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第十四章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493116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2.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第十四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毛概第十四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毛概第十四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毛概第十四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毛概第十四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毛概第十四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第十四章ppt(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依靠力量,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教学目的,本章教学的基本要求,使学生从理论上深入了解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是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完成这些事业,必须坚定依靠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必须巩固和加强统一战线,必须加强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帮助学生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依靠力量。,主要内容,本章共三节,主要阐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应该依靠谁、团结谁这一根本问题。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主要回答依靠谁的问题。 第二节 巩固和发展

2、爱国统一战线,主要回答团结谁的问题。 第三节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着重分析人民解放军这一特殊的依靠力量。,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四、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这一节主要讲三个问题: 1、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2、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3、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1)工人阶

3、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是由以下三个方面决定的:,(2)改革开放以来,工人阶级队伍 发生的变化,(3)工人阶级队伍发生的变化,没有 改变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一是工人阶级仍然是先进的阶级。 二是工人阶级作为领导阶级,是指总体地位,并非每个工人个体都是领导者。 三是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也是一个总体的政治判断,不能把它等同于每个人的具体职业感受。,课堂讨论: 1、如何看待国企改革,工人下岗与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问题? 2、如何看待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中雇佣关系与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问题?,(4)怎样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一是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工人阶级的作用。 二是必须把工人的最大多数组织到工会中去。 三是必

4、须用高度的热忱去关怀工人阶级。 四是依靠工人阶级必须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我国的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广大农民不但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2、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1)依靠广大农民,是由农业、农村、 农民的重要地位决定的,农业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问题。 农村现代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问题。 农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2)怎样依靠广大农民,调动农民的 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是不断提高对“三农”问题极端重要性的认识。 二是切实保

5、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和民主权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三是教育、引导、支持农民,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国家主人翁地位观念。,(3)关于农民工的定位,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城市街头出现了手拿瓦刀、木锯上门揽活儿,或挑担推车,沿街贩卖农副产品的农民,还有人靠亲戚、熟人的介绍进城当保姆。他们是最初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农民工,中国出现民工潮,年份 农民工总数 1990 335万 1995 6600万 2006 1.2亿,中国出现民工潮,“农民工” ,究竟是农民,还是工人?,我是谁?,所属产业 农民工所占比例 第二产业 576 加工制造业 68 建筑业 80 第三产

6、业 52 环保 90 家政 90 餐饮服务 90,可以说,农民工正在迅速地从农民中分离出来,融入产业工人阶层,并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部分。,关于农民工的定位,进城就业的农民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4)农民工存在的问题,一是农民工的工资长期偏低,而且拖欠现象相当普遍。 据2006年国家统计局对全国农民工生存状况的调查,农民工的平均月收入仅为966元,只有一成的农民工月收入超过1500元,而且拖欠工资现象非常普遍。,农民工讨薪被砍,案例分析1:农民工王斌余讨薪杀人案 案例分析2:总理讨薪,案例分析,(4)农民工存在的问题,二是工作条件差,技术培训少,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多,缺乏社会保障。,农民工

7、 躺在 病床上,(4)农民工存在的问题,三是子女上学、生活居住、文化需求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留守的孩子们,留守的孩子们,艰苦的农民工,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农民工的住所,(5)解决好农民工问题的重要性和急迫性,一是解决农民工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 二是解决农民工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是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战略任务。,(6)怎样正确解决农民工问题,一是要抓紧解决当前农民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二是坚持“两条腿走路”,把异地转移与就地转移相结合,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三是坚持当前和长远相结合,积极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逐

8、步解决长期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所带来的深层次问题。,关注农民工,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及时支付农民工工资,讨论:关于民工荒的思考,从2004年起,在广东、福建、浙江等加工制造业聚集的地区,生产旺季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有的企业甚至出现了辞工潮。据当年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调查报告确认:民工短缺在局部地区达到10%,仅珠三角即有近200万人缺口。,民工荒,3、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知识分子是中国民主革命中首先觉悟的部分,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2)知识分子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具有特殊重要作用,一是知识分子是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播者。 二是知识分子是

9、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骨干和核心力量。,(3)怎样依靠知识分子,一是必须努力营造更加有利于知识分子施展聪明才智的良好环境,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二是必须在政治上对知识分子予以充分的信任。 三是必须制订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切实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1、新的社会阶层构成,新的社会阶层构成,主要包括: 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 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个体户; 私营企业主; 中介组织从业人员; 自由职业者。,(1)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为新的社会阶

10、层的产生提供了制度基础。 (2)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使社会的劳动分工日益精细,为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提供了从业条件。 (3)产业结构的变化,促成了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2、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原因,3、新的社会阶层的地位和作用,(1)推动了经济发展,增加了国家税收。 (2)扩大了就业门路,缓解另外就业压力。 (3)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了贡献。,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党的十六大强调,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1、“四个尊重”的内涵和内在联系,四者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1)劳动在其

11、中居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 (2)知识是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 (3)人才是知识资源的载体,人才的本质在于创造性; (4)创造本身就是一种劳动; 在“四个尊重”中,核心是尊重劳动。,2、贯彻执行“四个尊重”方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是时代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2)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 (3)目的在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党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3、怎样贯彻“四个尊重”的方针,(1)要在全社会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 (2)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3)要不断深化改革,努力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社

12、会环境。 (4)要严格执法,依法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四、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1、我国民族及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1)中国很早就是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我国各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以及革命的发展不平衡,甚至在同一民族内部也发展不平衡。 (3)在各民族的历史发展中长期地存在着民族压迫制度。 (4)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交织在一起。 (5)少数民族与汉族,各个少数民族大多数都交错杂居或者杂居。,我国的少数民族,2、巩固和加强各民族人民团结的重大意义,(1)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巩固。 (2)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各民族地区自身的发展。 (3)关系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

13、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安定团结,是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一个重要条件。,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第二节,一、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 改革的重要法宝,1、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 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战胜困难、夺取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保证,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一个重要优势。,2、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我们党正是依靠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的联盟,联合了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结成了强大的统一战线,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统一战线成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3、新中国成立后

14、,统一战线又在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继续发挥了重大作用。,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 内容和基本任务,1、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和特征,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一个是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

15、重要组成部分。,爱国统一战线的特征: 广泛性; 包容性; 多样性; 社会性。,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3、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1)坚持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2)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实现最广泛的团结; (3)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建设中国特色

16、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4)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三、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 宗教政策,1、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 正确处理民族问题,(1)处理民族问题的方法 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实质,已经不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而是各族人民的内部矛盾,是各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应该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来加以解决。,(2)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首先,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 其次,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 最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2、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正确处理宗教问题,(1)我国宗教的基本特点 群众性; 民族性; 国际性; 复杂性; 长期性。,(2)我国的宗教政策 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依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