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健 等主编机工版5 第十五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498297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4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健 等主编机工版5 第十五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微观经济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健 等主编机工版5 第十五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微观经济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健 等主编机工版5 第十五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微观经济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健 等主编机工版5 第十五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微观经济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健 等主编机工版5 第十五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健 等主编机工版5 第十五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健 等主编机工版5 第十五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观经济学,李健 教授,第十五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本章要点 一般均衡的概念与涵义,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的区别与联系,两部门模型中交换的一般均衡、生产的一般均衡、交换与生产的一般均衡,它们各自实现的条件。 福利经济学的简要发展历史,社会福利函数的定义,各种社会福利函数对于效率与公平关系的不同倾向。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概念与意义。 帕累托最优与帕累托标准的概念,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的关系,非完全竞争带来的福利损失。,第一节 一般均衡,一、一般均衡的含义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只讨论某一种商品或某一种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并不涉及单个消费者或企业与其他消费者或企业之间的相互影响,这种假设条件下的均

2、衡被称为局部均衡。 分析时把所有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企业、消费者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反馈效应都考虑在内,考察它们在相互影响的情况下是如何同时达到均衡的,就是一般均衡。 一般均衡理论由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里昂瓦尔拉斯(Leon Walras)首先创立,后来的经济学家如希克斯(J. R. Hicks)等人运用序数效用理论、无差异曲线等工具对它不断进行丰富和发展。,(a)矿泉水市场 (b) 冰茶市场 图15-1,二、两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实现静态一般均衡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交换的一般均衡,即商品在消费者之间有效率的分配; 生产的一般均衡,即生产要素在生产者之间有效率的配置; 第三个

3、是生产和交换的一般均衡,即如何在各种商品之间有效率的配置资源。,我们首先建立一个最简单的只有两个部门的经模 型,它有如下假设条件: 第一,全社会中只有两个消费者A和B,他们只 消费两种商品X和Y; 第二,社会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劳动L和资本K。 第三,X和Y分别由两个生产部门生产,生产过 程中都使用L和K两种生产要素 第四,该经济社会中劳动L和资本K的总量是固 定的,但每一产品部门可投入的要素是可变的,一个 部门投入要素的增加必然使另一个部门投入要素减少; 第五,考察期内生产技术保持不变。,(一)交换的一般均衡 1.消费的埃奇沃斯盒状图:它以序数效用理论和无差异曲线为基础,因为英国经济学家埃奇沃

4、斯首先使用这种分析工具而以他命名。如152图所示,由A的消费品组合坐标平面图和B的消费品组合坐标平面图旋转180度巧妙啮合形成:,图15-2 消费的埃奇沃斯盒状图,交换进行必须满足条件MRSAXYMRSBXY,即A和B双方的无差异曲线相切。否则,消费者就可以通过交换将商品量组合点移动,使得在某一方效用不变的情况下另一方的效用增加。 像E1、E2和E3这样的双方无差异曲线的切点连接起来构成一条从OA到OB的曲线,称为交换的契约曲线(Contract Curve),它是交换的最优点的轨迹曲线。在线上的每一点,交换双方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每一点都是交换的均衡点,消费者不会再改变自己的选择。,2、

5、效用可能性边界:交换的契约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对应着交换双方一定的效用水平,将契约曲线上各点所代表的效用水平组合描绘在坐标为效用的空间上,可以得到效用可能性边界(Utility Possibility Frontier),它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A和B能得到的最大的效用组合。我们可以推知在效用可能性边界左下方的点不是双方效用的最大点。,图15-3 效用可能性边界,(二)生产的一般均衡,1、生产的埃奇沃斯盒状图。它的构造原理与消费的埃奇沃斯盒状图相同,研究的是两种产品和两种投入要素条件下两个从事生产的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图15-4 生产的埃奇沃斯盒状图,在等产量线的切点上,两部门的边

6、际技术替代率相等。如果将所有等产量线的切点连接起来,就构成一条从OX到OY的曲线,我们称之为生产的契约曲线,它是生产要素配置的最佳曲线。生产要素按这条曲线分配时会得到最大的产量,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是要素市场的一般均衡点。,2.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的契约曲线上的每一点都对应着X和Y一定的产量水平,如果把其中每一点所代表的两部门的产量都画在另一个坐标图中就得到了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图15-5 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具有下列特点:,(1)曲线斜率是负值。要增加某一部门的产量就必须增加它的要素投入,而经济社会中的要素总量是固定的,所

7、以另一部门的要素投入与产量必然相应地下降。 (2)曲线凹向原点,即曲线由左向右越来越陡峭。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某一点切线的斜率为边际转换率(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即MRT)MRTXY- dy / dx,表示增加1单位X必须放弃的Y的产量,其实就是生产一单位X的机会成本。边际转换率是递增的,如果两种产品的资本与劳动密集程度完全一致,并且它们的规模报酬不变,生产可能性边界成了一条直线,它的边际转换率是一个常数。 (3)边际转换率等于两种产品的边际成本之比。这可以从等产量线和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的特点推知。 如果要素数量增加或技术水平提高的话,曲线就向右上方移动;

8、反之,曲线就向左下方移动。,(三)生产与交换的一般均衡,还需要考察经济社 会中所有市场是如何同时 达到均衡的,即要建立包 括生产和交换在内的一般 均衡模型。,图15-6 生产与交换的一般均衡,MRSXYMRTXY是消费和生产一般均衡的条件。如果社会上有众多的消费者,我们可以从所有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推导出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当社会无差异曲线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相切时,就能取得交换与生产的一般均衡。由此可见,MRSXYMRTXY也适用于各种更为复杂情况的考察。,第二节 效率与公平,一、福利经济学概述 福利经济学是在一定价值判断的前提下,分析和研究社会经济制度、评价经济体系运行的经济理论。福利经济学属于

9、规范经济学,它与实证经济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涉及价值判断,而所谓价值判断就是指通过一些价值标准评价各种可供选择的行为是否符合个人和社会的愿望。,福利经济学的思想渊源可上溯到18至19世纪之交的资产阶级思想家边沁(Jeremy Bentham),他提出了“功利主义”理论,认为人的本性是追求幸福,人的行为动机是趋利避害,“绝大多数人的幸福”是道德准则和立法根据。福利经济学的福利概念即是从边沁“幸福”一词而来的。 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森(J.A.Hobson)认为经济学应该以社会福利研究为方向,对社会分配不均问题进行考察。他主张通过改良主义的办法,如税收、国有化等政策措施来解决分配不公问题,增进全社会的总

10、福利。,英国著名经济学庇古(A.C.Pigou)于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是福利经济学理论体系创立的标志。 20世纪30年代时,帕累托的最优理论将福利经济学发展到新福利经济学的阶段,并分为两个学派:“补偿原则论派”和“社会福利函数论派”。 50年代时,美国著名经济学阿罗(K.P.Arrow)提出“阿罗不可能定理”和社会选择理论,大大丰富了新福利经济学。,二、效率与公平,效率(Efficiency)与公平(Equity)是福利经济学中极为重要的两个概念。 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是这样的境地无论对当前状态作何种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受益的同时而不减少其他人的利益,即一部分人处境的改善必须以另一些人

11、处境的恶化为代价。,通过改变当前资源的配置方式,可以使至少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提高而没有任何人的境况恶化。这种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状态被称为“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um),如果将它作为检验经济总体运行效率与社会福利大小的准则的话就是“帕累托标准”或“帕累托准则”。经济学中把这个概念以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Vilfredo Pareto)的名字命名,他在政治经济学讲义中对生产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进行过最早的专门论述。,“帕累托更优”(Pareto Superior)是从帕累托最优中引 申出来的概念,它指的是如果改 变之后的资源配置状态与改变之 前相比,同时符合两

12、个条件:至 少有一个人的处境变得更好;没 有一个人的处境变得更坏,那么 我们就称改变当前的资源配置状 态可以达到帕累托更优。,图15-7 帕累托更优,经济学中用社会福利函数来考察和描 述个人效用的特定权数,它被表示为社会 所有个人的效用水平的函数,如在两人社 会中社会福利函数可以写成: WW(UA,UB),功利主义(Utilitarian)的社会福利函数中,每个人的效用都具有相同的权数,它追求社会所有成员的总效用的最大化。 平均主义的观点明确要求进行平均分配。 罗尔斯主义(Rawlsian)主张最公平的配置是一个社会中境况最差的人的效用最大化。 市场主导的观点认为竞争性市场进程的结果是公平的,

13、因为它奖励那些最有能力和工作最勤奋的人。,公平与效率有着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Trade-off)。,表151,三、洛伦兹曲线,美国统计学家M.O.洛伦兹提出了著名的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它能直观地表现出社会总财富在各阶层家庭中的分布状况。,图15-8 洛伦兹曲线,如果社会财富完全平均地分配于各个家庭,洛伦兹曲线就是矩形的对角线OE,它被称为绝对平等线(Line of Perfect Equality),这种情况下所有家庭都得到完全相同的收入。OFE则是分配完全不平等的洛伦兹曲线,它表示唯一的一个家庭拥有100%社会财富、其他家庭都一无所有的极端情况。 弧形曲线OE,它越逼近对

14、角线表示社会财富分配越平等,而越靠近边框OFE表示分配越不平等。,洛伦兹曲线与45度线之间的部分被称为“不平等面积”,当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时,洛伦兹曲线就成为OFE,它与45度线之间的面积(直角三角形OFE)是“完全不平等面积”。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的比率称为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基尼系数的值在0和1之间变动,财富分配不平等程度越高,它的值就越大。,第三节 帕累托最优及其条件,一、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最优是这样的状态:在目前的资源配置下不可能通过重新组织生产和分配来使某些人的效用水平增加,而不减少其他人的效用水平。帕累托最优到目前为止仍然是福利经济学中应用的最广

15、,同时也是被人们最为接受的判断社会福利状况的标准。,二、帕累托最优条件 帕累托最优状态包括三个方面:消费的帕累托最优、生产的帕累托最优和经济社会的一般帕累托最优。在前面的一般均衡分析中提到的交换的一般均衡其实就是消费的最优状态,生产的一般均衡就是指生产的最优状态,而交换和生产的一般均衡就是指社会福利的一般最优状态。,(一)消费的帕累托最优 消费意义上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是两个消费者所拥有的任意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相等。当这个条件满足时,消费者就不可能通过改变产品的分配使一部分的效用增加而又不使其他人的效用减少,这正是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判断标准。 消费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可以推广到更多消费者与更多种产

16、品的情况下,如果任何两名消费者所拥有的任何两种产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整个经济社会就已经不可能做到改善一部分人的处境而不损害其他人的利益,即社会处于消费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在契约曲线上的每一点上,生产两种产品的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此时生产要素在生产者之间的分配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 在多种生产要素和产品情况下这一条件也是适用的,即投入所有产品部门的任何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就得以满足。,(三)一般的帕累托最优 综合消费者与生产者两方面因素,一般的帕累托最优的条件就是,消费者心目中的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生产这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当这一条件满足时,无论怎样改变资源配置都不能提高目前的效用水平。 如果所有消费者对于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都等于这两种产品的生产的边际转换率,那么这个结论也适用于多种产品的情况。,三、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完全竞争市场还是能满足帕累托最优条件的状态。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对每一个消费者来说有: MU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