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说教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01561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 说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 说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 说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 说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 说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 说教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说课稿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上于二峰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第一章的第二节,由前面宇宙环境的知识可知,地球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自转和公转。本节先谈地球的自转运动,只要掌握了地球自转的特点及其地理意义,就能为以后学习公转运动和地理环境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地球的自转,就地表来说是在作圆周运动,所以可从方向、周期、速度三个方面来了解它的特点;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是由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各种自然现象,其中最显著的是昼夜更替、地方时差异、地转偏向和地球形状变扁等现象。2、编排意图和前后联系 本章总题是从宇宙看地球,是学生接触高中地理教材的第一单元

2、内容,也是教材中较为抽象、难度较大的一章, 而本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好本章的关键、也是学好高中地理的基础。3、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使学生掌握地球自转的含义、方向和周期。 (2)理解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能用地球仪科学地解释昼夜更替现象。 (3)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锻炼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之能把教学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和实际相联。 过程与方法: 本节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建立地球体的空间概念的过程,是探索和发现自然规律,对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常识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的过程。所以本节主要采用组织学生活动的方法,使学

3、生会用地球仪和光源演示地球的自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着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的运动有关,从而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在“昼夜交替”这段内容可以看成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昼夜的静态描述,即在任一时刻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划分,以及不同地区的昼夜状态; 第二部分是对昼夜的动态描述,即昼夜交替的原因和周期。 (2)在“地方时”这段内容增加了地方时与地理经度的关系这一知识,并在初中时区和日界线的基础上,举例性地介绍了世界实际上采用的计时方法,以增加教材联系实际的力度。(

4、3)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这段内容,与原高中地理相比较,其难度大幅度降低。新的高中地理大纲中,仍把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列为教学内容要点,但考虑学生理解情况,对这一内容作了浅化处理。一是只讲现象,不讲道理。让学生知道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其运动方向发生偏移。二是联系实际,以长江三角洲的发育为例,用事实说明地转偏向力在水平运动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 由昼夜更替而产生不同地方的时间差异。这是地球自转的另一个事实。但是学生受活动范围的限制,对不同地方时间差异较为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学生自己动手做演示的方法,以便于学生系统的理解.二、说教法 1、对于基础知识,地球自转的含义、

5、方向和周期,以学生的自学为主。 2、本课内容比较抽象,限于高一学生的思维水平,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十分喜爱的网络,生动有效地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例如播放地球自转视频使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地球自转运动情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3、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要采用学生自己动手做演示、教师指导、课件播放、练习体会等综合方法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球仪、小手电筒等。 四、说学法 1、读:培养学生阅读地理课文和地理插图的习惯和能力,正确掌握阅读插图的步骤和方法。 2、思:即思考,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学习的目的。

6、 、做:使学生自己动手作演示实验,从现实实验中获得感知。 、记:即学生在初步了解本节知识的基础上,识记本节重点知识。五、教学程序 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把教学过程分成了四个环节:情景导入、探究新知、活动应用、巩固小结。 (一)情景导入 创设“是天转还是地转?”的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学习活动1(1)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从赤道上空、北极上空、南极上空等不同的角度观察地球旋转的方向。(2)阅读课本“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图,根据地球自转周期(粗略地看成24小时)和地球半径(平均半径为6371km),运用相关数学知识,推算地球自

7、转速度的大小和变化规律。不同纬度处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都是,赤道上各点的线速度是,北纬600各点的线速度是,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是。(3)归纳地球自转的特征,完成表1-2-1:表1-2-1 地球自转的特征方向自向 。 从北极上空俯视:呈时针方向旋转; 从南极上空俯视:呈时针方向旋转周期1个恒星日,即,转过角度为360速度角速度除外,均为15小时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线速度自向递减,最大学习活动2(1)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观察昼(明)夜(暗)半球及其分界线(晨昏线),可以发现晨昏线与手电筒光线的关系是,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昼夜现象的形成原因。(2)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观察晨线和昏线附近的昼夜交替状况

8、,观察相对地球仪上某一静止的点,晨昏线不断向移动,据此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原因。(3)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个太阳日(约为小时),它不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23时56分4秒)。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长短对地球生命的生长发育有什么影响?学习活动3用手电筒照射自西向东自转的地球仪,观察同纬度地区(如赤道)的不同经度地点见到日出时刻的早晚,理解地方时的产生,完成下列要求:(1)观察时你会发现: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看到日出,时刻较;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称为。(2)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不同经线上的地方时不同,且经度相差15o,地方时相差小时;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是于西边(东边地点的时刻数

9、值);因此计算边地点的时刻要用“已知点时刻加两点间的时间差”,计算边地点的时刻要用“已知点时刻减两点间的时间差”。图1-2-1(3)地方时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国际上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规定区时。阅读课本“理论时区”图填空:全球共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度;如中时区范围是,东西12区范围是。每个时区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区时。相邻时区间的时差为小时,每往1个时区,区时早1小时;因此计算边时区的时刻要用“已知时区的时刻加两时区间的区时差”,而计算边时区的时刻要用“已知时区的时刻减两时区间的区时差”。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以180o经线为基准)(如图1-2-1)时,向东跨越日界线,必须将日期1天,反之

10、则1天;但东、西12区钟点相同,因此国际日期变更线西侧的东12区总比日界线东侧的西12区早24小时(1天)。(4)实际上各国所执行的计时办法并不完全与区时相同。例如我国统一采用北京所在的区的区时,即经线的地方时,称。学习活动4受地球自转的影响,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力作用下,运动方向发生偏转。(1)规律:北半球向运动方向的侧偏转,南半球向运动方向的侧偏转,沿赤道运动的物体方向偏转。如长江南岸有燕子矶、采石矶、城陵矶等地形,说明(南或北)岸冲刷显著。(2)动手做:在洗碗池里先放满水,然后拔出池底的塞子放水,发现水池中水呈时针旋转。解释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学习活动5地球在一刻不停地转动,但我们感觉不到它的转动。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现象能证明地球的自转? (三)活动应用 创设生活情景:同一时刻,在德国的同学和在中国的小明的问候。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这样在解决本节重点的同时也解决了本节的难点时间差异的问题。 该活动还意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在把知识技能视为仅供记忆和存储的定论,而认为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他们独立判断、自主选择的能力和品质。从而真正实现教育向学生生活的世界回归。 (四)巩固小结 最后学生以比赛的形式归纳本节主要内容,教师总结,以板书形式列到黑板上,重、难点内容用彩笔重点表出,以巩固本节知识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