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系统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戴庆辉主编第7章绿色设计与制造 0701A03绿色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497839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3.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进制造系统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戴庆辉主编第7章绿色设计与制造 0701A03绿色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先进制造系统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戴庆辉主编第7章绿色设计与制造 0701A03绿色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先进制造系统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戴庆辉主编第7章绿色设计与制造 0701A03绿色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先进制造系统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戴庆辉主编第7章绿色设计与制造 0701A03绿色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先进制造系统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戴庆辉主编第7章绿色设计与制造 0701A03绿色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先进制造系统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戴庆辉主编第7章绿色设计与制造 0701A03绿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进制造系统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戴庆辉主编第7章绿色设计与制造 0701A03绿色(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先进制造系统,21世纪工业工程专业规划教材,先进制造系统 Advanced Manufacturing System 华北电力大学 戴庆辉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先进制造系统,21世纪工业工程专业规划教材,先 进 制 造 系 统 主 编 戴庆辉 副主编 张新敏 王卫平 参 编 张文建 杜必强 周宏明 胡开顺 叶 锋 慈铁军 付培红 主 审 张根保,先进制造系统,第 1 章 先进制造系统总论 第 2 章 先进制造系统基本原理 第 3 章 先进制造模式 第 4 章 先进设计技术 第 5 章 先进制造装备及技术 第 6 章 先进制造工艺技术 第 7 章 绿色设计与制造 第 8 章 典型产品的制造系统

2、 第 9 章 制造系统展望,7.1 绿色技术的产生与内涵 7.2 绿色产品 7.3 生态化设计(ED) 7.4 清洁化生产 7.5 再制造工程,第7章 绿色设计与制造,第7章摘要,把绿色设计与制造单独作为一章,特别强调了绿色技术在先进制造系统中的重要性。 面对资源、环境和人口的世界性难题,根据我国人口众多、资源较少和环境较差的国情,我们既要努力建设绿色制造文化,又要切实掌握和运用绿色技术。 只有尽早付诸实施,才能避免经济发展走弯路。 因此,本章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绿色技术、绿色产品及标准、生态化设计技术、清洁化生产技术和再制造工程技术。 这些内容与我国制造系统不是很远,而是很近。远近差别的感觉体现

3、了认识上的差异。可以预计,绿色制造系统在我国的形成为期不远了。,7.1.1 绿色技术产生的背景 7.1.2 绿色技术的内涵,7.1 绿色技术的产生与内涵,7.1.1 绿色技术产生的背景,环境、资源、人口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三大问题,其中环境、资源问题不仅是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直接涉及到人类的生存质量。 面对上述问题, 一种集资源优化利用与环境保护于一体的清洁化生产思想或绿色技术概念应运而生,它是人们绿色消费浪潮的产物, 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7.1.2 绿色技术的内涵,从环境学角度,意指人类的消费活动是无污染或最小污染的消费。 从资源学角度,意指人类的消费活动应做

4、到对自然资源的适度利用和综合利用。 从生态学角度,意指人类的消费活动应符合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通规律,既能满足人类营养和其他方面的需要,提高生态经济效益,又不至于造成生态经济学上的浪费。,7.1.2 绿色技术的内涵,绿色技术的定义: 环境学上认为它就是环境保护技术; 生态学上认为它就是生态技术; 生态经济学上认为它就是依据环境价值并利用现代科技的全部潜力的技术。,7.1.2 绿色技术的内涵,综合这些定义,可以将绿色技术定义为: 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人类生存而使用的各种现代技术、工艺和方法的总称。,7.1.2 绿色技术的内涵,绿色技术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虽然人

5、类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农业文明时代的原始技术具有一定的绿色性,但不像今天所说的绿色技术那样具有现代意义;作为一种现代技术体系,绿色技术并非专指某一种技术或产业部门的技术。 绿色技术是一种无害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无公害或少公害”技术。 绿色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有利于人类健康和福利,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7.1.2 绿色技术的内涵,从绿色技术角度看,要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必须进行三个层次的创新 末端治理技术创新、 绿色工艺创新和 绿色产品创新。,7.1 END,7.2.1 绿色产品的概念与特点 7.2.2 绿色产品的认证 7.2.3 绿色产品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7.2.4 绿色产品的评价指标体

6、系 7.2.5 国际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0,7.2 绿色产品,7.2.1 绿色产品的概念与特点,绿色产品(又叫环境协调产品)源于前联邦德国,它意指那些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都符合环保要求,且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损害的商品。 相对传统产品而言,绿色产品能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内,保护蓝天碧水,创建一个无烟、无尘、无毒、少噪音及无污染的清新世界。,7.2.1 绿色产品的概念与特点,目前,世界上公认的绿色标准主要有三个方面: 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资源和能源消耗少;依据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而提出不污染或少污染环境,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少。 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能耗低,不会对使用者造成污染性危害,也不会产生

7、新的污染物。 产品使用后可以分解拆卸,尽量减少零部件,使原材料合理使用。当产品生命完结后,其零部件经过翻新处理后可以重新使用或安全废置。,7.2.1 绿色产品的概念与特点,按照这些绿色标准,绿色产品可定义为: 在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中,能符合特定环境的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很少,而生产中资源利用率最高,能源消耗最低的产品。,7.2.1 绿色产品的概念与特点,绿色产品是采用绿色材料,通过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包装而生产的一种节能、降耗、减污的环境友好型产品。 绿色产品的显著特点是其环境友好性,这种友好性是其区别于一般产品的重要特征,而环境友好性通常用“绿色程度”来 度量。 绿色产品的“绿色程

8、度”体现在产品的生命周期全过程,而不是产品的某一局部或某一个阶段。,7.2.1 绿色产品的概念与特点,绿色产品的生命周期呈闭环性, 而普通产品的生命周期呈开环性。 普通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的过程,呈现开环特征。 绿色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摇篮到再现”的过程,呈现闭环特征。,7.2.1 绿色产品的概念与特点,绿色产品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六个阶段: 确定绿色产品的概念和指标,并完成产品规划; 产品设计开发过程; 产品生产过程; 产品销售过程; 产品使用过程以及使用中的维修、服务过程; 废弃淘汰产品的回收、再用、处理或处置过程。,7.2.2 绿色产品的认证,绿色标志(又称环境标志

9、或生态标志)是一种经过严格检查、检测、综合评定并经国家有关专门机构批准使用的标志。 有了这种证明性标志,产品将得到法律保护。 国际贸易中,它就象一张“绿色通行证”,可作为贸易保护的有利武器,方便于产品的进出口,产品易于占领市场,参与世界经济大循环,增强生产企业的竞争力。,7.2.2 绿色产品的认证,德国于1978年便率先开始在产品上采用“Blue Angel(蓝色天使)”的绿色标志。 1988年开始,法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绿色标志认证制度。 1989年,北欧国家(如瑞典、冰岛、挪威、丹麦、芬兰等)便开始实行国家之间统一的北欧绿色标志。 美国于1988年有了地方性组织的产品绿色

10、标志。,7.2.2 绿色产品的认证,中国于1993年5月开始实行绿色标志认证制度,并且原国家环保局于同年8月正式颁布了中国的绿色标志图形。 1994年5月正式成立的“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是代表国家对环境标志产品实施认证的唯一合法机构,为我国环境标志产品的认证提供了组织保证。,7.2.2 绿色产品的认证,图7-1展示了一些国家的产品绿色标志图案。,7.2.2 绿色产品的认证,目前,绿色标志的认证原则和策略主要有: 1)对实行标志制度的产品进行LCA(生命周期评价)。 2)突出重点,分阶段逐步扩大实施范围。 3)与国际绿色标志工作接轨。 4)保证质量,尽量经济合理,建立适当的标志标准阈值。

11、,7.2.2 绿色产品的认证,绿色产品涉及的范围很广,如绿色工业产品、绿色建筑产品、绿色食品等。目前,最典型的绿色工业产品包括绿色汽车、绿色电脑、绿色冰箱、绿色照相机、绿色纺织品等。 以绿色汽车为例,它是一种不使用普通汽油作为燃料,使用过程中基本无污染、废弃淘汰后回收率高的汽车,如电动汽车、用天然气或甲醇或太阳能来驱动的汽车等均属于绿色汽车,目前正在研制中。,7.2.3 绿色产品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绿色产品的评价标准包括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 绝对标准:依据现行的环境保护标准、产品的行业标准和地方性法规而制定的评价标准。 相对标准意指依据市场发展和用户要求,以现有产品和相关技术确定参照产品,用新

12、开发产品与参照产品对比来评价产品绿色程度。 参照产品包括功能参照产品和技术参照产品。其中,功能参照产品是现有的与待评产品具有相同功能的产品。技术参照产品是代表新产品技术内容的一个产品集合。,7.2.3 绿色产品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绿色产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绿色程度具有相对性,因而采用基于参照产品概念的相对标准更具科学性。基于 参照产品概念和评价目的,相对评价标准的制定可分两种情形: 评价目的是为了判断所设计的新产品相对原有产品在绿色程度上是否有改善。 评价目的是为了对产品的绿色程度进行环境标志认证。,7.2.3 绿色产品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绿色产品的评价方法包括: 系统评价法:包括成本效益法

13、、价值分析法、 加权评分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 专家咨询法和经济分析法等。 基于生命周期的绿色产品模糊层次评价法。,7.2.3 绿色产品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实际中如何评价绿色产品或环境协调性产品呢? 日本专家认为,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经常复合交织在一起,要求实际产品在各个方面都很完美是不现实的。只要产品能够在下列三个方面中任何一个具有明显优势,可被认为是环境协调产品或绿色产品。这三个方面是: 生态化设计技术要素。 产品生命周期。 创新。,7.2.4 绿色产品的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尚无统一的绿色产品评价指标体系。绿色产品评价指标 体系制定的原则主要包括综合性、科学性、系统性、动态指标与静态指标

14、相结合、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可操作性、不相容性和层次性等方面。 表7-1是按照这些原则制定的绿色产品评价指标体系,分为4项一级指标和14项二级指标。每项二级指标又分为多项三级指标。,7.2.4 绿色产品的评价指标体系,表 7-1 绿色产品的评价指标体系,7.2.5 国际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0,ISO 14000系列标准是一个完整的国际环境管理标准,它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具有国际公平性和通用性,用它可向消费者推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产品,形成强大的市场和社会压力,它是企业“通向世界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目前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标准。,7.2.5 国际环境

15、管理标准ISO14000,ISO 14000的主要内容包括: 环境管理体系 环境审计 环境标志 环境行为评价 生命周期评定 术语、定义等。 表7-2表明了ISO 14000系列标准的具体结构。,7.2.5 国际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0,表7-2 ISO14000系列标准,7.2.5 国际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0,ISO 14000的主要特点可归纳为以下七个方面: 不以政府行为作为动力,是以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为根本动力。 是一个自愿性标准,不带任何强制性,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它没有绝对量的设置,只要求企业或组织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法律和法规的要求作出承诺,并提出自己的环境目标指标。,7.2.5 国际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0,它潜意识地要求企业或组织全面考察其环境行为,有计划地实施持续改进措施。 它要求管理过程程序化、文件化,管理行为和环境问题具有可追溯性。 它要求贯彻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思想。它不仅强调企业或组织本身达到标准的要求,还对其原材料供应商提出环境要求,从而促进整个行业的环境状况改善,尤其是那些污染较严重的原材料生产行业将为此付出代价。,7.2.5 国际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0,它具有广泛适用性。由于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