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写生与实训-电子教案-孙志学 第3章 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492946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计写生与实训-电子教案-孙志学 第3章 写生的方法与步骤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设计写生与实训-电子教案-孙志学 第3章 写生的方法与步骤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设计写生与实训-电子教案-孙志学 第3章 写生的方法与步骤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设计写生与实训-电子教案-孙志学 第3章 写生的方法与步骤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设计写生与实训-电子教案-孙志学 第3章 写生的方法与步骤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计写生与实训-电子教案-孙志学 第3章 写生的方法与步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写生与实训-电子教案-孙志学 第3章 写生的方法与步骤(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写生的方法与步骤,3.1 写生的学习方法,任何设计学科都有其基本的学习方法,写生也不例外,要想画好画,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反之,欲速则不达。,3.1.1 由慢而快,就初学者而言,开始进行慢写训练也是为了以后能快写快画。以慢求快,这是写生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先画慢一点,认真观察对象,找准对象的基本结构、比例和透视关系,尽可能把对象画丰富一些,深入一些,为以后快写快画打下基础。因为快写就要求必须对形象进行概括提炼,如果没有扎实的造型基础,对形象的深入认识,概括就显得空洞。由慢到快循序渐进,这是造型训练的必然过程,许多画家精湛的写生技巧,快速抓形的能力都是一步一步慢慢练成的。,3.1.

2、2 由静到动,初学者进行写生训练,先画静止状态的形象为好,因为处于静止状态的我或物运动变化不大,有比较充足的时间去观察对象,描绘对象,达到练手、练眼的目的。 相对静止的人物动态练习一段时间,使脑与手的呼应比较协调,掌握了一定写生方法之后,就可到公共场所画写生,速度也就会逐渐加快起来,变化比较大的人物动态也能大致画下来,日益提高快速抓取形象的能力。,静物写生,人物速写,各种姿态的模特儿、同学作画的动态或生活中相对静止的坐姿、站姿人物和各种景物,根据对象的难易程度,写生时间约十五分钟至半小时一幅。,3.1.3 由简入繁,生活中的人物和景物复杂多变,初习写生,不可能去涉及复杂的对象来描绘,应有一个由

3、简单到繁杂的过程。如画人物,可先选择比较简单的单人动态或重复较多的动作作为练习对象,掌握其基本的人体结构、比例和运动规律,同时,作些头像写生练习,待对这些动态有一定的描绘能力之后,便可逐步过渡到动态变化大的单人或几个人的组合训练,人物速写,画景物写生,可先作单项练习,如造型比较简单的单个树木、房屋、山石、交通工具、动物等,把握景物的基本形态。作一段时间单项练习后,可转入画小景,逐步过渡到画大景。无论是画人物还是画景物,由简入繁,循序渐进,才用利于对复杂多变的自然物象的把握。,3.1.4 默写、临摹与写生结合训练,默写 默写就是把观察到的形象和色彩凭记忆画出来,又称记忆画,是培养形象记忆力、想象

4、力、观察力、概括力的有效途径。人物头像默写,主要抓脸型特征和五官特征,最好能把人物的神态默写出来;人物组合默写,主要默人物组合关系,把握好构图及人物动态关系;景物默写,主要默景物组合关系、环境特点及景物形态特征;单人动态默写,主要默动态特征以及不同年龄、性别表现出来的体形特征。,默写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进行训练:,根据写生的对象来默写。写生过程中对对象的观察、认识和描绘,其形象必然在头脑里有些记忆,把记忆中的形象默写出来,默写不全也没关系,可以再翻开写生的画看一看,然后再进行默写补充。 根据观察所获得的形象记忆来默写。如外出散步、朋友聚会或看电影,无时间画写生,回来看翻开写生本把记忆比较深的人

5、物、景物形象通过回忆默写出来。 在翻阅连环画或其它画册时,对于好的形象和画画也可进行默写。 多作想象画。平时阅读的一些文学名著和科幻小说,根据其情节作人物或场景默写,以增强想象能力。,临摹 临摹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对提高写生能力是大有帮助的,通过对印刷品或原作的临摹(如图所示),可以学到画家的一些表现技法和画面处理方法,为自己所用,直接用于写生训练中。可选些不同表现手法,形象概括较强的作品临摹,有助于写生中对形象的概括表现。,临摹的基本方法,读画 临摹一幅画之前,首先对原作进行分析阅读,认真研究用笔特点,形象特征,构图形式,线面分割关系, 整体入手 如果原作有步骤图就严格按步骤进行,一步步深入。

6、若没有步骤图而只是完成的画面,那么,就先用长线画出原作的构图关系,切出物体的基本形,从构图到形象与原作基本接近了才可以继续深入,这一步不要去管原作是怎样用笔的,重在把握构图和总的形象特征。 深入刻画 原作的形象细节和用笔特点在这一步要体现出来,分清主次、处理好虚实关系,对重点部分作些刻画,临摹就算基本完成了。,3.2 写生的步骤,观察与分析 构图 体面分析 色调处理 深入刻画、艺术处理,类似照相机式的观察方式,固定一个视点,运用“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的科学方法,可以准确地再现与模仿到人眼所观察到的真实效果。,打破对模特固定一个视点的观察方法,采取上下、左右的移动观察,这比固定一点观察

7、多了一些主观能动性。第一个用这种观察方式画画的西方人是塞尚,而东方人在绘画艺术中一直沿用这种观察方式。所谓“搜尽奇峰打草稿”、“胸有成竹”就是对这种观察方式的描述。,不仅从形体上、视觉上观察对象,还将个人对对象的理解结合其它因素进行综合性联想、拼接组合,从而达到一种在模特形象启发之下的主观心理体验表现,这种观察方式是受现代科学的启发而产生的。,构图形式 基本法则,均衡 多样统一 对比是一切艺术领域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没有对比艺术作品就没有感染力,就不称其为艺术,任何艺术作品都是在对比中进行和形成的,对比手法在构图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面积对比 形状对比 疏密对比 曲直对比 明暗对

8、比,关于“三大面”,立方体是由六个正平方面组成,由于视域的局限,我们观察立方体时,在典型的角度上可以看到反映三度空间的三个基本面,由于“三大面”是构成立体感的首要条件,所以分析体面,首先要抓住对象整体关系的三大面,由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回到整体的方法进行观察,保持“三大面”的整体感,以求得整体与局部的统一。,色调处理,明暗色调的两个因素:物体的明暗色调是指物体在光的照射下所呈现的黑白灰的色调关系。是由两个因素形成的综合效果。 明暗五个基本调子 :在一般情况下,物体在光源的照射下均会呈现出规则的色调分布,根据其形态及其与光源的角度不同,我们依次概括为亮部、灰部、明暗交界线、暗部及反光等五大色调区域

9、,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五大基本调子。 高光与投影,高光与投影,高光:有一些物体,由于质地的光泽,如金属、玻璃、陶瓷器皿等,在受光部分出现对光线直接反射的小面,称做“高光”。,静物色调处理,投影:“影”是光的遮断,即光线照射在物体上,这个物体的影子投在另一物体上,遮去了部分光线,因此在另一物体上留下主物体的影子,所以把影称为“投影”。,深入刻画、艺术处理 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前后空间关系 需突现在前面的部分,应加强与背景及其与重叠的后面物体的对比关系。边线应明确,即画得实,使之越加感觉突现在前面;在后面的物体则相反,应减弱对比,画得模糊,画得虚,画得平,使其退隐在后面。 主次关系 主要的部分应加强

10、,画得丰富、充实;次要部分则减弱。 用笔 在用笔上,实的部分、主要部分可适当加强笔触;虚的部分、次要部分、退远的部分可减弱笔触,甚至可 以用手或工具擦得模糊些。这样,整幅画面就既有对比又有谐调,更完整、更充实、更富生气和魅力。,3.2.6 静物写生的步骤,先做好充分的观察,构图基本呈梯形,用概括的线条画出它们的大体位置。 基本构图确定后,概括画出暗部及阴影的位置,并进一步调整形体比例关系。 整体观察,对比明暗色调层次关系,进一步调整形体的准确度。同时加强体积感与质感的表现。 调整全局,深入刻画。注意前后虚实关系,不可平均对待。力求表现出物象的质感、体积感和空间感。,3.2.7 风景写生步骤,1

11、.观察分析 要描绘的是明暗对比强烈、带有风火墙的民居。经过风雨侵蚀斑驳的风火墙在阳光下显得特别明亮,而其上部有很长的阴影,下部搭出的披棚打破了墙面的平面感,丰富了景观。房子的暗部及投影较深。右前边阴影里的小屋墙面显得更为幽深,并且很整体。左侧树丛沐浴在阳光下,参差自然的树枝打破了房子的平、直、呆板的线条。风火墙下的披棚和在阳光下晾晒的衣物非常生动,增强了景观的环境气氛,远景较虚,主体房屋黑白对比强烈,形象非常突出。,2.构图 根据对景观的感受与观察分析,把风火墙和披棚作为主体,处理在中前景部位。左侧的树丛及右前侧小房的山墙起陪衬、拱托作用。起稿时用直线按照透视、比例、结构关系从上至下,从左至右

12、定出形象的各部位,进而画出轮廓,然后相互关联对照,加以比较,经过调整完成构图。 3.画大体明暗 从整体出发,根据景物的结构特点,明暗关系,先从景物的暗部画起。画大体的明暗色调,不宜画得过深,同时把握好空间关系。,4.深入描绘 在定好大体色调关系的基础上,对景观进行深入刻划。根据光源及形象结构运用不同的笔法画出瓦片、檐口及房子的暗部。瓦片刻划要深入细致,披棚前阳光下晾晒的衣物要画得生动自然,房子的暗部要画得深沉含蓄,要根据房屋的结构用笔,暗部也要有层次变化,避免画得过深而显得沉闷,尤其是山墙下披棚的投影要画得透明(因地面对披棚投影的反光)。右边前景小屋的山墙要处理成上重下轻,是由于上部与风火墙的

13、亮面形成对比而显得小屋山墙更深,下部因距画者较近,并且有地面的反光,所以既要画得浓重整体,又要有层次变化。左边树丛按树木的体块及树种特点要描绘得轻松自然。最后处理地面,主要着重石板路的透视变化的描绘。虚实相间地刻划石板缝的变化。,5.调整 根据感受及景观特点进行相互关联、对照,加以比较,调整画面上的明暗层次,明确画面黑、白、灰色调层次,处理好景观远、近、中的空间关系,把握住空间感的体现,最后画一些电线。画电线时要经过反复考虑,避免犹豫和多次修改,根据画面布局的需要,轻松快速一次完成,用此线条连接画面各种色块,使之相互呼应,形成完美的整体,体现出山区民居特有 的意境。,3.3 写生实训应注意克服

14、的弊病,忌看一点画一笔 初学者往往对描绘的对象缺乏整体观察,易从局部入手,看一点画一笔,结果不是形体比例不正确,就是抓不住对象的特征。改正的办法是:下笔前,仔细观察对象的形象和动势特点,找出关键性的结构部位,从整体入手,先画准对象的大体轮廓特征和比例关系,抓准其基本形,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刻画,丰富细节。如果是画组合写生,应先安排好构图,画出对象的大形,再进行整体深入。,忌主次不分,抓不住一幅画的重点,平均描绘,是初学者常出现的问题。人物、景物结构复杂,细节较多,不分清主次是很难画好一个形象或一组形象的。改正的办法是:大胆取舍,突出主体,删除不必要的细节。具体讲,画组合写生,以抓对象的组合关系

15、和形态特征为主,重点刻画近景的形象和画面的主体形象,次要形象要画得简括明确,舍弃无关紧要的细节;画单人动态写生,以抓对象的动态特征为主,头、手、脚及关节转折处的主要衣纹可作适当描绘。用笔也要注意分清主次,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在用笔的粗细、深浅上形成强弱对比。,忌“飘”、“散”,“飘”指描绘形象胆大而心不细,下笔落实不到结构上,对关键部位交待不清,把握不准,该强调的没强调,只求用笔洒脱爽气,追求表现效果。改正的办法是:认真研究人体结构,下笔胆大心细,落在实处,特别是人体骨点、大面转折部位要交待清楚,笔笔落在结构上,线的虚实曲直随结构而变化。 “散”,一是描写的人物形象结构松散,体现不出人体结构环环相扣的紧密关系,线条贯不了气,断线太多;二是构图不集中,组合分散,缺乏联系。改正的办法是:深入理解人体各部位的结构,用线掌握好节奏,减少断线,尤其是关节转折部位用线不能断,要贯气。加强人物之间的联系,在构图上注意疏密对比,把握好群体影像关系。,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对写生的学习方法、写生的步骤、写生实训应注意克服的弊病详细归纳与总结,目的在于引导大家按照科学的方法,由快到慢、由静到动、由简入繁逐步掌握写生的技巧,注意克服写生中的弊病,达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复习与思考题 采用默写、临摹的方法完成人物、风景写生各3-4张。 总结你在写生中易犯哪些毛病,并注意克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