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孙可娜 主编 第十三章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493348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PT 页数:107 大小:6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孙可娜 主编 第十三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孙可娜 主编 第十三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孙可娜 主编 第十三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孙可娜 主编 第十三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孙可娜 主编 第十三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孙可娜 主编 第十三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孙可娜 主编 第十三章(1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第十三章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第一节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概述 第二节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内容 第三节 商业银行内部稽核 第四节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组织结构,第一节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概述,一、内部控制的内涵 二、内部控制的产生与发展 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经济价值,一、内部控制的内涵,1)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是一种制度、程序和方法,它意味着向某一终点努力的动态过程,但却不是终点本身。 2)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内容主要是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 3)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的影响,而不只是政策、守则或表格。 4)商业银行只能期待内部控制机制为银

2、行的管理提供合理的保证,但不是绝对的保证。,二、内部控制的产生与发展,1.内部牵制阶段 2.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3.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4.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 5.风险管理总体框架阶段,1.内部牵制阶段,内部控制系统的最初形式是内部牵制系统。在20世纪40年代前,人们习惯用内部牵制这一概念。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3600年以前的美索不达米亚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内部牵制的实践,在当时极为简单的财物管理活动中,经手钱财的人就用各种标志如“结绳记数”来记录财物的生产和使用情况,以防止财物的丢失和私自挪用,如经手钱财者要为付出款项提出付款清单,并由另一记录员将这些清单汇总报告。,2.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伴随着自然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企业生产过程的连续化、自动化程度以及生产的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许多产品和工程需要极大规模的分工与协作并辅之以极其复杂的生产过程和激烈的竞争环境。欧、美一些企业在传统内部牵制思想的基础上,纷纷在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经济业务授权、处理程序等方面借助各种事先制定的科学标准和程序,对企业内部的生产标准、质量管理、统计分析、采购销售、人员培训等经济活动及相关的财务会计资料分别实施了控制,基本做到了业务处理程序标准化、规范化以及业务分工制度化,人员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从而达到防范错弊、保护企业财产物资及相关资料的安全与完善、确保经营

4、管理方针的贯彻落实及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目的。由此,以账户核对和职务分工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牵制,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向组织结构、岗位职责、人员条件、业务处理程序、检查标准和内部审计等方面进行深化。,3.内部控制结构阶段,(1)控制环境。 (2)会计系统。 (3)控制程序。,(1)控制环境。,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之中。所谓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与程序的效率有重大影响的各种因素。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控制政策与程序能否实施或实施的效果,良好的控制环境能够提高特定控制政策与程序的有效性,从面降低控制风险;相反,则会增加控制风险。控制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管理

5、者的经营思想和经营作风、组织结构、董事会及其所属委员会、确定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管理者监控和检查工作时所使用的控制方法、内部审计、人事政策及其执行、外部影响等8个方面的内容。,(2)会计系统。,会计系统是由认定、分析、归类、记录、编报各项经济业务,明确资产与负债的经管责任而规定的各种方法组成的有机整体。会计系统包括:鉴定和登记一切合法的经济业务;对各项经济业务及时运用适当的分类,作为编制财务报表的依据;将各项经济业务按照适当的货币价值计价,以便列入财务报表;确定经济业务发生的日期,以便按照会计期间进行记录;在财务报表中恰当地表述经济业务及对有关内容进行提示。,(3)控制程序。,控制程序是企业

6、为了合理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一系列政策和程序。控制程序可以应用于某种交易(如存款、贷款等),也可以广泛地加以应用,还可以融合应用于控制环境或会计系统的特定组成部分。控制程序可分为以下5类:交易授权、职责划分、凭证与记录控制和独立稽核。,4.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表13-1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指导原则和5个要素,4.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表13-1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指导原则和5个要素,4.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表13-1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指导原则和5个要素,5.风险管理总体框架阶段,总的来看,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的范围比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范围更为广泛,是对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

7、扩展,是一个主要针对风险的更为明确的概念。COSO希望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能够成为企业董事会和管理者的一个有用工具,用来衡量企业的管理团队处理风险的能力,并希望能够成为衡量企业风险管理是否有效的一个标准。对风险的持续确认,与确定抓住什么机遇一样,对保护和提高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是至关重要的。不确定性既代表风险,也代表机遇,既存在使企业增值的可能,也存在使企业减值的风险。在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中,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是一个帮助企业管理者有效处理不确定性和减少风险进而提高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的框架。,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经济价值,(1)通过改善企业现金流量净额来实现价值增值。 (2)通过降低企业包含

8、风险附加的贴现率来实现价值增值。 (3)通过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1)通过改善企业现金流量净额来实现价值增值。,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现金流量净额越大,企业价值就会越大;反之,则越小。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能促使现金流量净额的提高,进而推动企业价值的提高。,(2)通过降低企业包含风险附加的贴现率来实现价值增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面临的风险无处不在。没有风险就没有回报,通常企业要求的回报率越高,其所要承担的风险就越大。根据COSO的研究报告,风险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核心概念。对风险的分析评估构成风险管理决策的基础。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风险管理都是其经营过程中的核心内容。企业想要获

9、得越高的收益,就需要承担越大的风险,对风险管理的要求就越高。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层及相关人员的一项主要职责,应当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及风险控制程序来控制企业风险。,(3)通过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21世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社会的关注焦点。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因素很多。通过内部控制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通过做好对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有效的人事内部控制、增强风险与危机意识等来实现。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是促进企业经济运行和财务状况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可靠保证,也是进一步提升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改善财务状况的基础,因此,提高企业的内控水平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10、第二节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内容,一、商业银行授信业务控制 二、商业银行资金业务控制 三、商业银行存款及柜台业务控制 四、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控制,一、商业银行授信业务控制,1.统一授信的概念 2.统一授信管理的具体要求 3.统一授信操作规范 4.完善投信制度体系的建立 5.严格的授信风险责任制,1.统一授信的概念,统一授信是指商业银行在对单一法人客户或地区的资信情况及本银行融资风险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调整得出的对本银行融资总量的最高综合授信额度,并加以集中统一控制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其内容包括贷款、贸易融资(如打包放款、进出口押汇等)、贴现、承兑、信用证、保函、担保等表内外

11、业务各种形式的本外市统一综合授信,其作用主要是控制风险而不是竞争客户,其额度是最高限额而不是必达额度。,2.统一授信管理的具体要求,(1)建立独立的授权风险管理部门。 (2)恰当的授信岗位设置。 (3)统一的授信管理。,(1)建立独立的授权风险管理部门。,按照这一要求,商业银行的授信管理部门应当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即对同一客户,在本银行系统内只能由一个独立的部门按审批程序和授权权限对其进行授信核定和管理,而不能由不同部门根据各自的工作需要分别进行授信管理,否则容易出现授信不一致、管理不协调以及风险难发现的局面。,(2)恰当的授信岗位设置。,商业银行授信岗位设置上,应当做到分工合理、职责明确,岗位

12、之间应当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做到审贷分离、业务经办与会计账务处理分离。,(3)统一的授信管理。,对不同的币种,要做到本外币业务授信的统一,把本外币融资全部纳入最高综合授信额度之内。对不同的客户对象,应由统一的管理部门按照统一的标难进行授信审定和管理;对不同种类的授信,都应置于客户的最高授信限额以内,做到表内业务授信与表外业务授信统一。,3.统一授信操作规范,(1)贷前调查。 (2)贷时审查。 (3)贷后检查。,(1)贷前调查。,只有在全面掌握客户材料的基础上,商业银行才可能获得正确的调查结论,才可能准确地评价风险。因此,贷前调查应当做到实地查看,如实报告授信调查掌握的情况,不回避风险点,不因任

13、何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调查结论。,(2)贷时审查。,在贷前调查的基础上,商业银行的贷款审查部门应当负责对其调查资料进行贷时审查。贷时审查应当做到独立审贷,客观公正,充分、准确地揭示业务风险,提出降低风险的对策。,(3)贷后检查。,贷款发放之后认真进行贷后检查,对于掌握客户审查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贷款安全的潜在因素,及时采取措施防范和化解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商业银行实施统一授信制度指引(试行)的要求,贷后检查应当做到实地查看,如实记录,及时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报告有关人员,不得隐瞒或掩饰问题。,4.完善投信制度体系的建立,(1)授信调查审批制度。 (2)贷款用途的审查和监控制度。 (3)建立完善

14、的资产质量检测报告体系。 (4)贷款风险分类制度。,(1)授信调查审批制度。,商业银行应当对借款人实施独立的职责调查,在真实、准确、全面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授信。例如,商业银行应当重视对客户进行全面实地调研,根据授信管理制度制定科学的授信调查方案,收集、审核客户的有关基础数据和基础资料:通过与客户有关人员特别是管理层的会谈,掌握客户业务开展状况、竞争情况、财务情况、长短期经营展望以及客户的营运风险、经营策略和内控机制等材料;通过与地方主管部门的访谈,全面了解主管部门对该客户的看法、对该行业的态度以及对客户的支持可能等;了解客户竞争对手的情况、客户主要产品的用户和服务对象对客户的反映等。,(2)

15、贷款用途的审查和监控制度。,1)严格防范贷款诈骗。 2)有效控制借款用途。,(3)建立完善的资产质量检测报告体系。,不良资产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而言是个非常沉重的负担。虽然国务院成立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并为国有商业银行剥离了数量相当可观的不良资产,但国有商业银行改善资产质量的任务仍然很重。为此,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应当建立资产质量监测报告体系,严密监测资产质量的变化,分析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及时制定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对策。否则,在残酷的市场竞争面前,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都是问题。,(4)贷款风险分类制度。,商业银行应当建立贷款风险分类制度,规范贷款质量的认定标准和程序,严禁

16、掩盖不良贷款的真实状况,确保贷款质量的真实性。对于贷款的风险分类,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要求各商业银行采用国际上比较通行的方法将贷款分为5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5.严格的授信风险责任制,建立严格的授信风险责任制度,可以有效地提供贯彻执行授信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增强授信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感,震慑授信过程中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是各项授信工作正常实施的必要保障。,二、商业银行资金业务控制,1.资金业务的授权授信控制 2.资金营运的内部控制 3.资金交易的风险控制机制 4.代客资金业务的风险控制 5.资金新业务的风险控制 6.资金业务的风险责任制,1.资金业务的授权授信控制,分支机构的授权控制,就是商业银行在开展资金业务的过程中,通过对分支机构进行科学的授权管理,实现对分支机构有关业务经营的有效控制,从而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商业银行在授权的控制上应当达到以下要求:合理核定业务权限、建立有效预警和处理机制和未设权限的业务禁止等3个方面。,2.资金营运的内部控制,由于银行业务自身的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