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产品、副产品和等级产品的成本计算方法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9499327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3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联产品、副产品和等级产品的成本计算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联产品、副产品和等级产品的成本计算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联产品、副产品和等级产品的成本计算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联产品、副产品和等级产品的成本计算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联产品、副产品和等级产品的成本计算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联产品、副产品和等级产品的成本计算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产品、副产品和等级产品的成本计算方法(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联产品、副产品和等级产品的成本计算方法,联产品成本计算 副产品成本计算 等级产品成本计算,第一节 联产品成本计算,联产品的概念 联产品联合成本的分配,一、联产品的概念,联产品是指企业利用同样的原材料,经过同样生产工艺过程的加工,同时生产出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同等地位但用途不同的主要产品。 特点:各种联产品都是企业主要产品,是企业生产活动的主要目标,且销售价格相当或较高,对企业都有较大的贡献,二、联产品联合成本的分配,联产品从原材料投入到形成完工产品要经历三个阶段:分离前、分离点、分离后。 分离前归集联合成本 分离点分配联合成本 分离后归集联产品的可归属成本。 联产品成本计算步骤如下: 1

2、.计算分离前的联合成本; 2.在分离点分配联合成本; 3.分离后计算进一步加工的可归属成本。,具体计算过程,在分离点上分配联合成本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系数分配法、实物量比例分配法、相对售价比例分配法和可实现净值比例分配法,(一)系数分配法,系数分配法是将各种联产品的实际产量按事先规定的系数折合成标准产量,然后按照各联产品的标准产量比例来分配联合成本的一种方法。 确定系数的标准可以是联产品的技术特征,如重量、体积、质量、性能和加工难易程度;也可以是经济指标,如定额成本,售价等。 采用系数法分配联合成本的正确与否,取决于系数确定的正确性,(二)实物量比例分配法,实物量比例分配法是按照各联产品在

3、分离点上的重量、体积、长度等其他实物量度比例来分配联合成本的一种方法。 实物量是指产品的重量。 其优点是计算简便易行,但是它没有考虑成本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因此计算出来的是联产品的单位平均成本,容易造成成本与收入不匹配。 主要适用于产品成本与实物量有密切关系,并且各联产品销售价格较为均衡的联合成本的分配。,(三)相对售价比例分配法,相对售价比例分配法是按照联产品售价比例来分配联合成本的一种方法。 此方法依据售价较高的联产品应负担较高份额联合成本,售价较低的联产品应负担较低份额联合成本的原理产生。 分配的结果使各种联产品的毛利率相同。 一般适用于分离后即为完工产品,不需要进一步加工的且价格波动不大

4、的联产品。,(四)可实现净值比例分配法,可实现净值比例分配法是按照各种联产品的可实现净值比例来分配联合成本的一种方法。 可实现净值指产品最终售价减去其可归属成本的余额。 对不需要进一步加工的联产品的可实现净值就是其售价。 适用于联产品分离后仍需要进一步加工方可销售的联产品。 采用此方法计算联产品成本容易混淆联合成本与可归属成本的界限。,第二节 副产品成本计算,副产品的概念 副产品的成本计算,一、副产品的概念,(一)副产品的概念 副产品是指企业使用同种原材料,经过同一生产工艺加工,在生产出主要产品的同时附带生产出来的一些非主要产品。 特点是:副产品是企业生产的次要产品,不是企业生产活动的主要目标

5、,相对于主要产品而言,副产品的经济价值一般较小,销售价格往往较低。,(二)副产品与联产品的关系,都是联合生产过程中的产物,都是投入相同的原材料,经过同一生产过程而产生的,但价值与地位却不同。 一般情况下,联产品的价值较高,地位同等,而副产品相对于主要产品价值较低,处于次要地位。 但两者之间的划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综合利用,在一定条件下,副产品也能转为主要产品从而成为联产品。反之,原来的联产品也可能因为生产目标的改变而成为副产品。 在实际工作中也很难有什么绝对的标准来判断该企业的某产品是联产品还是副产品。事实上,主要产品与副产品的划分主要取决于不同企业的生产目标

6、。,二、副产品的成本计算,尽管副产品的价值相对于主要产品而言也比较低,但仍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能满足社会上某些方面的需要,而且客观上也发生耗费。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成本计算方法来分配联合成本。 (一)价值较低的副产品 若分离后不需要进一步加工,可不负担分离前的联合成本或以定额单位成本计算其应负担的联合成本; 若分离后仍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出售的副产品,则只计算归属于该产品的再加工成本。,(二)价值较高的副产品,若分离后不需要进一步加工,则往往以其销售价格作为计算的依据。 按销售价格扣除销售税金、销售费用和按正常利润率计算的销售利润后的余额,即作为副产品应负担的联合成本。 若分离后仍需要进一步加工

7、才能出售的副产品,则应同时负担可归属于该产品的再加工成本和分离前应负担的联合成本。 可在上述计算的结果的基础上再减去可归属成本后作为其应负担的联合成本。,第三节 等级产品成本计算,等级产品的概念 等级产品的成本计算,一、等级产品的概念,等级产品是指企业使用同种原材料,经过相同加工过程生产出来的质量或等级不同的同品种产品,如纺织品,搪瓷器皿的生产常有等级产品产生。 联产品之间、主产品与副产品之间,产品的性质、用途不同,属于不同品种产品; 等级产品则是性质一样、用途相同的同品种产品,只是由于质量上的差异而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其销售价格一般也不同。 等级产品也不同于废品。 等级产品都是合格产品,虽然存

8、在质量上的差异,但这种差异通常是设计所允许的,而且不会因质量上的差异而影响社会对该产品的消费需求。,二、等级产品的成本计算,造成等级产品的原因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由于操作工人操作不当或操作不熟练等主观原因形成的; 一种是由于生产技术固有限制或原材料质量等客观原因形成的。,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形成的,可以选用实物量分配法。 其理由是,生产出等级较低产品的原因只是由于工人操作不当或操作不熟练等主观原因所造成,因此不同等级的产品应当承担相同的生产费用,使其单位成本与优质产品的成本相同,以体现不同等级产品对企业盈利产生的不同影响。,如果等级产品是由于第二种情况形成的,产生等级产品则属于生产工艺或材料质量等客

9、观原因形成,应当使不同等级的产品具有相同的毛利水平,因而不能确定相同的单位成本。 为此要采用系数分配法来计算各个等级产品的单位成本。在实际工作中通常以单位售价比例定出系数,再按系数比例计算出不同等级产品应负担的联合成本。,1.运用系数比例法计算等级产品成本,例6-6 大同洗煤厂对一种原煤进行洗煤加工,生产出质量和规格不同的冶炼用精煤、其他用精煤和洗块煤等三种等级产品,20年3月份的产量分别是:冶炼用精煤50 000吨,其他用精煤40 000吨,洗块煤24 000吨,单位售价分别为240元/吨,210元/吨,150元/吨。该月发生的联合成本为:原材料8 400 000元,燃料及动力费1 600 000元,直接人工费2 400 000元,制造费用1 200 000元。,2.运用实物量比例法计算等级产品成本,例6-7 20年5月,洁白陶瓷有限责任公司因工人操作技术问题,使利用同种陶土经过同样的造型、烘烤等工艺生产出的陶瓷碗产生不同的等级,其中一等品10 000个,二等品1000个,三等品500个。当月共发生联合成本49 450元,其中原材料11 500元,直接人工费用17 250元,制造费用20 700元。按实物量比例法计算各等级产品成本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