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旨(每題三分,共三分)(d)1.有關訓儉示康一文的說明,何者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01563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主旨(每題三分,共三分)(d)1.有關訓儉示康一文的說明,何者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一、主旨(每題三分,共三分)(d)1.有關訓儉示康一文的說明,何者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主旨(每題三分,共三分)(d)1.有關訓儉示康一文的說明,何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主旨(每題三分,共三分)(d)1.有關訓儉示康一文的說明,何者(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級:_姓名:_座號:_得分:第六課訓儉示康高中國文(三)隨堂測驗卷司馬光63%(1. (D)選自傳家集。)一、主旨(每題三分,共三分)( ) 1.有關訓儉示康一文的說明,何者錯誤?(A)乃作者訓示其子司馬康,當謹身節用,養成儉素之美德(B)以古今事例為證,闡明儉約可以興家,奢侈適足敗亡(C)文中慨嘆古人以儉為美德,而今人乃以儉相詬病(D)選自資治通鑑。二、作者(每格二分,共六分)司馬光,字(君實),世稱(涑水先生)。神宗時,退居洛陽,編纂資治通鑑,哲宗即位,入朝為相,在位八月而卒,諡為(文正)。三、注音(每字一分,共八分)1.脯醢:2.酤於巿:3.澶淵之盟:4. 山楶藻梲:5.鏤簋朱紘:四、

2、注音及摘釋(注音或國字一分,注釋二分,共十八分)1.忝科名:,辱、慚愧2.嗤:,譏笑3.遭人病:詬,辱罵4. 垢弊:,汙穢5.狹:隘,狹窄6.躡絲履:,踏、踩,此指穿著五、注釋(每題四分,共二十八分)1. 公孫布被:意謂故示儉樸以盜取虛名。2.遠罪豐家:遠離罪罰而富厚其家。3.饘粥餬口:吃稀飯過日子,言其儉約。4.不役於物:不被物欲所支配。5.矯俗干名:違背世俗,求取美名。6.廳事前僅容旋馬:廳堂前,只能容納一匹馬回旋,形容狹小。7.枉道速禍:違背正道而招來禍患。(2. (A)米如珍珠,柴如桂木。比喻物價昂貴。(B)每天飲食須耗費上萬的錢。形容生活極為奢侈豪華。(C)吃飯的食物擺滿一丈見方那麼

3、廣。形容生活非常奢侈。(D)鮮車,裝飾華美的車輛。怒馬,健壯有朝氣的駿馬。鮮車怒馬形容豪華奢侈的服飾車駕。)37%高中國文(三)隨堂測驗卷一、選擇題(每題三分,共二十一分)(1. (A)乃由於多欲貪富之故。)( ) 1.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居官必賄,居鄉必盜意近於人性本惡(B)物薄而情厚意近於千里送鵝毛(C)公孫布被意近於服垢弊以矯俗干名(D)山楶藻梲意同雕梁畫棟。( ) 2.下列成語,何者不是形容生活奢侈?(A)米珠薪桂(B)日食萬錢(C)食前方丈(D)鮮車怒馬。( ) 3.管仲鏤簋朱紘,山楶藻梲,孔子鄙其小器。孔子鄙視管仲,是因為(A)為官太富易招來嫉妒(B)逾越身分,注重居室享受,為

4、量淺之人(C)曾為階下囚,不應再出仕(D)君子當安貧樂道,不隨風尚而靡。(4. (A)社會風氣之奢靡。(B)稱同榜考取者。(C)孔子。)( ) 4.關於訓儉示康一文文句的說明,何者正確?(A)走卒類士服,農夫躡絲履說明社會風氣之儉僕(B)同年曰:君賜不可違也。同年指同年出生之人(C)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的達人指管仲(D)公叔文子享衛靈公,史鰌知其及禍是因臣宴君主,為禮不敬。( ) 5.下列何句並非強調節儉的美德?()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內法,果、肴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以約失之者鮮矣。( ) 6.士志

5、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在強調士應當(A)擇善固執(B)安貧樂道(C)行己有恥(D)豐衣足食。(7. (A)但是看。歸有光項脊軒志。(B)鄙視粗俗。(C)屢次。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D)社會風氣家風。)( ) 7.下列中字的字義,兩兩相同的是(A)顧人之常情,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瞻顧遺跡,如在昨日(B)孔子鄙其小器人爭非之,以為鄙吝(C)會數而禮勤石簣數為余言(D)近歲風俗尤為侈糜當以訓汝子孫,使知前輩之風俗云。二、修辭練習(每題二分,共十六分)下列各題皆出自訓儉示康,請找出相對應的修辭代號填入,請留意,打號的部分表示有兩個答案:參考選項:(A)借代(B)轉品(C)回文(D)轉化(E)映襯(F)排比(G)對偶( ) 1.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 2. 君子寡欲,則不役於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2.君子和小人映襯。)( ) 3. 故就酒家觴之。(3.觴,酒杯,此作動詞用,請人喝酒。)( ) 4. 鏤簋朱紘,山楶藻梲。( ) 5. 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5.眾人映襯吾心,奢靡映襯儉素。)( ) 6. 卒以此死東市(6.東巿借代為刑場。)( ) 7. 古人以儉為美德,今人乃以儉相詬病。(7.古人、今人、美德、相詬病相映襯。)( ) 8. 錦衣玉食。(8.錦衣玉食:皆名詞轉形容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