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育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60、61)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496338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6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吕梁育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60、61)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西省吕梁育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60、61)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西省吕梁育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60、61)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西省吕梁育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60、61)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西省吕梁育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60、61)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吕梁育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60、61)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吕梁育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60、61)试卷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吕梁育星中学吕梁育星中学 2018-2019 学年第二学期月考(一)试题学年第二学期月考(一)试题 高二历史(高二历史(60、61)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5050 分分) ) 1.右图是顾銮斋教授所著如歌岁月书影,该书对古希腊文明的勃兴进行了系统释读和探秘。影响古 希腊文明勃兴最重要的客观条件是( ) A大河流域 B延绵大陆 C重叠的山峦与海洋 D亚非文明影响 2亚里士多德说:“梭伦对双方都加以反对,而且尽管他无论同哪一方妥协都有可能成为僭主(指通过 政变或其他暴力手段

2、夺取政权的独裁者),但他宁愿招致双方的仇视也要拯救祖国并订出最好的法律。 ”这里 的“双方”指( ) A奴隶和奴隶主 B统治者和被统治者 C平民和贵族 D改革派和保守派 3梭伦改革中,制定新法典取代德拉古的严酷法律,只保留了其中有关杀人罪判死刑的部分,还制订 禁止厚葬、抚恤为国牺牲公民的亲属等法令。这些改革措施( ) A具有一些人文主义色彩 B维护工商业奴隶主利益 C援引罗马自然法的精神 D体现梭伦改革中庸主张 4有学者说,梭伦改革稳定了雅典公民团体,使雅典阶级结构发展为贵族奴隶主、工商奴隶主、平民 三足鼎立的多元社会格局,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社会基础。其中, “稳定了雅典公民团体”的举措是(

3、) A废除债务奴隶制 B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C推行陶片放逐法 D建立五百人议事会 5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为当时的旧体制中注入了私有财产这一全新的因素。 ” “这一全新的因素”主要来源于( ) A废除债务奴隶制 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C建立“四百人会议” D鼓励发展工商业 6梭伦在担任执政官期间,曾立法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 剥夺选举权” 。这一规定旨在用法律来( ) A赋予公民国家主人的地位 B引导公民切实关心国事 C培养公民见义勇为的品质 D冲破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 7梭伦说:“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 ”他

4、将其制定的法律刻画 - 2 - 在 16 块白色的牌子上并公之于众,同时要求所有公民与官员发誓遵守这些法律。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梭伦确立雅典居民平等公正原则 B梭伦以法律来保障所有人利益 C城邦法律是西方各国的立法蓝本 D城邦法律是民主制度的重要保障 8梭伦把“好的政府”解释为“平衡公民互相冲突的利益” ,后来的哲学家叔本华把它归纳为“不要伤 害别人,但要尽力帮助所有人!”在梭伦改革中充分体现这一点的是( ) A帮助工商业奴隶主获得更多的权利 B帮助平民避免沦为奴隶的可能 C尽力维护各个阶层的利益,避免冲突 D为所有的雅典居民谋福利 9战国初期,魏国李悝首倡“尽地力之教” ,实施平

5、抑米价的平籴法,以免谷贱伤农;同时制定法经 六篇,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 ,故以盗法为法经首篇。材料反映的主要社会问题是( ) A私有制开始确立,盗贼现象普遍 B小农经济脆弱,农民破产沦为盗贼 C商人不满平籴法,转而沦为盗贼 D重农抑商政策,导致礼乐制度崩溃 10公元前 594 年,鲁国推行“初税亩” ,同一年梭伦当选为雅典执政官,也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对这两次改革认识正确的是( ) A都推动了两国社会形态的更替 B都打破了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C都有利于新的社会阶层力量的发展 D都促进了中西文明的交流融合 11如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地图,其中在所示位置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6、A商鞅变法 B焚书坑儒 C迁都洛邑 D陈桥兵变 12史书记载, “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 。后来“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 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 。这种变化( ) A有利于秦国推行残酷的连坐法 B加快了小农经济在秦国确立的进程 C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D大大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 13战国时期被“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冲击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井田制 D世卿世禄制 14梭伦改革后期,梭伦出走。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杀,尸体被车裂示众。尽管如此,我 们在评价这两次改革时,都认为他们的改革是成功的。对此说

7、法不正确的是( ) A两者都顺应历史潮流 B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C个人的处境不是衡量改革成败的主要依据 D两者都推动了奴隶制的进步 15中国当代作家柏杨称商鞅变法是在大黄金时代的一次惊心动魄的大魔术。商鞅变法使秦国( ) A出现迁徙与择业相对宽松的环境 B私人工商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C士人阶层冲破束缚出现思想争鸣 D创建新权力结构实现富国强兵 16 汉书食货志记载:“至秦用商鞅之法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 - 3 - 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这则材料反映( ) A秦代农业生产效率高 B秦代农民税赋较轻 C作者主张恢复井田制 D作者不认同商鞅变法 1

8、7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 ) 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 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D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 18叶适旧学纪言卷十三称:“刘、石、苻、姚与夫慕容,虽曰种类不同,然皆久居中国,其豪杰 好恶之情,犹与中国不甚相异。独拓跋氏,则以真胡入主中原,纯用胡俗,以变华人。 ”材料反映了鲜卑贵 族解决统治问题的核心应该是( ) A如何缓和阶级矛盾 B如何统治汉人 C如何解决民族问题 D如何发展封建经济 19某位同学在复习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整理了以下表格,表格内容因果逻辑关系对应准确的是( ) 改革前的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9、措施 A 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农民耕种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B 中原地区长期战乱,百姓流亡,以致“千里无烟” 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C 豪强地主隐瞒土地、人口,逃避赋税徭役设立三长制,推行均田制 D 民族矛盾激化,威胁北魏统治发动对南朝的征讨 20钱穆认为北魏均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 准” 。如此评价是因为该制度( ) A把部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B起到过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 C完全取消了土地买卖 D没有具体的授田规定 21北魏前期,吏治混乱,各级官吏贪污现象相当严重,北魏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为此, 北魏孝文帝采取的主要措施

10、是( ) A迁都洛阳,削弱保守势力 B定期考核,依照政绩提拔官吏 C限制“恩荫” ,防止权贵垄断 D发放俸禄,并由国家统一筹集 22史书记载,孝文帝“始班俸禄。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增调外帛二匹。禄行 之后,赃满一匹者死” ,又接受汉族官僚李世安的意见, “始议均田” 。孝文帝的这两项措施所起到的共同作 用是( ) A吏治清明 B粮食产量增加 C极大地满足了农民的要求 D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23商鞅实行县制, “辅之以什,司之以伍故奔亡者无所匿,迁徙者无所容” 。而北魏孝文帝推行三 长制,破荫附, “编户齐民” 。二者的共同作用是( ) A强化对社会基层控制 B推动

11、城市经济发展 - 4 - C促进郡县制度的形成 D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4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北魏时开凿的,但是下面两尊佛像的面部特征和表情 有着明显的不同,一个唇厚、鼻高、目长、肩宽,气势雄健;一个丰满柔和,神态可亲。影响这种艺术创作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佛教的进一步盛行 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C汉化政策的影响 D雕刻工匠技术水平 25北魏孝文帝不仅娶汉族士族地主的女儿为妻,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汉族大地主范阳卢氏家族。 他这样做的基本出发点在于( ) A缓和民族矛盾 B密切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的联系 C平息阶级矛盾 D加快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汉化步伐 二材料题(共 3

12、小题,26 题 18 分,27 题 14 分,28 题 18 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 分) 材料材料 雅典历史上有两次重要的改革。公元前 621 年,在平民的压力下,贵族表示让步,授权执政官德拉古 进行改革,制定了成文法。德拉古制定的法律,课罪极重,处刑严峻。他仍站在氏族权贵一边。从维护贵族 的利益和安全出发,允许债权人可以将逾期不能归还负债的债务人及其家属卖至国外或沦为奴隶。对纵火、 杀人、渎神乃至一般的盗窃,即使只是盗窃水果或蔬菜,也一律处以死刑。公元前 594 年,梭伦在平民的支 持下,当选为雅典首席执政官,并进行了重大的政治改革。梭伦改革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最主要

13、的是禁止以 人身为担保的借债,取消以往一切公私债务,废除债务奴隶制,并由国家赎回因为负债而被卖到国外为奴的 雅典人。这一法案,以“解负令”闻名。在政治制度上,梭伦根据财产多少将全体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 摘编自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1)比较材料中提到的两次改革的异同点。(12 分) (2)对材料中提到的两次改革进行简要评价。(6 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 分) 材料材料 从春秋到战国,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动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商鞅 带着李悝的法经到秦国见秦孝公,建议孝公顺应当时形势,变法图强。以甘龙、杜挚为代表的一些守旧 派竭力反对改革。他们说“圣人

14、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 ,顽固地主张“法古”和“循礼” 。商鞅根据 历史事实加以驳斥,指出三代以来礼、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见历史是进化的, “治世不一道,便国 不法古” 。只有顺应历史潮流, “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才能使国家富强,成就霸主大业。秦孝公对商 鞅的意见很欣赏,任命他为左庶长,开始推行变法。 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商鞅连续出兵魏,夺取大片土 地。 - 5 - 摘编自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二册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社会背景。(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变法的社会效果。(不得照抄材料)

15、(8 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18 分) 材料一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宗 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 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遭利,民无余财。或争亩畔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 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 今遣使者循行天下,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 魏书高祖纪上 材料三 旧无三长,唯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 (李)冲以三正治民,所由来 远,于是创三长之制而上之。 魏书李冲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土地问题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简要分析采取这些措施的不同 原因。 (6 分) (2)材料一、三分别涉及到政治上的什么改革措施?分析其作用方面的共同点。 (6 分) (3)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是历史上成功的改革。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