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工资调整探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05871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6.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力工资调整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劳动力工资调整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劳动力工资调整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劳动力工资调整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劳动力工资调整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力工资调整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力工资调整探讨(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动力工资收入上涨幅度标准探讨摘要劳动力工资水平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一直受到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文章采用的研究方法,利用SPSS,MATLAB数学软件,分析出与劳动力工资水平密切相关的宏观因素。针对问题一:根据查找得到的数据资料,分析影响劳动工资涨幅的相关因素,并对每一种因素都进行一次的线性回归分析,再根据T值,F值检验与相关系数的分析判断出影响劳动力工资涨幅的主要因素:CPI,居民消费水平,城市化率,财政收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率,第三产业率,人均GDP。针对问题二:在问题一得到的结果的基础上,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再根据查找到的文献,劳动力工资增长的合理性主要是用其对比两

2、个主要因素:人均GDP增长率,劳动生产率(元)的增长率,根据对比后的结果对十一五期间工资涨幅合理性进行分析。针对问题三:利用灰色预测,对“十二五”期间,劳动工资与劳动工资涨幅进行预测,得出2011年至2015年预测劳动力工资分别为:42988元,49307元,56555元,64869元,74405元。其增长率分别为:15.724%,14.699%,14.700%,14.701%,14.700%。对于问题四:根据模型与最后计算出的结果,查找相关的经济学资料,提出一些提高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建议。关键词:相关系数;多元线性回归;灰色预测一、 问题重述兔年伊始,“用工荒”在全国范围蔓延,似乎成为一个风潮

3、。劳动力价格一路飙升,招工难、留人难。中华全国总工会进行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劳动力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连续下降了27 年。温家宝总理在2011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这既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当前的紧迫工作。因此,提高工人工资、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已经刻不容缓。居民收入分为很多种,其中劳动力工资收入是我们主要关注的一种基本收入。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在多个场合多次表示,要提高劳动者收入特别是低工资者的劳动收入,努力提高全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公平。提高劳动力工资收入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提高工资过慢,会影响低收入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水平,甚至出现

4、用工荒。但如果提高得过快过多,则会加重企业负担,可能导致企业裁员,从而不利于稳定和扩大就业;如果上调幅度超出当地经济承受能力,还会影响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甚至出现通货膨胀;如果调整过于频繁,则会干扰市场的正常运行等。因此,对于工资标准的调整,必须适时适度。根据经济学常识,劳动者工资的调整可能与国家经济水平、财政收入、生活水平、劳动生产率有关,还可能与消费、政府购买等经济因素紧密相连,甚至可能与劳动力就业、物价、汇率、利率、通胀率、城市化、市场化程度等因素有关。而且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请你参考收入分配改革问题的研究成果,利用近年来我国相关的统计数据(参见下面网站,也可以对比其他国家的

5、统计数据),就我国劳动者工资收入调整研究以下问题:1. 搜集有关统计数据并进行分析,寻找与劳动者工资收入相关的主要因素,从整个国家宏观的角度,探寻劳动者工资收入与上述主要因素间的关系。2. 建立劳动者工资收入上涨幅度标准的数学模型。探究“十一五”期间工资上涨幅度的合理性。3. 利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根据国家的有关决策和规划,对“十二五”期间工资调整幅度前景进行预测分析。4.请根据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和预测结果,对提高劳动者工资收入献言献策(不超过1000 字)。二、问题分析题目所需要的数据主要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与文献,再通过查阅到的资料建立数学模型探讨劳动工资收人涨幅标准,并对提高劳动者工资收入献言

6、献策。2.1问题一分析要找出影响影响劳动工资涨幅的相关因素,首先要建立每个元素与劳动工资之间的关系函数,在分析相关系数进行判断。运用MATLAB软件进行求解。2.2问题二分析要探究十一五期间劳动工资涨幅是否合理,主要通过找出的标准与建立的模型来判断其合理性.。运用SPSS软件分析出模型的可行性大小,再采用收集来的十一五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判断工资涨幅是否合理。2.3问题三分析建立灰色预测GM(1,1)模型,再对结果进行误差、相关性检验,最后利用该模型得到十二五期间的平均工资的数据,并计算各年的劳动力工资增长率,以此预测十二五期间的工资增长幅度。三、符号说明Xi第i个元素i第i各元素的系数Y

7、 工资的年增长率四、模型假设1. 国家政策与规划无太大变化。2.无波及性较大的金融危机。3.劳动工资水平只与题目收集到的因素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4.本文中搜索到的数据准确可靠,符合实际的。五、模型的建立与求解5.1问题一的解答5.1.1模型一的建立根据经济学常识,劳动力工资可客观上受多种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本文考虑人均GDP、cpi、财政收入、物价、通胀率、城市化、汇率、第一、二、三产业率、失业率、市场化程度对劳动者工资的影响作用数据分析与处理本文通过查阅资料4,找出下列有关数据,其中原始数据商品价格指数均为上年=100,为方便统计,本文将其改为1978=100表1(部分)人均GDP(亿元

8、)cpi居民消费水平(元)城市化率财政收入(亿元)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978=10)汇率(人民币对美元)(元)1978年381.2310018417.92%1132.26 100.71.6841979年419.25101.920818.96%1146.38 102.71.5551980年463.25109.523819.39%1159.93 108.71.4981981年492.16112.226420.16%1175.79 111.11.7051982年527.78114.428821.13%1212.33 1131.8931983年582.68116.731621.62%1366.95 1

9、14.51.9761984年695.2119.936123.01%1642.86 117.32.321985年857.82131.144623.71%2004.82 126.12.9371986年963.19139.649724.52%2122.01 132.13.4531987年1112.38149.856525.32%2199.35 139.43.7221988年1365.51177.971425.81%2357.24 157.93.7221989年1519209.978826.21%2664.90 175.73.7651990年1644216.483326.41%2937.10 177.

10、84.7831991年1892.76223.893226.94%3149.48 180.75.3231992年2311.09238.11,11627.46%3483.37 186.15.5161993年2998.36273.11,39327.99%4348.95 199.35.7621994年40443391,83328.51%5218.10 2218.6191995年5045.73396.92,35529.04%6242.20 235.88.3511996年5845.89429.92,78930.48%7407.99 241.98.3141997年6420.18441.93,00231.91

11、%8651.14 242.78.291998年6796.03438.43,15933.35%9875.95 240.18.2791999年7158.5432.23,34634.78%11444.08 237.18.2782000年7857.684343,63236.22%13395.23 235.68.2792001年8621.714373,88737.66%16386.04 234.88.2772002年9398.05433.54,14439.09%18903.64 233.58.2772003年10541.97438.74,47540.53%21715.25 233.48.2772004年

12、12335.58455.8503241.76%26396.47 236.28.2772005年14185.36464559642.99%31649.29 2378.1922006年16499.7471629944.34%38760.20 2387.9722007年20169.46493.6731045.89%51321.78 241.87.6042008年23707.71522.7843046.99%61330.35 247.76.94512009年25607.53519928348.34%68518.30 246.56.8312010年30015.05536.11052249.95%8310

13、1.51 249.66.76952011年35197.795651257051.27%103874.43 254.56.45882012年38459.47579.71411052.57%117253.52 256.56.31252013年41907.59594.81563253.73%129142.90 257.96.1932本文通过MATLAB中的线性拟合函数求出各个因素与劳动力工资的关系,并筛选出其中主要的因素。1) 人均GDP通过搜集到的数据得出散点图:图1人均GDP与平均工资之间的散点图由此图可看出,人均GDP与平均工资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设y为劳动力平均工资,x1为人均GDP,建立以

14、下模型:y=0+1x1通过MATLAB中的regress函数,以95%的置信区间进行回归分析,通过regress函数对数据进行拟合,得出以下数据:表2回归系数的相关信息回归系数回归系数估计值回归系数置信区间0-2.95864*10-16 0.9857 1.012810.999243829-0.0134 0.0134R2=0.9985 F=22456 p=0.0000 s2=0.0000由于样本决定系数R2=0. 9932接近于1,因此模型的拟合的效果较好。对数据进行F检验:通过MATLAB中的finv函数,求得f0.05(1,34)=4.1300,f0.01(1,34)=7.4441由于F=22456 f0.01(1,34) f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