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西樵山旅游度假区管山城区总体规划(77页)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498253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4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山西樵山旅游度假区管山城区总体规划(7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佛山西樵山旅游度假区管山城区总体规划(7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佛山西樵山旅游度假区管山城区总体规划(7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佛山西樵山旅游度假区管山城区总体规划(7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佛山西樵山旅游度假区管山城区总体规划(7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佛山西樵山旅游度假区管山城区总体规划(7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山西樵山旅游度假区管山城区总体规划(77页)(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樵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 1 - 西樵山旅游度假区管山城区总体规划西樵山旅游度假区管山城区总体规划 (2001200120202020 年)年) 西樵镇人民政府西樵镇人民政府 20012001 年年 目目 录录 第一章基本概况和发展条件第一章基本概况和发展条件1 西樵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 2 - 一基本概况 1 二发展条件 5 第二章规划背景和规划依据第二章规划背景和规划依据7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 7 二规划编制的依据 9 三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 9 四规划编制的重点内容 10 第三章城镇性质和城镇规模第三章城镇性质和城镇规模11 一城镇性质 11 二城镇规模 13 第四章区域

2、村镇体系规划第四章区域村镇体系规划20 一现状基本特征 20 二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22 三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 23 四区域人口与城镇化发展 25 五村镇体系规划 28 第五章城镇用地布局第五章城镇用地布局31 一现状概述及存在问题 31 二对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1994)的评价33 三现状用地构成的分析34 四城镇用地适用性评价 35 五城镇用地发展方向分析 37 六规划结构 39 七居住用地规划 41 八公共建筑用地规划 42 九工业用地规划 44 十仓储用地规划 44 十一旧城改造规划 44 第六章绿地景观系统规划第六章绿地景观系统规划46 一现状及存在问题 46 二绿地系统规划 46

3、三景观系统规划 47 一对外交通规划 49 三道路系统规划 49 西樵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 3 - 第八章市政工程规划第八章市政工程规划52 一给水工程规划 52 二排水工程规划 53 三中水系统规划 54 四供电工程设施规划 55 五邮电通信工程设施规划 57 六燃气工程设施规划 58 七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59 八环境保护规划 61 九综合减灾规划 64 第九章近期建设规划第九章近期建设规划67 一规划年限 67 二建设规模 67 三规划原则 67 四用地发展方向 67 五建设重点内容 68 六中期规划 69 第十章规划实施的政策和措施第十章规划实施的政策和措施72 附表西樵山旅游

4、度假区官山城区规划用地平衡表附表西樵山旅游度假区官山城区规划用地平衡表73 第一章第一章 基本概况和发展条件基本概况和发展条件 一一 基本概况基本概况 1、地理位置 西樵山旅游度假区位于南海市西南部,从南、西、北三面簇拥着国家级风 景名胜区西樵山,地理座标是北纬 22。5000” 23。0230” ,东经 112。5000” 113。0345” 。东北距佛山 20 公里,距广州 45 公里,全区 西樵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 4 - 总面积 177.07 平方公里,2000 年总人口 19.1 万人,其中常住人口 13.4 万人。 官山城区坐落在西樵山旅游度假区东部,南靠西樵山,是西樵山

5、旅游度假 区政府所在地和度假区的服务基地,同时也是区内主要城区建设集中地。 西樵山旅游度假区目前下辖 10 个居委会(包括轻纺城)和 26 个村委会。 城镇建设区主要分为官山、民乐、太平和大同四片。目前官山城区建设已经涉 及周边的爱国、西樵和崇南管理区用地。 表1-1 西樵山旅游度假区行政区划情况(2000年) 类别区划单位名称 居委会东区、西区、北区、碧玉、民乐、太平、大桐、轻纺城、太和、西岸 村委会岭西、西樵、崇南、爱国、简村、儒溪、民乐、百东、百西、上金瓯、华夏、大岸、崇北、联新、 河岗、太平、新河、平沙、海舟、新田、稔岗、山根、大同、朝山、七星、显岗 *资料来源于西樵山旅游度假区政府提

6、供的行政区划资料 2、历史沿革 西樵山位于南海市西南部,据有关资料记载,西樵山山上和山下的村落始 建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那时西樵山村民在山上种茶,山下销售, 形成了著名的茶行街。宋、元后继续发展,到了明朝中叶,西樵山因建立了四 大书院而被称为南粤理学名山。当时山上山下有 1 镇 32 村,商贸农耕,繁荣鼎 盛,民国时日渐衰落,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受到日寇的侵略,人口流失,从极 盛时的 13000 多人减少到数百人。日寇投降后,虽然部分流散的居民陆续返家, 但仍然无法恢复昔日的繁荣景象。 解放前,西樵山先后分属南海第七区、第八区和第一区管辖。新中国建立 初期,西樵山仍属于南海市第一区,

7、1950 年 8 月改属第七区,1955 年 10 月改 为官山区,1957 年 4 月又改为官山乡。1958 年 9 月,改为西樵公社。1983 年 1 月改为西樵区公所。到了 1986 年 12 月,改称为西樵镇,1994 年 3 月经省政 府批准成立西樵山旅游度假区人民政府。 3、自然条件 (1)气候条件 西樵山旅游度假区属于季风南亚热带气候。全年气候温和,热资源丰富, 累年年平均气温为 21.8,月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一月,平均温度为 13。月 西樵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 5 - 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七月,平均温度为 28.8。 该地区季风变化明显,冬春季一般吹北风,夏秋季多吹东南

8、风,累年年平 均风速为 2.4 米/秒,风频率为 13%。7-9 月间出现台风较多。 全年雨量较为充沛,累年平均降雨日数为 151.7 天,降雨量为 1630.5 毫 米,各月的降雨量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四月至九月间,在这六个月占全年降 雨量的 80%,十月起,降雨量明显减少。79 月份台风较多。 (2)地质地貌 西樵山属平原水网地带,地势平坦,河沟交错,是著名的桑基鱼塘区。东 部、东南部平原海拔高程 1.2-3.0 米之间。西北部丘陵地势较高,海拔高程为 11.8-30.2 米间,东南部西樵山是一座古火山,最高峰大科峰海拔 345.8 米。 区内东北部与西南部分别为北江与西江。官山涌纵贯全区

9、。西南部有西岸丘陵 低山地形。 根据有关地质研究,西樵山旅游度假区属于七、八千万年前的白垩纪中期, 由于海底火山爆发,火山喷出的岩浆、岩块和火山灰等物质凝结在地面堆积而 成的一座孤立的死火山。山体主要由粗面岩火山碎屑岩、石英砂岩组成,粗面 岩占山体大部分。粗面岩富于节理,常在山边形成绝壁,而在山麓肩形堆积广 布,由两套洪积冲积扇组成。老的位置较高,发育较好,受切削后形成洪积冲 积阶地。新的嵌入在老的内部位置较低,规模较大,其前缘在山前不远处即与 现代珠江三角洲泛滥平原连成一片,为同时异相沉积。珠江三角洲松散沉积层 覆盖在起伏不平的基岩风化壳上,厚度由 10-70、80 米不等,一般为 30-4

10、0 米。 南海市地质构造较为复杂,有明显的地震背景,境内有两条断裂通过,五 条小断裂经过或交切。历史上曾发生过两次地震,根据地层的背景推断仍有发 生地震的可能,属于全省地震重点监视区。 (3)矿产资源 西樵山旅游度假区的矿产资源主要为铁矿石,其次还有少量的硫、锰、硅。 根据铁矿石的分布以及铁量的推算,其储量约为五万吨,含铁量为 30-35%,铁 矿总量约为 8-33 万吨,其中 C1 级占 21.15 万吨,除少数可开采外,大部分不 能作为铁矿开采。 西樵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 6 - (4)其他资源 水产品资源 西樵山历来是南海市水产养殖业较发达的产地之一。除养殖四大家鱼外, 近年还

11、大量引进优质鱼类如桂花鱼、加州鲈、鳗等。 土壤资源 西樵山地区的土壤肥沃,资源较为丰富。盛产水稻、番薯、玉米等粮食作 物及甘蔗、花生、蔬菜、瓜类经济作物,同时,其果类生产量也很大,主要生 产的果类有:柑橘、橙、香大蕉、芒果等亚热带果类。 森林资源 区域范围内最主要的林业资源在原西樵山农林场,该场从山脚缓坡起双思 林带以上部分起属林场辖地,绿化总面积达到 17800 亩。其中放火树种木荷、 松树等超过 3200 亩。1993 年,造林面积就达到 1335 亩。山上以次生林为主, 天然林柚稚、木荷、枫等多分布在山顶的村庄旁。全山的木材蕴藏量较为丰富。 此外,区域内林木资源还包括分布在区内公路两旁林

12、带和区内少量林地。 4、文物古迹 西樵山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历史悠久,有着众多的历史文物古迹,形 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文物古迹以古代书院、寺庙观庵、亭台楼阁为多。包括: 云谷书院、大科书院、石泉书院、四峰书院、白云古寺、云泉仙馆、龙母庙、 帝亲殿、云岩古寺、云门亭、湖心亭、西樵第一峰、云门、七十二山人题诗等 著名的旅游景点。 5、社会经济 从 1995 年到 2000 年,西樵山旅游度假区经济取得了稳定快速发展,国内 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始终保持在 10%以上,2000 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30.2 亿元, 几乎较 1995 年增长一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 15859 元。同时,经济总收 入

13、也从 1995 年的 38.8 亿元迅速增长到 83.1 亿元,累计增长 114%。但从总体 发展趋势分析,近年来的经济增长速度在逐步稳定的同时呈现出略有下降的趋 势,这一方面与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整体经济运行状况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 今后的经济发展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西樵山旅游度假区的产业结构也逐步发生转变。 西樵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 7 - 国内生产总值的三产结构比由 1995 年的 15:45:40 逐步调整为 10:41:49, 第三产业成为本区的经济支柱,整体经济呈现典型的“二、三产业并举、一产 相对稳定”的产业结构类型。 同期,西樵山旅游度假区的城乡贸

14、易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又以专业 市场的发展更为强劲。此外,从 1995 年到 2000 年,西樵山旅游度假区税收持 续增长,2000 年的税收总额达到了 3.91 亿元,并且六年来的财政收支基本平 衡。同时,全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改善,2000 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 6680 元/人,城乡人均储蓄存款达到 32976 元。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西樵山旅游度假区的农业基础地位也进一步提高, 农业经济相对保持稳定并有所适当发展。表现在农业用地的总量平衡和农业经 济多元化发展等方面。一方面,尽管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发展速度 较快,但农业用地总量在波动中仍然得到了有效的保证,2000 年

15、农业用地总量 较 1995 年增长 6909 亩。另一方面,农业经济进一步向多元化发展,经济作物、 畜牧业和渔业收入有所增加,其中又以渔业收入增加最为显著,但也出现了粮 食收入明显下降的趋势,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尽管近年来经济大环境持续不景气,西樵山旅游度假区工业发展仍然保持 了较好的势头。一方面,传统的陶瓷业和纺织、印染业在新的市场竞争条件下 出现分化,部分不适应市场需要的厂家面临经营困难,部分适应市场需要的厂 家规模和技术明显提高,带动了传统工业行业的创新和再发展;另一方面新兴 行业,如印刷包装业、五金、电器和化工等行业迅猛发展,促进了工业多元化 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成为本区工业经济发展的新

16、动力。此外,顺应国家改革趋 势,本区工业企业转制工作进展顺利,从 1997 年到 2000 年,镇级以上工业产 值由 21%下降到不到 2%,村级以上工业产值由 35%下降到 13%,而私营、个体等 工业产值达到了 85%,成为西樵山旅游度假区今后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由于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樵山,本区的第三产业发展具有得天 独厚的条件,是本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近年来旅游业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发 展,2000 年全年接待游客总量达到了 302 万人,旅游收入达到 5.5 亿元。但从 整体来看,旅游收入仅占全年经济总收入的 6.6%,占第三产业总收入的 31.1%,旅游经济的发展还存在较大潜力。此外,在第三产业内部各部门收入明 西樵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 8 - 显提高的同时,商业收入占第三产业总收入比重明显下降,由 1995 年的 36.81%下 降到 2000 年的 17.98%,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从官山城区的建设发展来看,随着城区的扩大发展,区域产业分工趋势将 日益显现,城区内工业企业逐步外迁,同时以旅游、商业和物资集散的第三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