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乘加,乘减教案_0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05498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乘加,乘减教案_0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乘加,乘减教案_0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乘加,乘减教案_0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乘加,乘减教案_0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乘加,乘减教案_0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乘加,乘减教案_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乘加,乘减教案_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乘加,乘减教案篇一:(最新)人教版乘加乘减教案篇二:乘加、乘减教案 第一课时:乘加、乘减 教学内容:教材P10 - P11 “小熊购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 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口算卡、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开火车) 35

2、= 48=76=36-17=80-43= 93= 85=37-15= 8+15= 36+7= 2、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6+5-18 45-18+20(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二、探索新知 出示P10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信息。 提出问题:假如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每种食品的数量不限。(指名口述自己的想法,教师选学生提出其中一个问题,如: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需付多少钱?) 2、解决问题。 (1)列算式:34+66+34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组织学生讨论:34+6

3、6+34各表示什么意思。 算式“34+6”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 3和4要先乘。12+6=18(元)表示4块面包和1瓶饮料共付18元。 算式“6+34”红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乘。6+12=18(元)表示1瓶饮料和4块面包共付18元。 这两种情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所以,34+6与6+34这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共付多少元。 (3)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 34+6 6+34 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讨论: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板书) 解法一: 34+6解

4、法二: 6+34 =12+6 =6+12 =18(元)=18(元) (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答:该付18元。 1、尝试独立解决 (1)提问: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几元? (2)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方法解答。 a. 34=12(元) 20-12=8(元) 答:应找回8元。 b. 20-34 (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20-12 =8(元) 答:应找回8元。 (3)重点讨论解法b。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情况下,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 认识:在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两步计算的式题中,应先 算乘法,在算减法。 2、小结:观察三个混合算式,有什么共同

5、点?(以上三个算式是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式题。) 板书课题: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 提问:这样的式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三、巩固练习:P11“试一试” 1、第(1)、(2)题注意注意提醒学生把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第(2)题让学生板演并订正。 2、第(3)题让学生再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也可自己创设情景来叙述算式的意义。 四、课堂总结: 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五、作业设计:巩固练习:P11“试一试” 六、板书设计:乘加、乘减 34=12(元) 20-12=8(元) 答:应找回8元。 20-34 (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20-12 =8(元) 答:

6、应找回8元。 教学反思: 学生初次学习乘加、乘减运算练习,有个别学生在运算时仍然有计算失误情况出现,教师要多做指导,让学生正在理解并掌握运算顺序及方法。篇三: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案 乘加 乘减 (一课时) 教学内容: 乘加乘减,教材P58. 教学目标 1.学会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2.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乘减的运算。 3.学会用含有乘加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含有乘加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难点:(本文来自:Www.bdfqY.cOm 千 叶帆文 摘:人教版乘加,乘减教案)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22 = 24

7、=44 = 13 = 32 = 14 =33 = 34 = 请同学以开火车形式汇报答案。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谈话:同学们公园去过吗?这节课我们一同去公园中寻找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请学生观看P58的图片) 教学例5 教师:仔细观察,你从这幅图中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能够提出什么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 我们怎么来算出骑木马的同学有多少人呢? 方法1:根据每匹小木马上的人数,用连加计算,列式:3+3+3+2=11(个)。 方法2:前面3匹的人数一样,可以列乘法算式,加上另外2个人。列式:33+2=11(个) 方法3:假设每匹小木马上的人数是3人,那就是4个3,我们在假设时多加了一个人。因此

8、,算完后要把这个人拿走。列式:34-111(个) (1) 引导观察算式。 教师指出:像33+2,34-1这样的算式有乘又有加减的,我们把它们称为乘加、乘减。 这两个算式怎么算呢? 思考:在33+2中,在33下面画一横线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加2? 在34-1中,在34下面画一横线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减1? 教师小结:乘加乘减的算式都是先算乘法,然后再算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 完成P58做一做 四、总结全课,分享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我们计算乘加、乘减时,按先算乘法,再算?a href=“http:/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蛹醴乃承颉谕强诰魇保迪嗔诳诰骼醇扑愕檬?4可以通过43+4得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