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高级中学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05836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辛高级中学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利辛高级中学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利辛高级中学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利辛高级中学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利辛高级中学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辛高级中学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辛高级中学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利辛高级中学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命题:申靖 审题:高一历史备课组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这段材料能够说明西周分封制中分封的主要对象是( )A历代帝王的后代B.在战争中立功的将士C周王的亲族D.商朝的王族和贵族2“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3、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A.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

2、卿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4.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徐州府爆发洪灾,内阁大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A.秦、唐、元 B. 汉、宋、明 C.秦、元、清 D. 秦、唐、明5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

3、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6、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宋朝( )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C.政治和理学思想紧密结合 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7、废除丞相制度后,明朝在皇帝和六部之间逐步建立的官制是()A.内阁 B.军机处 C.三司 D.枢密院8、我国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加强的先后顺序是( )(1)参知政事的设置(2)丞相制度的废除(3)军机处的设立(4)三省六部制的创立A.(1)(2)(3)(4) B.(4)(2)(3)(1)C.(2)(4)(

4、1)(3) D.(4)(1)(2)(3)9.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看到这些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见面述旨过朱交发”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 )A.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B.跪受笔录,上传下达C.陪读陪写,吟诗作画 D.纵论军机,谋划国事10关于元朝行省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安徽开始设省B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措施C由中书省演变而来D拥有较大的自治权力11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 )A奠定了后代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 B扩大了元朝的政治版图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D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融合12.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

5、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 ) A.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龙生龙,凤生凤 D.举孝廉,父别居 13“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这种演变说明了():A封建中央建制逐渐完善B中国古代一直在着力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C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逐渐瓦解D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逐渐完善14从明朝设置内阁到清朝设置军机处,反映的主要历史趋势是( )A君主专制的日益加强 B相权的日益加强C中央官员职位增多 D中央机构的精简15、雅典民主制政治存在的明显缺陷表现在享有民主的只是少数人妇女和奴隶无民主权力居住在雅典的外邦人无公民权是小国寡民体制的产物()A.

6、B.C.D.16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罗马共和国先后铸造出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颁布的原因()A是贵族内部矛盾激化的产物B是平民和贵族斗争的结果C是广大奴隶积极斗争的结果D是外来文化渗透的结果17“罗马法是古代以来影响最广泛的法律”。罗马法之所以成为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法律,最主要的原因是()A帝国疆域辽阔B法律程序发展完备C由皇帝查士丁尼颁布D更多地体现了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18古罗马的民法大全规定“宁可漏网一千,不可枉屈一人”,这反映了罗马法()A调解所有人的矛盾以维护统治B主张重罪轻罚C塑造了西方的宽容精神D重证

7、据19公元前500年,如果雅典全国人口约二十万,本国居民约十六万八千人,其中男性公民四万五千人,奴隶七万七千人。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是()A约十六万八千人B约四万五千人C约二十万人 D约七万七千人20罗马人存在这样的观念:一个民族无论去何处,总要携带自己的法律。这反映了罗马人()A法律意识浓厚 B喜欢打官司C经常犯法 D遵守社会秩序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40分,第21题24分,第22题16分)21“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图一图二图三

8、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史记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明史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檐曝杂记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一、图二、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几个朝代开创的?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6分)(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4分)(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4分)(4)指出中国古代

9、政治制度的两对矛盾及其发展趋势是什么?(8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2分)22.阅读下列材料(11分):材料一: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它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就是那些最忙于他们自己的事务的人,对于一般政治也是很熟悉的这

10、是我们的特点;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注意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开始行动。这一点又是我们和其他人民不同的地方。摘自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材料二:罗马法学家将罗马法区分为公法与私法,但其最发达完备的是私法,对后世国家影响最大的也是私法作为古代国家,罗马缘何能够使私法获得如此大的发展?究其根本原因,奴隶制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是最重要的因素。罗马统治阶级积极推行侵略扩张政策,通过征服战争不仅攫取了巨额财富,还把数以万计战败国家的居民沦为奴隶,

11、从而获得大量的劳动力和物质资源,刺激了奴隶制经济关系的发展。罗马法也正是在这种经济条件下,才有可能有的放矢地将商品经济中最本质的关系作了规定,使具有相同经济关系的后世国家能够继承,特别是使商品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能够从中吸取、借鉴其精华。叶秋华西方民法史上的“骄子”材料三:经过资产阶级革命洗礼的近代法国,也使人类民法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如果说古代中世纪的法学家们经过他们的努力使罗马法为人类民法的系统化法典化铺垫了良好的历史基础,成为孕育法国民法典的历史摇篮,那么,近代法国资产阶级则将这种努力直接变成了成功的果实。1804年法国民法典的诞生,成为人类民法史上一位倍受瞩目的时代“骄子”,成为资本

12、主义社会传承罗马法的一部辉煌的经典,也使法国成为大陆法系的创始国和重要代表。人们盛赞法国人对世界法制的贡献,而法国人却真诚地坦言“我们毫不犹豫的宣称,就我们的立法完善性而言,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罗马人。他们的知识使我们富有,他们的法学格言使我们坚强。” 叶秋华西方民法史上的“骄子”材料四: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发展,中国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罗马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私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人文主义在中国的复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也必然要求罗马法精神的复兴,当然绝不可能是两千年前西方古典法律制度在中国的重现和恢复。 江平罗马

13、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请回答:(1)根据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特征?(4分)雅典民主政权真的在全体公民的手中吗?请举例说明。(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罗马法获得重大发展的政治和经济根源。(4分)(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法的影响?(4分)利辛高级中学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答 题 卷 分数 班级 姓名 考号_ 装uuuuuuuuuuuuuuu订uuuuuuuuuuuuu线uuuuuuu 温馨提示: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清楚。2.答题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签字笔或圆珠笔书写答题,不得用铅笔,其它颜色答题无效。字体工整、关键词、序号化、要点化、规范化。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卷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题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卷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序号12345678910答案序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第卷(21题24分,22题16分,共40分)21(1)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