word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05952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word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word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word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word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word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word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word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2课时)课程标准1、 了解孔子的生平:在鲁从政、周游列国、晚年从事文化教育事业。2、 了解孔子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3、 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教学思路通过提供大量的原始材料,及阅读教材内容分析概括出孔子生平大事,孔子思想核心,教育思想和对后世影响的具体表现,从而形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去正确的评价孔子及其思想。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谈话法、情景设计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板书设计孔子生平: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孔子思想:仁(核心)、礼、中庸;民本思想:为政以德文化古籍整理:编订整理六经教学步骤导

2、入:投影1986年美国人民年签世界十大思想家,首榜孔子新课学习:一、追求礼乐的一生视频:孔子的一生、学生阅读教材、孔子自我一生评价“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学生归纳:1、学习礼乐(15岁)2、讲学收徒(30岁) 传承礼和仁;创办私学,广收学生3、从政生涯(51岁) 官:鲁中督宰司寇 政治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加强君权,削弱大夫权,抑制陪臣 结果:从政失败4、周游列国 政治主张未被采纳,原因:诸侯争霸,崇尚武力,轻视礼仪5、献身文化 整理文化典籍 二、开创儒家思想阅读下列材料:(1)春秋时期,出现了“臣杀君、子杀父

3、、少陵长、庶废嫡”等行为,孔子对此十分愤怒。 中国哲学史通览秦哲学(2)鲁国季氏窃用天子之礼,“八佾舞(64人跳的舞,天子专用)于庭”,孔子对此举动极为愤慨,叹曰:“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论语季氏请回答:(1)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状况?(2)孔子的态度是什么?他准备怎么做?1、背景: 春秋:奴隶制封建制 “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经济上:井田制崩溃,私田出现政治上: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孔子恢复周礼,传承礼乐文化,创立儒家学派 2、儒家思想: A、礼(孔子思想的目标、基础) 礼是政治概念 礼的含义: 西周实行对君臣父子上下尊卑作出严格规定的一套宗法登记制度。“君臣有别,长幼有序

4、” 关于礼的做法: 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规范,“非礼勿动”,从而形成西周时天下安定局面,避免春秋时天下动乱局面。克己复礼 评价:孔子推崇周礼,恢复周礼,实质是维护摇摇欲坠的奴隶社会规范制度。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违背历史潮流,体现了思想保守的方面; 追求统一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局面,使人们生活安定,有积极意义。 B、仁(孔子思想的核心) 仁属于伦理概念 仁的含义: 仁者爱人,包含仁爱、关怀、体谅、包容等一切美德,为人处事的最高道德标准。 关于仁的做法:“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亲亲为大” 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应“节用而爱人”(爱惜民力) 评价: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

5、进步性 仁爱有等级 孔子提倡仁的目的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于不坠。他把伦理规范的“仁”与政治范畴的“礼”结合,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中庸。 C、中庸(调整方法) 属于哲学概念 调整对象:礼和仁 礼仁关系:“礼中有仁,仁中有礼”,维护既贵贱分明又社会安定的统治秩序 礼:等级规范; 仁:人际关系 礼 仁 矛盾激化 礼 仁 模糊上下尊卑 协调礼和仁的方法:中庸 a、中庸的含义:“恰如其分” b、达到中庸的做法:“和而不同” 礼、仁、中庸思想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仁、 礼、 中庸思想核心思想基础中介3、影响:孔子开创儒家思想,后来董仲舒改造了新儒学,西汉成正统思想,对于巩固封建国家大一统起积极

6、作用;但发展至宋明阶段,阻碍社会进步。三、古代大教育家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孔子开创私学,让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并使教育从“学在官府”向“学在民间”转变,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推动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2、教学目的:使学生“成人”,言行合乎“忠”、“信”,终成“君子”。孔子“教学目的”注重培养学生高尚品德和服务社会意识,有利于社会发展;但重义轻利,不利物质经济的发展。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言传身教(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等)4、教学内容:孔子整理过的“六经”。“六经”成为封建社会的教科书。孔子思想也被整理为论语,成为儒家经典。四、评价孔子A、积极意义:(1)对中国: 政治上,成为封建政治的理论

7、基础(维护一统); 文化上,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核心内容,有利于修身社建; 教育方面,奠定中国古代教育传统,保持文化连续性;(2)对世界: 汉后,对亚洲,传播先进文化; 明清后,对西方,为欧洲思想家所启发、借鉴; 当今,世界不少学者依然推崇儒学。B、局限性:维护等级,不平等;C、总 评:世界前列思想家(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本课小结:课标解读1、了解孔子的生平:在鲁从政、周游列国、晚年从事文化教育事业。(1)孔子出生于鲁国一个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家庭;15岁时立志学习礼乐,后刻苦自学成为儒士;在春秋末,礼崩乐坏的情况下,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己任;30岁时,将“六经”融会贯通,开始收徒讲学,办私学成功,

8、使他闻名遐迩;(2)50多岁时,被鲁国国君任命为中都宰,第一次获得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因治鲁颇有政绩,官至司寇;为实现恢复礼治社会的理想,孔子试图加强君权、削弱大夫权、抑制陪臣,结果失败;(3)孔子离开父母之邦,带弟子周游列国,向各国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未被采纳;(4)孔子晚年回到鲁国,专心整理文化典籍,删修春秋,献身于文化教育事业.2、了解孔子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充满了新与旧的矛盾。(2)主要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礼”的思想:“礼”即周礼,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仁”的思想: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

9、准则。仁就是爱人。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仁”与“礼”的关系:孔子主张将仁和礼结合起来,进而提出“中庸”的思想。教育思想:()在教育权利上,主张人人平等。孔子开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在教育目的和目标上,要把学生培养“成人”和成“君子”。()在教育内容上,主要教授诗、书、礼、乐等。()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因材施教。3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孔子开创了儒家思想,其思想内涵,经历代的损益,积淀下来,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五四运动之前的两千多年里,儒家思想不仅是官方的意识形态,而且在中国整个思想界中占有统治地位,影响着平民百姓的

10、日常行为。儒家成了在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孔子整理和修订“六经”,既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孔子还是古代大教育家,他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学在民间”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建构与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孔子学说对亚洲甚至世界都产生了影响。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国,这些国家分别建立孔庙或文宣王庙,实行以儒学为主的开科取士。明清以后,孔子学说传到西方,欧洲一些思想家从儒学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练习反馈孔子儒家思想及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对后世的影响。作业布置导与练1-12题教学后记第2课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课程

11、标准1、 简述柏拉图的主要生平事迹。2、 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3、 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教学思路: 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王国:通过大量历史材料、图片、优美的背景乐将柏拉图思想产生的背景、哲学思想、柏拉图学园在同学们面前一展无余。情景的渲染使思想升华。教学方法情景设置法、优美材料欣赏、谈话法板书设计古希腊的奴隶制城邦民主体制环境:思想:行动:著作:影响:理念论、理想国、哲学王、强调法制建立阿卡德米学园柏拉图 理想国、法律篇成为西方思想文化的重要奠基人教学步骤导入 由本课引言部分导入新课。 同学们进入高中学习都是为了以后能够京入更高一级的学校-大学接受学习,接受更多的知识。那么同学

12、们知道最早的大学是什么大学?她是怎么发展而来的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最后告知正确答案。) 西方最早的教育机构-阿卡德米学院。(同时展现该学院的历史遗迹的图片)它是西方中世纪时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学院课程设置包括算术、几何、天文学。直到公元529年被查士丁尼大帝关闭为止,存在九百多年。那么这所著名的学院,具有近代大学性质的大学又是谁创立的呢?(学生回答:柏拉图。)对,就是伟大的古希腊德哲学家-柏拉图。那么柏拉图为什么要创立这所学院?柏拉图在历史上还有那些贡献?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课程学习。新课学习一、柏拉图的政治活动师生谈话后归纳:1、出身名门:公元前427年 出生雅典贵族家庭2

13、、柏拉图所处时代: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同盟战败,暴露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柏拉图希望建立类似斯巴达政体。3、追随名师:崇拜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之死促使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体的成见。4、游历四方:游历12年,到达小西亚、埃及、北非、意大利南部。终成明哲。5、创办学校:387BC,阿卡德米学院 Academy二、柏拉图的思想理念论和理想国学生阅读教材后归纳1、思想产生的背景 A、 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同盟战败; 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同盟战败实质是:奴隶制寡头政治的斯巴达打败了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雅典。 苏格拉底被处死刑以上两者暴露民主政体弊端。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治不满。 B、受苏格拉底的影响,游历四方,考察各地,产生新思想 2、理念论(哲学思想)理性世界:由理念构成;事物的概念或实质真实、永恒感性世界:由具体事物构成;物质或现象虚假、变幻 A、观点: 世界:理念先于物质而存在对立 理性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