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谈留芳 主编 姜玲玲 张 勤 汤 云 谢海燕 副主编 商品学ch02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499330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品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谈留芳 主编 姜玲玲 张 勤 汤 云 谢海燕 副主编 商品学ch02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商品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谈留芳 主编 姜玲玲 张 勤 汤 云 谢海燕 副主编 商品学ch02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商品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谈留芳 主编 姜玲玲 张 勤 汤 云 谢海燕 副主编 商品学ch02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商品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谈留芳 主编 姜玲玲 张 勤 汤 云 谢海燕 副主编 商品学ch02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商品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谈留芳 主编 姜玲玲 张 勤 汤 云 谢海燕 副主编 商品学ch02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品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谈留芳 主编 姜玲玲 张 勤 汤 云 谢海燕 副主编 商品学ch0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品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谈留芳 主编 姜玲玲 张 勤 汤 云 谢海燕 副主编 商品学ch02(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商品学,第二章 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2,学习目的和要求,对商品质量观的内涵有较为全面的理解 了解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掌握影响商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熟悉商品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 掌握商品品种的分类、类别和结构的内容,3,第二章 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第一节 商品质量观,4,第一节 商品质量观,商品质量是商品学学科研究的中心内容,是社会经济活动的核心主题。,一、商品质量的概念 二、商品质量特性 三、商品质量工作的意义,5,第一节 商品质量观,第一节 商品质量观,6,一、商品质量的概念,商品质量:亦称商品品质,是指商品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的综合。 指商品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或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2、商品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商品本身的自然属性和商品本身适应社会需求的社会属性。 商品质量是决定商品使用价值大小的重要因素。,人们对商品质量的认识,7,一、商品质量的概念,1传统的商品质量观 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生产还不发达,商品供不应求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商品的质量观强调的是内在质量。 商品生产者追求的主要目标是产量,而非质量。 因此,商品生产者在没有市场竞争的压力下,轻视外观质量,只需使商品达到较低的技术标准即可。,8,一、商品质量的概念,2现代的商品质量观 市场竞争因商品的供过于求而显得尤其激烈。 现代商品学力求对商品质量概念进行更新: 从单纯注重技术质量的观念扩展到从技术、经济、社会等多

3、方面综合考察的质量观念; 从仅仅重视内在质量、轻视外观质量的观念,提升到既考虑商品内在质量的耐久实用、安全可靠等特性外,又注重商品的外观构型、视觉美感等外观质量的特征; 从过去在质量概念上的静态质量观念转变为动态的、发展的质量观念。,9,一、商品质量的概念,现代的商品质量观中商品质量内涵有三个方面:,(1)商品质量是由商品使用价值导出的一个范畴,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市场表现形式,是衡量商品使用价值大小的微观标准。,(2)商品质量与商品使用价值一样具有二重性,即物质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在考量商品质量概念时,只有将这两种属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构成现代商品学意义上的商品质量。,(3)商品质量的概念是

4、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时间因素、地域因素、条件因素、使用对象、市场环境,10,第一节 商品质量观,二、商品质量特性,11,二、商品质量特性,(1)商品质量特性的概念 商品质量特性:就是根据一定的准则,将对商品的需要转化为特性,这些特性就称为商品质量特性。 质量特性是商品特性的一部分。 商品的综合质量是商品质量特性之和。,(2)表示商品质量特性的指标 主要有适应性指标、工艺技术性指标、结构合理性指标、卫生安全性指标、可靠性指标、经济性指标、使用寿命指标、批商品质量均一性指标、生态环境指标、美观指标等。 这些质量指标构成了对现代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12,三、商品质量工作的意义,当前,国际市场

5、的商品竞争日趋激烈。 竞争的核心是技术进步和管理进步,它集中反映在商品质量上。 不断改进和提高商品的质量,提高产品的适销性,加强产品的售后服务,已成为通过非价格因素增强自身竞争力。,商品质量是决定商品使用效能和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商品的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的高低又决定了商品价格的高低,13,三、商品质量工作的意义,1质量与效益 现代商品质量观视质量和效益为统一体,质量是取得效益的基础,效益是质量所追求的目标。 2质量与商品的有效供给 质量是数量有效性的前提,是保障商品长期有效益供给的基础和关键。 3质量是培育市场的重要保证 (1)提高商品质量有利于市场体系的完善 (2)质量

6、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14,第二章 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第二节 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15,商品质量 基本要求,第二节 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六大基本要求:,美观性,经济性,安全卫生性,适用性,信息性,可靠性,16,第二节 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1适用性 指商品满足主要用途所必须具备的各种性能,是构成商品使用价值的基本条件。由于人们使用目的的差异,对商品性能的要求也各有不同。,2可靠性 商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 力。它与商品的使用寿命、耐用性联系在一起,与商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无故障性密切相关。,3安全卫生性 指商品在生产、流通和使用过程中对人身安全与健康以及环境免遭危害的维

7、护功能。它是评价商品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17,第二节 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4美观性 指商品具有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属性,如商品的外形款式、色泽度、光鲜度、质地、结构、音色、气味、味道等。商品的美观性已成为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指标。,5经济性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统一在“物美价廉”基础上的低成本性; 其二是商品处在实现使用价值过程中的低耗费性。,6信息性 信息性是指商品所具有的承载商品信息的功能。它是消费者正确认识、甄别选购、合理使用、适当地进行用后处理的信息依据。,18,第二章 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第三节 影响商品质量的主要因素,19,第三节 影响商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商品质量是商品生产

8、、流通和消费领域各环节中综合因素共同影响的产物。,一、生产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二、流通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三、使用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20,一、生产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对于农、林、牧、渔业等天然商品,其质量主要取决于:,对于工业品商品,其质量取决于其生产过程中的以下因素:,品种选配 栽培或饲养方法 地理环境 气候及季节 ,研发设计 原材料质量 生产工艺和设备 质量管理与控制 成品检验及包装,21,一、生产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1、开发设计质量 是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商品质量的先导。 2、原材料质量 是决定商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3、生产工艺和设备 是具有影响商品质量

9、的决定性因素。 4、商品检验与包装 检验是保证商品质量的重要措施。 商品包装对商品质量的影响越来越重要。,22,二、流通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1运输装卸 商品从产地进入销售地点,运输是必要环节。 与运输路程、运输时间、运输方式、运输气候、运输路线、运输工具、装卸工具等因素有关。,2仓库储存 商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之间的流通领域的储存。 在储存期间仓库的结构、堆放的方位、时间的长短、温湿度的控制、商品存放量等都对商品质量变化有影响。,3销售服务 商品销售过程中的进货验收、商品陈列、提货搬运、安装调试、技术咨询、维修和退换服务等各项工作质量都是最终影响消费者所购商品质量的因素。,23,三、使

10、用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1)使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只有遵从其使用范围和使用条件,才能发挥商品的正常功能。 (2)使用方法和维修保养 使商品的可靠性、耐用性、安全性等性能得以发挥,最大程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3)废弃物处理 商品废弃物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就成为商品质量的又一指标,废弃处理环节也就成为影响商品质量的又一因素。,24,第二章 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第四节 商品质量管理,25,第四节 商品质量管理,保证商品在过程中形成的商品质量,就必须针对商品形成过程,制定一系列商品质量方针并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实施对商品质量的管理。,一、商品质量管理概述 二、商品质量管理法规 三、商品质量管理术语

11、 四、商品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26,第四节 商品质量管理,一、商品质量管理概述,27,一、商品质量管理概述,1商品质量管理的定义 质量管理:对确定和达到质量要求所必须的职能和活动的管理。 质量管理的职能是制定质量方针、制定具体措施、组织人员共同参与质量管理活动,贯彻实施质量方针。 其含义涵盖质量体系、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保证产品、过程或服务满足规定的或潜在的要求,由组织机构、职责、程序、活动、能力和资源等构成的有机整体。,为保持某一产品、过程或服务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为使人们确信某一产品、过程或服务质量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必要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全部活动。,质量体系,

12、质量控制,质量保证,28,2商品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1)质量检验管理阶段。(20世纪初期40年代) 限于产品质量检验,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属于事后管理,因此是一种较弱的质量管理。 (2)统计质量管理阶段。(20世纪四五十年代) 运用数理统计与抽样检验方法,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以保证产品质量; 属于预防型管理,能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发现解决问题。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 将经营管理、技术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数理统计和企业文化有机地联系起来,确立完整的质量管理工作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的管理对象包括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 管理范围包括生

13、产领域、流通领域、消费领域,是一种全员、全面、全过程质量管理。,29,3商品质量管理基本方法,“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管理循环法,简称为PDCA循环或戴明循环:,30,3商品质量管理基本方法,八个步骤:这是将PDCA四个阶段分为八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 第二步,找出影响质量问题的各种因素。 第三步,确定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中存在的主要因素。 第四步,制定计划和措施。 第五步,按照计划,贯彻落实,具体实施。 第六步,比照计划,检查执行情况和效果。 第七步,找出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并使之规范化、标准化。 第八步,遗留问题在下次循环实施前予以控制解决。,P,C,D,A,3

14、1,第四节 商品质量管理,二、商品质量管理法规,32,二、商品质量管理法规,1质量管理法规的定义 商品质量法规是指有关商品(产品)质量方面的法律、法令、规定、条例的总称。 运用质量法规有效地管理和保证商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世界各国政府解决商品质量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 商品质量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法律、观念、舆论等多方面因素和制约。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加入WTO后,加强商品质量管理,提高商品质量和依法管理商品质量,正确处理商品质量方面的民事侵权案件,已成为我国目前十分突出的问题。,33,2商品质量法规的种类,(1)产品责任法 (2)产品

15、质量法 (3)消费者保护法 (4)商品质量监督管理、检验、认证等 方面的质量法规,34,2商品质量法规的种类,(1)产品责任法:指由于产品质量问题而使消费者受到人身的、财产的损害时该产品的生产者及销售者应对被害人负有的法律责任。,35,2商品质量法规的种类,(2)产品质量法: 指生产者和销售者对其产品质量所应承担责任的法律规范。 我国于93年颁发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产品质量法中对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生产者和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与义务、损失赔偿、经济处罚和法律责任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 它是处理各类商品质量问题和解决商品质量民事纠纷的法律依据。,36,2商品质量法规的种类,(3)消费

16、者保护法 指为保护消费者消费权益而提供法律保障的法律规范。 权益的法律保护有直接和间接两种。 直接的法律保护由各国的国内法律和国际公约提供,有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基本法、买卖法、合同法以及食品、医药、卫生、电器商品、化妆品等消费品的质量、包装、计量、安全等法规。 间接的法律保护有商标法、广告法、物价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市场监督管理法、商品质量监督管理法、环境保护法等法规。,37,2商品质量法规的种类,(4)商品质量监督管理、检验、认证等方面的质量法规 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 产品质量监督试行办法 国家监督抽查产品质量的若干规定 全国产品质量仲裁检验暂行办法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办法 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证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38,第四节 商品质量管理,三、商品质量管理术语,39,三、商品质量管理术语,1质量管理 2质量策划 3质量控制 4质量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