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495730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1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南宁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广西南宁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广西南宁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广西南宁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广西南宁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南宁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南宁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宁二中2018年5月高三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中国古代的管理系统中,“政不下县”是历代大致遵循的一个准则,这给县以下的乡镇、村落自制留下了比较充足的空间。社会控制管理系统可以分为两类:以法律和政令为代表的“硬件”,以民俗文化为代表的“软件”。当社会分层出现之后,民俗便进入社会的基层,和乡民的生活融为一体。乡村社会的运行主要靠民俗这种不成文“乡规民约”来进行调节。基层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不以强制的行政命令为手段,依赖的是习俗的“调整”这种软性的自控系统。近代形成的社会规范主要是感染性和监视性的。因某种契机和社会

2、需求,形成了某种乡规民约,并逐渐产生共同感,内化于当地人的身体。同时,作为一种传统,其本身就是生活的寄托、情感、准则和参照,所有的人都会竭力加以维护,并且通过教化和互相监视促进乡规民约的延续。我国最早的乡规民约出现在北宋时期,名为吕氏乡约,约规涵盖四个方面: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其中“德业相劝”定为首目,意为“见善必行,闻过必改”,“能决是非,能兴利除害”。而“患难相恤”意指乡民自发的互助行为。所谓“官为民计,不若民之自为计”,植根于乡民思想意识的“乡规民约”成为他们个体之间的一种共识和默契,也是他们各种言行的基本遵循和指南。乡规民约对乡民的影响,一般不具有命令式的强行指派,

3、它也要求一致,但这一致,是潜移默化,循循诱导式的。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作为熟人社会,不遵奉乡规民约,有时会受到宗法式的制裁,但其所代表的仅仅是一个宗族或大家庭的意愿,更多的还是民俗惯制的力量。村民依循乡规民约一般并非迫于民俗的威慑,或由这种威慑产生的恐惧,而是民俗给人一种社会安定感和相互亲近感,给乡民的生活带来秩序和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乡民对传统的依恋。如今,乡规民约的规范功能由民间进入到国家行政机关。不过,乡村社会生活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又使相关的机构难于胜任所有的规范责任。也就是说,乡民生活以及传统习

4、惯不可能完全进入“机构”。机构的四周是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生活空间里的准则、模式及意义主要来自于传统的乡规民约,受制于传统的民俗。文明乡风建设在于营造一个民俗传统得以传承和不断发扬光大的生活场域。传统的乡规民约在很大程度上与文明乡风具有一致性,对于乡村社会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文明乡风建设要在尊重原有乡村自治文化体系的基础上,吸纳新时代的法制思想与发展理念,而不是以颠覆传统的乡规民约为代价,更不能抛弃原有的民俗文化基础另起炉灶。摘自万建中传统乡规民约丰富文明乡风建设的底蕴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历代遵循“政不下县”的准则,给县以下的乡镇、村落自制留

5、下了充足空间。B社会分层后,法律和政令较难进入社会基层,秩序的维系需要依赖习俗的“调控”。C作为传统,乡规民约是生活的寄托、情感、准则和参照,会得到所有人的竭力维护。D乡规民约用潜移默化、循循诱导的方式影响乡民,不会以威慑而使乡民产生恐惧。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主要探讨乡约民规对乡村社会运行的调节作用,以及对乡民潜移默化的影响。B文章举吕氏乡约为例,旨在说明我国北宋以后才出现共识和默契的乡约民规。C作者论述过程中运用了说理论证、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等方法,说理分析清晰有力。D尊重和发扬优秀乡规民约,从而丰富文明乡风建设的底蕴,是作者论述的主要目的。3根据原文内容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乡村社会的运行主要靠乡规民约来进行调节,重视乡规民约更有利于文明乡风建设。B所谓“官为民计,不若民之自为计”依赖的是习俗的“调整”这种软性的自控系统。C乡村社会生活有特殊性和复杂性,乡民生活以及传统习惯不可能完全进入“机构”。D文明乡风建设要尊重原有乡村自治文化体系,不应颠覆传统的乡规民约或另起炉灶。(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流浪的名著蒋新中午的文化市场已经退去沸腾和热闹,人头攒动与淘宝捡漏的各色眼神终于渐渐收场。冷风重新凝聚,换挡提速,自由鼓荡,在人们身边进行新一轮穿梭。冷风里的阳光十分柔和,暖暖灿灿的,宛如尼采

7、的纤细之手,移动着抚摸着地上那些还没有撤走的物品,当然还有我的感觉。那些醒目的枣红色,宛如一群被冷落被流浪的红鹤,倔强在那个杂乱的地摊上,无奈而又高贵。蹲下。捡起。端看。眼睛一碰触精装书面上的烫金书名,周身像被灌了一瓶六十二度二锅头似的,顿时热乎起来原来是群诺贝尔文学奖书籍悄无声息地集结在这冬季里!封面:诺贝尔文学奖全集41,主编:陈映真。获奖年度:1966年。获得者:以色列作家约瑟夫阿格农;瑞典作家、诗人奈丽沙克丝我呆了,瞬间把自己雕塑在冷风里。书籍之“书龄”已经超越而立之年,开始在不惑之路上行走,可书们为什么会来到这里?我蹲在为阳光抚摸、为冷风扫射的地摊边,迅速将散放的枣红色书一本一本收集

8、到跟前,一共十五本。从书的编码看,十五本只是这套诺贝尔文学全集的一部分,后边有无不敢断定,前面应该还有确凿的四十部因为摆在面前的最小截止书目号是“41”。“那些书呢?”我抬头问那人,直言不讳。“哪些书?没有了,就这些。”黑瘦矮的摊主似乎有些不耐烦。地上那些落满一层尘土的书已被收集在无序的纸箱里。摊主准备走,把空间让给清冷的风。摊主见我还在翻看,便跺着脚催问买不买。他急着要走,因为冷,因为要吃饭,因为到了散摊的正午时光。于是询价,掏钱,打包,在柔和清冷的阳光抚摸中,我把那摞枣红色书籍带回了家。用白菜价格买来的那排枣红色,宛如钱塘江涌出的一线潮,整齐醒目地摆在书橱中央。然而,望着捡漏得来的书籍和由

9、它们簇成的风景,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文化和市场一接轨,就成为买卖文化的市场。书,自然是文化的,可是,除了古籍和稀有版本受到收藏者淘宝者的青睐外,其他都白菜萝卜般地拥挤在地摊上。一堆一堆任人翻,任人找,任人看的书,在这里成为真正的落魄者和流浪者,既失去了“书中自有黄金屋”和“书中自有颜如玉”的高贵价值,也失去了可以归属的身份证。它们的高贵去哪儿了呢?寻找被遗失被冷落的那些高贵书籍,常成为我周末的主题。在不同城市的文化市场和相同模样的地摊书摊上,我寻找到许多高贵的书籍。如四卷本柳宗元集,四卷本乐府诗集,三卷本白居易集等;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标着金圆券价格的鲁迅的、巴金的、吕叔湘的书籍;六

10、十年代山东师范学院研究老舍、夏衍、郭沫若的书籍,那些跳跃着细小草根显露的纸面,尽管造纸的师傅想用绿色黄色淡青色来掩饰,依然如劳作者的皮肤那样粗糙。凹凸不平的汉字们倔强地排在那里,一言不发地留着自然灾害年代的苦涩和艰辛。这些不同思想的高贵者,各自在书橱的上上下下站位,摇曳着厚重如山的独有风采。坚强人格让我敬仰,倔强书格让我生出无边的敬意。淘来的书群既有卓然自尊的高贵身份,又有正版合法的身份证和居住证。书中一枚枚不同模样不同规格的印章,还有不同方式的图书编码,都载着岁月痕迹与书一同存在,成为书无法分离的命运共同体。有的书中还有硬硬的或白或黄的借书卡,卡上还有借书人书写的潦草姓名和时间。这一切都成为

11、书的正统履历。好玩和好奇心曾促使我按图索骥,为书籍寻找曾经的家门,结果出奇一致,你寻找的单位不存在。书大概在破产、改组、或者拍卖过程中,被迫卖掉的,或者任意让人拿走的。我见过无数书们被秤钩子称过以后,被塞进麻袋的狼狈和无奈。书的高贵身份瞬间被秤钩子剥夺,从高高的书架沦为不值钱的“废品”,然后到地摊上去流浪。名著,尽管流浪过,也是流浪者中的高贵者。每次抚摸,阅读这些血统正宗、出身名门的流浪书,感觉面对的似乎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书本,而是一位位经过生命体验的长者。当手指划过,眼光走过,书籍也默默收藏起你的体温、感知和眼神,就像收藏每天的阳光那样,把发生的一切悄悄地融注在经过岁月沧桑洗礼的纸面里,成为

12、你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出现的最好朋友与知己。每一部书,特别是那些经过书摊地摊流浪后的书,都会成为一座有秘密有故事的房子,无论横版竖版精装简装简体繁体。书的一个钤印,一个刻本,一个年份,一行字迹,都在文化字面的脊梁上,留下烧不掉、丢不了、碾不碎、化不去的文化记忆。(有删节)4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蹲下。捡起。端看。”这三句描写了“我”发现那几本高贵的书时的动作,短促的句式表现了“我”内心的激动。B这几本名著已经出版了三十多年且已不成套,对于书贩来说已经没有太大的价值,难怪他显得那么的不耐烦并急于出手。C文中写了书的种种遭遇,比如“白菜萝卜般地拥挤在

13、地摊上”“被秤钩子称过以后,被塞进麻袋”,隐含着作者的痛心。D本文记述了“我”发现散落的名著进而收集名著并寻找这些名著“身份”的经历,表达了对名著经久不衰的价值的崇敬之情。5文章开头写出了环境的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 6文中写到:“坚强人格让我敬仰,倔强书格让我生出无边的敬意。”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倔强书格”的理解。(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近日,财政部印发了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实施方案,并发布了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的通知,决定从2017年起在有关省份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田园综合体试点。开展田园综合体

14、试点,要坚持以农为本,以保护耕地为前提,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保持农村田园风光,保护好青山绿水,实现生态可持续;要确保农民参与和受益,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让农民充分分享发展成果,更有获得感。让人们从中感到农业是充满希望的现代产业,农民是令人羡慕的体面职业,农村是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需要指出的是,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要积极创新财政支持方式,鼓励社会资本规范、有序、适度参与建设田园综合体。 (摘编自政策解读:今年起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2017年06月13日人民日报)材料二:“岛式圈层”田园综合体结构示意图 (资料来源于凤凰精准扶贫的新路子:田园综合体)材料三:推进产业升级、带动村民致富是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大里田园综合体项目的目标之一。“我们想以绿橙、茶业、石斛等种植采摘为特色,推动大里第一产业升级,同时以农旅结合的方式重点打造游客参与的特色旅游体验,游客可以自己亲手采摘新鲜茶业和绿橙,并亲手制作自己的专属大里特色农产品。”深圳玉禾田集团项目经理薛峰介绍。大里是黎乡,项目还计划在黎族文化上发力打造以民宿为主,带动餐饮配套的黎族特色风情街;建设黎族手工创意园,让游客体验黎家古法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