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龙泉驿区一中2019届高三上-入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495604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847.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成都龙泉驿区一中2019届高三上-入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四川成都龙泉驿区一中2019届高三上-入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四川成都龙泉驿区一中2019届高三上-入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四川成都龙泉驿区一中2019届高三上-入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四川成都龙泉驿区一中2019届高三上-入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成都龙泉驿区一中2019届高三上-入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成都龙泉驿区一中2019届高三上-入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成都龙泉中学成都龙泉中学 20162016 级高三(上)入学考试试卷级高三(上)入学考试试卷 语语 文文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 1本试卷分为第本试卷分为第卷(阅读题)和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 填写在答题卡上。填写在答题卡上。 2 2作答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作答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第卷卷 阅读题(阅读题(7070 分)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

2、35 分分) ) ( (一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9,9 分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蔡方鹿 当前,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带来的突出问题,全面提 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是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对此,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可提 供有益借鉴。 在儒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里,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在自然观上,儒家重视人与自然 和谐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人是相通的,提倡“天人合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2 ,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这些思想与西

3、方文化强调征服自然、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观 念形成鲜明对照。 儒家历来反对滥用资源。孔子明确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荀子把对山林川泽 的管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作为“圣王之制”的内容,要求砍伐和渔猎必须遵守一定的 时节,并规定相应的“时禁”期,以保护生物和资源。儒家认为,对待天地万物,应采取友善、爱 护的态度;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如果随意破坏、浪费资源,就会损害人类自身。 孔子说:“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孟子主张把人类之爱施于万物。他说:“亲亲 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朱熹进一步阐发了爱物的思想,他说:“此心爱物,是我之仁;此心要爱 物,是我之义。”

4、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给今天的人们带来有益启示,那就是在发展经济、开发自然、 利用资源的同时,必须注意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把发展经济、发展科技与生产力同保护生态环境 有机统一起来,把人类生活需要与生态环境运行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科 学性与合理性。当前,我们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可以借鉴儒家所倡导的 取用有节、物尽其用的思想。 今天,生态危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在技术层面探索更多治理手段,更 重要的是解决人们的思想观念问题。生态危机的实质是文化危机。人类要克服生态危机,继续生存 下去并进一步繁荣发展,就必须抛弃以人类为中心、人与自然对立二分

5、的理念,反对盲目强调人是 自然的主宰,反对为所欲为地征服和掠夺自然。在这个问题上,儒家主张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天 人合一”思想是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 当然,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要和当代社会相适应,还需与当代生态伦理学和环保理念结合起来。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包含着诸多超越时空限制的合理内涵,这些符合客观规律的成分不会随时代和地 域的变迁而过时;同时,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也存在历史局限性,有一些糟粕。我们要根据当代中国、 当今世界发展的实际需要,促进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成为生态文明建 设的重要思想资源。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

6、项是 3 A儒家生态伦理思想提倡“天人合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 分,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点。 B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给今天社会的发展带来有益的启示,提醒人们在发展经济、开发自然、 利用资源的同时,注意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等。 C儒家生态伦理思想把人类生活需要与生态环境运行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在当今提高了开发 自然、利用资源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D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包含着许多符合客观规律且不会随时代和地域的变迁而过时的合理内涵, 但也存在历史局限性,有一些糟粕。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要想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需要借鉴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解决环境污

7、染和生态破坏带 来的突出问题,全面提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B儒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与西方文化强调征服自然、人 与自然对立二分的观念形成鲜明对照。 C儒家倡导的取用有节、物尽其用的思想意义深远,“取用有节、物尽其用”也应成为当前 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的准则。 D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要和当代社会相适应,就要与当代生态伦理学和环保理念相结合,创造 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明确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荀子强调“圣王之制”,都表现出儒家 对待天地万物所采取的友善、爱护的态度。 B孔子的“伐一木

8、,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与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经过朱熹的阐发后,形成了爱物的思想。 4 C解决生态危机问题,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不仅需要在技术层面探索更多治理手段,更 要解决人们的思想观念问题。 D以人类为中心、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理念,盲目强调人是自然的主宰,为所欲为地征服和 掠夺自然,会带来生态危机。 【答案】: 1C【解析】“在当今提高了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错误,文中谈儒家生态伦理 思想对当今的启示时,提倡必须这样做,但这只是一种规划,并不代表已经实现。 2C【解析】“也应成为的准则”说法错误,原文是“可以借鉴儒家所倡导的取用有节、物尽 其用的思想”。

9、 3B【解析】“经过朱熹的阐发后,形成了爱物的思想”错误,孔子、孟子和朱熹的思想都是爱物 的思想。 ( (二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414 分)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46 题。 童年供销社 钱红丽 小时候,隔三差五跟着外公去一个叫作“周冈”的小镇。他在小腰篮底层铺一层稻草,把家里 积攒下的鸡蛋一个一个装进去,再在鸡蛋上面盖一块旧布,拎到周冈。一个鸡蛋五分钱,全部卖掉 后,买些粗粒盐回来。或许还有余钱,外公就去肉案前,割一刀猪肉。 肉,一元二角钱一斤。二十四个鸡蛋,换一斤肉! 我的印象里,外公买猪脚的时候多些,他并非不喜欢吃肉,而是猪脚便宜

10、得多。或者呢,肉也 不买,是猪脚便宜得多。或呢,肉也不买,猪脚也不买,外公只买一条鱼,鲢鱼,非常便宜的鲢鱼, 几角钱而已。称完鱼,鱼贩子也是用几根稻草穿过鱼嘴递给外公。一老一小于是拎着一刀肉或者一 条鱼,穿过田畈如若春天,仿佛一万亩油菜田的蜜蜂都追随着我们了。 实则,我最喜欢跟着舅舅或者小姨去供销社 买日用品。 5 合作社里飘拂着一股股奇异的味道,纷繁复杂,景深曲折,至今无与伦比,简直万花筒一样的 气味:红糖的味道齁甜齁甜,固本牌肥皂的气味是咸的,芦西酒的味道辛辣芳香乡下有一个酒 鬼,总是偷自家的米换酒喝他站在巨大的酒缸前等着,售货员用长柄竹勺舀上一勺酒,倾倒于 他双手捧着的蓝边碗里。他小心翼

11、翼,像捧着自己的命,默不作声地咕噜咕噜一口气喝下去了。等 他的婆娘遇见这个醺醺然的挨千刀的偷了米的男人时,她没有什么法子想,许是绝望了,就一屁股 坐在门前地上痛哭,一边号啕,一边咒骂,一边把手掌重重拍在地上。 不出几日,酒鬼仿佛忘记了曾经尊严扫地的难堪,故态复萌。女人每一次的咒骂与痛哭,仿佛 初次一样的新鲜,也没见一个家从此破碎,日子还是照常过下去了。 实则,我最喜欢闻煤油的味道。彼时,正值煤油灯时代,家家备有好几只灯盏。 那个年代的灯盏,可真是艺术品呢。高脚细腰的模样,玻璃印花的质地,圆形底座,袅袅而上, 忽然在中间鼓出一块圆肚子,盛满煤油,漂一截灯芯,划一根火柴,黑屋子瞬间亮了,火焰上方配

12、 一只玻璃罩,屋子更亮些,微微地泛了幽光 古人言,一灯如豆,该有多么诗意静谧。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的乡村,依旧保留住了古中国 的气质,幽秀、舒缓、宁静、寒瘦、寡淡,这些正是构成古气的必要元素。 夏天的时候,供销社里还卖海带。海带被搭在铁丝上,晾衣裳一样地齐整,悄悄散发出幽深的 气味,或许就是大海的味道了吧。自小,我们与曲折弯曲的河流生活在一起,不晓得大海到底是什 么样子的,难道比外婆门前的白荡湖还要宽阔吗?我是活到三十二岁那年,才去到厦门看见大海的, 水天相接处白雾茫茫,浩渺无垠,直如童年的夜空那么深邃。默默坐在海边,到底还会忆起被隐秘 地珍藏了多年的海带的味道。 供销社的一面墙上,桂了各色花

13、布,也挂毯子。后者都是上海牌的,浅粉底子上织绣着一对展 翅欲飞的凤凰,凤凰周围开了大朵大朵红牡丹绿牡丹黄牡丹,都是鲜花怒蕊的,逼真得不得了;或 者密不透风的红梅丛里蹲了两只翘尾巴的喜鹊,叽叽喳喳的,言犹在耳;也有芙蓉锦鸡图。 上海牌毯子可真结实耐磨啊,拿在手上厚沓沓的,非常有质感,任凭怎样捶洗都不败色,一年 一年拿出来,铺在褥子上都是簇崭崭的新。妈妈们素来喜欢以米汤浆被子入夜,一群骨瘦如柴 的小身体滚在毯子上,硬戳戳,痒酥酥的,异乎寻常的舒豁,梦境中总有大米的香甜。 或许,一个幼童所能领略到的五彩斑斓的世界仅仅止于供销社里那一方小小天地吧。 (有删改) 6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

14、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这篇散文中,作者对自己的童年生活做了朴实而不乏诗意的回顾,语言流畅,情趣盎然, 引领读者进入作者的童年。 B.第五段描写酒鬼买酒喝酒的情景,笔触细致,表露出作者对他的陌生与好奇,并引发下文酒 鬼妻子的无理取闹。 C.第十段通过将童年时的情景和长大后的情景进行对照,用不同的时空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并 体现出童年记忆对人的影响之深。 D.文章的最后一段,看似突兀,但读完全文之后,就会明白作者是想借这一段,来表达一个幼 稚的孩童独特的童年记忆。 5.文章开头细致地描写了自己与外祖父卖鸡蛋换肉和鱼的事,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5 分) 6.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

15、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6 分) 【答案】: 4.(3 分)B【解析】 “表露出作者对他的陌生与好奇”不正确,从文中看出作者对这个人的熟悉。 5.(5 分) (1)使童年的生活图景更真实、具体、生动,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这样的生活图景现在已不多见,便于读者理解。 ) (2)寄托作者对童年时光生活的深切留恋和怀念。 (3)巧妙引出后文喜欢去供销社买东西的经历。 (答出 2 点即可得 5 分) 6. (6 分) (1)线索:气味或味道。 (2 分) (2)作用:串联全文,便于把不同的生活记忆呈现出来;便 于形象地揭示出每一种生活记忆的特点世俗气,雅致韵,遥远意,温暖感:对于读

16、者而言,让 作者笔下的生活在普通的可感之外,更多一层可嗅,鲜明可感,消除了读者与作者笔下生活的时空 距离。 (4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7 材料一: 材料二: 新华社沈阳 7 月 7 日电(记者石庆伟、罗捷)作为国家首批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试点城市,沈阳市将对餐厨垃圾进行闭环式集中处理,以阻断地沟油回流餐桌。这个月,用于集中 处理餐厨垃圾的一期 200 吨/日的餐厨垃圾处理厂将进行调试和试生产,年底前投入使用。 沈阳市城市建设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关正君表示,沈阳市将建设规范统一的餐厨垃圾收集运输队 伍,配备统一的专用密闭运输车辆,定时定点上门收集,集中运至处理厂。全程在线监管,不给非 法收运者可乘之机,防止收运过程跑冒滴漏。 在餐厨垃圾没有进行集中收运和处理时,餐厨废弃物主要通过一些非正常途径(如混入生活垃 圾、喂养畜禽、非法提炼地沟油等)被消纳掉。废弃食用油脂被不法分子提炼后,可能会以食用油 脂的面目重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