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智能化设备运行与控制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范国伟 第1章 楼宇智能化技术基本概念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493610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1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楼宇智能化设备运行与控制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范国伟 第1章  楼宇智能化技术基本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楼宇智能化设备运行与控制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范国伟 第1章  楼宇智能化技术基本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楼宇智能化设备运行与控制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范国伟 第1章  楼宇智能化技术基本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楼宇智能化设备运行与控制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范国伟 第1章  楼宇智能化技术基本概念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楼宇智能化设备运行与控制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范国伟 第1章  楼宇智能化技术基本概念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楼宇智能化设备运行与控制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范国伟 第1章 楼宇智能化技术基本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楼宇智能化设备运行与控制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范国伟 第1章 楼宇智能化技术基本概念(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 楼宇智能化技术基本概念,楼宇智能化技术是一门发展十分迅速的综合技术,它以现代建筑为平台,综合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对建筑机电设备进行控制和管理,使其达到高效、安全和节能运行。随着现代化相关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楼宇智能化技术也在迅速地发展并不断增添新内容。,1.1 楼宇智能化概念与特点,智能楼宇(Intelligent building),即智能型建筑,是指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将建筑物的结构(建筑环境结构)、系统(智能化系统)、服务(住、用户需求服务)和管理(物业运行管理)4个基本要素进行优化组合,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具有高效、舒适、安全、方便环境的建

2、筑物,达到有效节省电能、大量节省人力、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有效加强管理、保障设备与人身的安全等目的,是应用信息技术与传统建筑的完美结合,实现了对建筑物科学、高效、节能、环保的现代化管理,改善了人类的居住和工作环境。,1.1.1 楼宇智能化系统的概念,实现建筑物自动化(BA)、通信自动化(CA)、办公自动化(OA)、安全保卫自动化系统(SAS)和消防自动化系统(FAS),将这5种功能结合起来的建筑,外加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SCS),结构化综合网络系统(SNS),智能楼宇综合信息管理自动化系统(MAS)组成,就是智能化楼宇。智能建筑基本结构图如图1-1所示:,图1-1 智能建筑基本结构图,1.1.2

3、 楼宇智能化系统的特点,楼字智能化技术是电气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延伸。楼宇智能化系统是人类从电气时代走向信息时代过程中,电气与信息相结合的产物。楼宇智能化系统工程具有先进性、综合性、灵活性、智能性等显著特点。 (1)技术上的先进性 (2)系统上的综合性,1.2 楼宇智能化系统组成与功能,理想的智能化功能的实现,主要依赖于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等多项关键技术的飞速进展。智能化工程各系统要体现当今时代潮流,设计合理,具有既可单独操作控制,又能整体管理的功能,安装维护方便,安全可靠。具体而言,即通过大楼物业管理中心控制室实现对整个大楼的功能控制和物业信息管理,把各相互独立弱电子系统构件组成一个完美的

4、整体,协同工作,并可视具体要求和将来发展任意拆装各弱电子系统。,建筑智能化工程包括:, 计算机管理系统工程; 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工程; 保安监控及防盗报警系统工程; 智能卡系统工程; 通信系统工程; 卫星及共用电视系统工程; 车库管理系统工程;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 计算机网络系统工程; 还有 广播系统工程; 会议系统工程; 视频点播系统工程; 智能化小区综合物业管理系统工程; 可视会议系统工程; 大屏幕显示系统工程; 智能灯光、音响控制系统工程; 火灾报警系统工程; 计算机机房工程。,1.2.1 楼宇智能化系统的基本要求,智能化楼宇的基本要求是:有完整的控制、管理、维护和通信设施,便于进行环境控

5、制、安全管理、监视报警,并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激发人们的创造性。简言之,楼宇智能化的基本要求是:办公设备自动化、智能化,通信系统高性能化,建筑柔性化,建筑管理服务自动化。外部电路设计主要包括与PLC得连接电路,各种运行方式的强电电路,电源系统及接地系统的设计。这是关系PLC系统的可靠性、功能及成本的问题。PLC选型再好,程序设计再好,外部电路不配套,也不能构成良好PLC控制系统。,楼宇智能化提供的环境应该是一种优越的生活环境和高效率的工作环境。 舒适性:使人们在智能化楼宇中生活和工作(包括公共区域),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均感到舒适,为此,空调、照明、噪音、绿化、自然光及其他环境条件应达到较佳

6、或最佳状态。 高效性:提高办公业务、通信、决策方面的工作效率,节省人力、时间、空间、资源、能耗、费用,以及建筑物所属设备系统使用管理的效率。 方便性:除了集中管理,易于维护外,还应具有高效的信息服务功能。 适应性:对办公组织机构、办公方法和程序的变更以及设备更新的适应性强,当网络功能发生变化和更新时,不妨碍原有系统的使用。 安全性:除了要保证生命、财产、建筑物安全外,还要考虑信息的安全性,防止信息网中发生信息泄露和被干扰,特别是防止信息数据被破坏、被篡改,防止黑客入侵。 可靠性:选用的设备硬件和软件技术成熟,运行良好,易于维护,当出现故障时能及时修复。,1.2.2 楼宇智能化系统功能,楼宇智能

7、化系统的基本功能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智能化工程各系统要体现当今时代潮流,设计合理,具有既可单独操作控制,又能整体管理的功能,安装维护方便,安全可靠。 建立大楼的计算机数据网络,满足用户的信息服务要求。 建立大楼的安全防范系统,方便大楼的封闭管理,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所用设备采用技术先进、成熟可靠、性能价格比较高的产品。 所用设备便于操作、便于维护,稳定性好。,1.3 智能楼宇的发展趋势,智能建筑的发展,也带动了建筑设备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制冷机组、电梯、变配电、照明等系统与设备的控制系统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一方面为智能建筑功能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也促

8、进了相关行业产品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产品的更新换代。,1.3.1 智能大厦建设上的应用,现在我国已建成了一批技术水平较高、设施完善、效益明显、管理到位的智能建筑。但是从总体上看,行业管理和市场的整顿还仅仅是开始,特别在技术上还缺乏统一的规范要求,为此,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建设部在2000年7月颁布了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基本上总结了近10年智能建筑的建设经验,对统一技术要求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3.2 智能住宅小区建设上的应用,智能化社区的概念相应实现了信息数字化的社区理念,而社区的管理、社区的文化建设、社区提供的服务之所以能统一在一个数字化社区,是因为有

9、一个数字化的平台。数字化社区比传统社区能提供更加有效的管理,更加丰富的文化,更加全面的服务,能实现一个环境优雅、设施齐全、生活方便、居住安全的环境。,智能小区是在智能化大楼的基本涵义中扩展和延伸出来的。它通过对小区建筑群4个基本要素(结构、系统、服务、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的优化考虑,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率、舒适、温馨、便利、安全、和谐的居住环境。与智能大楼相比,更注重于满足住户在安全性、居住环境的舒适性、便利的社区服务与社区管理、具有增值应用效应的网络通信等方面的实现和个性化需求。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逐步跨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步进入千家万户,我国也在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项目实施方案中,将建设智能化小康示范小区列入国家重点的发展方向。随着智能化技术从大厦走向小区,迈进千家万户,信息技术在住宅小区智能化中越来越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智能化小区 住宅楼宇的智能化 + 小区网络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