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工艺设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建华 第五章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505604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5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冷工艺设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建华 第五章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制冷工艺设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建华 第五章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制冷工艺设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建华 第五章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制冷工艺设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建华 第五章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制冷工艺设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建华 第五章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冷工艺设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建华 第五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冷工艺设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建华 第五章(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机 房 设 计,主 要 内 容,一般要求 机器间设计 主要设备的布置 冷冻站设计简介,学 习 目 标,了解机房的组成、布置原则和机器间布置形式。 了解冷冻站的布置要求。 理解设备布置要求。 掌握机器间平面布置及建筑尺寸的确定方法。,第一节 一般要求,1. 机房位置 冷库用机房位置 应将机房布置在制冷负荷中心附近。 在库区内,宜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 向,锅炉房煤场等散发尘埃场所的上风向。 机房不宜靠近人员密集的场所。 以单层建筑居多。,空调用机房的位置 应尽可能设在冷负荷中心处,力求缩短冷冻水和冷却水管网。 小型空调制冷机房一般附设在主体建筑内。 规模较大的制冷机房应单独修建。 冷水

2、机组适合于放置在建筑物的最低层。,2. 机房面积 一般可由机器、设备的布置尺寸及操作通道、间距等确定。 与机房的建筑形式、结构、柱网、跨度、高度、门窗大小及其分布位置有关。 最好由工艺设计人员与土建有关设计人员共同商定完成。,3. 机房的高度 要考虑压缩机检修时装设起吊设备和抽出活塞的空间要求。 兼顾通风采光的需求。 一般冷库用机房的净高不宜高于6.0m,空调用机房高度不应低于3.24.0m。,4. 安全要求 门、窗均应设计成朝外开启,并采用手开门,禁用侧拉门。 氨机房的门不允许直接通向生产性车间。 机房内主要通道不宜过长,最好不超过12 m。如需超过12 m时,要有两个以上互不相邻、直接通向

3、室外的出入口。,5. 相关要求 机器间门口的大小可视安装、检修机器设备的需要决定,其中一个门洞的净宽应能通过尺寸最大的设备。 机房必须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其窗孔投光面积通常不小于地板面积的1/71/6。 机房可与冷库主体建筑连接或分开建造。采取与冷库主体建筑连接时,要根据建筑物的沉降不同,在设计中采取防止扭裂管道的措施。,6. 暖通方面的要求 冬季氨压缩机房的采暖温度宜采用16,严禁明火采暖。 机房布置时应当组织好穿堂风,以便于机房内的通风降温。 机房的朝向应避免向西,以减少日晒。 机房内应设置事故排风装置(每小时换气不少于8次)和降温通风装置(每小时换气不少于3次),事故排风装置应选用防爆型,

4、开关要设在机房内、外易于操作的地方。,7. 电气方面的要求 冷库应按二级负荷供电,公称体积在2500m3以下的冷库可按3级负荷供电。 机房是冷库主要用电单位,所以配电间应靠近机房。 氨压缩机房宜安装氨气浓度自动检测装置,当氨气浓度接近爆炸下限时,应能发出报警信号。,机房内的一切电源在机房内外都能切断。 机房照明:机器间为5075lx,设备间为35lx。 高、低压配电间宜设置应急照明,应急照明持续时间不应小于30min。,第二节 机器间设计,1. 机器间布置要求 压缩机的仪表盘应面向主要操作通道。 制冷压缩机的吸、排气阀门应靠近主要操作通道,其手轮应位于便于操作和观察的主要通道。 布置大、中型制

5、冷压缩机时应考虑设置检修用起吊设备。,机器间的噪声不应超过85分贝。 机器间内主要通道的宽度一般为1.52.5m,非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小于0.8m。 压缩机突出部分到其他设备或分配站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5m,两台压缩机突出部位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m,并留出检修压缩机时抽出曲轴的距离。 机器间内须留有适当的临时检修面积。,2. 设备间布置要求 设备间内主要通道宽度不应小于1.5m,非主要通道宽度不应小于0.8m。 设备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需要经常操作的不小于0.8m。 不经常操作的或不通行的不小于0.3m。 各容器壁与墙、柱的边缘距离不小于0.2m, 设备隔热层的外壁与墙面、柱边的距离应不

6、小于 0.3m。,3. 布置空调制冷机房的注意事项 布置空调制冷机房时,设备排列应紧凑但又留有一定的操作和检修的地方。 活塞式冷水机要留出检修时抽出曲轴的空间。 离心式冷水机要留出检修壳管式冷凝器和蒸发器时抽出管子的空间。,制冷机房设备的布置间距如下表所示。,风冷式冷水机组或风冷模块式机组,机房设置在裙楼或塔楼的屋顶上,这时风冷冷水机组应有1m以上的净空,一般不设防雨遮阳蓬。若要搭设遮阳蓬,蓬高应在7m以上。模块化冷水机组各模块之间应留有0.4m的空隙。 膨胀水箱应放在高出冷冻水系统最高点1m处,其膨胀水管应接入水泵的吸水侧或直接装在集水器上;机房水系统的最低点应注意设排水阀,水平管路的最高点

7、设有自动排水阀。,第三节 主要设备的布置,1. 压缩机的布置 1) 单列式:如下图所示。 压缩机在机器间内成一直线排列,其他设备则靠墙布置。 单列布置适用于机器设备较少的小型冷库,其优点是操作管理方便、管道走向整齐。,单列式布置,2) 双列式:压缩机在机器间内排成双列布置。,双列式布置,特点: 吸、排气管集中布置在通道上方,其他设备则靠墙布置。 适用于机器台数较多的大、中型冷库。,2. 中间冷却器的布置 中间冷却器应布置在高压级和低压级压缩机的近处,靠墙布置,但不要影响窗户的开启和采光。 中间冷却器应外包隔热层,为避免冷桥,可在其底脚下面设经过防腐处理的垫木。 中间冷却器必须装设液面控制器,液

8、面高度以淹没整个蛇形管为准。 中间冷却器基础高度不宜小于300mm。,3. 油分离器的布置 靠近冷凝器布置。 洗涤式油分离器需要从冷凝器的出液管引进氨液,且冷凝器出液管与油分离器进液管的相对高差约为250300mm(见下图)。 其他类型的油分离器的标高不受限制。 专供库房冷却设备融霜用的油分离器宜设在机器间或设备间内。,油分离器与冷凝器的布置,4. 冷凝器的布置 立式冷凝器:应安装在室外,水池壁与机房等建筑物墙体的距离应大于3m。 卧式冷凝器:布置在设备间,一端留有清洗和更换管子的空间。,卧式冷凝器的布置,蒸发式冷凝器: 多布置在机房的屋顶上,要求周围通风良好。 蒸发式冷凝器的布置: 1)出液

9、管应有足够长的垂直立管,如下图中h应不小于1.21.5m。 2)在立管下端应设存液弯,建立一定的液封,用以抵消冷凝管组之间出口压力的差别。,蒸发式冷凝器的布置,5. 储液器的布置 储液器一般布置在设备间,若设置在室外,应有遮阳设施。 储液器应靠近冷凝器,安装高度应与冷凝器配合,以保证液体自流进入, 两个或两个以上储液器的连接,上部设置气体均压管,底部设置液体均压管将储液器连接。 储液器上必须设置压力表、安全阀,并应在显著位置装设液面指示器。,6. 氨液分离器的布置 库房氨液分离器应设在靠近蒸发器的地方。 对于单层冷库,一般设在设备间阁楼上。 对于多层冷库,则是分层设置,将本层库房的氨液分离器设

10、在上面一层,顶层库房的氨液分离器设在加建的阁楼上。 库房氨液分离器液面标高与蒸发器最高部位液面的高差为1.5m左右。 氨液分离器的作用半径以不大于30m为宜。,7. 低压循环桶和氨泵的布置 按不同蒸发温度分别设置,多设在设备间。 其安装高度要适应氨泵正常运转的要求。 低压循环桶多用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操作平台固定。 氨泵一般布置在低压循环桶的下面近处,基础稍高于地坪。 低压循环桶、氨泵固定点均应有防“冷桥”的措施。,8. 空气分离器的布置 空气分离器 应近冷凝器和储液器布置。 卧式空气分离器 设于设备间的墙上,安装高度距地坪1.2m左右,进液端稍高。 立式空气分离器 可支撑在储液器上,包隔热层。,

11、机房布置示例一,机房布置示例二,第四节 冷冻站设计简介,空调系统冷冻站相当于冷库中的机房,两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鉴于空调系统中广泛使用的冷水机组的一体性,又使得它的布置设计较前者简单。,一、布置原则 冷冻站应靠近冷负荷中心,尽量缩短冷冻水管道。 设备布置紧凑、合理,以减少占地面积。 制冷系统、冷冻水系统、冷却水系统的连接管道都应符合工艺流程,流向顺畅。,站房要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并应设有操作值班室。 采用压缩式冷水机组的制冷系统,应靠近电源布置。 采用直燃式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时,冷冻站应设有独立的燃料供应系统。,二、冷水机组冷冻站的布置 合理布置各设备的具体位置,冷水机组应布置在便于观察

12、、操作的地方。 注意留有检修余地。 布置间距要求:机器、设备之间的布置间距可参照以下尺寸进行。 主要通道1.5m;非主要通道0.81.0m;两台制冷机突出部位之间为1.0 1.5m;制冷机突出部位到配电盘之间为1.5 2.0m。 各种换热设备的清洗间距根据设备尺寸确定。,机组仪表盘、控制板应面向主要操作通道,阀门应位于或接近于便于操作的地方。 制冷机组吸、排气阀高度为1.21.5m左右,超高应设操作台。 站房高度应满足设备管道安装布置要求,氟制冷系统一般不低于3.6m,氨系统一般不低于4.2m。 较大型机器设备应考虑安装、检修用起吊措施,在相应地点设置吊点。,三、溴化锂机组冷冻站的布置 溴化锂机组机身下布置真空泵、溶液泵等,机组两旁要考虑操作人员操作及检查压力、液位的位置,机组两侧距墙须留1.22.0m。 机组两端应考虑清洗、更换热交换器管子的需要,如可利用门窗,则可留操作必要的间距,一般为1.52.5m。,两台机组之间留1.52.5m的间距。 机组顶部距站房屋架高度应有1.5m的距离。 水池、水泵应近站房布置。 屏蔽泵的布置需低于吸收器液位适当距离,以利于泵的安装,防止气蚀,减少噪声及振动。具体要求见相关课程。,四、冷冻站布置实例 冷冻站设备布置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