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496764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三年级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这是当下我们追求的目标。生态文明时代的审美形态在尊重生态这一前提下应该拥有诸多形态,但朴素是其中标志性的美。距今两千多年前,中国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首倡“朴素”观。“朴”是没有雕琢的木,“素”是没有染色的丝。老子用它们代表事物原本的状态即自然的状态。老子从哲学的高度提出“道法自然”的思想,认为自然才是事物的极致,也是人精神所应追求的极致,“见素抱朴”是“道法自然”的美学表达。朴素观首创于

2、道家学派,亦为儒、墨等学派采用并融入自身学说。在现实生活层面,朴素观与主要由墨家、儒家创立的节俭观结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奉行的道德观、审美观。中国农业社会倡导由道家创立的朴素观,在精神上发展出一种以自然为本位的崇真尚善臻美的哲学观、道德观、美学观,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本色观。崇尚天然、崇尚纯真,以本色为真、以本色为美。二是恬淡观。不慕繁华、不贪名利,以清廉为贵、以平淡为美。三是清新观。不繁复、不艳丽,清雅、简洁,充满生气,以清廉为贵。进入工业社会,朴素观被工业社会追求财富、追求享受的价值导向排挤,奢华成为人们竞相追捧的“香饽饽”,进而腐蚀人心、催生腐败,引发严重社会问题。以大量浪费资源

3、、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奢华生活方式可以说是工业文明发展之“殇”。基于工业文明掠夺资源造成环境严重破坏的现实,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文明与生态共生的生产方式诞生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提出来了;与之相应,一种新的审美观念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更受推崇了。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既是对工业社会那种严重破坏生态的奢华美的批判,又是对农业文明时代具有生态意味的朴素美的回归,但回归不是复旧,而是否定之否定的升华,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与农业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有着实质不同。在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中,虽然也类似农业文明时代朴素审美观那样尊重自然、奉自然为美,但实际上这种尊重的立足点是生态,因

4、而可以说,不是自然而是生态才是朴素美的灵魂。朴素作为生态文明时代标志性的美,必须是资源节约型的,任何高耗能的生活方式都谈不上朴素;必须是环境保护型的,任何生活方式如果产生诸多垃圾或者垃圾不易回收,这种生活方式就与朴素无缘;必须符合生态公正原则,这种公正一是体现为对动植物生存权利的尊重,二是体现为在精神上尊重动植物自身的价值。从人类利益出发,我们所希望的生态不是与人类利益相敌对的生态,而是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然而,生态自有其规律,完全不会迎合人类。人类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自身的努力,调节人与生态的矛盾,尽量实现文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就建构在这一宏伟的历史使命中,作为

5、一种审美精神,它又反过来促进这一宏伟历史使命的实现。(选自人民日报)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朴素观由老子首创,得到儒、墨等学派的认同和采用,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奉行的道德观、审美观,对中国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 老子的朴素观,以自然为本位,具体包括本色观、恬淡观、清新观三个方面。C. 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是对农业文明时代朴素观的继承和发展,生态是其灵魂。D. 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要求人们保护自然环境,正视当前人类社会出现的垃圾问题,反对产生过多垃圾,倡导对垃圾进行回收利用。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头就提出了论点,接着论述了

6、朴素观的源起,然后从三个不同时期展开分析论证,末段与开头呼应,结构严谨。B. 文章以工业社会人们追求奢华的生活方式而导致环境严重破坏的事实为立论依据,论证了建构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的必要性。C. 文章分析论证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生态文明时代审美观的特点,但生态文明时代的审美观是论述的重点。D. 文章主要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以突出生态文明时代朴素审美观的历史性与巨大的传承价值。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在当代备受推崇,是因为工业文明时代奢华的生活方式造成了环境的严重破坏。B. 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观与农业社会的朴素观有着实质的不同,可见农业社会的

7、生活方式不是节约型和保护环境型的。C. 在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的指引下,人类要注意在尊重生态规律的基础上与生态相互容让,避免矛盾,协调发展。D. 自然才是事物的极致,也是人精神所应追求的极致,所以朴素美是最值得推崇的审美形态。【答案】1. B 2. D 3. A【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B项,张冠李戴,“以自然为本位,具体包括本色观、恬淡观、清新观”是中国农业社会的朴素审美观。故选B项。【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8、不正确的一项”,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要在整体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文本具体内容对各选项表述进行认真比照,考查其表述正确与否。D项,“以突出生态文明时代朴素观的历史性与巨大的传承价值”错,由原文可知,对比论证是为了突出生态文明时代朴素审美观的优越性。故选D项。【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题目的设误类型一般为可能说成绝对,扩大范围或缩小范围。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注意仔细阅读题干要求,分析各个选项,找出答案。B项,“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不是节约型和保护环境型”有误;文中说“朴素作为生态文明时代标志性的美,必须是资源节约型的,任何高

9、耗能的生活方式都谈不上朴素;必须是环境保护型的”,并没有提到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不是节约型、环保型的。虽然原文中提到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观与农业社会的朴素观有着实质的不同,但也并不能由此得出“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不是节约型和保护环境型”的结论。C项,“避免矛盾”不正确,原文是“协调矛盾”。D项,无中生有,“朴素美是最值得推崇的审美形态”原文没有依据。故选A项。【点睛】第2题解答时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同时还要注意论述类试题设题常见陷阱:以偏

10、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区间,然后再进行判断。(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李家的党员 七 月枣树村有个叫老九的,当了10个年头的兵,入党没提干,复员回村了。复员的老九和父亲说,直接落脚在县城里做生意,闹腾几年。壮志雄雄,要赚个金钵满盆。父亲支持他,说拼光家底也支持他,只要他会翻着跟头挣大钱。复员的老九和父亲说,闹腾几年回村当干部,当村长,当书记。父亲说他从部队里刚出来头脑简单,幼稚幼稚太幼稚,随后追问了一句:“不管是挣是赔?”“不管是挣是赔。”儿子眼神刚毅。父

11、亲心里有数:挣钱了,你就舍不得回村了,钱这东西,越挣越上瘾;赔钱了,你也没脸回村了,人家讲究衣锦还乡,你光着屁股咋回来?村干部的差事绝对落不到儿子身上。父亲清楚村里人当下的心境,瞪着眼睛往钱眼里钻,针眼儿大的便宜也不嫌小,领导起来难着呢。父亲舍不得儿子遭这份罪。父亲说:“行,支持你。”父亲说话算数,卖了牛羊卖了骡马,筹措了一把大票子,用报纸包住递给了儿子:“用点心,你那点安家费赔光了不要紧,别把你老爹的家底赔进去,还要置办嫁妆娶媳妇呢。”老九说话也算数,闹腾了几年果然回村了。回村的老九真的当上了村干部,不是村长是书记。村里人都说书记要比村长大。你们说大我就大。一上任老九就大当家似的主持召开党委

12、会,主持召开村委会。第一场会,老九说:“村口修座桥吧,一条水沟绊着村子通往县城的路。”就有人扳着手指头算。算来算去,需要几万的水泥沙石钱呢。村里穷得叮当响,这么多的钱谁来出?老九大手一挥,说:“我来出。”有人听了呵呵笑,说老九真会开玩笑,问老九:“上级给了扶贫款?还是农业局拨了专项资金呀?”老九说:“你说开玩笑就开玩笑,一砖一石给你张罗来就是了。”父亲做为老党员,列席参加了儿子召开的两委会,听说儿子要自掏腰包买沙石料,心里打了一个大颤颤:儿子这是唱的哪出戏?老九说出钱,委员说出工。一个委员站起来:“你出料钱我出工。”委员想,书记修桥挣了钱,也绝对不会亏待自己的。“你当真?”老九问。“书记当真我

13、当真。”树叶长齐了,天气还不热,春耕大忙欠火候。老九说这个时机最合适。第一天拉水泥,第二天拉沙石,三五天的功夫,动工了。老九忙,忙在工地上。委员忙,忙在打探消息上:专项资金扶贫款。村长忙,忙着叮嘱村会计:“进账的每一笔资金都要做汇报,书记再大,也必须通过村民代表来审核,一个人绝对不能随意开支村里的钱。”村桥很快竣工了。村民乐了,委员急了,村里账户上没多一分钱,私底下对工匠的承诺怎么兑现呀?“跟着书记干,你们不会吃亏的,一个铜板的工钱也少不了。”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想得想得委员头上冒出了汗。村桥竣工了,父亲私底下问儿子:“几年的挣头你都搭在村里呀?”儿子看着父亲咪咪笑:“不全搭,有剩头。”敲锣打鼓

14、、鞭炮齐鸣的村桥竣工庆典大会上,老九搬出了一把大票子,一五一十地分发给了工匠们。工匠们说,家门口挣大钱,跟着书记干真的不吃亏啊。村长问书记:“这些钱到底哪来的?”老九说:“有个叫李为民的村民捐赠的。”军人李为民,党员李为民,书记李为民,这时大家才想起,老九还有个学名叫李为民。“你这不是开玩笑?”老九说:“这可不是玩笑事!”饱经沧桑的父亲跺了脚:“没白疼你,没白养你。”这一脚,震得沟渠里的清流哗啦啦地响。(选自小说选刊,略有改动)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 父亲对老九复员后要在县城挣大钱的做法大力支持,原因是他断定老九无论赚还是亏都不会回来担任村干部这苦差事

15、。B. 老九在会上承诺自己负责出修桥的钱,委员答应出力,但是村长不支持,暗中提防老九,叮嘱村会计所有款项要向他汇报。C. 小说情节并不离奇曲折,但人物形象十分鲜明,构思精巧,主体部分以对话为主;把老九取名为“李为民”,突出了主旨。D. 小说结尾极富意蕴,用比拟的手法写父亲跺脚,震得沟渠里的清流哗啦啦地响,暗示了父亲以及全村百姓对老九的赞叹。5. 小说在刻画老九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分条作答。6. 请找出文中两处伏笔并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案】4. C 5. 一心为民,当上村书记第一件事就是在村口修桥,打通去县城的路。看淡钱财。在县城赚了钱后,还能回到村里;自己出钱为村修桥。办事果断。刚一上任就召开,开始修桥;三五天的工夫就动工了。 6. 开头点出老九的党员身份和当兵的经历,为老九大公无私,忙于建桥作了伏笔,揭示了老九这样做的思想基础;老九复员直接落脚在县城里做生意,为老九后来将自己打拼来的钱投入村里的修桥之事作了伏笔。【解析】【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对小说的阅读理解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一般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结构,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A项,父亲在老九说闹腾几年后回村当村干部之前就全力支持他,所以此项因果关系错误。B项,“村长不支持”错,他只是叮嘱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