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冯丽萍 第8章 常用联接件的公差与检测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502955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冯丽萍 第8章 常用联接件的公差与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冯丽萍 第8章 常用联接件的公差与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冯丽萍 第8章 常用联接件的公差与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冯丽萍 第8章 常用联接件的公差与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冯丽萍 第8章 常用联接件的公差与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冯丽萍 第8章 常用联接件的公差与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冯丽萍 第8章 常用联接件的公差与检测(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第8章 常用联接件的公差与检测,第8章 常用联接件的公差与检测,8.1 键联接的公差与检测 8.2 普通螺纹的公差与检测 8.3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8.1 键联接的公差与检测,8.1.1 普通平键联接的公差与检测 1.普通平键联接的几何参数,图8-1 普通平键联接,8.1 键联接的公差与检测,2.普通平键联接的尺寸公差与配合,图8-2 键和键槽断面尺寸,表8-1 平键联接的三种配合及应用,8.1 键联接的公差与检测,图8-3 平键联接的键宽、槽宽公差带图,8.1 键联接的公差与检测,表8-2 普通平键键槽的尺寸与极限偏差(摘自GB10952003)(单位:mm),8.1

2、 键联接的公差与检测,3.普通平键联接的形位公差与表面粗糙度 1)为保证键侧与键槽侧面之间有足够的接触面积和避免装配困难,应分别规定轴槽和轮毂槽的对称度公差。 2)键槽配合面的表面粗糙度参数Ra的上限值一般取1.63.2m,非配合面Ra的上限值取6.3m。 4.普通平键键槽的检测,图8-4 检验键槽的量规 a) 检验键槽宽用的极限量规 b) 检验轮毂槽深用的极限量规 c) 检验轮毂槽宽和深度的键槽复合量规 d) 检验轮毂槽对称度的量规,8.1 键联接的公差与检测,图8-5 矩形花键的主要参数,8.1 键联接的公差与检测,8.1.2 矩形花键联接的公差与检测 1.矩形花键联接的几何参数和定心方式

3、 1)矩形花键联接的几何参数有大径D、小径d、键数N、键槽宽B,如图8-5所示。,表8-3 矩形花键基本尺寸系列(摘自GB/T11442001)(单位:mm),8.1 键联接的公差与检测,2)花键联接的主要使用要求是保证内、外花键的同轴度及键侧面与键槽侧面接触均匀,图8-6 矩形花键的小径定心方式,8.1 键联接的公差与检测,2.矩形花键联接的尺寸公差与配合,表8-4 矩形内、外花键的尺寸公差带(摘自GB/T11442001),8.1 键联接的公差与检测,2.小径d的公差带为H6E或H7E的内花键,允许与提高一级的外花键配合。 3.矩形花键联接的形位公差与表面粗糙度 1)矩形内、外花键小径定心

4、表面的形状公差和尺寸公差的关系遵守包容要求。 2)对于花键的分度误差,一般用位置度公差来控制,并采用最大实体原则。,表8-5 矩形花键位置度公差(摘自GB/T11442001)(单位:mm),8.1 键联接的公差与检测,图8-7 矩形花键位置度公差标注 a) 内花键 b)外花键,3)在单件小批生产时,一般规定键或键槽两侧面的中心平面对定心表面轴线的对称度公差和花键等分度公差,并遵守独立原则。,8.1 键联接的公差与检测,图8-8 矩形花键对称度公差标注 a) 内花键 b)外花键,8.1 键联接的公差与检测,表8-6 矩形花键对称度公差(摘自GB/T11442001)(单位:mm),4)对于较长

5、的花键,应规定内、外花键各键槽侧面对定心表面轴线的平行度公差,公差值根据产品性能自行确定。 5)矩形花键表面粗糙度数值见表8-7。,表8-7 矩形花键表面粗糙度推荐值(单位:m),8.1 键联接的公差与检测,4.矩形花键联接的标注 5.矩形花键的检测,图8-9 花键综合量规 a)花键塞规 b)花键环规,8.2 普通螺纹的公差与检测,8.2.1 概述 1.螺纹的种类和使用要求 2.普通螺纹的主要几何参数,图8-10 普通螺纹的基本牙型,8.2 普通螺纹的公差与检测,(1)大径d、D 是指与外螺纹牙顶或内螺纹牙底相重合的假想圆柱体的直径,是螺纹的最大直径。 (2)小径d1、D1 是指与外螺纹牙底或

6、内螺纹牙顶相重合的假想圆柱体的直径,是螺纹的最小直径。 (3)中径d2、D2 是一个假想圆柱的直径,圆柱母线通过牙型上沟槽和凸起宽度相等的地方。 (4)单一中径d2a、D2a 是一个假想圆柱的直径,该圆柱的母线通过牙型上沟槽宽度等于基本螺距一半的地方。 (5)螺距P 是指螺纹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 (6)牙型角和牙侧角1、2 是指在螺纹牙型上相邻两牙侧间的夹角,普通螺纹牙型角为60。,8.2 普通螺纹的公差与检测,(7)螺纹接触高度 是指在两个相互配合的牙型上,牙侧重合部分在垂直于螺纹轴线方向上的距离。 (8)螺纹旋合长度 是指两个相配合螺纹沿螺纹轴线方向相互旋合部分的长度。

7、,表8-8 普通螺纹的基本尺寸(摘自GB/T1962003)(单位:mm),8.2 普通螺纹的公差与检测,表8-9 普通螺纹的公称直径和螺距(摘自GB/T1932003)(单位:mm),8.2 普通螺纹的公差与检测,8.2.2 普通螺纹几何参数误差对互换性的影响 螺纹联接的互换性是指相同规格的内、外螺纹装配过程的可旋合性及使用过程中联接的可靠性。影响螺纹互换性的几何参数有五个:大径、中径、小径、螺距和牙侧角。由于标准规定螺纹的大径及小径处均留有一定的间隙,因此影响螺纹互换性的主要参数是螺距、中径和牙侧角。为保证有足够的联接强度,对顶径也提出了一定的精度要求。 1.螺距误差的影响,图8-11 螺

8、距误差对互换性的影响,8.2 普通螺纹的公差与检测,2.中径误差的影响 3.牙侧角偏差的影响,图8-12 牙侧角偏差对互换性的影响,8.2 普通螺纹的公差与检测,8.2.3 保证普通螺纹互换性的条件 1.作用中径的概念 2.保证螺纹互换性的条件 8.2.4 普通螺纹的公差与配合 1.螺纹公差带 (1)公差等级 见表8-10,其中3级精度最高,6级为基本级,9级精度最低。,表8-10 普通螺纹公差等级(摘自GB/T1972003),8.2 普通螺纹的公差与检测,表8-11 普通螺纹中径公差(摘自GB/T1972003)(单位:m),8.2 普通螺纹的公差与检测,(2)基本偏差 国标对内螺纹规定了

9、两种基本偏差,其代号为G、H,如图8-13所示。,图8-13 内螺纹的基本偏差,8.2 普通螺纹的公差与检测,图8-14 外螺纹的基本偏差,8.2 普通螺纹的公差与检测,表8-12 普通螺纹基本偏差和顶径公差(摘自GB/T1972003)(单位:m),8.2 普通螺纹的公差与检测,2.螺纹的旋合长度和精度等级 (1)旋合长度 GB/T1972003按螺纹的公称直径和螺距将其对应的旋合长度分为三种,分别称为短旋合长度S、中等旋合长度N、长旋合长度L。 (2)精度等级 国标将螺纹精度分为精密、中等和粗糙三级。 3.螺纹公差带与配合的选用,表8-13 内螺纹选用公差带(摘自GB/T1972003),

10、8.2 普通螺纹的公差与检测,2.带*的公差带应优先选用,不带*的公差带其次,加括号的公差带尽可能不用。,表8-14 外螺纹选用公差带(摘自GB/T1972003),2.带*的公差带应优先选用,不带*的公差带其次,加括号的公差带尽可能不用。 4.螺纹在图样上的标注 (1)零件图上标注示例 (2)装配图上标注示例,8.2 普通螺纹的公差与检测,图8-16 三针法测量螺纹单一中径,8.2.5 普通螺纹的检测,8.2 普通螺纹的公差与检测,1.单项测量 (1)三针法测量外螺纹单一中径 将三根直径相同的量针,如图8-16所示放在螺纹牙型沟槽中间,用指示量仪测出三根量针外母线之间的跨距M,根据已知的螺距

11、P,牙型半角/2及量针直径d0的数值算出被测螺纹的单一中径d2a。 (2)影像法测量螺纹各参数,图8-17 最佳量针,8.2 普通螺纹的公差与检测,2.综合测量,图8-18 用环规检验外螺纹,8.2 普通螺纹的公差与检测,图8-19 用塞规检验内螺纹,8.3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图8-20 滚动轴承 1外圈 2内圈 3滚动体 4保持架,8.3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8.3.1 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 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由轴承的尺寸公差与旋转精度决定。尺寸公差是指成套轴承的内、外径和宽度的尺寸公差;旋转精度主要是指轴承内、外圈的径向跳动、端面对滚道的跳动和端面对内孔的跳动等。 8.3.2 滚动轴承

12、内外径及相配合轴径、外壳孔的公差带 1.滚动轴承内、外径的公差带,图8-21 滚动轴承内、外径公差带,8.3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2.与滚动轴承配合的轴颈、外壳孔公差带,图8-22 滚动轴承与轴颈、外壳孔配合的常用公差带,8.3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8.3.3 选择滚动轴承配合时应考虑的因素 正确合理地选用滚动轴承与轴颈和外壳孔的配合,对保证机器正常运转、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发挥其承载能力有很大关系。因此,选用轴颈与外壳孔公差带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负荷类型 (1)定向负荷 作用于轴承上的合成径向负荷与套圈相对静止,方向不变地作用在该套圈的局部滚道上,如一般机械固定套圈承受的负荷。

13、(2)旋转负荷 作用于轴承上的合成径向负荷与套圈相对旋转,并顺次作用在该套圈的整个圆周滚道上,如一般机械上与旋转件结合的套圈所承受的负荷。,8.3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图8-23 轴承套圈承受的负荷类型,(3)摆动负荷 大小和方向按一定规律变化的合成径向负荷依次往复地作用在套圈滚道的一段区域上,如振动筛与振动料斗使用的轴承。,8.3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表8-15 滚动轴承负荷大小,3.工作条件 (1)工作温度的影响 轴承运转时,由于摩擦发热和散热条件不同等原因,轴承套圈的温度往往高于与其配合的零件的温度,这样,内圈与轴的配合可能松动,外圈与孔的配合可能变紧,所以在考虑轴承的配合时,需要考

14、虑工作温度的影响。,2.负荷大小,8.3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2)旋转精度和旋转速度的影响 机器要求有较高的旋转精度时,相应地要选用较高精度等级的轴承,因此,与轴承配合的轴和壳体孔,也要选择较高精度的标准公差等级。 4.轴和外壳孔的结构与材料 5.安装和拆卸轴承的条件 8.3.4 与滚动轴承配合的轴颈和外壳孔的精度确定 1.与滚动轴承配合的孔、轴尺寸公差带,表8-16 向心轴承和轴的配合 轴公差带代号(摘自GB/T 2751993),8.3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凡对精度有较高要求的场合,应用j5、j6代替j6、k6。 圆锥滚子轴承、角接触球轴承配合对游隙影响不大,可用k6、m6代替k5、m5。 重负荷下轴承游隙应选大于0组。 凡有较高精度或转速要求的场合,应选用h7(IT5)代替h8(IT6)等。 IT6、IT7表示圆柱度公差数值。,表8-17 向心轴承和外壳孔的配合 孔公差带代号(摘自GB/T 2751993),8.3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并列公差带随尺寸的增大从左至右选择,对旋转精度有较高要求时,可相应提高一个公差等级。 不适用于剖分式外壳。,8.3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表8-18 轴和外壳的形位公差(摘自GB/T 2751993),2.配合表面的其他要求,8.3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表8-19 配合面的表面粗糙度(摘自GB/T 27519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